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慶祝方式以及閱兵回顧

才智咖 人氣:1.23W

確立

國慶慶祝方式以及閱兵回顧

國慶節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閱兵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的三次。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改革國慶典禮制度,決定“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

 國慶閱兵回顧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16400人,由東向西行進。空軍17架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都是繳獲敵人的螺旋槳飛機。為防備敵機突然來襲,其中有4架是攜彈飛行。

1950年國慶閱兵此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是騎兵部隊駕馭1900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1年國慶閱兵本次閱兵中出現了民兵大隊,他們是華北老解放區民兵的代表。

1952年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最為奇特的是,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作戰武器。摩托化步兵方隊乘坐的並不是汽車,而是160輛摩托車,煞是威風。

1953年國慶閱兵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 在受閱隊伍中,使用的還是蘇聯的“卡秋莎”火箭炮。

1954年國慶閱兵這次國慶受閱部隊中,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傘兵部隊並沒有跳傘。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

1955年國慶閱兵本次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階制後的第一次閱兵。

1956年國慶閱兵本次閱兵是12次國慶閱兵中惟一在大雨中進行的。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因下雨,人們渴望見到的國產噴氣式飛機未能參加檢閱。

1957年國慶閱兵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有的飛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建立過功勳。

1958年國慶閱兵受閱方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後建立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

1959年國慶閱兵本次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人數最多,達70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擊機,都是中國自行製造的。

1984年國慶閱兵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是國產現代化兵器,壓軸的海軍導彈部隊方隊、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方隊和戰略導彈部隊方隊尤為引入注目。其中戰略導彈部隊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第二天西方各大媒體紛紛評論:中國已經擁有核戰略威懾力量。

1999年國慶閱兵這次閱兵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也是機械化的程度和科技含量的程度最高的一次。直升機編隊、陸軍航空兵正式成為我軍的一個兵種。

2009年國慶閱兵是新中國閱兵史上最“原創”的一次。參閱的武器裝備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九成以上是國慶閱兵場上的新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