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才智咖 人氣:5.93K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

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多少回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我幾月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一顆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駐心間。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有一個人最要感謝,有一個人最應感恩,它就是——“媽媽”。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麼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麼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麼來感謝你,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於心。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2

有一種愛,如汩汩的清泉,洗滌浸透到心靈的深處,有一種花,盛開如鳳凰涅槃,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與之媲美,這就是孝心!孝心無價,孝心最美。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的事蹟,我幾乎不敢相信會有這樣一群孩子。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在電腦上欣賞了《眾裡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看著看著感動的淚水一次又一次地情不自禁地流淌下來,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震撼,情感再次受到昇華。

他們都是10歲剛出頭的少年,本應該無憂無慮地生活和學習,享受父撫母愛的年齡,而他們在小小年齡就承擔其如此之大的精神負擔和生活能力。他們的孝敬父母、善良堅強、勇敢擔當、積極樂觀、陽光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美德,教育了我們身邊及自己生活在甜蜜中的孩子,同時也教育了我。同這群孝心少年相比,我作為成年人,我感到很慚愧,也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父親離開我已經半年多了,在這半年多的日子裡,我都在悔恨,我慚愧自己沒有盡到一個人子該盡的孝心與責任,我父親生病六年多,我都因工作太忙,無暇去醫院照顧他,每次到西安去看病,都是慈祥的媽媽陪伴,母親的身體本就不好,還要照顧生病的父親,每次看到他們二老揹著行囊相互攙扶坐車奔赴醫院的路上時,心中的酸楚和著淚水流滿了臉頰。父親的離開是我今生的最大的遺憾。沒有帶他好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沒有帶他好好享受“夕陽無限好”的黃昏,沒有帶他到高階餐廳去品嚐如皇宮般得滿漢全席;累了沒有在他身邊為他捶捶背,擦擦汗······有的只是給他帶去無窮的煩惱與操心,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不忘叮囑要好好工作,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庭,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誠然,晚會上,邵帥、龍花、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讓我知道人生的意義。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我聽到了,聽到了這些孩子們柔情的目光裡流淌出來的最堅強的心跳聲;我感受到了,感到了父母歷經風霜的雙手觸控在寶貝兒女的身上,散發出那種最深沉的愛的力量!因為你們,父母看見了陽光;因為你們,我們看見了榜樣;也因為你們,我們觸碰到了愛與希望! 孩子,你們是最可愛的少年,你們用愛心托起了家庭新的希望和夢想,你們用孝心喚醒了我心靈深處的那份感動,同樣也感動著全中國!

也許孝是一座豪宅,也許孝是一片磚瓦;也許孝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孝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心的天平上,他們等值同量。

孩子們,你們的孝行感天動地,你們的孝心日月可鑑!讓我向你們致敬!讓我以你們為典範,將孝字寫的更美、更好!

作為教師的我,也該思考,孩子們的一些優秀的品質,僅僅依靠課堂,依靠書本,依靠做題,能獲得嗎?我何不好好利用身邊的這些資源,藉助身邊豐富的平臺,讓孩子們走進多姿多彩的成長天地?

老師們,同學們,用我們最真誠的心意為我們的父母盡一份兒孝心,添一分希望!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3

昨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我被一個個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的美德少年深深感動!我一直在流淚聽著他(她)們的故事,他們面對苦難時用只黁的肩膀堅強地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因為孝心是從古到今我們都應該具備的一項美好品德。十名最美孝心少年,都用行動表達著對父母執著的愛。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捐髓救母”的邵帥了。

小小年紀的邵帥,在不到一歲時與父母就分開了,他一直與媽媽、姥姥和姥爺相依為命。當他得知媽媽病重時,毅然決然地請求姥爺去徐州教育局申請特批了休學一年的手續,趕赴北京做骨髓配型,他要救媽媽。而這,就連醫生都未曾敢想過。“我要救媽媽”,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支撐著小小年紀的孩子。他與姥姥輪流守護媽媽,他對照菜譜學著給媽媽做飯,而自己只吃饅頭、餅乾和水充飢,他要省點錢給媽媽治病。為了照顧媽媽,他不再害怕黑暗,常常趕夜路從醫院到租住的房子,來回奔跑;為了救活媽媽,他苦苦央求醫生,如果配型成功,他一定要獻出骨髓,因為是媽媽給了他生命……

可能是邵帥的孝心感動了老天爺,他的骨髓竟然捐贈成功了!雖然曾經是母親給了他生命,但是他“捐髓救母”的事情感人至深,這個善良懂事的兒子又給了母親第二次生命。邵帥你太偉大,你的孝心感天動地,你是我學習的楷模。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邵帥用他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孝”,該如何去“孝”。看著熒屏上充滿稚氣的邵帥我已泣不成聲,想想自己的生活,再看到邵帥面臨的困境,我慶幸自己是幸福的,但在慶幸之餘我又感到羞愧,羞愧自己這些年對於父母的索取遠大於回報,羞愧自己時常惹父母生氣,羞愧自己的任性與不恭……因此,在今後的生活中我要以邵帥為榜樣我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聽父母的話,讓他們為我少擔心。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4

隨著媒體的.日益增多,傳媒公司為了增加自己的關注度,紛紛打起了形色不一的傳媒手段,其中打感情牌近些年來日益火爆。聽多了特意編造的悲劇故事,看多了家破人亡的悲慘畫面,心也變得愈加麻木,無法分辨故事的真偽,更無法被其所打動。揣著這種心態,我看起了早有耳聞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當我聽到一個小姑娘說對她癱瘓的父親說:“媽媽走了,我來照顧你一生”時,淚水瞬間湧上眼眶,無法抑制心中的情感,我哭了起來。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成年的女孩,會獨自撐起一個家;我無法想象一個弱小的姑娘,會推著父親三天三夜百里求醫;我更無法想象一個姑娘是如何解決生活瑣事。面對父親的癱瘓,面對母親的離家,面對年邁的奶奶,黃鳳站起來了,站得如此高大,站得如此筆直,正是她的這種精神觸動了我的心絃。看著她單純的目光,聽著她純真的話語,我實在無法給她冠上“偽故事”的帽子,我認為、我堅信這是真的,一個平凡的女孩用生命創造的不平凡的事蹟。

與其經歷相類似的還有重慶忠縣的吳林香。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後,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著生活。看到這裡我又哭了起來。我無法在在這種真情下仍無動於衷,我無法不被這種真情所打動,我無法不用淚水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看到晚會的最後,淚水已在我的臉頰上劃過多條痕跡。我不想哭,但我卻哭了多次,我應該正是被這種弱小的身軀擁有強大的精神所感動。我回到臥室,躺在床上,哭了好久,想了好久。我在想孝終究是什麼?它是父母回家時的一句輕聲問候,它是父母勞累時的一杯淡淡小茶,它是父母年邁時的常回家看看,它是父母孤獨時的促膝長談。是的,“孝”就是如此平凡,它不需要用奢侈的物品與大量的金錢來表達,它只需要用一顆愛父母、懂父母的真心來體現。父母對子女的需要,也許只是一個目光,也許只是一個攙扶,也許只是一席長談。

如果將“孝”的內涵擴大來說,它不僅要求孝順自己的父母,還有要求孝順別人的父母,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自己善待別人的父母,他人自然也會善待自己的父母,這樣社會上就會形成“敬老、愛老、孝老”的積極風氣,又何愁老人跌倒沒人敢扶,公交車上搶座糾紛再次發生。

想了好久,哭了好久,我睡了。我希望明早睜開眼,看到的是一個“孝老”的社會。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5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眾裡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於11月8日晚首播後,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10位新時期的好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他們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為傳遞這種正能量,讓孝心少年們的事蹟得到傳揚。11月11日,我校組織全體少先隊員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錄影視訊。

頒獎典禮生動講述了黃鳳、趙文龍、吳林香等10位少年的事蹟深深地感動著師生們。孩子們懂得了“孝”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有那份心,人人都可以做到,孝敬父母是一種品質,這種品質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一個同學都要繼承併發揚。

從6歲起照顧臥床父親的黃鳳,為照顧媽媽親自搭配膳食、懂得感恩他人的趙文龍,微笑面對貧困家庭、在蠟燭下讀書的吳林香,接受家庭鉅變、細心照顧媽媽的徐沁燁……這些孝心少年的故事感動著每一位少先隊員,給隊員們帶來了心靈的震顫。弟子規<入則孝>篇章這麼講敘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次觀看“最美孝心年”活動,更好地激勵了隊員們去踐行《弟子規》。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心靈受到震撼。我校結合此次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的公益節目,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情感洗禮,讓更多的學生明白了: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懂得關愛,相互體貼。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6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當先。一個人要成就非凡的大業,就要先學會關心別人。但是你連自己的家長都不孝順,還怎能去關心社會上的陌生人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孝順,才會有出息。

在中央一臺有一個節目,名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其中有一個故事是講三個孩子如何照顧重病在床的媽媽。在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瘦骨如柴的媽媽,她長著大腫瘤的肚子不停地膨脹。就連上廁所也成為了她登天般的難事,所以她的三個不到9歲孩子成為了她的“鐵三角”。有的為媽媽洗沾滿糞便的褲子,包括換上乾淨的褲子。有的給家裡打掃衛生洗碗筷。還有的給媽媽捶腿。他們各自分擔著自己的任務,這麼小的孩子分擔著如此重大的責任,真是感動全中國呀!不愧為最美孝心少年!

這個真實的故事主要感人的是這些小孩兒,年紀輕輕不能受到媽媽的寵愛。他們承擔照顧母親的任務。雖然我和他們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在平時也會孝順我的媽媽,在媽媽回家會很晚的時候我會幫媽媽買菜;我在刷牙時也會給媽媽牙刷上擠牙膏;我在喝水的時候會給媽媽端上一杯;我在衝蜂蜜水的時候也會給媽媽衝------

其實,孝心不是指一件很具體的事兒,它在生活中細節裡。最近熱播的節目:《爸爸去哪兒》裡面,也會有一些孝順的孩子,比如:王詩齡小朋友在找食物的時候會給爸爸摘辣椒,因為她知道她爸爸喜歡吃辣椒。還有天天小朋友在選房子的時候,選了五號房,他說因為他覺得他爸爸喜歡。還有森碟,她在一天晚上睡覺前都沒有忘記跟爸爸說“生日快樂!”她爸爸自己都不記得生日,女兒卻記得。這些事情都體現出了孝順。

《最美孝心少年》是一群群可愛的小孩,是一群懂愛的小孩,是一群用孝順都無法形容的小孩,是一群百善孝當先的小孩 。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7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老師向我們推薦的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我和爸爸媽媽被那些孝心少年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從節目開始到最後結束,我們的臉上一直掛滿了淚痕。

雖然他們的家庭都很不幸,可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努力堅持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個孝心少年的行為都令我感動:六歲就開始照顧癱瘓爸爸的黃鳳姐姐,八歲就照顧患尿毒症媽媽的趙文龍哥哥,六歲就開始照顧全家人的吳林香姐姐……他們雖然花費了許多時間來照顧家人,可並沒有因此而耽誤學習,不僅如此,而且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回報父母。並且具備堅持不懈,不怕吃苦,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精神,這些優點都值得我學習,我也一定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名有孝心的好少年。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8

當獎盃被“最美”的他們捧起時,我知道,奉上的是無盡的感動與尊敬,捧起的是無數辛酸、汗淚,是深深的愛與信念。

他們,幼嫩的臂膀擔當的是整個家庭;他們,小小的雙手撐起的是家人的整片天空;他們,微笑的臉龐掩埋的是生活的無情;他們,清澈的雙瞳中流淌的是堅定的信念和未來的希望……靜靜地聆聽著他們的故事,默默地敬仰感動,悄悄地,流淚……

模糊的視線似乎拉成了白色的絲,把自己繞在了一個名叫“回憶”的繭裡,四周無聲無息,只有一場叫做“歲月與愛”的老電影幽幽的放映著。

了,外婆樓下我光著腳丫子踩過的青泥板;環形大花壇裡古雪松的涼陰;菜園裡芬芳的泥土……天白,我在那裡留下爬過、滾過、摔倒過、踩過的痕跡,笑聲、哭聲隨雲朵飄去,尋覓總有外婆慈祥的笑、呢喃的責備。看到了,外婆家裡總是如此熟悉的木板床、大火筒、小板凳……夜黑,我在那裡留下跌倒、走過、爬上、摔下的痕跡,吵聲、鬧聲溺在昏暗的燈光裡。尋覓,總能嗅到米粉的香味,聽到專屬您的熊外婆的故事。

看到了,蹣跚學步時你們伸出迎接的手;多少次跌倒又有多少次輕輕的將我扶起;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交替中,你們給我的衣裳、被褥一件又一件的交替;看到了,你的精打細算和你的奔波勞累,從貧民窟到小平房,從小平房到一棟樓房;看到了,我不斷地犯錯、失敗,你們眼中的焦慮與痛惜;看到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轉變、成功,你們雙目中流露的驕傲與喜悅……

那流年的幻影裡呀,就是如此平靜、平淡,沒有大風大浪,沒有電閃雷鳴,我還是能躲在你們遮風擋雨的翅膀下,我還是能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生活。從沒想過哪一天你們倒下了呢?以我能不能做到你們為我做的事,只希望,你們的愛不要令我忘卻了銘記。所以,手捧你們的愛,放置心尖,深深銘記。當你們窺見我的成長,我卻見證你們漸漸走向衰老。不過,請相信我會永遠是那省心懂事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家破舊了,不能遮風擋雨了,我會來撐起一把傘,那是捧著你們的愛放在心尖開出的絢爛之花。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9

“孝”字,老在上,自在下,這個字表示做兒女的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孝敬自己的長輩。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品德。“孝”這個字雖然很容易寫,但是做起來就很難了。

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組委會選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二十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在孝心少年中,趙文龍就是其中一個,趙文龍還不大,但是他為了照顧患有尿毒症的媽媽,做起了家裡的頂樑柱。尤其是那段視訊,趙文龍炸了幾個肉丸子,他自己只吃了一兩個,其它的他都給了他的父母,母子兩人在互相給對方肉丸的“爭奪”中,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還有奔跑女孩路玉婷,他的母親得了重病,需要用錢,她只有每天送票賣錢,別人都是與時間賽跑,她卻在與母親的生命賽跑。還有邵帥,林章羽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是以實際行動來給我們展示“孝”這個字該怎麼寫,該怎麼做。

的確,“孝”不是那麼容易做出來的,因為那時要用很長的時間來維護,但是“孝”已經被我們的祖先延續了五千多年才把這個傳統美德傳到這裡,我們有義務去把這個傳統傳下去。“烏鴉反哺,羊跪乳”連動物都知道的品行,為何連我們都不知道,連動物都做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人類卻做不出來呢?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一切物質都在上升,科技發達了,可是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非但沒有發揚,還有人根本就不當回事。現在的人把孝行看成是一個笑話,別說去做連說都不想說,難道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嗎?

我們不能再要這樣的思想萌生,應該好好的教育下一代,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傳統“孝”繼續發揚光大。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0

11月8日晚,我和兒子如期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著中央少兒頻道直播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晚8點整晚會毫無懸念如期而至。帶著無比激動和內心的顫動觀看了晚會,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和洗滌。雖然隔著螢幕,可那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早已定格在記憶的最深處,觸動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我和現場的觀眾一樣擦乾了一茬一茬還未曾來得及凝固的眼淚。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華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翻開《三字經》吟誦古人燦爛的篇章和飛揚的文字:“首孝悌,次見聞”,古人把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長放在學習知識的前面。《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同樣把孝放在首位,弟子規的精髓在於,孝是做人,聞為學業,做人是根,根深才能葉茂。可見古人把孝看得有多麼重要,無疑孝蘊涵著神聖的感召力,他們是這樣說的,同樣也是這樣做的。“香九齡,能溫席”,每當我們再度提及它,依然能打動我們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那根肋骨,但僅僅有感動是不夠的,那更是鞭策和責任,是為人子女的一份承擔。我們不需要感動,我們需要付出;我們更不相信眼淚,我們只相信眼睛。我們只有踏著這個民族前輩走過的印記一路走下去。

孝心並不遙遠也不在大小,更不需要巨集偉。那怕一句關心的問候,一聲稚嫩的我愛你,都能讓父母受寵若驚綻放最美的笑容。或許只需要一個擁抱,或者一杯熱茶,都能讓父母感動好久好久。陪父母聊聊天說說話,幫父母揉揉肩捶捶背,都值得父母回味炫耀很久很久。是呀,只要我們心存孝心,哪怕最簡短的話語或者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中華美德”這顆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輝。

“找點空閒,抽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就讓這首歌再度唱響大江南北,鐫刻在你我心田;就讓我們帶著這首歌把“孝”文化扛在肩上,繼續發揚光大;讓我們唱著這首歌使“孝”文化在華夏沃土上蓬勃發展,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