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成因

才智咖 人氣:1.25W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粥的成因,供大家參考。

臘八粥的成因

臘八粥起源於我國古代的天子大蜡八。天子大蜡八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二是進行禱祝和祈求。

關於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萬者,極言其多也,並不是真的合聚一萬種物品,也不是隻限於八種蔬果。蠟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農神,農業的八個方面,並不是說用八種蔬果來祭祀。索者,絞合也,蠟即索的意思。饗者,敬獻也。即將許多種蔬果穀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神靈,然後食用,叫做臘八粥。

為什麼是煮熟成粥,而不是煮成乾飯呢?因為蜡祭是要禱祝,蠟八祭祀加上禱祝就是蠟八祝,也就是臘八粥。臘八粥諧音蠟八祝。那麼,蠟八祝為什麼不寫成蠟八粥而要說是臘八粥呢?即:蠟為什麼變成臘呢?因為年終十二月祭獻神靈用的蔬果穀物等全都是幹物。一年中收成的蔬果穀物等放置到年終十二月,當然全都變成幹物了,而幹物稱臘。所以,用幹物蔬果煮成的蠟八祭祀之粥,就被稱為臘八粥了。

這裡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並不是指八種蔬果。關於幹物稱臘。幹物在天子家中歸臘人掌管。《周禮·天官·臘人》說:“臘人掌幹物。”鄭玄《注》說:“臘,小物全乾。”所以是幹物稱臘。蜡祭是用蔬果乾物煮熟成粥作祭品。所以,蜡祭又被稱作臘祭。即蜡祭也稱臘祭,蠟八也稱臘八。這裡的.臘是指幹物的意思,還沒有和十二月連繫在一起。但臘祭是在十二月進行的,其含義已經和十二月靠近了。

歷史由來

1、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

2、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院煮來供菩薩的一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佛教中臘八粥的故事來自牧牛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相沿至今,此習俗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3、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故事傳說

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三: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

臘八粥的原材料9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四: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五: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