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食品安全周宣傳資料

才智咖 人氣:2.45W

2017年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主題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下面就為大家收集了2017年食品安全周宣傳資料,僅供參考!

2017年食品安全周宣傳資料

  2017年食品安全周宣傳資料【1】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9部門關於開展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的通知

  食安辦〔2017〕10號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12〕20號)的有關要求,暫定於6月29日—7月13日舉行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為切實做好宣傳週籌備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的主題為:“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德法並舉是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嚴字當頭,堅持“四個最嚴”,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發揮政府監管糾正市場失靈、提升市場效率的作用,推動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安全保障能力和生產經營管理全面升級,滿足人民群眾從數量需求向安全、優質、健康需求的結構性轉變。另一方面,要運用創新社會管理和統籌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市場自律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多元主體,積極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各方參與、嚴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體系,推動食品安全事業步入共治與共享互為支撐的發展軌道。

二、宣傳重點

(一)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宣傳週主題,突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的理念。

(二)進一步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統一性、權威性。推動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不斷強化監管執法,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從滿足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出發,促進餐飲業提高安全質量。

(三)引導食品企業及從業人員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大力宣傳尊法重信典型,推進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弘揚尚德守法的行業風氣。

(四)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普法宣傳和科學知識普及,積極參與社會監督,提高維權能力和科學素養,營造濃厚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三、活動安排

(一)中央層面。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會同18部門組織開展,共同制定《中央層面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重點活動及分工方案》(見附件)。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方案要求組織開展活動。

(二)地方層面。各級食品安全辦要聯合同級有關部門,參照中央層面活動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和特色,組織開展宣傳週活動。入圍參加中央層面“雙安雙創”成果展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於籌備2017年全國“雙安雙創”成果展的通知》(食安辦〔2017〕2號)要求,做好參展籌備工作。

(三)社會層面。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動員和指導各類社會團體、市場主體、行業協(學)會,廣泛開展面向廣大消費者、食品從業者和媒體記者的誠信從業、知識普及等主題宣傳活動。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各級食品安全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進行並形成規模聲勢。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排查,消除隱患,落實應急預案,嚴防事故發生。

(二)增強活動實效。使用統一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標誌。做好宣傳報道和新聞服務,切實形成全媒體全覆蓋格局。注意緊扣傳播規律和公眾關切,積極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不斷豐富和完善宣傳思路手法。加強宣傳週期間的相關輿情監測,及時研判,穩妥釋出,確保輿論環境平穩有序。

(三)嚴肅會風會紀。嚴格遵守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輕車簡從,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

(四)及時總結成效。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注意總結宣傳週活動的成效和經驗,總結報告電子版於7月18日前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

聯絡人:果靚、杜婧舉

電 話:88330416、88330433、88330421(傳真)

郵 箱:

附件:中央層面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重點活動及分工方案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  中央文明辦

  教育部    工業和資訊化部

  公安部        農業部

  商務部    國家衛生計生委

  工商總局      質檢總局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國家網信辦    國家旅遊局

  中國保監會    國家糧食局

  全國婦聯      中國科協

  中國鐵路總公司

  2017年3月16日

  2017年食品安全周宣傳資料【2】

1. 不喝生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致病的細菌、病毒,因此,燒開的水最安全。最好喝白開水。碳酸飲料(汽水)的二氧化碳氣體易使腸胃產生飽脹感,也含糖,又是酸性的,會酸蝕牙釉質,引起齲齒。

2. 流動食品攤販製作食品的現場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食物容易被汙染。現行的《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是要求食品攤販要在劃定的食品攤販經營區域內經營,並在其攤位明顯位置張掛食品攤販登記卡。建議不買未取得食品攤販登記卡的流動小攤販現制的食品。國小生在學校周圍購買食品時,應當前往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固定店鋪,不要在學校周邊的流動攤販和“無照無證”的店鋪購買食品。無證流動攤販沒有冷藏條件,食物容易變質;現場環境衛生差,缺乏基本的洗手消毒措施等,存在汙染食物的隱患;另外肉、油等原料的來源不清楚,安全難保障。

3.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每天,人的雙手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致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應洗淨雙手,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4. 生吃的蔬菜和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的過程中不僅會沾染致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會有殺蟲劑等農藥殘留,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引起農藥中毒。

5. 不吃生魚片、生荸薺(又名馬蹄)、生菱角等食物。生魚片可能含有引起肝吸蟲病的華枝睪吸蟲;生荸薺、生菱角可能含有薑片蟲,引起薑片蟲病,出現低熱、消瘦、貧血、浮腫、腹水以及智力減退和發育障礙等。

6. 不採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因採食野生蘑菇引起中毒及死亡的事例時常發生,每年食物中毒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毒蘑菇中毒。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要不採吃野菜、野果,就可避免中毒,確保安全。河豚魚或含組胺的魚,可會引起食物中毒,要避免食用。

7. 到正規商店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要仔細檢視產品標籤上標註的產品名稱、配料表、營養成分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要購買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

8. 購買食品最好選擇預包裝食品。預包裝食品就是外面有包裝的食品。購買預包裝食品時,要特別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不購買無產地、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食品。如果選擇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要選擇有防塵遮蓋、設定隔離設施、提供專用取用工具、在專區或者專櫃銷售的。露天銷售的散裝食品在保質期內也可能發生變質。無防塵、防蠅、溫控設施和在日光下曝晒的散裝食品經過日晒、光化、發熱分解,會引起內部變化而變質。

9. 適合常溫儲存的食品,應該存放在通風和較為乾燥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普通飲料、糖果等食品,可以在常溫下存放。直接吃的食品(例如熟食、冷盤、裱花蛋糕等)沒食用時或者沒吃完時,最好儘快放到冰箱。用冰箱儲存食物時,生熟食應該分開,用塑料袋封裝,避免交叉汙染。吃剩飯菜也應及時放入冰箱低溫儲存,低溫可以減慢微生物的生長,但並不能殺滅它們。因此,食用前一定要徹底加熱,以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徹底加熱是指食品的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煮熟後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也應徹底加熱後食用。

10. 食用保健食品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特定的適宜人群,要依據其功能有針對性的選擇,按照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切記盲目食用。營養素補充劑類的保健食品,還要注意不要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以免補充過量。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不能將保健食品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此外,保健食品也不能代替日常飲食,要堅持平衡膳食。

TAGS: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