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

才智咖 人氣:7.5K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之一,下面是由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歡迎閱讀!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一)

清明的雨

失去了竹子的清明,總覺得缺少太多的韻味。但,在遺憾中突如其來的雨,卻又讓我對清明有了重新的體會。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裡寄居。或許是覺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掃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陰沉,雷聲隱隱,或許,是要下雨了吧。蕭瑟的野草,低矮的墳墓,墳頭的壓錢,墳後的黃紙,墓碑前的祭品,蠟燭與紙錢,還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對我來說都太過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走過童年之後,我再不怕墳墓了,也曾深夜裡在山裡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墳墓邊上小憩,這一切早已司空見慣了。是啊,清明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祭之豐不如養之薄”,生前對待自己的親人好一點才更重要,死去之後,再多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友人卻突然淚水縱橫。埋在墳墓裡的是他的父親! 山風突然吹起,幾聲隱隱的悶雷之後,黑色的天空裡撕開了一個口子。雨線便從天空中連綿而至,剎那間整個世界成了雨聲的世界。如泣如訴的聲音,在這樣的日子裡翩然而至,墓碑、樹木、行人以及眼睛裡都滿是斑斑的淚痕。

友人的眼眶裡佈滿了血絲,在風雨中哭得有點悽然。幾個親人將他從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那塊溼漉漉的墓碑,上邊刻著他父親的名字。突然間,我也哭了。風雨中,我突然想起了遠方的父親,想起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了遠方荒草裡低矮的墳墓。雨在山頭就這樣下著,傾瀉著所有的哀傷。或長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縫裡浮現。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 夜裡,躺在床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聽著外邊大雨敲打窗櫺的聲音,聽著芭蕉葉子在雨中顫抖的聲音,手邊的書本一頁一頁翻開。

不知怎的,有一句話直到今天我始終忘不了,說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時突然淚落如雨,暗夜裡爬了起來,對著窗外的大雨輕輕地吟詠著《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那一年的清明,我似乎長大了很多,也開始懂得了苦澀的滋味。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二)

又是一年清明時

光陰的腳步在不知不覺中又悄然地走過了冬季,初春的清風輕輕地吹動著河邊泛綠的垂柳,彷彿在告訴我們春天正慢慢地向我們走來。北方農曆三月初的天氣還是有那麼些許寒意,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彷彿在訴說著一種憂傷和牽掛。“清明時間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裡,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唐代詩人杜牧的這幾句詩詞,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無盡思念。

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並沒有什麼不同,依然是三天法定休息日,我們一家人早早就換上了樸素的衣著,帶著紙錢和一些祭品前往鄉下老家祭奠先祖,每個人都在心裡默默地想起了遠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不免給這個假日帶來了一些沉重和傷感。

逝者已逝,給生者留下的只有懷念和記憶的碎片。每當我跪在母親墳前焚燒紙錢潑散祭品時,心中的悲傷油然而生,不由得想起她老人家在世時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對家庭全心全意的奉獻,與村人們與世無爭的胸襟,對父親一生的寬容,對自己卻是無慾無求的豁達,她老人家那張慈祥的笑臉永遠定格在我心裡,無論何時都不會淡去。每每想起她老人家在世時所受的苦和累,所承受的不幸和委屈,我常常潸然淚下,難以撫平心中無盡的悲傷和遺憾。我時常幻想,要是上天有靈的話,多麼希望老天爺能寬懷大度一點,讓母親再多活幾十年,那對我來說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小時候家裡窮,農業社按社員出勞的工分分糧,家家都不夠吃。父母要上山勞動,早出晚歸,幼小的我沒人照看,母親怕我一個人在家挨餓受凍,就帶上“乾糧”把我寄放在九奶奶家裡。九奶奶有一個小兒子,也是我叔父輩裡最小的一個,年長我一歲,我們從小一起玩耍,我的“乾糧”也就自然成了“我們倆”的了,猴急的我們早早就吃完了“乾糧”,一個下午只能捱餓了。有一回不知是感冒還是餓暈了,昏昏欲睡,母親見我無精打采的,忙背起我急急地往回走,一到家裡趕忙用鐵勺子在灶火裡炒了一個雞蛋,我餓的飢不擇食,也顧不得燙,抓起就吃。那個香啊,我這輩子也忘不了了!灶火裡的“鐵勺炒雞蛋”,那是母親永遠的味道!

山鄉里出生的我小時候很是頑劣,在那種無拘無束的環境裡自由生長,無所畏懼。有一次我和幼小的弟弟一起去剛結婚不久的小叔家裡看望爺爺。我們有路的地方偏不走,盡撿那危險的羊腸小道行走,走一路玩一路,看見蘋果樹就摘蘋果,看見梨樹就摘梨,吃不了就扔著玩。快到小叔家的時候,看見伯叔二媽種的葫蘆倒吊在田頭的牆上,我一時興起,拿起自制的“金箍棒”照著葫蘆就開打,把地畔上吊的葫蘆全打碎了,自覺情況不妙,貓著腰順牆根一溜煙跑了。二媽知道後氣炸了,我還沒回家就找上門了,母親一個勁的陪著笑臉解釋說孩子不懂事,等我種的葫蘆熟了賠給你,二媽也就是撒撒氣,怏怏的走了。我從小叔家回來後,母親非常生氣,把我按倒在地上抓住我的手說要剁了,我從沒有見過母親如此生氣,嚇得直嚎叫,母親終究沒有下手,我怯怯地抬起頭看了母親一眼,卻見母親也在流淚……

記得那還是上國中的時候,我家距離鄉中學很遠,有二十多裡地,從七年級開始我就住校了,剛離開父母到學校不久,一切都是陌生的,也特別地想家。那會,學校灶上不做菜光有小米飯,我們都是在家裡拿些鹽拌韭菜或者醃酸菜就著吃,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還拿著豬油,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拿肉的,真叫人羨慕。我回家給母親說了,母親就到大伯母家借了一老碗豬油,然後把韭菜加進去用罐頭瓶子裝好給我帶上,一週我都吃的津津有味。每個禮拜六中午放學我都會步行回家,母親想盡辦法為我改善伙食。有一次,我餓的前心貼後背,有氣無力的趕回家裡,可母親上山勞動不在家,餓的實在受不了了,就在自留地裡拔了幾個蔓菁,在地上來回滾了幾圈,把皮剝了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又困又餓的我躺在礆畔上的樹蔭下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母親輕輕地叫醒了我,我看到母親眼裡閃著淚光,愧疚的說,孩子,你忘了我給你說的話嗎!這時,我才猛然間想起了我和母親的一個約定,要是回來母親不在家,鑰匙就放在門上面那扇窗戶第三排窗櫺倒數第五個格子裡。母親開啟門進了家,揭開鍋蓋,把一大碗仍然冒著熱氣的羊肉端了上來,母親說怕肉涼了,她走時在灶火裡添了一根杏樹柴。我的眼睛開始有些泛潮,心裡湧起一股暖流,那是我此生吃的最香的一碗羊肉,至今再也沒有吃過那種味道的羊肉了。

祖父祖母有八個子女,四男四女,奶奶早早就因病去世了,連母親也沒有見過奶奶。母親是爺爺奶奶的二兒媳,按說伺候老人是每個子女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爺爺從六十多歲開始就因小叔遷居外地住在我家直到九十一歲去世,母親從沒有怨言,默默無聞的做著該做的一切。她對老人的孝順得到了我叔伯父、姑姑們的極大認可,他們都十分敬重我的母親,至今跟我說起往事都會感動的落淚,村人鄰居們也都看在眼裡,常常由衷地誇讚母親。

我從沒有想過母親這麼快就走了,從查出得病到去世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真的是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我常想,像母親這麼善良又堅強的人,一定能長壽,怎麼會這麼快就走了?她老人家對我們總是百般依順,可是為什麼不多留在世間陪伴我們,甚至“吝嗇”的連我床前盡孝的時間都不捨得多給?哦,那一定是她老人家不願意連累我們,不願意看著我們傷心難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光拉長了我的身影,長大的我重新審視了母親的一切。當陽光碟機散夜的殘暮時,當斜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母親揹著農具疾速行走在山間的那條小道上,光明和黑暗都無法阻止她的腳步;當星斗滿天,我和小夥伴們在月下追逐嬉戲時,母親正在將她的愛一針一針地縫進我的棉衣裡;當嚴寒冬日,我穿著暖暖的棉衣圍坐在炕上談笑風生時,母親正在用那凍裂的雙手搓洗寒水中的衣服……

是啊,在這個世界上,父母能不顧一切地為自己的子女傾其所有,但是他們需要子女報答的並不是在物質上對他們的滿足,而是子女在身邊圍繞著,看到子女平安幸福,這就是他們最滿足也最想要的報答。

父恩比山高,母愛比海深。母親的逝去讓我明白了要及時盡忠行孝,不要等到他們老了再盡孝道。父母健在時要常常陪伴;病老時要及時醫療;煩悶是要經常交流;更要常回家看看,絕不能因為現在時代好了,通訊發達了,不愁吃不缺穿了而遺忘老人,他們年老了更需要精神上的撫慰。當盡孝時即盡孝,莫等來時空怨悔。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小雨往往是這個節氣裡被演繹得最為淋漓盡致的精靈,讓人思念,催人歸去。野外“如期而至”地飄起了濛濛細雨,和著清風悠悠吹來,輕輕地灑在我的身上,柔柔的,綿綿的,沒有了涼意。我和兄弟姐妹跪在母親的墳前,一起祝福我的母親在天堂裡不再有煩惱和憂傷,不再有那些操不完心的事,願她的靈魂永遠安息,更在心底祝福我的家人和朋友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每一天,願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都幸福快樂!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散文(三)

清明

清明,清清明明銘記,明明白白鐫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輕裹被、薄衫,看清世間萬物的美麗。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點我們記住逝去的,已故的親人,或是那些鐫刻著的記憶。

(一)清明,暈開的絢爛。

清明!我是愛的,清明節令一到,老天爺就像那麼聽話似的,雨水多了起來,路邊的柳枝綠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氣溫暖和了,不管你的'家是在彩雲之南的山嵐懷抱裡還是水墨江南的煙雨裡,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著很久很久的故都,你都感覺到春的溫柔,不寒磣而是真真實實的春。所以,我是愛的,就像老人鍾愛陽光一樣的感情,或許喜歡溫暖的你也會如我一樣的感情豐沛。

清明,我是愛的,是那種含在口中一樣的疼愛。風景怡人處,是詩人眼瞳看見夢的季節,或許因為它是繾綣在四月裡,嵌入詩人那帶著嬌羞和調皮的字句裡,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於逃避似的觸碰,或許是像極了你青春一樣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衝動的有時候盡然會掉淚,懵動的青春總是幻想著一個個美麗的夢!記憶裡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那樣讓你痴痴的等待在樓下,然後牽著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灑脫,仰望著天與地,絢爛在天與地的邊緣,你的筆者本里烙下的溼痕靜靜的淌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聲在天邊閃了一下,忽然的雨潛行又敲響,不打攪的躲閃,又不經意間的提醒,這就是清明時節的雨啊!下雨的日子多了起來,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熱,比起夏天的炎熱,四月裡的天是最可愛的。

窗外的雨水一陣子聲音很響,一會兒又是慢慢的滲入、侵溼著屋外的樹木、田野,還有那裝飾著的油菜花。清明一到,天空熱鬧了起來,最不安分的要數濛濛煙雨了,戴著神祕的面紗朦朧著城市的街道,沖淡著人們疲憊的心情,我想這個時候心情是愉快的。

蝸居在城市裡的人是很難發現春天的到來,雖然家鄉的梨花早早的開了,院子裡的梅花也是開過很燦爛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裡晶瑩剔透得像是夢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裡的人發現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綿綿潛入夜,天暖的剛剛好,一件外套足以過日子。清明一到,矯情的人也不再挑剔了,承認了春天原來是暖暖的。

清明時節,柳枝紛紛揚揚的垂著綠枝,松枝翠綠的顏色漸漸明瞭、亮了,花是一叢叢的,不似花蕾的嬌小、若隱若現,不似開敗了的花瓣灑落、意氣雜然,而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嵐,原野,園圃,還有你的花盆裡,入你視野入你心房,閉上眼睛的凝神,那顏色剛剛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發現;不似夏的濃,來得太沉。看著喜人,不至讓人因太過濃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覺。雷聲荒郊,東風微微,將雨絲吹皺著,斜成了四月天裡溫暖的亮響,原來春的響聲也是那麼的美麗、幽雅,像叩響信箋思念的文字一樣的繾綣。

秋貴重陽冬最美是臘月,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窗外枝頭惹人愛。趁著春風還飄得不是很遠,童子五六人,師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斕處,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氣,談天說地,將愛將被愛,尋春,踏青,洗滌掉晦澀,還一個清明。

(二)清明,是憂愁的懷念。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撫琴吟唱。雨是人的離愁別緒絲絲縷縷,聲音沙啞,柳條搖曳著,送故人與灞上,這也是四月裡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記憶,不肯抹滅或是減持的。綠葉興嵐處,拳拳相思意,墓誌銘哀哀聲色盡是愁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柳綠花紅,春光明媚,這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煙雨紛紛的雨叢裡,人影浮動的盡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離愁,這天與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遠的遠隔,即使是美麗的風景也總是有點孤芳自賞的孤獨與寂寥,風景依舊,只是看著風兒微微頻點頭的空落,此時是最難言說的滋味吧!

或許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盞盞裡的三倆淡酒,暖風薰得人憔悴,迷離的眼神像是恍然錯失了半個世紀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溫一壺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溼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緒,遠在他鄉的遊子,春意濃濃心易鬧!

四月的天呢!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顆硃砂,你是溫暖著凡塵的錦袍。這美!美得那麼讓人窒息,煩憂著了魔,擾得人兒魂都掉到九霄雲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觸碰的,易碎的心扉,總是在這個季節裡演繹著,悽悽婉婉,往事淡了,回憶卻濃了,揮之不去的人影總是在西窗燭光閃亮著,孱弱的抵禦涼風的時候慢慢的升騰,沁入心間,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吶!荒冢,青柳,蒿萊熾幕,朦朧著的氤氳,無語的沉思,緬懷,淚如雨下,點香引言,敬茶酌酒,長跪泣涕,悲慟聲顫,眉間已了無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繞,擾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墳墓畔,環著庭院繞,無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離人西去,淚垂三尺倚欄看破天。

逝去的不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語,而是舉案齊眉的絲絲溫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雨打溼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廳堂還在,紅塵中的微笑依然過往,夢斷罷!魂飛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罷!清清明明的記住那些過往,真真實實的過著日子熬成的魂湯,感謝這清風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