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綠皮書有感

才智咖 人氣:3.2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綠皮書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綠皮書有感

觀綠皮書有感1

TonyVallellonga,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白人,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沒有錢,沒有固定的工作,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也是粗俗、無禮、貪財,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他曾把黑人用過的杯子扔進垃圾桶,為了50塊錢不顧身體健康去參加大胃王比賽。他成為Don的司機,最初也只是為了錢罷了,可他卻在這一次長途旅行中,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昇華。

DonShirley,黑人鋼琴家,有著很高的修養。在這段旅途中,Tony與Don,一個白,一個黑,一個優雅,一個粗俗,形成巨大的反差和喜劇效果。但也是因此,兩人相互不理解,甚至因此而吵架。

當時的社會制度也是十分不公平的,尤其在種族隔離時期的美國南部,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虐待。Don前一秒還是在舞臺上演出的鋼琴家,下一秒就成為了其他人口中的nigger,在旅行途中,他去酒吧會被人毆打,上廁所會被拒絕,即使這樣,他還是會留下一個優雅的微笑。從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的高雅的行為,不只是個人素養的表現,還是他防身的一把槍,保護自己尊嚴的工具。

Tony在Don被欺負時,以自己帶了槍為理由要挾欺凌者把Don放了,後來Don確實獲得了自由——但也被無情地趕出來了。

後來得知,Tony是有槍的,最初他只是不敢掏出來。因為膚色的差異,在Tony眼中,一個白人為一個黑人開槍是不值得的,因為他歧視黑人。他深知Don是一個有素質的人,而不是blackshit,但是他沒有勇氣開出這一槍。

在旅行過程中,Tony得知Don有一個破碎的家庭,一個身在遠方不知處的表哥,他卻沒有勇氣去聯絡他,沒有勇氣去重拾這段往事。但從另一個角度講,Don又是偉大的,他敢於向南方藐視黑人的白人貴族推崇黑人的藝術。就像他被白人歧視,又得不到黑人農民的認同一樣,Don是一個矛盾的個體,而他之所以不能突破這種矛盾,不能舉起這把槍,是因為他無法逾越心中的成見。

這一切的轉變是從那一場雨中的故事開始的。

因為在日落鎮搭載黑人,警察要求Tony和Don下車。Tony知道,Don是一個優雅到不願意用手吃炸雞的人,當然也不願意淋雨,因此和警察爭吵起來,警察堅持把Don趕下車,並且稱義大利人Tony是halfnigger,Tony一氣之下打了警察一巴掌,也因此被關進監獄。

Tony也是第一次理解到Don的不易。Tony經歷過一次被歧視就感覺屈辱,Don又經歷了多少次!

從此,愚鈍的小人物Tony,覺醒了。他重拾了那在多年底層生活中丟棄的尊嚴,在Don再次陷入困境時,Tony拿出了槍。也是看透了人性的矛盾,告訴Don,世界上有太多的孤獨者害怕邁出第一步。Don也是在Tony的開導下,走出了這第一部。在被拒絕用餐是,他沒有像以往一樣隱忍,而是果斷拒絕演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是放下了藝術家的架子,和黑人同胞在夜店裡演出,露出真心的,而不是為了禮貌的微笑。

在影片的最後,Don也是舉起了自己心中的那把槍,從容地走進白人家庭。他的南下巡演,本就是為了能夠在白人面前展示才藝,改變黑人的命運,有這樣的結果,也就說明他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哪吒》中,哪吒說: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那麼《綠皮書》,就是外國版的哪吒。Don和Tony打破心中的成見,舉起人心中的那把槍——尊嚴,又何嘗不是一種逆天改命?

觀綠皮書有感2

有那麼一本綠皮書,上面寫滿的是黑人專用旅館的地址,寫滿的是黑人專用餐廳的位置。翻開那本綠皮書,就翻開了上個世紀的南美。

在大航海時期,歐洲的探索者們曾將大量的非洲人作為奴隸運送到美洲,黑人就被迫淪為黑奴。奴隸制廢除多年後,美國南部的種族歧視觀念仍然根深蒂固,黑人只能出入他們專屬的場所。於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本綠皮書出版了。

紐約是一個大都市,住著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為了生活費而發愁的白人種族歧視者託尼,也有在像殿堂一樣的家中演奏古典音樂的黑人唐。託尼為了湊齊房租,作為唐的司機與唐一同去到南方。託尼對黑人是極端歧視的,他不願意為唐拿箱子,不願意聽從唐的派遣。但是,在兩個月的行程中,他們各自的言行、文化都在影響著對方。唐受過高等教育,學習過音樂,有知識有水平;而託尼是美國普通的小市民,有著最底層人的生活習慣。唐讓託尼接觸了古典音樂,讓他知道了上層社會的樣子;託尼也讓唐接受了美國普通市民的生活,讓唐學會了用手拿炸雞,喝紙杯裡裝著的飲料。他們兩個在旅途中逐漸地消除對其他種族的偏見。

不過,一路上遇到的很多人仍然對唐極不尊敬。警察汙衊他,市民綁架他,售貨員拒絕他。那個在宴會和舞臺上極為光鮮亮麗的人,一旦走下他的音樂家的高臺,就像是走出了人權大廈。他不能在白人餐廳就餐,不能在白人旅館過夜,也不能和白人使用同一間衛生間。他也不能和處於社會底層的黑人一起玩樂,因為他受過高等教育,從小接受的價值觀與當時黑人的價值觀相悖。在影片中,有一次被欺辱後的唐終於爆發了他的真情感:“如果我不夠白,那麼我也不夠黑,我也不夠成為一個人”。但幸運的是,在與託尼共處了兩個月後,彼此都發生了改變。最後,在為了捍衛尊嚴離開白人餐廳拒絕演出之後在一家黑人酒吧裡彈起了爵士樂,影片在託尼將黑人唐請到家中共進晚餐的畫面中結束。

種族歧視,歷史問題,也是歷史遺漏問題。它不僅存在於白人對黑人的狀況,例如白人說唱歌手Eminem剛出道時曾被其他同行唾棄,因為美國的說唱界長期被黑人佔據。雖然Eminem現在取得了成功,歌迷遍佈全球,但是種族間的歧視仍然無處不在。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上,一個黑人說,他有一個夢想。不到五年後,那個黑人被刺殺身亡。但是,那個夢想已經深刻的印在人們的心中。

現在,讓所有的人,不論是白人,黑人,還是黃種人,為了那個夢想努力吧。

觀綠皮書有感3

《綠皮書》背景是講美國民權運動,黑人剛剛獲得勝利後,在南方地區種族歧視嚴重地區,黑人鋼琴家巡迴演出踐行法律實施的艱難。

影片主人公託尼是鋼琴家唐為巡迴演出臨時應聘的司機及保鏢。唐是黑人鋼琴演奏家。託尼有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家裡來了兩個黑人服務人員,用過的杯子都被他丟盡垃圾桶,而為了生計賺錢做起了黑人唐是司機。

影片有非常多的對比,在託尼和唐身上種族、行為習慣、待遇等都有鮮明的對比。託尼雖然是白人但就是個小混混,社會的底層,啥不講究,能吃能喝能睡,一點禮節沒有,在黑人面前感覺有高貴的血統。唐是個黑人,受過高等教育,有貴族的禮節,在白人面前忍讓,在藝術上受到白人貴族的崇拜,但在生活上一樣還是受到歧視,住黑人專用賓館,不能和白人貴族一起用餐,白人貴族也是把唐作為一個消遣的工具。

但是唐不這樣想,黑人剛剛獲得平等的權力,在北方城市尚且還有種族歧視,在南方地區就更不用說了。他在北方城市生活的很多,但是為了黑人更多的利益及推行法律的執行,毅然決定去南方種族歧視嚴重的地方去巡演,其就是所謂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制度規定了但沒有去執行的等於零,執行也是需要刷流量的,流量多了,自然就習以為常了。

唐在巡演過程中處處小心,處處隱忍,在隨著和託尼的接觸中,慢慢釋放了自己的壓抑,結果都出事,託尼來救助。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慢慢消除種族其實,變成朋友。

觀綠皮書有感4

《綠皮書》大概講的一個黑人鋼琴家為了去美國南方巡迴演出不得不找一個白人、能解決問題的司機加保安跟自己同行,而在這途中兩個人遇到了很多人簡單定義有好人有壞人,遇到了很多事,有開心有難過,最後鋼琴家走出自己的籠子和白人司機一起過聖誕的故事。

那為什麼是不得不找一個能解決問題的白人司機呢?因為他面板是黑色的,他只能按照《黑人駕駛員綠皮書》去住嘈嘈雜雜的黑人專屬小旅館;因為他面板是黑色的,他不能和白人同伴一起喝酒、和白人美女聊天;因為他面板是黑色,邀請他來表演的主人讓他去室外解決上廁所問題;因為他是面板是黑色,飯店老闆堅決不讓他進飯店正常吃飯;因為他面板是黑色,小酒館的白色膚色的人可以肆意調笑羞辱他;因為他面板是黑色,警察不加思考就把他抓進了監獄;因為他面板是黑色的,服裝店老闆不給他試衣服的機會;因為他面板是黑色的,同樣的黑人認為他一身正裝也只是管家制服……因為他面板是黑色的,他必須找一個白色的司機保護自己。在當時的美國特別是南部,膚色就是原罪。

正如鋼琴師的同伴所說,你以為他為什麼放棄在大道上受人尊敬的,甚至多三倍的工資的光鮮工作而來南方巡演?我開始也不太懂他為什麼要南下巡遊,直到他因為車出問題不得已停下來卻看見自己的同胞在種植園裡穿著破爛的衣服甚至分不清性別得都在拿著鋤頭麻木得揮起來又扔它掉下去得工作,直到他在滂沱的雨中讓司機停下車,開啟車門快步走進雨中而不停止時,我好像知道了,“我獨自忍受輕視,因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所以如果我我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你說我住在城堡裡?那告訴我,託尼,我是誰?”我想,他是來尋找自己。

觀綠皮書有感5

唐是一個活得像白人一樣的黑人,知書達理,為了自由行動著;而託尼是一個活得像黑人一樣的白人,油嘴滑舌,卻膽識過人。在這部電影裡,早已固化了的種族人設被巧妙的對調了:精英黑人,底層白人。

這一黑一白,一路走來,一路艱辛。唐所見證的種族歧視程度遠比他所想的更加過分:只准入住黑人酒店,不被允許上白人衛生間作文,不允許試穿西裝,不允許和白人同桌吃飯……這一切都在一點點選垮唐的內心,也在慢慢改變託尼的立場。

剛開始的託尼煙不離手,髒不離口,生活窘迫,卻保有白人種族歧視者的傲慢。他拒絕接觸黑人使用的東西,會偷偷把來家裡幹活的黑人用過的杯子丟到垃圾桶。然而,迫於養家餬口的無奈和壓力,他不得不為黑人唐做事。一路做事,一路磨合,他們之間日益理解,友情日漸加深,託尼也開始無法忍受那些歧視者。託尼揪著酒店經理的衣服質問為什麼,唐只是想在這家餐廳吃飯而已;流氓警察辱罵著唐,託尼生氣地大打出手;唐被白人混混在酒吧暴揍著,託尼丟下手中的披薩跑到酒吧救了滿臉傷痕的唐,唐聲音顫抖著說:“我只是想喝點酒。”

為了演出效果,唐坐在化妝鏡前用棕褐色的粉底遮住自己受傷的臉,眼眶溼潤,多麼無奈和無助。一個午夜,託尼接到了警局的`電話,當他趕到那裡時,唐和一個男人被銬著蹲在角落裡。託尼設法賄賂了警察,唐被放了,唐說他只想活得像個正常的人。

無論做了多少努力,他們倆依舊改變不了任何事情。為了尊嚴,託尼只能拖著絕望的唐在最後一場表演開始前離開酒店,宣佈罷演。

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車在路上突然拋錨。路邊的田野上,穿著粗服麻布衣服勞作的黑人農民們,看到這不尋常的一幕,紛紛停下手裡的活,滿臉疑惑地看著這從未見過的場景。原本應該是與他們有相同境遇的黑人唐,卻西裝革履,享受著白人服務,竟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上流社會。

田野裡的那些黑人農民的眼神特別真實,那眼神裡的疑惑如針一般扎著他的心,也深深刺激著觀眾的心。

而對唐而言,他也不能坦然面對這種不同。

他懂藝術,有文化,卻必須忍受來自白人和黑人兩種不同的眼神。白人從心底裡還是瞧不起他,而黑人的底層生活,他又從未真正體驗過。

在那個大雨滂沱的夜裡,託尼為了安慰唐,說唐不像個黑人,唐卻生氣了。唐絕望地衝著託尼喊:“我不像個黑人,也不像個白人,甚至不像個人。那你告訴我,我是什麼?”

“我是什麼?”這是來自唐,來自一個黑人的問題。

唐完全可以待在城堡一樣的房子裡,坐在國王椅上優雅地彈琴,而不是狼狽不堪地開什麼南部巡迴演奏會。這一程,唐不是真的要巡演,他是要去南部,去找回自己。

觀綠皮書有感6

一開始只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口碑不錯,被吸引了過來。實際上,內容確實精彩,謝利博士與託尼一路上相互磨合,也在對方的影響下,做出從未嘗試過的改變。這讓我想到了《父母愛情》中的安傑與江德福,一個是有文化有品位的資本家小姐,一個是農村出身半文盲的海軍軍官,卻幸福了一輩子。每個人可能都有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但因為內心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才有了彼此靠近的機會。

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託尼雖然是白人,但每天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在周圍人的影響下素質也很低。謝利博士在舞臺上拿著高昂的演出費為白人演奏鋼琴曲,但離開了那個舞臺,依然不被白人尊重。經過一路上的相互瞭解,他們逐漸知道了彼此心中最薄弱和最在意的部分,也為他們進一步深交做了鋪墊。託尼很重視與家人間的相處,而謝利博士與自己的弟弟斷了聯絡。謝利博士的住處為自己設了一個窄窄的王座,看起來傲視群雄,但其實他是渴望愛的,從他幫託尼寫的信來看。謝利博士每天喝很多的酒,默默忍受著捱打與歧視,而託尼給他的生活帶去了幾分陽光,大概也只有託尼真正地關心他懂他。

越是孤獨越難邁出第一步,越不肯走出去越是孤獨。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同學找我踢毽子我說不會,屢屢拒絕,於是便不再有人找我玩,我也越發孤獨。謝利博士第一次面試託尼時,苛刻的條件被託尼拒絕了,但博士坦誠相待,留住了託尼,如果博士不肯放下面子,那麼將會錯過這樣一段友誼。武志紅在《巨嬰國》中說: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的人覺得自己是超人,獨立性很強,但越是這樣越是沒朋友。胡適和陳寅恪是很好的朋友。陳寅恪生病的時候,沒錢治病,胡適當時已經卸任駐美大使,薪資微薄,依然寄去了一千美元作為醫療費。後來胡適競選文化院院長,陳寅恪特地跑到重慶去投胡適一票。片中,託尼幫助謝利博士解決一個又一個麻煩,謝利博士幫託尼寫信,這也促進了他們友情升溫。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要害怕張口,交流才有機會,沉默未必是金。

懂得反抗,與命運做鬥爭。謝利博士雖是黑人,但仍堅持學習,成為博士,與上層人士接軌。堅持去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演出也是為了改變大眾的意識,就晚餐問題與餐廳負責人鬥爭,雖然沒有成功。命運有一半在上帝手裡,有一半在自己手裡,我們要與上帝爭奪命運。有人大學聯考沒考好就怪制度怪家庭,但仍有寒門學子考上北大後感謝貧窮。不要責怪原生家庭怎麼怎麼樣,自己也應該嘗試著去努力改變。

觀綠皮書有感7

電影中的優雅鋼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機,一個感覺高高在上,一個太接地氣,一個收入豐厚,一個為生計忙碌,一個經常是手捧一本書,一個經常是手抓一雞塊,一個處事得體,一個簡單直接......

太多差異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都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敬業,都穿著非常得體,一路走來,互相影響、互相幫助,除了友情的暖,還是輕鬆的笑,討論了很多關於人性,孤獨,偏見的話題,但沒有說教,而是用趣味傳達溫情,暖化了人的內心。

電影讓人領略了美國不同洲的風景和酒店,也讓人感觸深刻,有內涵,相對國內大部分肥皂劇來說,質量確實較高,有中心、有主線,有清晰的傳遞路線。

家庭的紐帶:家庭很重要,為了家庭男主人公願意通過各樣的方式賺錢,養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為了賺錢願意離開家兩個月,電影傳遞了離開家這麼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會很重要,再怎麼樣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裡,否則就“沒有他的床了”。

讓人不得不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生活的中心是什麼?”

傳情的紙信:為了省長途電話費,託尼一路給家裡的妻子寫了好多信,從一開始的流水帳到後面的講情畫意,從開始的照寫到後面的自成一套,寫得已經讓音樂大師都覺得滿意,妻子看得感動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說明交流很重要,表達很重要。

然而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誰還會寫信呢?我們或許已經失去了這個途經。

快樂是什麼:是點燃一個煙,是喝一杯酒,是看一會書,是寫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雞塊,是在大眾的酒吧裡彈一曲音樂,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間一次簡單的聊天,是在無垠的公路行駛.......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是自然隨性、簡單純粹的一個小舉動。

而我們如今的快樂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忙著追求物質和一些不可及的東西,或許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麼:包容舉止的隨意粗俗,包括有點難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撿塊石頭那樣的小便宜,從扔掉別人喝過的杯子到同桌吃飯、共睡一間......

而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太計較一些事情,太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電影還告訴我們什麼:

要有改變的勇氣,要學著嘗試。

要聽爸爸的話“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象最後一頓" 。

孤獨是什麼?不要總是一個人呆著,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麼?拳頭有時候解決不了什麼,有時也能解決點問題,面對別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態度和方式。

觀綠皮書有感8

1862年,美國第十六屆總統林肯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碑前發表了關於黑人民族平等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故人已去,宣言猶在。

在美國的種族抗爭歷史中,曾經出現過一本非常重要的黑人專用書,其作者是黑人郵遞員維克多·格林。他在書中整理了美國當時可以供黑人入住和就餐的旅館和餐廳,免得他們誤闖了不該去的地方而被打死。說白了就是一本黑人旅行手冊,是為黑人專門定製的救命書——這本書就是1936年出版的“綠皮書”。

20xx年9月,同名電影《綠皮書》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xx年3月1日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聽說這電影的口碑難得的好,我就借週末回家的時間特意去看看,看後果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