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的偏向》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1.75W

《傳播的偏向》是伊尼斯傳播學經典著作之一,它開創了“媒介決定論”的先河。以下是《傳播的偏向》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傳播的偏向》讀書筆記

《傳播的偏向》讀書筆記1

《傳播的偏向》中,作者完整敘述了傳播偏向的理論。伊尼斯認為,傳播和傳播媒介都有偏向,大體上分為:口頭傳播的偏向與書面傳播的偏向、時間的偏向與空間的偏向。而媒介可以被分為兩大類,有利於空間延伸的媒介和有利於時間延伸的媒介。根據傳播媒介的特徵,某種媒介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時間上的縱向傳播,而不是適合知識在空間中的橫向傳播,尤其是這種媒介笨重而持久,不適合運輸的時候。與此相對應的是某類媒介輕巧而便於運輸時更加適合知識在空間的橫向傳播。

《傳播的偏向》這本書分為八個章節,有分別闡述時間的訴求問題和空間的問題,有詳細論述媒介的傳播偏向問題,第五章作者更是通過產業主義與文化價值之間的關係來說明一切文化都需要反應出自己在時間上和在空間上的影響。最後幾章分別論述了英格蘭的出版業和美國的技術與公共輿論。第八章作者指出自己偏向於口頭傳統,尤其是希臘文明中反映出來的口頭傳統,並且指出需要用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觀點,來批判科學技術進步給現代社會帶來的結構變化和道德變化。作為歷史學家的哈羅德·伊尼斯對歷史的精通使其論證傳播的偏向這一論點時駕輕就熟,各歷史脈絡的把握和史實信手拈來,也正是如此,伊尼斯的傳播的偏向從人類文明、歷史的起源說起,真正做到了從歷史出發。

一、時間的訴求

時間因素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經濟史家必須考慮時間的作用,考慮他所研究的那個時期人們對時間的態度,這樣有助於人們擺脫好古癖,擺脫專注於現在,擺脫停滯和成熟的幽靈。不僅僅經濟史家需要關注時間,歷史上的統治者同樣需要關注時間的變化,曆法的誕生與調整,說明了羅馬帝國對時間的關注,正如在埃及羅馬時代一樣,建築同樣強調對時間的控制,其顯著表現是哥特式教堂。此外在工業、商業等領域同樣有對時間的重視和控制,關注時間可能有利於統治者內部的行政統治和國家的一致對外,對帝國的延續性產生重大的作用,然而,如果過於忽視空間的問題,帝國同樣將面臨著重大的問題。

總之,作者認為我們一方面要逃離對此刻的執著,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逃離對歷史的執著,拜託時間的束縛,尋求時間和空間需要的平衡點。對空間的控制表現在領域的擴張,對時間的控制表現在這種政權的持久力,傳播媒介或許會產生這種偏向,歷史的程序表明,媒介的這種偏向總是相互抵消的,以此來達到平衡的狀態。例如,作者所指出的:“蘇美爾文明對黏土的依賴,是在產生了巴比倫人對石頭的依賴以後得到抵消的”,“羅馬帝國官僚機構依賴莎草紙卷和字母表,其教會卻依賴羊皮紙抄本,後一種依賴是前一種依賴的抵消。”簡單巡視突出的時間問題,也許更加有助於我們看清自身文化的侷限性。

二、空間問題

媒介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對空間的重視程度,“馬成為乘騎和駕轅的工具,帶輻條的空心輪取代沉重的實心輪,這使得政治組織變得更加穩定,對空間的控制也就更加有效了”。政治組織倚重空間,靠武裝力量征服和防禦的社會,突出

空間觀念,用空間觀念來組織社會,它並不強調時間和連續性,這樣的社會,要求更加有效的空間控制,要求更高的效率。然而,隨著空間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時間問題被忽略,社會的延續性問題逐漸顯露,帝國將無法維持自身綿延不絕的機制。中國的文字給行政管理提供了基礎,它強調的是按照空間來組織帝國,但無法滿足時間的要求,因此中國總是暴露出改朝換代的問題。作者指出我們必須要在時間和空間問題之間求得平衡。

三、媒介與文化

伊尼斯在第五章開頭指出,“當我們把其他文化作為鏡子觀照自己的文化時,卻受到自己‘散光’和‘鏡子’本身缺陷的影響,結果,我們很容易看不見其他文化的長處,而只看見自己文化的優點”,因此我們無法客觀的評價一種文化價值,作者通過對西方文明的簡短的描述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即:西方文化及其組成要素的特質促成了文化在時間上的延續和空間上的擴充套件,一切文化都要反應出自己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影響。從時間上說,文化的侷限性部分地來源於它不能調動一個民族的思想資源,以及它不能把這種思想資源用來避免民眾的停滯不前和厭煩情緒。

文化離不開技術的進步,正如作者所說“有組織力量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技術進步”。這種技術的進步在戰爭時期變現明顯,例如戰馬的使用,鐵器取代青銅器,等,赫梯人使用鐵器後,成功建起了一個帝國,隨後而興起的亞述人,他們利用戰爭技術的進步,對戰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等等。希臘文明伴隨著口頭傳統的興衰而興衰,印刷術的引進,用紙量的增加和造紙業的發展,使德國城市的地位得到加強,使德國、荷蘭、英國與羅馬教廷決裂。技術的不斷變化,使我們難以認識到時間和空間上的平衡,由此求得這種平衡似乎很難。

《傳播的偏向》讀書筆記2

什麼是傳播?傳播是人類的活動,是資訊的交流,當然他也離不開符號和媒介並且他的目的在於發生相應的變化,傳播學讀書筆記。簡而言之,傳播是人類通過符號和媒介交流資訊以期發生相應變化的活動。他具有社會性和階級性,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協同性和互動性,永恆性和歷史性。依據傳播範圍的大小,可以分為內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跨國傳播。內向傳播有稱人際內傳播,是人們頭腦裡“主我”和“客我”之間的資訊交流活動。這種經常發生在我們腦海裡的內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對話:包括自言自語,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內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隱蔽性,內動性,短途性,思維性。人際傳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藉助語言和非語言等符號互通訊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面對面的資訊傳播,如交談,約談,討論,對話等,也可以是藉助傳播媒介進行的傳播,如寫信,發傳真,電子信件等。組織傳播也稱團體傳播,是指組織成員之間組織之間的資訊交流行為。組織是社會中相近或相似個體有目的的組合;傳播是組織結構的軸心,是組織存在的基礎,沒有傳播就沒有組織。大眾傳播是職業傳播者和沒傳播機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比如報紙書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向大眾提供資訊,知識,觀念,娛樂等的過程。跨國傳播指國家對外傳播機構通過報紙,廣播,電視,電影以及網際網路等所進行的國外受眾的傳播活動。

傳播學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經歷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語言傳播革命,文子傳播革命,印刷傳播革命,電子傳播革命,網路傳播革命。從五次傳播更名的後果看,每一次傳播革命都將人類帶進一個性的境界,新的時代,我們認為傳播革命對社會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就像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眾傳播也不例外,傳播模式就是對傳播活動的內在機制與外部聯絡進行的一種直觀的簡潔的描述,也是一種象徵的擁有同時實現傳播活動相同的結構屬性的合乎邏輯的設想。優秀傳播模式具有構造動能,解釋功能,引導功能,直觀的簡化功能,預示功能。一般的傳播模式有單向傳播模式,雙向傳播模式,整體互動傳播模式,人類已經進入資訊時代,整體互動模式在社幹活中顯得日益重要。整體互動模式是指對人際傳播,大眾傳播,和網路傳播等人類重要傳播系統的內在機制與外部聯絡進行的一種直觀的整體的綜合呈現於描述。它遵循審查批判原則,服從事實原則。

傳播功能不是人類主觀臆斷的產物,而是人類傳播活動的客觀要求。傳播功能是指傳播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對任何社會所起的作用和效能,傳播學研究中的功能主義取向,主要“聚焦於媒介的運作及其對受眾所產生的效應”,探討的是大眾傳播的體系和功能。從功能產生的渠道來看,它可以分為個人的功能,組織的功能和社會的功能。傳播活動所具有的對個人發展的作用,或者須由資訊傳播的參與者個人去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個人的功能。這種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釋也叫內向型功能或社會成員自身功能。組織功能是在傳播活動中,媒介組織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應該完成的任務,它包括告知功能,表達功能,解釋功能和指導功能。傳播是一種社會需要,社會程序和社會現象,因而也必須具備社會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傳播作為一種傳播資訊的媒介,同時也遵循一定的傳播原則,如可信度原則,針對性原則,有序性原則,協同性原則,實時性原則,適量性原則。

傳播學作為廣告宣傳的重要途徑,學好傳播學顯得非常重要。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傳播學的重要組成,變革,功能及應當遵循的原則等等,總而言之,《大眾傳播學》是我獲益匪淺。

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現任教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和社會政策學院。主要講授《社會文化學概論》和《公民權利、身份認同與全球化》等課程。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獎獲得克立大學的歷史學和社會學學士。1999年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收錄於《文化、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一書。從1991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社會研究系講師。2001年赴諾丁漢大學任教。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傑克遜、凱特"布魯克斯有機會進行一項對男性生活方式雜誌的研究,讀後感《傳播學讀書筆記》。研究成果於2001年與由政體出版社出版,書名為《男性生活方式雜誌的意義生成》。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義和文化等等。

馬克思主義與大眾傳播研究

馬克思主義的媒介理論對階級社會中所謂“思想的自由交流”進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優點,在於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產的文化內容之間的聯絡,不平等的社會關係滋長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形象和表達。而馬克思主義媒介理論的劣勢,在史蒂文森看來,在於忽視了階級統治以外的其他統治關係,比如性別和種族。史蒂文森探討了英國馬克思主義者在媒介理論方面的3種研究成果。分別是雷蒙德"威廉斯對傳播制度的研究,斯圖爾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對電視新聞中的階級偏見的研究。

從書中對威廉斯的介紹可以概括出史蒂文森對威廉斯的觀點進行了4個方面的商榷。

(1)威廉斯忽視了經濟基礎的決定性作用。

(2)威廉斯高估了霸權的凝聚力,忽視了現代社會中價值觀的離散。

(3)威廉斯沒有注意到現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現實主義”脫離了現代社會的語境,過於理想化。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論自由看作權利而不是義務,錯誤地以為只要強調撰稿人的權利就可以實現民主的媒介。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進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國的全球文化,沒有看到兩者都必須在跨國資本主義的體系下運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論過分關心藝術,以文學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電視觀眾看電視的方式並不同於學者解讀文學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爾的研究。史蒂文森對霍爾的解碼模式也提出了4點商榷意見。

(1)霍爾太強調受眾和文字的關係,而沒有認真評價經濟和國家對文化生產的'影響。

(2)霍爾沉湎於符號學的研究,不可能展開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爾太注重話語在建立霸權方面的有效性,表現出一種“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視了其他因素。

(4)霍爾把主導性話語形式和“意識形態”概念混為一談。當然,史蒂文森還是肯定了霍爾理論的建設性,話語和意義之間終於出現了張力。

最後是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對電視新聞中的偏見問題所進行的了研究。史蒂文森認為,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對客觀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眾多義性的闡釋實踐不相干的。

與文化媒介馬歇爾"麥克盧漢

加拿大的麥克盧漢認為,關注媒介的意識形態建構和符號意義建構,是不得要領。技術媒介對時間、空間和人類感知方式的影響,才是要素性的。麥克盧漢的這一思想起源於他的同胞英尼斯。英尼斯認為,偏倚時間的媒介有利於維護歷史傳統、中央集權、宗教和道德,偏倚空間的媒介有利於世俗制度、非集權化政治、現在和未來。麥克盧漢則認為,印刷文化的興起培植了理性的、個人主義的文化,而電子文化使得時間和空間都不復存在,形成了一種與口語文化相似的、共同的全球文化。

書中史蒂文森首先回顧了對麥克盧漢的常見批判——媒介分析是非社會化的,麥克盧漢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他的技術決定論是在為主導性的社會關係尋找意識形態的藉口;然後指出,這些批判總的說來是正確的,但決不能因此否認麥克盧漢的意義。史蒂文森認為,雖然媒介技術不能決定文化意義,但它確實重塑了生活世界。他還認為在書寫現代性歷史的時候,既要避免馬克思主義或功能主義的還原論,又要避免麥克盧漢的技術決定論。

史蒂文森具體指出了對麥克盧漢的4個批判層面,可概括為:(1)麥克盧漢認為有意義構建的時間和空間已經被全球化的媒介所瓦解,是一種極度的誇張.(2)技術不僅如麥克盧漢所言創造了各個領域的一體化,也在促進著各個領域和文化等級的離散化。(3)媒介技術不僅可能迎來更為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國家能夠監視民眾的行為;通俗報刊也常常使用類似於福柯所說的“懲戒性權力”的技巧,將規範的行為準則強加給大眾。(4)麥克盧漢認為電子傳播消除了反思性的公共領域的觀點是誤入歧途的。

書中還描寫了史蒂文森對法國後現代主義理論家博德里亞的理論分析。他被史蒂文森稱為“法國的麥克盧漢”。史蒂文森在全書的最後一章總結了大眾傳播研究的3種正規化,並且以海灣戰爭為例進行了說明。第一種正規化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的研究。這些研究認為,大眾傳播是社會權力的重要資源。研究主要圍繞大眾媒介、民主和資本主義的關係,關注焦點是大眾傳播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