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78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

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1

看完電影《綠皮書》,我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都說白人託尼是主角,而不是黑人唐謝利?雖然電影開頭先出現的是託尼,但託尼生活的改變,卻是因為謝利博士。反抗種族歧視的是謝利博士;僱傭託尼的是謝利博士;體現電影主旨的,似乎也是謝利博士。是謝利博士說出的“保持尊嚴,才能贏得勝利”,而不是託尼。剛看完時,我甚至感覺,《綠皮書》就是從一個貧窮白人的視角講了一個富裕黑人的故事。

這個富裕黑人的故事是什麼呢?唐謝利要到南方做巡迴演出,僱了滿口髒話、抽菸成癮、黑人工人喝過的水杯都要丟進垃圾桶裡的託尼給他做司機。謝利博士舉止儒雅,風度翩翩,和白人富人一般;託尼的生活幾乎毫無尊嚴可言,一點錢都來之不易,因此開頭他對謝利博士是牴觸、羨慕又有些不屑的,再加上他種族歧視的傾向,二人開始動不動就會吵架、發火。而隨著故事推進,謝利博士教會了託尼給妻子寫信,教會了他誠信,不能無緣無故打人,教會了他作為一個人的尊嚴,教會了他反抗歧視,更教會了他友情和信任。

這個富裕黑人的故事中,真正成長與改變的,是託尼。這或許就是託尼是《綠皮書》主角的原因。在我看來,《綠皮書》不僅講了唐謝利反抗歧視的勇氣,還講述了這份勇氣與尊嚴對種族歧視者的感染與改變。在1960那個“白人至上”的年代,謝利與託尼的友情和這種感染與改變,正是改善種族歧視現象所需要的。

今天的世界,或許已經沒有了指明黑人允許進入的場所的“綠皮書”,少了明目張膽的種族歧視。但在這個走向和平、平等與美好的世界中,種族歧視依然在角落中存在著,在笑容和鮮花和歌聲中藏匿著。存在的,還有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職業歧視、外貌歧視。當大人認為孩子的創意不過是胡編亂造,當男性認為女性只能柔弱而不能堅強,當人們對於工人、對於清潔工嗤之以鼻,當人們在私底下叫著“日本鬼子”“阿三”“外國佬”,歧視真的離我們很遠嗎?我們想過像唐謝利一樣改變它嗎?相信過人們也能夠像託尼那樣被改變嗎?考慮過我們有能力讓自己和別人更有尊嚴嗎?

以上便是我對《綠皮書》的思考。

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2

總有一些感動,在不經意間進入你的生活,可能是一個簡單地微笑,一次緊緊地握手,或者是一部普通的電影。

電影《綠皮書》一直儲存在電腦的硬盤裡,夜深人靜的週末,家人孩子已入睡,這時是我自由的時間,打算通過電影放鬆身心的疲勞,忘記工作上的煩惱。

這部電影,是近兩年來,最讓我感到心情愉悅的一部電影,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要講的是:美國黑人和白人的一次旅行。

在電影中我感受到的是,一個是著名的黑人鋼琴音樂家,一個是歌舞廳裡遊手好閒的白人混混,在這次旅行中,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性格迥異的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信任、快樂還有成長。

音樂家教小混混寫情信給愛人,教會混混人生選擇,混混幫助音樂家走出孤獨,並且幫助解決生活上的麻煩,相互影響互相成長。

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中有一句話是這麼寫的:

對於朋友來說,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種膚淺含混的“夠意思”、“講義氣”,而是幫助對方成長——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朋友在一起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共同成長,這樣的友誼才有意義,才能更持久。

黑色的面板襯托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在彈奏完畢後獲得大家的認可,這“潔白”的'笑容顯得更具魅力。重要的還不是這個笑容,而是黑人音樂家在黑人小酒吧裡彈奏時感受到的放鬆與快樂,遠比在富麗堂皇的別墅為高貴的白人彈奏開心得多。

因為他知道在這裡沒有歧視,不管是在臺上還是臺下,他都能獲得尊敬,所以他後來在臺上與其他人合奏的時候,他開心的站起來半蹲著彈奏,臉上堆積著的笑容,讓作為觀眾的我也為他開心歡樂,並且跟著電影裡的音樂舞動著我的雙肩。

快樂其實就這麼簡單,一部電影,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

黑人音樂家在去別墅彈奏之前,問過小混混:“你要進去嗎?”,小混混沒有選擇進去,而是站在外面聆聽和其它司機賭博玩色子。

音樂家給予小混混選擇的機會,這個機會能夠近距離的欣賞音樂,與更有學識、更有涵養的人接觸,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但他沒有意識到這點。

人生當中,時時刻刻都是在選擇,你選擇與什麼樣的人為伍,選擇整天打牌打遊戲還是閱讀運動,最終的結果是不同的,時間會懲罰那些自己選擇錯誤的人。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選擇決定命運,是在書籍《財富自由之路》裡,印象很深刻。

一部電影,能夠讓觀眾感到快樂與成長,這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所以強烈推薦。

綠皮書經典影片觀後感3

《綠皮書》講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機一次南方巡演,兩人從排斥到最好成長一生摯友的故事。

剛開始清晰的記得白人託尼對黑人的態度,影片設定了一個小段子,一家人在熱鬧的團聚,兩位黑人維修工幫忙修理家中的家電管道,修理之後託尼妻子給黑人修理工打了兩杯水,之後黑人使用過的杯子託尼就直接丟進垃圾桶,反忖到後來託尼對黑人重新認識並且邀請黑人唐。雪莉去家裡過聖誕節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終唐。雪梨突然孤獨主動帶著紅酒去託尼家,並且他們相擁一起整個託尼家人那吃驚的表情有個特顯。

前後的差別讓人感動,又值得深思,種族歧視在1962年,美國這個國度是多麼痛的領悟。這部電影卻玲離盡致的表現出來。

還記得一個畫面,託尼和雪莉的車開到半路車熄火了,託尼下車修理,雪莉也下車感受下旅途美麗的陽光,這時鏡頭切換到對面的農場,一片黑人在農田不辭辛苦的勞作,一位農夫看到雪莉,然後大家相繼放下手頭農活,齊刷刷的眺望著雪莉。大家可以隨意猜測當時黑人心中的感受,是羨慕還是嫉妒還是什麼…總之導演的設定讓我無不稱讚,奧斯卡獎實至名歸。

電影除了在場景設定上用心,在整個故事間的交流和臺詞的設定上也非常有啟發和思考。雪莉作為當時為總統演奏的音樂家其實已經非常不錯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謀生,但是為了改變人們的觀念,他選擇了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南方去巡演。綠皮書也是為黑人定製的特別行程安排。

很多人的孤獨,其實是他們選擇孤獨,選擇放棄勇氣,放棄邁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結尾,也是聖誕節,託尼和家人一起歡聚一堂,雪莉卻一個人空守一座大房間,原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雪莉最後卻拿著紅酒去了託尼家,這時他們的友誼才開始繼續昇華。

很多人有夢想過改變很多,對於婚姻,其實父母和子女的觀念就不一樣,所以就會有衝突和爭吵甚至是暴力,流血,電影中的小人物雪莉希望通過這個鋼琴曲去化解矛盾,用自己的專長去改變人們心目的觀念是需要非常強大的勇氣的。鋼琴不是白人專享,音樂也是白人專享的,他是世界的,這個過程他揹負著很大的責任,因為膚色他的巡演變得特別崎嶇,這也是電影選材的用心。

最後推薦大家一看,相信也會給你不一樣啟發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