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

才智咖 人氣:2.23W

清明節是祭奠先祖,懷念逝去親人的一個節日。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手抄報的資料

清明祭祀掃墓介紹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作為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臺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成為惡鬼作亂。這種祭臺叫祭厲臺。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臺,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裡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後八天的範圍,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

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離祭祀物件最近,容易引起親近的感覺,使生者對死者的孝思親情得到更好的表達和寄託。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專案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清通禮》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過去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舊時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所謂“包袱”,被祭祀者當作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即用白紙糊的一個大口袋。這口袋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圖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蓮座牌位,寫上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張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包袱裡裝有各種冥錢。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並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餚,或合於時令的特色食品。

蘇州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酒釀餅

當時蘇州有一張士誠(1321年-1367年),因為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討,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成馬的娘終於得救了。

幾年後,張士誠在蘇造反稱王,想起當時的救命恩人,為了不忘記此事,張士誠下令寒食節吃酒糟餅,名叫“救娘餅”。後來張士誠又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應天府的路上自盡。當時沒有人再敢叫那餅為“救娘餅”,可是蘇州人對張士誠還是很有感情,悄悄把“救娘餅”改叫“酒釀餅”。至今蘇州人春天還有吃“酒釀餅”的習俗。

白印糕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時候十分窮。家無住房,只得在蘇州天平山下的咒缽庵裡棲身。一天吃三頓粥,每頓十三碗,一會就餓了。後來他把粥盛在盤子裡凍結,凍成一塊一塊的,餓了就拿出來吃一塊,取名為“白印糕”。後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白雲糕”做了方糕,是由此傳下來。

青糰子

青糰子、焐熟藕是蘇州清明的節令食品,它正是古老的寒食習俗的文化孑遺。蘇州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戈春源介紹說,青糰子是用麥苗葉取汁,經石灰點化澄清後調米粉做成的糰子,可放入豆沙等餡心。青糰子色青而味香,是蘇州人清明節必備的食品。

焐熟藕

焐熟藕酥中帶糯,風味獨特,也是蘇州人清明的節令食品。據介紹,每到清明節前,人們從藕池中採摘隔年老藕,去節去梢,兩頭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實,再把薄片用牙籤蓋上釘牢。將藕放入鍋內,加入食鹼,面上蓋些荷葉,蓋上鍋蓋大火燒煮,至藕呈褐色酥熟為止。冷卻後,蘸赤砂糖漿等食用。

清明螺

蘇州民間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把螺螄用清水浸去泥沙洗淨,加蔥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針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滾動聲響能嚇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

清明節的文化意義

中華民族是一個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於是就有每逢重大節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習俗,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節日之一。

在現代,清明節還是人們緬懷先烈的重要節日,是國家和社會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日子。

清明節加上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可以從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很多關於清明的詩篇看出,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也許就數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老先生寫這詩的時候大概他從來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他的這一首詩成就了杏花村酒。

)還有同一朝代的另一詩人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飛入五侯家。

在北方,清明祭祀大約從寒食節開始,清明節前後幾天。

祭祀的形式由於各地喪葬的風俗不同,形式也就不同。

比如在沂蒙山——墳墓是用土堆起來的圓錐形式土堆,人們一般在祭祀時要帶上鐵杴等工具,祭品一般包括紙錢、酒,有的還帶上鞭炮。

到墓地後,先是給墳墓添上新土,最後再在墳頭上壓上一塊大的土坯(地方上叫墳頭),這一切結束後,再燒紙錢祭拜自己的祖先。

很多人會在這幾天裡找一方便的時間與家庭其他成員一起祭拜祖先。

這些年,有些地方興起立碑,在沂蒙山的大多數地方,並不是一年中第一時候都可以立碑的,大多是選在清明節前後的。

在這一祭祀活動中,包含著一些人情世事。

如果一個人在外,和村子裡父老兄弟爺們兒關係比較好的話,在家裡的人一般會等在外的人回家後一起到墳地裡祭拜先祖,或者是在外的人不能回家給墳添新土的時候,家裡的其他人會給代添一下。

如果關係不好,不但回家沒有人和你一起做事,就是你不在家,自家的墳地也沒有人給添新土,而墳墓任憑風吹雨打,慢慢荒廢,除非墳墓的主人沒有後代留下才有這樣的情況。

所以只要一個人在外闖蕩,還記著自己的先祖就必須要和家裡的人搞好關係,這當然是一個熟人社會所必需的,否則是很讓人尷尬的。

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就連毛澤東當年出韶關求學的'時候還寫下了“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立志詩句。

可見在毛澤東當時來看,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裡的。

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

試想,近代以來多少在外闖蕩的華僑華人為祖國的富強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而他們之所以對祖國具有這樣的情懷就是因為這種根的情結所在。

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放在國家前面的,不是家比國家重要,而是說家庭在個人來說是更為基本的概念,而沒有國家就沒有家,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受苦難的歷史經驗。

所以,當中國處於危難之時,中華民族的所有兒女都會為這個大家付出自己應盡的努力。

先祖對我們每一個人是重要的,正是對先祖的崇拜使人們的家的概念更為穩固。

祭祀說是一種迷信活動,不如說是一種風俗,是懷念先祖的一種特殊方式。

所以清明節是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在今天,清明節中的文化意義必須要重新進行挖掘,繼承和發展其中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如果清明真的起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那就還具有另一層意義。

他那不為名不為利的精神在今天尤其值得人們思考。

其過於死腦筋的行為雖然不值得學習,但其為國家為百姓考慮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當然晉國王也太糊塗,如果傳說是真的,那麼介子推的死還是具有無限價值的,畢竟促使晉文公成為了一代明君,併成就了國家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