人類簡史讀書筆記3000字

才智咖 人氣:7.85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簡史讀書筆記3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3000字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

尤瓦爾赫拉利,一個1976年出生的,以色列人,現在已經40歲了,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這個高配的頭銜還真不錯。

我喜歡他對歷史的犀利言辭的獨特視角。犀利意味的毒辣專斷,歷史是冷漠中性的,而他的解讀重新整理我的三觀,不過20出頭的我三觀也沒有形成多少。

我們是智人的後代。大約很多年前,在地球上,有些分子的結合形成了有機體,就有了動物,最早的人類是在東非開始演化的,祖先是一種南方古猿,不得不承認的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是我們的近親,其他動物是我們的鄰居,我們只是身在一個巨大的地球村裡。其實在人類這個大種族中,智人只是其中一個分支,還有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然而我們為什麼是智人?智人的偉大,在於有獨特的語言,能與很多的智人交流,形成文化,得以延續。

我們生性殘忍。智人的存活,是從滅了其他種族才留下的,為了生存,獲得更多資料,我們生性殘忍。其實長久以來,智人只是處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上面有剽悍的巨型肉食動物,下面有弱不禁風菌類植物。我們沒有龐大形體,鋒牙巨齒,但是我們有頭腦,學會使用工具。記得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上的一個片段,當猩猩學會了使用骨頭作為工具,就有了人類的特性。有了頭腦,使用了工具,甚至還操控了火,很好的掌握了烹飪技巧,成為了廚師之後,我們的殺戮才拉開了無休止的序幕。在農業時代之前,我們是到處遊走的採集者。在熟悉了周邊的環境之後,知道了哪裡的果子最香甜,哪裡是長毛象和野牛的棲息地,到處遊走,到處採集,居無定所。環境加上基因,文化加上信仰,使得智人這種生物越發越壯大,通過遷移,把澳大利亞的巨型動物滅絕了,為了獲取食物,我們漸漸把鄰居作為盤中佳餚,最後慢慢的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

我們的連結方法是沉浸於集體想象之中。150之謎,人類的團體活動只要在150以下,大家還是可以互相認識,彼此溝通,但是超過了150,就很難建立聯絡了,所以就要通過講故事讓別人讓別人信服,建立共同神明,構建相同文化,建立信任,這樣超過150之後,也能共同合作,產生連結,建造城市帝國。雖然人類的基因變化基本沒有什麼特質的改變,但是人類的想象力卻一下子平步青雲。

農業革命中的人**炸。我們真的進步了嗎?從遊走的採集者縱身一躍成為農民。我們種起了小麥,給我們吃,調教了野牛,給我們耕地,為了排解寂寞,我們把貓貓狗狗作為我們的好夥伴。我們以己為利的行為,無意識間的卻操控了其他物種的數量,影響了其他生物的演化。我們從居無定所到了自給自足。看似是一場越來越聰明的演化,然而作者卻提出質疑。人口食物的總數量的增加,不能代表吃好了,過舒坦了,更快樂了,因為從食物種類上,遊蕩的我們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從而保證了我們的營養。但是成為農民之後,主食就是小麥,圈養什麼吃什麼,就懶得跑來跑去的,過的更舒坦?其實也並沒有,從到處遊走,邊走邊吃的樂趣,變成了以土地為單位的活動限制,和從早到晚的辛苦耕種。的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能到處採集食物,卻有了剩餘食物,隨後有了等級,生產出了一群所謂遊手好閒的精英。其實從他的解讀也不是並無道理,對突然從風吹日晒的遊走生活,繃緊神經捕捉巨獸的採集生活,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吃啥就養啥的農業生活,感覺多了保障,少了樂趣,多了安全,少了風險,似乎養活了更多的.人,然而他們單個的生活品質真的上升了嗎?人類身為一個群居的動物,定居畜養的生活的確給了不少年紀大的,年紀小的人的方便,因為到處遊走也只是適合行動方便的青壯年,所以到底他們的情感變化如何?我們也只能從行為上進行猜測。然而到底從採集生活到農業生活,我們的情緒是怎麼變化的,在歷史的認識層面上,好像沒有人對人的情緒的演變的感興趣。好像進步和是否開心兩個是不相干的平行線。而作者認為農業革命的本質,是讓更多人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

越來越健全的想象力系統。因為每個人的基因碼不同,所以演化出來也各不相同。人類的增多,為了是更好的統治,使我們產生了共同的神話故事,催生了成熟的宗教系統,維護意識形態,奠定統治基礎,定居之後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更加不易離開,就慢慢形成部落,到後來的帝國。所以必須要有共同的信仰,才能統治更多的人。伏爾泰說過:“世界上本來沒有神,但別告訴我的僕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我們願意相信滿口謊言的想象世界。浪漫主義告訴我們要積累不同的經歷,鼓勵所有人到處旅遊,消費主義告訴我們想要快樂,就要購買更多的產品與服務。我們創造了法律,錢,神與國家的概念,來維護我們的想象秩序。建造公平的遊戲規則,是用來安撫人心,便於統治。

用書寫和記錄來擴充我們的腦容量。一個國家要執行,同時產生大量的資訊,人的生命有限,大腦也會隨之而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創造了文字,記錄資訊。

科學革命的開始,就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我們人口的暴增,從原來的5億人口到現在的70億,人口的暴增,怎麼可以活的更好?就要用科技技術延長壽命,和獲取更多的資源來餵飽人口。

我們繼續生性殘忍。在以前,科技的進步之下,航海技術的普及,踏入未知土地並且佔領,而今天,科技技術繼續進步,探索外太空,也是試圖尋找更多的領地和資源,但是對於新開發的土地,可能本身對新領地就是一場殘忍的掠奪,把他們變成了我們。擴充領地,建立帝國,就像在幾乎所有的帝國建立之中,都是在鮮血中完成的,通過壓制和暴力來維持權利。看似好像是更加進步了,但是進步的背後隱喻的一個新的東西的升起,就會帶來舊的事物的滅亡。當人類人口的繼續擴大,我們繼續完備我們的想象系統。利用宗教,金錢,帝國讓人類形成統一的力量。使得人類的種群繼續活下去。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2

春節,我在回家的高鐵上,開始閱讀慕名許久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書的推薦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赫拉利無疑是痛恨‘人類中心主義’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來應該成為宇宙間‘正能量’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果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一場‘毀滅天地的人類洪水’。他對人類完全無視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種種變態的養殖方法獲取美味的行為提出的幾乎聲淚俱下的控訴,顯然不是故作矯情,而純粹是出於一種大慈大悲。”彼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假如人類都能聽從《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誨,尊重自然,也許就不會發生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也許就能從根本上避免這場災難。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具體是一本什麼書呢?簡介中講到:這是一部從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10萬年前,我們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全書的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展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認知革命使得人類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科技革命最終將使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通過講故事的能力將彼此連線,有效協作,國家、宗教、企業是虛構的現實。這是一部巨集大的人類發展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我們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智人,逐漸發展成為現代人類?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脫離原來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內因的推動可能是一種非自然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虛幻的概念。這些概念是怎麼產生的,以及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論中,向我們闡釋他的理解。

智人創造概念,走到食物鏈頂端

人類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創造並傳遞一些不存在事物的資訊。人類能講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物,並且講得栩栩如真。創造概念,傳播想象,共同相信,讓智人可以集結群體,靈活合作。對比來看,動物只能傳達簡單的資訊,因此合作僅限於特定的群體關係中。語言和創造出來的概念,比如民族、國家、宗教、信仰、金錢等,使得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剷除危害人類的物種,從而走到了食物鏈頂端。複雜語言、八卦能力、虛構故事,這三個互補的理論是認知革命的三個維度,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對智人征服世界併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動物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條分界線,將生物學與歷史劃分了開來。認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實只是一種普通動物,所有發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論來解釋。然而從認知革命開始,生物學的模型和解釋不再充分,我們還要開始考慮各種故事,建構歷史的敘述,才能為智人做過並依舊在做的事作出解釋。

歷史在不可逆轉中偶然前行

農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類能收穫更多的食物,養活更多的人,而這也導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勞作。雖然更多的食物可以養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艱辛的勞動。作者赫拉利認為農業革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未必是一種進步,雖然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能生活得更好。隨著人口大量增長,產生了一群“地主”,受地主的壓迫,農民的工作比之前時代的採集者更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時間更少。因此農業革命對於當時絕大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按照作者的假設,農業革命並不意味著幸福。那麼,人類還能回到採集狩獵時代嗎?歷史既然選擇了某一個方向,這一選擇很難說是偶然還是必然,但終究是回不去了。作者舉了一個現在生活的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髮誓努力工作,爭取在35歲的時候就退休。可是,當他真到了35歲,他能放下揹負的房貸、車貸,放棄現在的一切,靠到野外採果子挖樹根為生嗎?顯然不能,只能繼續努力,辛苦工作。這是因為人類關於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義的概念都在變化,原來以為是奢侈品的東西變成了現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類很難徹底迴歸過去。

金錢、帝國和宗教是改變人類社會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錢,人類社會物質增長上重要的虛擬概念。剛開始的人類是以物換物,後來隨著群體的擴大,貝殼等作為貨幣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最初錢的概念。但是貝殼等在不同的區域交換依然很不方便,隨著世界貿易的擴大,紙幣就順理成章登上了歷史舞臺。然而,一張本來沒有價值的紙幣,怎麼才能讓群眾信任它?在穩定發展的時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當社會混亂經濟低迷的時候,紙幣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因為此時的人們失去了對它使用的信心。

帝國,人類組織架構和管理上的虛擬概念。帝國統一世界,其原來的宗旨是統治全人類,為人類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實上,古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為搶佔自然資源而開始的戰爭,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眾多人類喪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類精神和信仰上的虛擬概念。無論是泛神教、多神論、一神論,相信的都是神靈或者超自然的物件。各種宗教,在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程序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對於自然現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種困惑,都可以寄託在宗教中,得到暫時的指引和解脫。

這三個概念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是一種虛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們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依然存在著。

人類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快樂嗎

今天,人類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在過去可能只存在童話裡。但是,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快樂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快樂是物質還是感覺?快樂又該如何計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樂嗎?如果經濟增長和自立自強並不會讓人快樂,又何必將資本主義奉如圭臬?最終,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本書,作者看待人類的政治、歷史等的辯證思維,啟發了我們去思考人類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