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成材主題發言稿

才智咖 人氣:2.02W

現如今,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可以提高發言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為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與成材主題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與成材主題發言稿

各位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

有一句話說:“所有人都想著拯救世界,卻忘了幫媽媽洗碗。”誠哉斯言,正如景天媽媽一樣,以為培養孩子巨集大胸襟、開闊視野和崇高志向,就應該“做驚天動地事”,而拾荒掙錢,就是沒出息,就是乞丐思維。

對此,我不以為然,並大聲抗辯:如此言論,何其謬也!“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我想她可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白領金領,因其養尊處優而滋生出傲慢和偏見。殊不知,勞動無貴賤,拾荒少年,勤奮勞動,創造財富,怎是沒有出息?

回溯歷史,揆諸當下,我們會發現,很多成大事、大境界者,不乏引車賣漿者流,不少是從拾荒、打工做起的。一代船王包玉剛,從學徒逆襲;感動中國人物白方禮、劉盛蘭,蝸居在棚戶之中,但他們擁有兼濟天下的胸襟和闊大格局。這些“世俗而神聖”的拾荒者,難道是乞丐思維?

相較之下,我更贊同子光媽媽的教子之道。雖無“接孟氏之芳鄰”,但母親用心良苦,孩子自立自強,11歲即能有為大學攢足學費的志向。他們學會規劃人生,學會獨立,以勞動為美,以奮鬥為榮。因此,儲蓄罐裡,貯滿了教育的智慧、良苦用心和沉甸甸的愛。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身處愛的襁褓中,終究只能成為巨嬰。子光媽媽深知此理。讓孩子從小靠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旨在培養孩子的經濟獨立意識和節儉惜物之美德,使孩子從小就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和“人間萬事成艱辛”的生活至理。這種“鷹式教育”,無疑是在磨礪、淬鍊孩子。

在拾荒過程中,孩子或許會面對異樣、鄙夷的眼光,或許會“滿面塵灰煙火色”,不像高樓、蜜罐裡的小王子、小公主們那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正因“苦其心智、勞其筋骨”,他們日後將“增益其所不能”。

這樣的孩子,飽嘗生活的艱辛而愈益溫厚博大。他們瘦削的雙肩,在勞動和磨礪中,變成了能擔當大任的鐵肩。他們走出書齋,走進市井裡巷,走近勞動者,學會生活,洞明世事,練達人情,不至於日後有“何不食肉糜?”的高分低能之憂。他們從來不乏“詩和遠方”,而且也“關心糧食和蔬菜”,他們今天做著“最沒出息的'事”,明天將更加行穩致遠。

遲子建在《光明,就在那低頭的一瞬》中,對掃燭油的老婦人肅然起敬。她從事的是最卑微的工作,卻有著神聖無比的境界。子光這位少年拾荒者也是如此。他不理會鬨笑,低頭俯身勞作的身影是安然的,內心是悅納的,精神是富足的。自古成才多磨礪,從來紈絝少偉男,正是此理。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撿垃圾,從小儲蓄學費,其實就是儲蓄人生,彩排精彩人生,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大智慧嗎?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