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2.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讀書筆記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讀書筆記1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劉順仁著。很遺憾,學習價值投資這麼晚,才讀這本書,這本書,應該早幾年就讀的。

我不是財務會計專業出身,許多財務會計知識,我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我知道作為一個投資人,自己這方面是短板,一直想惡補,曾經找來註冊會計師的課本和課件,想認真學習註冊會計師的課程,但真的要深入下去,對我這個外行來說,實在是枯燥得不得了,頭大得不行。於是每次碰到自己很想搞懂的會計知識,才到網上拼命百度,比如融資租賃。

偶爾看見一些價值投資人說寫財務會計知識的入門書籍裡面,這本書很不錯,於是找來一讀,還真沒失望。對專業的財務會計人員來講,這本書肯定太簡單了,但對我這樣的投資人來說,還不錯。不管怎麼樣,畢竟是系統性的一本書,而且關鍵是,這個系統性,沒有難到我看不懂的`程度。

書中,通過講故事一樣的寫法,將財務會計的重要性、原則等大道理解釋得很清楚,又根據沃爾瑪、Kmart、戴爾、惠普、蘇寧、國美等公司財報,將四張表的科目、作用娓娓道來,還講了投資者如何利用財務報表來探究企業的競爭力,來防備造假、保護自己等等。書中說得好:“財報是問問題的起點,不是答案”。但如果起點也不穩,那就不是在做投資分析了,是在白日夢中天馬行空了,尤其是對價值型投資者而言。

我向那些非財務會計專業的,初學價值投資的網友們推薦這本書,值得一讀。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讀書筆記2

一個偶然機會,看到這本書,距離書發行日期已是兩年有餘,書紙張舊得發黃,還被雨水淋過,有明顯水漬印跡。就是抱著隨手一翻的想法,一看後卻忽地覺得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作者劉順仁,臺灣人,曾擔任xx機構xx職務,現在教書,內容會計學,很普通而又循規蹈矩的簡介,這是這本書留著我的最初印象。

書名——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不過我覺得內容與書名出入過大。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如何通過財報透視企業的競爭力,而並非是講什麼故事。分析得相當透徹,只用了一些常用的資料和指標就達到如此境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學術水平。就是這書名,太簡單了,簡單得有點俗氣。當然書的作者並沒有像絕大多數寫財報分析的人一樣上來就談指標、論趨勢,因為那樣顯得太“近視”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沒有“底子”的寫手,這樣的人要“面子”,所以上來就擺上那些看上去很深奧的財務指標,而且花大篇幅介紹這些指標的定義,弄得雲裡霧裡的,晦澀難懂,當然懂不了了,他寫時就沒打算讓人看懂。

財報分析是一個系統工程,遠非幾個指標就能解決的。這個系統工程應大致包括幾大塊:一是同期經濟執行情況和行業分析,二是企業商業策略分析,三是會計資料分析與核實,四是財務分析,最終得出一個遠景預期。當然這本書也沒有脫離這樣的程式,不然何謂好書呢。

不過這本書最精華之處不在於行業分析和會計資料核實,而在於剖析企業商業策略與財務指標之間的隱形關係,進而揭示企業管理與競爭力的問題。而實現的方法卻是利用常用資料與指標,進行較深的互動與分解,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以例項詮釋了五方面內容:

資產、負債構成配比分析要點,

股東權益構成及變化分析要點,

營收、淨利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之間互動關係,

毛利率、三項期間費用比率與淨利率之間互動關係,

股東權益報酬率之分解再分解。

當然這些分析最後都收官於企管與競爭力的論述,這也是本書的特色。不是就財務談財務,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企管與企業競爭力來說事。另外,本書並沒有對以上內容做出“勘細”的研究工作,或許是因為作者把這本書閱讀者定位於“會計知識多少皆宜”的讀者吧,因而本書是有高度卻不夠精度。儘管如此,仍不能抹煞它為一本好書的事實,畢竟只有短短的200多頁,能夠如此引起讀者思考已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