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養生文章

才智咖 人氣:9.11K

穀雨時節雨紛飛,飲食止居要調理。日夜溫好變更大,防止徐病長憂愁。如下是放假網為大家收集的穀雨養生文章,僅供參考!

穀雨養生文章

  穀雨養生文章:穀雨飲食養生知識

1、調養肝氣去“春火”

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裡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飲食應“五低”

暮春飲食,應注意考慮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5個方面。低鹽就是少食鈉鹽,因為鈉鹽太多會誘發高血壓病,因此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遊離糖,食糖過量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低膽固醇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因為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及腦血管等多種疾病,每天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克;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3、脾胃健宜補身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此時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溼、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而且,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4、食療祛溼氣

穀雨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溼的環境,溼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溼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5、穀雨茶清肝明目

穀雨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穀雨前採製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宜,雨量充沛,茶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葉鮮活,香氣怡人。喝起來口感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以茶驅溼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6、少吃燥熱物

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7、減少高蛋白質攝入

另外,穀雨時節,楊花、柳絮隨風四處飛揚,很容易引起鼻癢、咳嗽和面板過敏等症狀。過敏體質的人在這期間應防止過敏性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要注意減少戶外活動,若外出,最好做好防護。

8、晨起喝杯水

暮春氣候複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後,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
 

  穀雨養生文章:穀雨養生三要點

一、穀雨節氣需防範關節炎和神經痛

穀雨後空氣中溼度漸增,加上夏季來臨前的升溫,人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

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過度溼熱的環境下,溼邪也容易侵入人體,造成身體乏力困重、虛火旺盛、胃口不開、關節肌肉痠痛等情況,若曾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者,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保健。此季也是各類神經痛的高發期,如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一側或雙側三又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短暫而劇烈的疼痛。發病者多為中年女性,針刺或用微血管減壓術對此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它的病因與坐骨神經痛類似,均為溼邪侵襲經絡外加虛火旺盛所致;而肋間神經痛多由於氣候變化使情志鬱結,肝氣淤滯失於疏洩所致。一旦發病不需要緊張,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對症治療。前者重在祛溼保健,疏通經絡,清肺降火;後者重在調節情志,舒肝理氣。

中醫強調,要在每天的午時,也就是人體陽氣最足的時候揉搓心經,尤其是在肘關節內側少海穴和腰背部的腎俞處搓熱或進行艾灸,除能防治關節炎外,也是補腎祛溼的最有效方法,同時還能防治腎虛引發的相關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溼利水的食物。具有良好祛溼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小豆、慧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卿魚、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飯的時候,可多加一些慧仁、赤小豆等。多食節令蔬菜,如香椿、菠菜等,平素可用生薑糯米砂仁粥及陳皮粥調理脾胃;可用拘祀子、懷菊花、玫瑰花、菊花沖泡茶飲,防止體內積熱,以補腎健脾。

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胃病患者需食低脂飲食,往意補充澱粉和蛋白質,且餐後不宜做過激的運動。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狗肉、胡椒等,以防邪熱化火傷及肝腎。

二、穀雨益脾補腎防胃病

穀雨過後脾功能旺盛。脾功能的旺盛使胃的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中,胃酸分泌增加。加上身體尚不能適應氣候的變化,飲食不當極易使腸胃受損,同時也增加了胃病的發生風險,尤以胃炎和胃潰瘍為甚。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心前區有灼熱感、伴有食慾不振、噁心泛酸、口苦乏力,甚至頭暈等。如果有規律性反覆發作的上腹痛,尤其是餐前痛,飯後緩解,並出現嘔血、柏油樣便、貧血等症,那就說明得了淡瘍病。

胃病一般纏綿難愈。所以春季對於胃病患者來說。預防重於治療。由於胃病多與環境和精神因素有關,在預防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精神上,要放鬆心情,消除緊張情緒。

二是生活作息要規律。要保證休息,一日三餐定時定量,要少食多餐。

可多飲水。忌生冷油膩、辛辣刺激、過濃過鹹等食物。

三是進行藥物綜合調理。慢性發作者,若病症屬於脾胃虛寒型的,發病時,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健胃丸等治療。若屬於肝氣犯胃型,發病時可以服用舒肝健胃丸或逍遙丸等治療。

三、穀雨期間精神調養不可少

穀雨養生關係到下一個季節,這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解釋。春天屬木,夏天屬火。木能生火。如木沒有養好就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火而致寒性病變的發生。

進入穀雨節氣,人們應該做到晚睡早起,睡前養生的重點是心神調節,即精神調攝。首先在睡前半小時應拋棄一切雜念,使心志平穩,心思寧靜,達到勿欲忘我的境界;第二要稍事活動筋骨。使身體發熱。第三睡前要洗面、洗腳,按摩面部和搓揉腳心。用比體溫稍高的熱水泡腳,水溫宜在40C-45℃之間。如此能推動血氣執行,溫補臟腑,加速迴圈,消除一天的疲勞,利於入睡。每日早展起床前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做幾個簡單易行的動作,如搓臉、彈腦、挺腹、拍身等,這樣不僅可使全天梢力充沛,工作效率不斷提高,而且還有益於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

穀雨同清明一樣,也是春光明媚的好時節,空氣十分清新,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極多,最適宜進行空氣浴、日光浴,閒時投身到大自然懷抱,既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又可振奮梢神。人體如果更多地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能夠使呼吸、迴圈系統得到鍛鍊,心肺功能得到改善;能夠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思維能力;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變得更加靈活。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能夠抵抗“春瘟”,併為安度盛夏作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