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感恩演講稿模板6篇

才智咖 人氣:1.39W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恩演講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感恩演講稿模板6篇

感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常懷感恩之心,多行孝親之舉!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

“百善孝為先。”

孝是心靈裡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恆、持久地散發著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讓我們翻開史冊,碾過歷史的車輪,尋找孝的蹤跡。二十四孝中有一則“恣蚊飽血”的故事,家喻戶曉。講的是晉朝有一個叫吳猛的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於是,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這就是孝!

孝其實很簡單,它不需要你做得多麼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父母捏一次肩,倒一杯茶,或者是一句溫暖的問候,都是孝的體現。這些“孝”看起來都很渺小,可是它卻足以成為我們腦海裡永久的記憶。而父母則會因為我們做的這些點點滴滴的“孝”而幸福無比,因為我們懂得了“孝”。

回頭望過,9年前,我的爸爸媽媽用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他們便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顧我,養育我。

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慢慢長大,那麼辛苦,那麼努力! 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是父母耐心教導的結果,我第一次拿湯匙是父母耐心教導的結果,我第一次繫鞋帶,第一次扣鈕釦,第一次學寫字,第一次梳頭髮……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導!

當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的人是父母;當我取得好成績時,會衷心為我慶祝,和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當我外出遊玩時,牽掛我的人還是父母呀!

可是,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親愛的同學們,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真心為父母做些事情吧!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給他們唱段歌曲,講個笑話。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一起將這份感恩之心延續,共同弘揚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感恩演講稿 篇2

假如有人問我,你為甚麼而讀書?我會真心的告知他:為了感恩而讀書!

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要面對貧困,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公主”“天子”,我是前者。由於貧困,我剛上國小就與父母分居南北兩地,打工的父母從此再沒回來看過我,讓我和奶奶生活在遠遠的北方山村。那時由於沒有錢,用不起電,奶奶就給我點起煤油燈讓我讀書,而在此之前我和奶奶經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必要點燈熬油。

自從我上了學後,這座奶奶做新娘子時家裡蓋起的新屋子裡就夜夜亮起一盞如豆的希看之燈。奶奶說我們老張家自古還沒有過讀書識字人,她要讓我成為張家的第一個讀書人。從此,孤燈冷夜北風吹,手腳凍爛心不悔。為了勤儉寫字本,我從不用圓珠筆書寫,由於鉛筆寫的字擦了還可以再寫。一件棉衣從國小一年級穿到四年級,直穿到再也沒法補長加寬,才不能不從生活費裡擠出點錢再買一身。上國小時用的書包補了再補,一直背到八年級。買不起手套、耳套、棉鞋、棉襪,一個冬天熬過往,身上能凍的地方都長了凍瘡,又痛又癢……但正是這艱鉅的生存環境使我從內心深處明白了奶奶的話的真理:“現在吃苦不怕,只要你努力學習,將來就不會做像我這樣過苦日子的農民。”為了不再像奶奶那樣過苦日子,我忍飢受俄學習;為了報答爸爸媽媽不定時寄回的一點生活費,我克服困難學習;為了感恩村委會給我免往國小時的學費,我的每次考試成績都必須保持第一位。

八年級的時候,由於父母在外生存艱鉅,自顧不暇,就沒有再給我寄學費回來,無奈中我含淚離開了寄託著一生幸福與夢想的中學校園,隨著一樣窮得走投無路的叔叔出往打工、學做生意。在短短的打工日子裡,我見了很多,想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我想叔叔現在固然可以供我吃穿,但他不能供我一生,要生存還得靠自己,還得要讀書。因而,在一次與父母的通話中,我強烈要求讀書。就這樣父母同意讓我獨自前往他們打工的西雙版納。在這個遠遠而又美麗的邊境,父母從艱鉅的生活費中擠出學費,讓我再次踏進了久違的校門,聽到了固然朗朗但卻是不同 於故鄉口音的讀書聲。

難得的異地九年級,我倍加珍惜,讀得特別努力。一年後,我用允中的通知書報答了父母的支援與養育。可是,自古福無雙至,災患叢生。爸爸在我接到通知書後就開始沒日沒夜地為我賺學費,終究勞累過度,在瞌睡的瞬間被壓茶餅的機器壓傷了右手,從此這隻為一家人賺取生活費的右手就只能幹輕活了,但爸爸沒幹輕活的福氣,為了供我上學,為了一家人的生存這隻受了重傷的右手必須忍耐疼痛並冒著殘疾的危險繼續幹重活。

現在,我天天坐在允中寬廣明亮的教室裡讀書,眼前總會顯現出爸爸無力的右手,痛苦的表情,掙扎的身影,由於這一切都是為了我。比起其他同學來,我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太高的尋求。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感恩:感激親人的供養之恩,感激鄉親們的“免費”之恩。我刻苦學習,就是為了將來用自己的知識使爸爸那隻受傷的手不再疼痛,讓和媽媽一樣的打工仔不再為了生存而煎熬。我拼命尋求知識,就是為了用知識改變打工仔和他們的後代的命運。這就是我為了感恩的讀書。

我知道我的路還很長,很艱鉅,處處佈滿荊棘,但想起依著柴門盼兒回的八旬老奶奶,想起掙扎在城市角落裡的打工仔,我甚麼苦也能吃,甚麼困難也不怕。我決心用知識迎來打工仔“解放”的那一天。

感恩演講稿 篇3

沒有太陽光,就沒有以及煦;沒有水的源頭,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咱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以及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傲以及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餬口中的咱們有理所當然地安享著這一切的同時,卻每每缺乏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於把患上到好處的感謝出現出來且回饋他人。”“誰言寸草心,報患上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咱們小時辰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連綿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咱們的也是感恩。“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謝,銘記在心。無論你是多麼的尊貴,或是如何的看似卑微;無論你餬口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如何特另外餬口履歷,只要你胸中每每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以及煦、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在社會上處世品格。

美國偉大的生理學家最暢銷的勵志書《祕密》的作者羅伯特、柯里爾在樂成的法門中明確指出,不要忘了感恩,不僅為已經受到的恩惠,也為了現在的祈求而感恩。內地讀者深愛的暢銷心魄勵志書《碰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書中張德芬在心想事成的四個步驟中敘述說:感恩是一種虔誠的意識,感恩,可以擴充套件咱們正面的覺患上,感恩,會從情緒中帶出不錯的行為,因為有感恩的心,以是咱們會去關注餬口中對咱們目標有關注的點點滴滴,並且以響應的步履來呼應。簡直,沒有誠信與感恩的人生是不值患上期待的。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餬口態度,是一種道德,世界青睞有大志壯心的人,樂成所依靠的唯一條件就是思慮,1個有思想的人,起首是1個知道感恩的人,1個知道感恩的人,也會欣然接受餬口的賜予。也許咱們有人會問,難道咱們也要感恩疾病以及貧窮嗎?NO,疾病以及貧窮並不是上帝所願,這不是美好的品德,而是懦弱。1個人只有知道感恩,學會感恩,咱們正面的覺患上才會彰顯,咱們才能在這種虔誠的意識中獲患上更多的力量以及回報。

感恩之心會拉近咱們與幸福之源的距離,如果你從未想過感恩之心可以讓你的身心與太空萬物相處地更加以及諧,那末好好想想吧,你會發明這是真理。你已經擁有的美好東西之以是會歸屬你,是因為它們符合了事物運作的規律。感恩之心會循著事物發展的規律使你的思意料患上到提升。信念以及決心是由感恩而生。心存感恩之心的人總是期待美好的事物,這種期待慢慢就釀成為了信念以及決心。每次流露出的感恩之情都會更加增加1個人的信念以及決心。1個擁有堅定信念以及決心的人,上帝會靠他很近。

謝謝各位,我的演講完畢!

感恩演講稿 篇4

父母給予我們的恩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而天真無憂的我們,只知道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時飯菜不合口味還埋怨他們,做事不合我們的意願,還怨罵他們。

記得在讀一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後,我肚子非常餓,而這時爸媽上班還沒回來,我進廚房一看,什麼吃的也沒有,當時心裡就非常生氣。等媽媽回來之後,我就開始對媽媽大吵大鬧,媽媽看著我這樣子,只是用手摸著我的頭心疼而難過地說:“對不起,都怪媽媽加班回來遲了,等一等,馬上就好。”說著就快速地做起飯來,由於趕時間,媽媽在切菜時切得太快,一不小心切到了手。看著媽媽鮮血直流的手,我趕緊拿來止血貼給媽媽,當時我心裡像被針刺了一樣,非常難受。都怪我,如果當時我能理解媽媽,不大吵大鬧,媽媽就可能不會切到手。從那以後我懂得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髮脾氣;懂得了爸媽的辛苦,要感恩他們,是他們給予了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我怎麼能因一點小事情而埋怨他們呢?

“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是的,朋友們,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的.老師,是它們教給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和大自然,是它們給予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就讓我們敞開胸懷吧,讓感恩的春雨滋潤我們幼小的心靈,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我們的社會,看待我們的父母,看待我們身邊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快樂和幸福,世界是多麼的和諧、美好。

感恩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七三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一切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老師辛勤教導!感恩同學關心幫助!感恩農夫辛勤勞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每當在語文課上,與同學們一起誦讀感恩詞時,我的內心總是生起無比的感動和慚愧……

曾幾何時,當我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優惠政策,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日子時,我錯誤地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每天我隨心所欲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吃喝玩樂中打發著自己的生命時光。

當我在網路的世界裡醉心暢遊時,當我在電視的天地裡忘我沉迷時,父母的呼喚聲是那麼地刺耳……

當我被口袋裡的手機牽絆時,當我被課桌裡的零食誘惑時,老師的話語是那麼地刺耳……

就在這黑暗的日子裡,幸運的我得到了蒼天的厚愛---我遇到了《弟子規》。接受了聖賢人的教誨,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驀然回首,曾經的我是多麼的傲慢,多麼的無禮,多麼的愚痴、迷惑,又是多麼的顛倒!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鬥鬧場,絕勿近…”“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對照《弟子規》,我羞愧萬分。多少次,我與父母頂嘴,把母親氣得默默流淚;多少次,我因玩遊戲,把爸爸氣得唉聲嘆氣;多少次,我坐在餐桌前,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媽媽做好的飯菜……

“親所好,力為具……德有傷,怡親羞……”當我放任自己不好好學習時,當我與同學打罵時,何曾想到過父母的感受?何曾想到過為人子女的本分?又何曾想到過父母的期望、老師的教導?

沒有天地對萬物的滋養,我們何以生存?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老師給了我們慧命,同學給了我關愛……桌椅為我服務,文具助我成長……細細想來,我們之所以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是天地萬物的滋養,是聖賢智慧的恩澤,是父母師長的關愛,是一切的一切……所以我們要感恩一切:“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來滋養……感恩親愛的父母,給予了我生命;感恩敬愛的老師,教會了我成長;感恩幫助過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學會堅強。”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力行《弟子規》開始,做知恩感恩、有情有義的真正的人吧!

感恩演講稿 篇6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演講叫做《青春·理想·奉獻》。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流而上。 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岸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為它取了一個好聽而美麗的名字——理想。

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澱著兒時的快樂、沉澱著淡淡的稻香。就像陳年的女兒紅,愈久彌香。

小時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媽媽能多給我買些玩具和好吃的。現在看來,才覺得兒時的我多麼的天真。白駒過隙,漸漸地,我們撇下無知迎來了屬於我們的青春。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著早春的生機,展現著盛夏的熱烈,暗藏著金秋的碩實,昭示著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著奮鬥的艱辛。 青春,讓我們肆無忌憚,暢然釋懷,體味風那樣的自由,感受雲那般的自在,因為青春賦予我們的是生命的巔峰,我們無須成熟,我們不再無知,我們唯有執著,在執著中,我們長大了,同時也漸漸地明白:理想,這朵嬌嫩可人的鮮花,需要的不僅僅是我們那充滿渴望與企盼的目光的滋潤,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心靈為其送上悉心的呵護。 人生是對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

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因此,只有堅持遠大的人生理想,才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列夫·托爾斯泰將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輩子的理想,一個階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個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理想。

當你聽到這裡,朋友們,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麗,卻短暫。對於像我這樣剛走出校門步入實習崗位的實習生而言,就應該在生命的春天裡,努力學習,虛心求教,奮發向上,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每個人主宰著自己的明天。我深信,只要自己努力了、付出了,那麼理想成真便將不再遙遠!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這寓意深遠的言語形象地揭示了一條真理: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僅要有理想,還要大膽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著等待新的開始,理想成真的那一天將會遙遙無期,甚至連已經擁有的也會失去。

朋友們,你們是否也正在為理想而彷徨呢?前人說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那些無志之 人的“志”,就是美夢,就是所謂的“理想”,他們把自己的藍圖構畫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罷了。

朋友們,你們是立長志之人,還是常立志之人呢?此時此刻,審視自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肩上所擔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想到了如何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美麗、閃光。青春是迷人的,許多人在青春光華里譜寫了輝煌燦爛的人生。宋朝21歲的辛棄疾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氣勢領兵抗金;周總理19歲時便寫了氣壯山河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以表達把青春獻給祖國解放事業的決心。他們是挺立潮頭的英雄,是永遠不落的星辰,更是我心中的楷模。

朋友們,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毋庸置疑,是奉獻,是默默的奉獻,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無怨無悔的奉獻。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無論時代的發生怎樣的變化,奉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光耀人間,永遠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巨大力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奉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崗位敬業奉獻。在本職崗位上,有沒有奉獻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樣。人們在本職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幹一行,愛一行,爭一流,創一流。要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實際工作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李素麗、徐虎、吳如、白國周等一批愛崗敬業人員的優秀代表,他們為人民所尊重,所樂道。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雖然沒有祖國為母親掙脫鎖鏈而馳騁沙 場,但卻趕上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奉獻青春的時代。我們應該樹立與汝電“同呼吸、共命運”的信念,應該有為汝電再創輝煌而奉獻青春的志向。 其實,奉獻對於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為青春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孕育我們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為天之驕子,何不傳承汝電精神為中平能化集團的改革發展作出貢獻呢?

今天,汝州電化公司的籌建工作,在公司領導和全體職工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過去的日子裡,工地上,我們的青年們也都或多或少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患上重感冒,依然扯著嘶啞的喉嚨在工地上奔忙;有的得了急性角膜炎,眼睛紅腫得發亮也沒有離崗;還有的把婚事的籌備交給未婚妻,交給家人,結婚的前兩天還依然戰鬥在崗位上這正是他們的閃光點,正是他們熱愛汝電、為汝電作貢獻的真實體現,他們的青春因奉獻而怒放異彩。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我們是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青年,青春煥發出無限力量,奉獻鑄造起座座豐碑。青年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希望所在,具有朝氣蓬勃、敢為人先、拼搏競爭的特點,我們應該本著自覺、自強、合作的先進理念,展現汝電青年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勤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汝電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奉獻,中平能化集團的改革需要我們的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的奉獻。青年朋友們,釋放我們的熱情吧,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讓我們一起投身於汝電改革發展的大潮,劈風斬浪,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