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國工匠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3.18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國工匠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精】大國工匠觀後感

大國工匠觀後感1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裡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xx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在節目裡,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程式設計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件,那是隻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鑽床,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大國工匠觀後感2

《大國工匠》向我們呈現了兩絲鉗工顧秋高、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等典型人物,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中追求完美與極致、視技術為生命的崇高的敬業精神,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匠人精神”令人欽佩與折服。在他們身上,勞動精神裉詮釋得淋漓盡致。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製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有的是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不可能。

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苜都航天機槭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階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專案,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藉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摸素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鑽研,我們應該時刻向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自己在以後可以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勤奮勞動、誠實勞動、熱愛勞動,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且至會有奇蹟的發生。

大國工匠觀後感3

3月1日晚,專案部組織觀看《大國工匠》紀錄片,觀看之後內心感慨萬分,一個國家的富強,不僅是國家的富強,政府的富強,同樣也是人民的富強。而《大國工匠》這部記錄片,正好給我們詮釋了國家富強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時代中,新時代的烙印下,時代的進步不能僅僅依靠理論知識,不能僅僅靠著虛體經濟的支撐,一個國家的底氣,除了他們擁有的高素質高文化的國民之外,還需要一群不畏艱苦在國家科技技術第一線熬夜奮戰,努力創新的技術工人們。

每一位在不同崗位上的技術工人,用他們的刻苦專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創造著一個個不可能而卻又可而為之的奇蹟,也在詮釋著360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技術強國”這四個字,給新時代的我們指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專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工匠精神?還是說浮躁的社會,讓我們忽略了這種精神的存在。“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拓展人生價值。

大國工匠觀後感4

週二學校組織觀看《大國工匠》,講述了八個工匠所締造的傳奇。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一念執著,選擇一生堅守,千錘百煉,打磨出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這樣的一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校不是做首富,而是選擇用自己的職業技能為國家添彩。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不凡技術的職業技能師。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為航空事業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工作的積累,使他不可避免的成為了製造中國飛機團隊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0xx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1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不僅意味著工作量的具大,更甚的是晚上還會急加班。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耗時太長,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趕工,這個異常艱鉅的任務突然降臨給了胡雙錢。

一個完整零件需要一萬多元,關鍵在於它的工藝要求精益求精,36個大小不一的孔,相當於人頭髮絲直徑的孔,卻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鑽床來完成,不負眾望,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完工,並一次性通過檢驗,胡雙錢的技能不可小覷。

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們,他們的敬業勤勉,值得身為職高學生的我們學習。他們為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我們應為之點贊,為之傾倒,傳承他們的不平凡,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學習與實踐中努力獲取專業技能知識,不斷進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爭做社會和國家的棟樑之材。

大國工匠觀後感5

觀察生活,你會發現,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每個人身上終會有一些品質感動著我們;無論事也好,物也好,總有一些回憶感動著我們;感受生活,更有一種精神震撼著我們。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這四個字是我對大國工匠的理解,正是這些群體和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將他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昇華成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追逐夢想,接續奮鬥,才鑄就了今天的中國榮耀!

精湛技藝,卓越匠心。這些“大國工匠”基本上都是奮鬥在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工程師,他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平常的生活,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他們也並不都是勞模身份,但他們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的引路人。

他們其中有焊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技能專家,為我們航天、登月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鳳林;我們的“復興號”作為我國高鐵的“升級版”大突破,讓千萬人民越來越節省出行壓力,解決運輸難題,這當然少不了破壞“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難題的焊工李萬君的功勞;為“嫦娥探月”組配高精度無線電望遠鏡的鉗工夏立讓我們中國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見從月球背面傳回的清晰畫面;還有為我國國防軍工行業進行研究創新的新一代技術工人年僅29歲的陳行行;另外還有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我國深部地質找礦鑽探領跑者、高階工程師朱恆銀;核燃料修復師喬素凱;突破進口發動機生產線技術封鎖的裝置維修工王樹軍;實現石油工程技術重大革新的“油田土發明家”譚文波;用一生和時間賽跑、搶救國寶的86歲文物修復師李雲鶴。以及三萬多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們。這一個又一個的勞動者、一個又一個的奮鬥的故事讓我震撼,讓我為之動容。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大國工匠觀後感6

3月1日晚8點,通過觀看央視綜合頻道直播的《大國工匠》頒獎釋出會,感觸很深。評選出的高鳳林等10位大國工匠,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文化不同,年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崗敬業”。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靠自己過硬的技術和本領,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為民謀福,貢獻社會。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一種人生的追求,這也是工匠們很少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可能還在一線工作,當別人一家團聚或在公園休閒時,他們可能還在一線獨自鑽研奮鬥,失敗了也不灰心、不氣餒;靠的就是有一顆恆心,靠的就是對專業的執著,甚至是痴迷。常言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就沒有做不成的.。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評選為工匠,其本領和技能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造出來的產品就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評選出的高鳳林等10位大國工匠,來自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鑽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永不滿足,追求卓越。正是有了這種工作態度,才能使他們勇往直前,不斷向行業的頂峰攀登。這也是我們千千萬萬勞動者學習和持有的態度。

大國工匠觀後感7

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播出了8位勞動者的楷模事蹟。他們都是在日常平凡的勞動中千錘百煉,而成為勞動者中的佼佼者。

勞動技能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過程中逐漸摸索的,這昭示了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不要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要通過刻苦紮實的努力,才能換來事業的成功。藍領如此,白領也是如此。

成功就要經得起清貧和寂寞。但放眼今天的社會,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已經佔領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部分崗位頻頻的跳槽,公務員的離職,無不對生產、工作秩序帶來衝擊,對個人技能和素質的提高也形成了斷層,帶給整個社會的就是普遍的技能低下,製造和創新也必然受到影響和制約,這從我們的製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平庸可以佐證。

作為國人,要想享受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別人,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因此,熱愛崗位,鑽研技能,腳踏實地,才是普通勞動者的成功之路。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令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態度決定一切,只有奮鬥的青春才美麗,永不放棄,生命才精彩。

大國工匠觀後感8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熱能在牛皮紙一樣博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技術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這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教師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裡必不可少的一份子。20xx年,中國新一代打飛機1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在節目裡,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修改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件,那隻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鑽床,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經過檢驗,也證明胡雙錢的全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餓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撼,為之佩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大國工匠觀後感9

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將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這不是神話故事裡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經驗。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難度的焊接技術,不管反覆看幾次,都不禁讓人感嘆這究竟是技能還是藝術。技術與藝術,精神與工作,有時候就在這樣的歲月裡刻成了美美與共的極致。

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只有國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

李政道博士說過:“越往前走,技術就精神化。”《大國工匠》中播出的這八名工匠,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的代表,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譜寫了“德技雙馨”的大美,無不令人歎服。望我們的新聞媒體能夠借鑑《大國工匠》的成功經驗,把更多的鏡頭、畫面、時段和版面留給廣大職工和一線勞動者,講好勞動者的故事,展示勞動者的風采,從而讓更多的勞動變成創造,讓技術變成藝術,讓勞動成為一個個“匠心築夢”的旅程。

大國工匠觀後感10

觀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們來自航天科技、國網電力、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鑽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大國工匠們最年長的86歲,最年輕的29歲。每一位當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都是工匠精神的傑出傳承者。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聶聖哲(著名企業家、教育家),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

當今社會存在諸多的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堅持“工匠精神”,從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鑄造更多的精品。

作為我們施工企業,更應該有這種“工匠精神”,應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從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力做出的不平凡業績,為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國工匠觀後感11

在觀看了央視新聞頻道推出的八集連續劇《大國工匠》後,影片講述了八個不同崗位的工人的故事,比如為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階技師高鳳林,他用靈巧的雙手和獨創性實現了夢想。我內心太激動了,久久不能自拔。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人,和寧。

在北京APEC會議上送給外國領導人的國家禮物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太過逼真,讓人忍不住伸手觸控。事實上,它是孟劍鋒在一個只有0.6毫米的銀質工件上經過數百萬次精細雕刻而成的“絲巾”。它可以在沒有錯誤的情況下完成數百萬筆。這種完美和卓越只有我們的“雕刻大師”孟劍鋒才能實現。難怪人們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觸控!

另一個數據是——486.1公里,是京滬高鐵上執行的380A最高速度,創下了高鐵試執行速度的新世界紀錄。寧詹韻是第一個從事高速列車轉向架“定位臂”打磨的人,也是首席打磨師。更讓人感動的是,為了完成380A準備衝高速的關鍵階段,他並沒有每天都無法陪伴患白血病的父親,只是在下班的路上得到了父親去世的訊息。

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不禁感到難過和慚愧。我很難過這個“偉大的鄉村工匠”沒能給我父親最後一程。我感到慚愧的是,我們在工作場所呆了很長時間後,總是覺得我們的工作很無聊,缺乏好的工作。生活似乎失去了活力,我的進取精神常常被工作消磨殆盡,甚至有時覺得看不到自己的期望。《大國工匠》的碩士沒有一個背景顯赫,學歷深厚,甚至放棄誘人的跳槽機會,在國家崗位上精益求精,耐心專注十幾年,幾十年。我真的應該向他們學習。如果有夢想,我應該去追逐,用“偉大的鄉村工匠精神”去雕琢,去追求完美!

大國工匠觀後感12

觀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們來自航天科技、國網電力、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鑽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大國工匠們最年長的86歲,最年輕的29歲。每一位當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都是工匠精神的傑出傳承者。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於聶聖哲(著名企業家、教育家),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本事、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資料。“工匠精神”是社會禮貌提高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

當今社會存在諸多的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所以企業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堅持“工匠精神”,從而不斷改善、不斷完善,最終鑄造更多的精品。

作為我們施工企業,更應當有這種“工匠精神”,應當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從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力做出的不平凡業績,為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

大國工匠觀後感13

何為工匠?一磚一瓦,一鑿一砌,令盡身精血聚其中,命理念思想隱其內,其中艱辛歷歷在身而不足與外人道。更有甚者終其一生不得人知,受世辱人罵,歷親疏友離,身後數年才為人知曉,因之贊其清譽,痛其苦難,嘆其成就,謂其工匠。

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這是一群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前的我們缺失工匠精神, 而現在的我們,作為一名奮鬥在一線的鐵路職工,在工作中就要“鍥而不捨,身體力行”,“一念執著,一生堅守”,我們知道,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雖然我們可能不能像明星一樣在舞臺上光彩絢麗,也不能像他們這偉大的首席職業技工,擁有高超精湛的技術,但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不斷進取,學習匠人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今後的工作中爭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大國工匠觀後感14

今年五一期間,我在家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五一特別欄目《大國工匠,匠心築夢》,看完節目後深受教育。

大國工匠簡言之就是在某個領域內的勞動者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自身所在領域內不可或缺的人才。節目中出現的幾位大國工匠雖然文化程度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熱愛本職工作,善於鑽研,樂於奉獻。看完節目之後,那些感人的事蹟深深打動我的心,那些令人驚歎的專業操作在我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大國工匠身上所體現的工匠精神是我們工作中所要學習的,要學習匠人們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對產品品質執著堅持的自我要求。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許多人追求“速度”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出現了不少的質量問題,這值得我們深思。

大國工匠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敬業奉獻,刻苦鑽研,書寫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在日復一日的歲月中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苦練專業操作技能,讓自身的勞動成為名副其實的創造,也讓自身的專業技術成為令我們驚歎不已的藝術。

中國夢不僅需要這些匠人們來實現,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真正地投身到社會建設中,需要我們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舔磚添瓦,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勇於創新。

大國工匠觀後感15

今天,專案部組織全體職工觀看了央視一套播出的20xx年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評選節目,講述了那些大國工匠們用雙手匠心築夢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他們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國工匠們精益求精的精神讓他們創作了各種工程上的“中國精度”。高鳳林,焊接火箭“心臟”發動機的中國第一人,面對0。08毫米的管壁,他0。01秒的精確控制,是中國航天高成功率的保障;夏立,一個普通不過的鉗工,但是能將手工裝配精度做到頭髮絲直徑的1/40——0。002毫米,他親手裝配的天線指過北斗,送過神舟,護過戰艦,亮過“天眼”; 喬素凱,作為國內唯一核燃料元件修復團隊領軍人,4米長杆完成水下3。7毫米的修復工作,難如用抓大象的工具抓螞蟻;陳行行,一個年僅29歲的國防年輕工匠,在高精密數控加工上不斷改進工藝和技術,將無數尖端武器裝備上薄薄的殼體以100%的合格率加工出來。

通過看核電站領軍人喬素凱,國防軍工業陳行行,維修工人王樹軍,火箭焊接安裝高鳳林,地質鑽探者朱恆銀,特高壓帶電作業人員王進,鉗工夏立,復興號高鐵轉向焊接員李萬軍,油田開採譚文波,修復工匠李雲鶴等領軍人物最大感觸是,不管是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不怕吃苦,敢於亮劍的精神最終會得到成功的,為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帶來最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