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談吃》讀書筆記3篇

才智咖 人氣:2.12W

《雅舍談吃》一書是梁實秋先生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饞,基於生理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那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雅舍談吃》讀書筆記3篇

《雅舍談吃》讀書筆記(一)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雅舍談吃》,是多麼新穎的書名啊!我讀過有關天文曆法的書,也讀過中外名著,都從未讀過有關寫”吃”這個話題的書。於是,帶著滿滿的激動,我開始捧書閱讀。

書還是嶄新的,紙頁雪白。一走進梁實秋的散文中,我便被”吃”文化所吸引了。”民以食為天”,不錯的,梁實秋先生卻把這種理念體現了出來。這也是文學大師梁實秋唯一的美食散文集,從生活中對平平淡淡的”吃”談起,談出一種新的境界,令人深感那滋味的美好。在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中,字裡行間更是一種對故土濃濃的思念之情。

“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饞”,基於生理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沉浸在梁實秋的文筆下,更讓我看見美食,看見感情,看見生命。全書淺顯而雋永,並沒有很多華麗的文筆,但讀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種各地美食。

不禁的,我也回想起兒時所吃過的美食。從書中更回憶起那令我難忘的各地美食。似又鋪開在我面前,令我脣齒留香。書中雖大多隻是普通的老北京美味,卻更是進入了高雅脫俗的境界。

睡前讀上一小段《雅舍談吃》,回憶的那美食的色、味、香入睡,心中不禁暖暖的.,甜甜的。遠去的喊喝聲,十里飄香的美味,早已幻化成絲絲清風,悄然入夢。張愛玲曾說過,”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我覺得這也是《雅舍談吃》的字裡行間的妙中之最。作者對似水年華的追溯,與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正是這本書的動人之處。

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那食之味。

《雅舍談吃》讀書筆記(二)

買了梁實秋先生的美食文集《雅舍談吃》來看,文字是不用說的,寥寥數筆,就把七八十年前的北平市井生活描述得活靈活現,讓人猶如親歷。只不過我是個學食品的人,從中還能讀出當年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的圖畫來。

在樑先生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營養平衡和食品安全的意識。從頭至尾,追求的都是美食饕餮的感官快樂,以及親朋好友相聚的溫馨意趣。至於食品中是否含有過多的膽固醇,是否脂肪熱量過高,是否含有致癌物,細菌總數是否超標,恐怕沒人會去關注。

不信麼?看看《燒鴨》這一段兒:“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鴨油可以蒸蛋羹……”要知道,如果在今日,烤鴨滴出來的油是被當做餐飲廢油的,因為其中含有致癌物,氧化程度也較高,無法達到食用油的衛生標準。前些時候曾經兩次報道過烤鴨店出售鴨油,用於製作各種麵點等,是當做食品安全事件來報告的。現在看來,烤鴨廢油的利用歷史頗久,甚至可以說曾是一種文化傳統。至於就地支起炭火烤鴨子的做法,致癌物難免超標,那時候也不可能有什麼衛生標準。

還有《蓮子》這一段兒,說到“有些蓮子一煮就爛,但是顏色不對,據說是經過處理的……”可見對食材進行化學處理,在很早以前便已經流行於餐飲店中,並非今人之獨創。

再看看樑先生和朋友們所熱愛的美食,大多都是高能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菜式。

比如“水晶蝦餅”,是這樣做的:“七分蝦肉要加三分豬板油,放在一起剁碎……略按成厚厚的小圓餅狀,下油鍋炸,要用豬油,用溫油,榨出來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鬆而脆……”

又比如“溜黃菜”,是這樣做的:“溜黃菜是用豬油做的……蛋黃糊里加荸薺丁,表面撒一些清醬肉或火腿屑,用調羹舀來吃”。做法是:“蛋黃打過加水,還要再加芡粉,入旺油鍋中翻攪之即成。”

“鍋燒雞”的做法是:“下油鍋炸,炸到皮黃而脆”;“瓦塊魚”呢,做法是“溫油、炸黃”;“松鼠黃魚”和“炸丸子”都是煎炸經典菜,就更不必說了……

這些特色菜,無非是大量脂肪加膽固醇的組合,而且均經過油炸或油煎處理,而且煎炸時用的多是豬油。為何用豬油?理由有兩方面:一則豬油飽和脂肪酸比例高,對熱較為穩定,不易變黑變稠;二則是半固體的油,炸出成品的口感更酥脆。

即便吃其他食品,樑先生也喜歡煎炸處理,或者加入大量豬油、奶油。“煎餛飩”中說:“我最激賞的是致美齋的煎餛飩……入油鍋慢火生炸,炸黃之後再上小型蒸屜,猛蒸片刻……”;“餃子”裡說,剩餃子最好是“炸得焦黃”;“核桃腰”裡也說,腰子“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吃”;“韭菜簍”是用細嫩韭菜“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蒸到“脂油半融半呈晶瑩的碎渣”;“奶油栗子粉”是在幹鬆鬆的栗子面“上面澆大量奶油”,吃“鐵鍋蛋”要加大量乳酪……

說起來,還是那時候教授的工資很高,每月二三百大洋,是普通工人的十幾倍,所以敢在北京最貴的館子裡請客吃飯。按書中所說,當時最好的餐館,一頓最高檔的宴請,只消15塊大洋。

但樑先生也在書中坦承,因為貪戀高脂美食,患上糖尿病,又因為膽結石切除了膽囊。

其實,迷戀美食無妨,若能稍學一點營養學,每種淺嘗輒止,平日清淡飲食,豈不就能美食與健康兼得?

《雅舍談吃》讀書筆記(三)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裡,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飴。

《雅舍談吃》一書中收錄的大多是,樑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過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風自然親切,彷彿都是信手拈來,毫無矯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點像是雜文了。他雖不是像美食家對於美食如數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對於生活的感悟。

他寫的大多數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窩頭、火腿、咖哩雞、醋溜魚、魚丸,也寫飲酒、喝茶、康乃馨牛奶,親切的就像是老一輩在對你嘮嗑。看著目錄就像看著一份份豐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動。

讀著“芙蓉雞片”你就會被飯館跑堂的剝蒜、剝蔥、剝蝦仁的麻溜勁給吸引住,讀到說山東腔的堂倌說:“二爺!甭起蝦夷兒了,蝦夷兒不信香”,堂倌與食客的畫面感給吸引住。然後開始挽起袖角也想試試放了掐菜、黃瓜絲、蘿蔔纓、芹菜末四色面碼的絕味雜醬麵。一口下去,是不是也會吃得滿面紅光,酣暢淋漓?

梁實秋先生說:“雖然飲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調而能達到藝術境界,則必須有充裕的經濟狀況。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談不到什麼食譜。只有在貧富懸殊而社會安定、生活閒適的狀態之下,烹飪術才能有特殊發展。”因此朱贏椿與樑先生不同之處在於,《肥肉》一書中更多的講述一代人,在那個滿是飢餓的時代裡,吃都實屬不易,更不要說是肉。而透過一塊現代人大多捨棄的油膩的食物,穿越歷史,當或悲或喜的記憶紛至沓來,該是何等矛盾的情感?聽如今文壇上的才子們講起那段與飢餓的共同記憶,不禁會有所觸動。兩本書雖然同是講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歷史版的沉痛,《雅舍談吃》更多的是對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過處儘管不精細,難得的是一位老人對故土的濃濃情意。

遠去的吆喝、飄香的美味、揮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經幻化成風,悄然入夢。書中寫道:“烹飪的技巧可以傳授,但真正獨得之祕也不是盡人而能的。當廚子從學徒做起,從剝蔥剝蒜起以至於掌勺,在廚房裡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應該精於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蓋飲食雖為小道,也要有賴於才。名廚難得,猶之乎戲劇的名角,一旦凋謝,其作品便成《廣陵散》矣。”

精湛的絕活凸顯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軼事。老一輩人對於生活真實的態度,彷彿瞥見一位白鬍子老爺爺立於身側,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與理想不可拋。”

老北京裡的某些地點、風俗,雖然已經隨時代的變遷黯然不見了,但是再走過那些舊時的尋常巷陌,熟悉的記憶又會在怵然間奔湧而來,將你淹沒。樑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對於喜歡的吃的更是寫道:“每個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對於不喜的日本生魚片又嫌它軟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卻對西湖樓外樓的“魚生”讚不絕口。這樣一個真性情的老先生讓我們懷戀,懷戀他對喜愛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時欣喜,有時愛嘮叨,有時情到深處又感傷的文字傾倒。

箇中緣由,我覺得用張愛玲的話,再合適不過。她說:“做成的蛋糕遠不及製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華全在烘焙時期的焦香。不停地追憶,不停地烘焙,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

北京的前塵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猶有風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於詩酒,文字飄逸灑脫莫不是詩性使然?

張愛玲懷戀的爐膛裡冒起的青煙;朱贏椿所記錄的是飢餓時代裡一群人的故事;而樑秋實寫的不過是對於故土的深深眷戀。而《雅舍》文字的動人之處,正是對似水年華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