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過年習俗

才智咖 人氣:3.12W

貴州苗族春節習俗

貴州過年習俗

苗族在我國分佈地區很廣,他們的年節,稱“冷釀廖”。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後。按當地的傳統習俗,選擇在農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貴州省的苗族,在節日期間有舞獅子的活動。在鑼鼓聲中,一個手拿繡球的武士引出了一頭紋彩斑斕的“雄獅”,後過跟著一個笑咪咪的“大頭佛”。“大頭佛”一步一搖,滑稽可笑。苗族舞獅子最精彩的又要數爬桌子表演:聲地中央直疊起十二張高飯桌,總高度在十米以上。獅子在武士的逗引下,從下面的一張桌子鑽過去,再翻上一張張桌子......一直爬到最高點,武士一個斤頭翻落到地,獅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踩著翻黑心放在最上面那張桌子的四條腳,表演轉身,繞圈、前伸、後顧、站立、朝拜等動作,最後還要從最高處輕盈地跳下來。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在貴州省XX市天龍屯堡古鎮,村民正在貼春聯、製作臘肉、血豆腐、歡歡喜喜過春節。據悉,當地至今仍然保留600年前明朝時期的風俗習慣。

貴州省XX縣谷腳鎮王官村品嚐“刨湯飯”。所謂“刨湯飯”也稱“殺豬飯”,是貴州省農村的一種風俗(不知道其他省份是否也有這樣的風俗):每年冬至後,天氣漸冷,貴州農村中就開始殺豬,用於醃製臘肉、香腸,製作血豆腐等,一些人家也趁此時機“打餈粑”,為過春節作物質準備。由於殺豬、打餈粑等都是力氣活,少不了村民之間的`相互幫忙,殺豬或打餈粑的人家免不了要請幫忙村民吃飯,一來二往就形成了吃“刨湯飯”(或殺豬飯)的風俗。由於許多村民都有親戚在城裡,這些村民也希望城裡的親戚到農村來品嚐“刨湯飯”,城裡人一方面想到農村去呼吸新鮮空氣,另一方面也想吃點原生態的食品(順利還可以帶點“戰利品”回家),於是就形成了每年冬至後,城市人到農村吃“刨湯飯”的潮流,以至於有的休閒渡假山莊也把吃“刨湯飯”作為一個品牌。

貴州春節風俗習慣:銅鼓聲中過新年

貴州省水族地區的春節是在銅鼓聲中過的。節日清晨,幾個小夥子在長老指揮下敲擊銅鼓,村中父老兄弟聽見後就聚集在銅鼓周圍。互祝節日愉快,人壽年豐,之後便跟在銅鼓的後面,挨家挨戶去賀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夥便按照輩份高低、年歲大小,依序入座,高舉酒杯,互挽手臂,在“秀!秀!”(水語:好!好!)的歡呼聲中,依次乾杯,吃擺在桌上的魚和其他菜餚。吃年酒,不論貧富,家家必去。倘有一家未去,那是對這戶人的最大侮辱。有趣的是,村裡的孩子們也尾隨這支吃年酒的隊伍,去分享過年的饌品。他們每到一家,女主人就拿魚乾、糖果等食物分發給孩子們。兒童們則把過年獲得饌品多少來衡量是否能幹,今年是否能交好運。因此,他們一進家門,便圍著主人踮腳伸手,不住地叫喊著:“海育啊!”(水語:給我啊!給我啊!)這種歡呼雀躍的場面,也給村寨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要是誰家冷落了他們,孩子們明年便不再登門—一據說,聽不到孩子們歡笑聲的人家,就會有厄運降臨。

TAGS:貴州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