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廣播稿精選

才智咖 人氣:2.47W

篇一:中秋節廣播稿

中秋廣播稿精選

開場白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收穫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新聚焦的校園。

團聚是我們醞釀著友情,團聚的親情充滿著新聚焦的校園。

中秋節的思念,在學校裡放飛遠方的眷戀。

中秋節的團圓,在學校裡把濃濃情意展現。

中秋佳節,溫馨校園濃濃情。

中秋佳節,我們同唱

中秋佳節,我們相互祝福

中秋佳節,我們高歌一曲——放飛心中的歌

放飛心中的歌,讓我們心中的歌在新聚焦校園裡放飛!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

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 --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各地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中秋節詩詞選

臺灣民謠: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結束語 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再過一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裡我們代表廣播組全體人員提前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我們下次見!

篇二:中秋節的廣播稿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後來,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就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

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天上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為團圓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千古詩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後,少先隊大隊部祝全體老師,全體同學中秋節快樂!閤家團圓!幸福安康!

篇三:中秋節廣播稿

紅領巾廣播站播音稿

主題:溫馨的家,需要共同呵護

A:敬愛的老師

B: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A:憨班國小紅領巾廣播站正在直播,歡迎您的收聽,我是播音員XXX。

B:我是播音員XXX。

A:過後天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在此我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B:同學們都知道中秋節代表著什麼嗎?

A:中秋代表著團圓、閤家歡聚。

B:每當這天晚上,全家人都會坐在院子裡,吃著餈粑或月餅,聽著爺爺奶奶講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A: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更有杜甫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古往今來,每當在這個夜晚都會引起流浪在外的人對家的無限思念。

B:同學們,如果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我想中秋節那天都一定會給你打電話,說許許多多叮囑你的話。即使你的爸爸媽媽他沒有打電話,但他在心裡一定是非常思念家鄉的,非常想念你們的。同學們,你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想過他了嗎?

A:有句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心,母行萬里兒不愁”,同學們,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們。怎樣才能讓你的爸爸媽媽在外少為你擔心呢?那就在家裡聽爺爺奶奶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

B: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同學都在住校,這樣可以免受天晴下雨、風吹雨晒的困擾。到了學校,同學們應該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

A:在這個大家庭裡,就要和別的同學友好相處。不管是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還是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我們每個人都要相互照顧,相互關心。

B:有什麼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比如傷風感冒,突生疾病等等應主動向生活老師或班主任報告,心理有疙瘩,有什麼想不通的應向老師,向同學傾訴。

A:在這個大家庭裡,還應該遵守“家裡”的秩序。比如,按時關燈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出早操。

B:一切活動聽從班主任及生活老師的指揮。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家庭才和睦;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爸爸媽媽不擔心。 A:在這個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我們的學校建設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吧!

B: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最後,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謝謝您的收聽,我是播音員XXX。再見! A:我是播音員XXX。再見!

篇四:中秋節廣播稿

第二週校園廣播稿

播放《校園多美好》

一、開場白

男:給你的天空劃一道絢麗的亮色.

女:給你的世界奏一曲動聽的歡歌.

男:這裡是平涼九中愛生校園廣播站

女: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男:伴隨著這熟悉的樂曲

女:聆聽著這動人的旋律

男:校園之聲廣播站又如期和你見面了

女:我是播音員

男:我是播音員

本期廣播站為您安排的是中秋節趣話專題欄目。

希望今天的播音能帶給大家好心情。

播放《愛的紀念》

甲:再過3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裡我們預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為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乙: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為秋季,農曆8月15——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甲:那為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乙: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甲: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乙: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乙: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甲:哇!還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乙: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王母娘娘也賜給了他一包長生藥,他把不死藥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在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成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聽完了如此悽美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關於中秋節的歌曲吧! 播放《花好月圓》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國外中秋節趣話吧!。

乙: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為“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影象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非月餅。

甲: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圓節”,而且這樣的節日有兩個,除農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裡,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乙:朝鮮的中秋節稱為“秋文節”,也叫“秋夕”、“嘉徘”。這一天,他們以鬆餅為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鬆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布倫河”遊戲(即盪鞦韆)。

甲:伊朗稱中秋為“麥赫爾幹節”。這天是伊朗太陽曆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嚐各種豐收果實為樂,隆重的慶祝活動持續6天方才結束。 乙:寮國稱中秋節為“月福節”。每逢中秋節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甲: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中秋的習俗吧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呢!

乙: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嚐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甲:專家提示:月餅應與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若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則不利健康。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無糖月餅”,仍

然不能多吃。專家還指出,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為宜。

乙: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會注意的。中秋佳節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嚐到香甜的月餅,最後,我們再為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怎麼樣?

甲:好!請聽我們的美好祝福吧!

齊: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甲: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們的節目!

甲: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三、音樂欣賞

現在將為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詩改編的歌曲《水調歌頭》

播放《水調歌頭》

結束語 :

相聚的時間總是這樣短暫,在我們的歡樂中今天的廣播也接近了尾聲,讓我們共同體會美好的時光,讓我們將這份快樂帶給明天帶給未來的我們,今天的廣播時間到這裡就結束了,讓我們明天再相聚。老師們,同學們,再見!

篇五:中秋節 廣播稿

張金碩: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齊:大家上午好!

張金碩:在這滿載希望的九月,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啦! 郭思琪:歡迎大家收聽本學期的第一期節目。我是三一班的郭思琪。

張金碩:我是張金碩。再過10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 在這裡祝願老師和同學們在這美好的天氣裡有一份很好的心情去工作、學習。

郭思琪: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具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每年明月高高掛起時,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會更深切,“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就是對這種情形最好的詮釋吧。

張金碩:考考你,你知道為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郭思琪: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為秋季,農曆8月15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張金碩:那為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郭思琪: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像玉盤一樣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張金碩: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郭思琪: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張金碩: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郭思琪: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中秋節的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 張金碩:哇!還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郭思琪: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吳剛伐桂”的故事吧!

傳說月亮裡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讓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奇怪的是,吳剛每砍一斧,斧剛離開樹,樹的傷口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沒有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砍哪砍哪,卻始終沒砍倒那棵桂樹,

張金碩:好感人的故事啊,“吳剛”的堅持真讓人佩服!

郭思琪: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好聽,歌也很好聽。不信你聽:

播放《花好月圓》

張金碩: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國外中秋節趣話吧! 郭思琪: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為“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影象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不是月餅。

張金碩: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圓節”,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裡,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

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郭思琪:朝鮮的中秋節稱為“秋文節”,也叫“秋夕”。這一天,他們以鬆餅為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盪鞦韆”遊戲。

張金碩:我們中秋有什麼習俗呢?

郭思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

郭思琪: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嚐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張金碩:月餅應和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如果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就對身體健康沒好處了。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無糖月餅”,仍然不能多吃。專家還指出,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為好。

郭思琪: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會注意的。中秋佳節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嚐到香甜的月餅,最後,我們再為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怎麼樣?

張金碩:好!請聽我們的美好祝福吧!

齊: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張金碩: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郭思琪: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們的節目!

張金碩: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音樂欣賞

現在將為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詩改編的歌曲《水調歌頭》

播放《水調歌頭》

張金碩:本期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

合:老師們,同學們,再見!

張金碩:伊朗稱中秋為“麥赫爾幹節”。這天是伊朗太陽曆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嚐各種豐收果實為樂,隆重的慶祝活動持續6天方才結束。

郭思琪:寮國稱中秋節為“月福節”。每逢中秋節到來時,男女老少也有賞月的風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