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觀後感(通用7篇)

才智咖 人氣:2.39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豬佩奇》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豬佩奇》觀後感(通用7篇)

《小豬佩奇》觀後感1

(一)都是日常生活

講的都是與家人和小夥伴們的相處和遊戲。

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野餐啦、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啦、去探望爺爺奶奶啦、去參加小夥伴的生日聚會啦、一起在遊樂場或幼兒園玩啦……並沒有保衛地球、勇鬥惡魔、拯救人類等情節,就是完完全全的日常,與小朋友們所要面對的現實生活基本一致。

(二)簡潔而不失細節

每一集只有五分鐘,絕不囉嗦,但該說的都沒落下。

如在冷天和下雪天的場景裡,出去玩之前,大家都會戴上帽子、圍巾、手套。跳泥坑時都穿著靴子。豬爺爺和豬奶奶看電視時會選擇園藝節目。佩奇的小夥伴們在幼兒園的公開表演節目上大多表現出害羞和緊張的情緒。豬爸爸開車時如果天窗是敞開的,一家人的耳朵便會隨風飄揚……

(三)真實

不僅反映在貼近生活上,更多的體現在大家的性格中。

佩奇因自己不會吹口哨而向好朋友小羊蘇西打電話傾訴,開始她為蘇西也不會這項技能而感到安慰,可當聽到蘇西在電話裡吹出了哨音時,她迅速結束通話了電話。

豬爸爸為了在牆上掛個相框竟然煞有介事地搬出了一整套工具,結果弄壞了牆相框還忘了掛,豬媽媽回來後三下兩除二就掛好了(豬爸爸這種化簡為繁的特性不僅在很多理工男身上可見,也似乎與他的職業有一定關聯度,佩奇和喬治有一次去參觀豬爸爸的辦公室,含糊說明了豬爸爸的工作與資料分析有關)。

豬爸爸還在遇到麻煩時不喜歡豬媽媽向豬爺爺求助(除了面子問題,還有一個可能是因為豬爺爺是他的岳丈而不是親爹:佩奇和喬治有一次去豬爺爺家玩,發現一個房間,豬奶奶說是豬媽媽小時候住的)。

幼兒園小朋友在表演小紅帽的話劇時狀況不斷,有的因為緊張忘詞,有的因為害羞說不出話。豬爺爺和狗爺爺相互貶低對方的船,甚至彼此對罵“海狗”、“水豬”,用豬奶奶的話說“都多大歲數的人了,還這麼逞強!”

(四)人情味

大家一起去探望和照顧生病的棕熊醫生。羚羊夫人引導小朋友們照顧新同學大象艾米莉。爸爸媽媽們在羚羊夫人面前回顧自己當年上幼兒園時的場景。豬奶奶專門為偷吃花籽的小鳥們準備了放置食物和水的籠子。大人們相互幫忙照看彼此的小孩,豬爺爺和狗爺爺更是經常充當小朋友們的頭領……

(五)寓教於樂

其實每一集裡都有教育,或者針對大人,或者針對孩子,但完全不存在刻意死板或居高臨下的感覺,都是順帶而為,更沒有嚴肅的長篇大論或乾巴巴的大道理,多數時候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點到即止。

如佩奇一家去超市購物前會先在家裡列一份清單(從而避免了漫無目的的閒逛和非必需消費)。豬爺爺帶領孩子們在遊樂場玩,因為沒有實行排隊原則而累得筋疲力竭。佩奇和喬治總是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僅存在極少數的例外)。佩奇在被告知牙仙子在她睡著後要來取走她掉下的牙齒後,不僅刷好長在嘴裡的牙,還特地刷了刷掉下來的那顆牙,因為“牙仙子拿走它的時候會覺得它很乾淨”……

(六)英式文化

紳士文化算是比較突出的:除了人們的日常表現(集中體現在禮貌用語和日常問候上)之外,狗爺爺在豬奶奶懇求他搭救豬爺爺時的迴應和舉動也非常具有紳士風度。

個人主義:因為存在較強的個人主義,對公平的追求和對特權的反對便比較突出,這一點集中反映在豬爺爺帶領孩子們在遊樂場玩樂這一集裡,特別強調:“即使是小孩子也要排隊”、“即使是像爺爺這麼大年紀的人也要排隊”,當然,個人主義也不是英式文化的特有現象。

另外,劇中大人們(尤其男士)的日常表現也多少表現出了一點英國人固有的孤傲特質(如豬爺爺、狗爺爺、豬爸爸、兔先生)。

當然最突出的就是飲食結構和習慣了:佩奇一家人都喜歡吃冰淇淋,豬媽媽和豬奶奶總是為大家準備很多巧克力餅乾,大夥出去玩總要帶上高熱量的甜點(豬爸爸的大肚腩就是顯著見證),佩奇最喜歡玩下午茶遊戲,她還有一整套茶壺茶杯,豬爺爺說“土豆這種食物,吃再多也不會嫌多的”……

綜上所述,《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觀看的動畫片,小朋友們不僅能從中認識到很多新事物,還能學到一些社會的普遍規則以及和小夥伴們的相處之道。

《小豬佩奇》觀後感2

放學回家,女兒說:“媽媽,我想看小豬佩奇!”和女兒約定好看三集動畫片。每次女兒看動畫片,我都會自己去忙別的事情,這次女兒抓住我的手說:“媽媽,你陪我一起看好嗎?”於是,就坐了下來陪女兒一起看動畫片。

我們看的是《小豬佩奇》中的紙飛機,內容講的是:爸爸去上班,小豬佩奇、喬治和媽媽一起做紙飛機,做飛機的紙張是爸爸的重要檔案,一隻飛到了樹上,一隻飛到了花盆裡,一直飛到了池塘裡,小豬說還想做一隻大飛機,於是又拿了爸爸的一張大檔案紙,剛要起飛,爸爸回家了,於是爸爸幫忙把這隻飛機給飛了出去。爸爸說他回家是為了找重要檔案,於是一家人一張一張的給爸爸找回來,最後一張被爸爸自己飛出去了,找不到了,最後這隻飛機飛到了爸爸的辦公室。

看完動畫片,我心想如果我是這位爸爸,找不到自己的重要檔案,心裡肯定是非常著急,當知道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重要檔案給做成了紙飛機來玩,不是一頓罵那應該就是一頓打。而這位爸爸卻在孩子找到檔案的時候,高興的對孩子說了一聲:謝謝!回想自己和女兒的交流方式,一般都是我要她做什麼,她就必須做什麼,覺得自己要求的都是對的,都是為她好,卻不曾想過她真的需要什麼,想要什麼。那天無意和嚴老師說起,女兒總是不願意穿我買的衣服,嚴老師對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她為什麼不願意穿,是不是她穿起來活動不方便,或者是老是換衣服她嫌煩?”我從來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只是覺得她不配合,不願意穿衣服。女兒放假回家,看到了她的成長記錄冊上,畫的一家人,上面有爸爸和外婆,卻沒有媽媽的存在。每次出門在外女兒從來不想念我,而爸爸去上班,女兒卻哭的稀里嘩啦的,想想自己和女兒的相處,確實是非常獨裁,於是她最不親近我。

反射到自己的教學上,我也應該放寬心態,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天真,活潑,好動,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的調皮我非要去計較,有時候可能就適得其反了。有時候放手去讓孩子自己去做,比自己逼著會效果更好,以後不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學生,我都得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不要一味的只覺得是為孩子好就一定要她去做,我要求的或許並不是孩子想要的。

《小豬佩奇》觀後感3

閒來無事,陪家裡的小孩看動畫片《小豬佩奇》。畢竟是給小孩子看的,幾乎沒有什麼很複雜的故事情節,就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樂。不過,看著看著,發現一個很大的感悟,那就是在教育孩子上面,西方國家和咱們大中國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同。有其中的一節劇中,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小豬佩奇家的車壞了,放到修理店修去了。但是因為佩奇一家需要出去遊玩,就開了修理廠的一輛新車。

遊玩的途中,小豬佩奇就問她的爸爸,新車上的這些按鈕是做什麼用的?小豬爸爸的回答是,你可以試試看它們是做什麼用的。然後小豬佩奇就一個一個的試新車中的按鈕。就如此簡單的一個故事情節,不禁讓我想到了東西方教育孩子的不同。如果在我們中國,大概很多家長都會告訴孩子,不要亂動車上的東西,尤其是車子還不是自己家的時候,很是小心翼翼,什麼也不讓孩子去動。

在我們身邊,見了太多的家長,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個不要動,那個不要碰,壞了就不好了。於是,孩子打小受的教育都是小心翼翼的。雖然學校裡不斷的告訴大家,要創新,要敢於動手。可孩子們真正可以動手的地方,又有多少呢?而在西方國家,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多的是,你可以去試試,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壞了大不了爸爸媽媽和你一起修好。

突然間好羨慕西方國家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就做到真正的去動手。長大以後,就可以真正的敢闖,敢拼,而不是擔心壞了什麼而受到爸爸媽媽的責備。大概,真的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在咱們大中國,真的就適合孩子們小心翼翼的生活。但是,我還是希望,咱們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們多點動手的機會,少點責備。哪怕壞了什麼東西,得到的也應該是鼓勵,而不是責備!

《小豬佩奇》觀後感4

最近,一隻長得像吹風機的粉紅豬刷遍了各大網路平臺的各個角落,以迅猛的攻勢俘獲了網友們的芳心。

主創團隊可能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在英國誕生13年,登陸中國僅僅3年時間的學齡前動畫片竟然以這樣的方式火了起來,成為了史上最賺錢的動畫之一。

小豬佩奇穿上身,今天我是社會人已成了網友口中的口頭禪。而社會人是指看起來很凶,穿著特別富有魔幻主義色彩,但實際也並沒有有違法行為的一個社會群體,這樣說起來倒是和香港電影裡的古惑仔有幾分相似之處。

而網友們對它的熱愛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技能滿點的網友們把這隻pink感十足的小豬P在各大品牌LOGO裡:

小豬佩奇為何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各界的寵兒呢?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表情包擴大了國民知名度。表情包是現在最受歡迎,最接地氣的一種表達方式,它的運用不受年齡的限制,可謂人手必備。就算你沒有看過小豬佩奇動畫片,表情包肯定是有的。這就為小豬佩奇迅速積累了國民知名度。

2、段子手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梗。諸如上文提到的小豬佩奇穿上身,今天我是社會人、今天也是精緻的。豬豬女孩、塑料姐妹情,這些都來來自於小豬佩奇。

3、IP衍生品的不斷產出。在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小豬佩奇手錶、玩偶、紋身等各種衍生品造型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年輕人們如此喜愛小豬佩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排解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在泛娛樂化時代,各種網路文化與傳統主流文化相互碰撞,擦出火花。這樣擬幼的社會心態和文化現象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擬幼不僅限於成年人喜歡充滿童真樂趣的事物,更表現在近年來風靡的網紅臉,她們的都有一雙同質化的眼睛,眼神只透露出兩個字無辜。雙眼迷濛、涉世未深、楚楚可憐,這就是網紅臉的標籤。

從表面上來看,這種擬幼文化與傳統主流文看似並無矛盾;但從實際上來看,這種網路亞文化對傳統優秀文化造成了侵蝕,而新媒體時代又為各種網路文化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形成了客觀存在的基礎。要更好地發展新媒體,那麼我們就要認可這種網路文化的存在,但是,我們還是要對網路文化進行適當管理,防止鳩佔鵲巢,讓網路亞文化佔據主流地位。在保持傳統優秀文化主體性的同時,對網路亞文化進行合理的引導,從對峙走向融合,減少文化衝突,達成更多文化共識。

《小豬佩奇》觀後感5

我看過許多動畫片,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豬佩奇》。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小豬喬治“打嗝”的事。有一天,喬治喝了滿滿的一大杯果汁,因為喝得太快,所以喝完就“嗝嗝嗝”地打起嗝來。佩奇看見喬治打得滿頭大汗,連氣都快喘不上了,還挺可憐的,於是它想幫助喬治。它想啊想,想到了一個辦法。它用盡全身的力氣拍喬治的背,沒想到,喬治打得更厲害了。

佩奇又想啊想,又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讓喬治使勁喝水,可是喬治還是打得越來越厲害,整桶水都快被喬治喝光了也沒有任何作用。

佩奇連續想了兩個辦法,喬治的“嗝”還是沒有被治好這可怎麼辦呢?不一會兒,佩奇又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想嚇唬嚇唬喬治,於是,它趁喬治沒注意的時候,突然跑到喬治的後面,大叫了一聲,喬治被嚇得哇哇大哭。這時,豬爸爸和豬媽媽聽見了哭聲,連忙跑到了喬治的房間裡,對佩奇說:“佩奇,你竟然敢欺負喬治!”佩奇說:“不是這樣的,我是在幫忙治喬治的打嗝,你看,喬治都不打嗝了。”豬媽媽說:“對不起,我誤會你了!”佩奇說:“沒關係。”

這就是我喜歡的動畫片,你們喜歡嗎?

《小豬佩奇》觀後感6

小豬佩奇紅極一時的動畫人物,大家都很喜歡它。今年是金豬年,憨厚可掬的小豬佩奇也走進了電影院,其他真人演員一起上演了一場紅紅火火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另我頗有感觸。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湯圓、餃子姐弟倆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當他們像往常一樣準備回爺爺奶奶家過年時,爸爸媽媽卻告訴他們:南方的姥姥和姥爺要來了!今年就在自己家過年了。不料在三亞度假的爺爺奶奶過於思念孫子、孫女,提前回到家中過年……影片中通過小豬佩奇的故事講述了許多個過年的習俗比如剪窗花、貼對聯、穿紅衣……同時因為生活方式不同,南方的姥姥和北方的奶奶摩擦出了一段獨特的火花。

整部電影最讓我感到溫暖場面是湯圓、餃子一家團圓時的幸福。在一年的辛苦奔波之後,誰不願意回到家這個心靈的港灣,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吃團圓飯呢?記得我讀過一本書名叫《回家》,這本書主要講讓述了:隨父母外出打工的陳小溪雖然買不到回家的火車票,卻仍然堅定的要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他不惜加入春運時的“鐵騎大軍”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回到老家的故事。她對家的依戀讓人為之所動容。影片中的一家亦是如此。他們雖然生活習慣不同,但是他們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倒也是和和美美的度過了一個幸福年。可見親友團聚是人們心中很重要的慰藉。

事實上,這種渴望團圓的事例就在我們身邊。我的外公外婆現在住在南通,我們一家住在海門。每隔兩個星期,我們就要回南通看望外公外婆,風雨無阻。每當我們和二老圍坐在桌邊,拉著家常裡短,人人臉上都掛滿了幸福的微笑。

這部電影雖然很短,只有八十一分鐘,小豬佩奇出現的場面也不多,但每一個片段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人過年時的傳統,體現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告訴我們雖然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多少有些不同,但只要和和美美的團聚在一起那就是幸福的。

《小豬佩奇》觀後感7

今天,我和女兒共讀的是《佩奇的新鄰居》,小豬佩奇,算得上女兒的第一個動畫偶像。她幾乎擁有佩奇的所有玩具,甚至給她的弟弟都會起名叫“喬治”。

我們每個人曾經都是孩子,而我,曾是一個格外愛看動畫片的孩子,到今天,我也是一個愛看動畫片的爸爸。

小豬佩奇,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動畫片之一。

勇敢、可愛又有些憨憨的爸爸、從不會發脾氣且溫柔冷靜的媽媽、個性開朗但內心有小九九的女兒、單純可愛的弟弟。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非常相愛。這是一部教會孩子愛和被愛的動畫片,沒有說教,價值觀都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我一直覺得這部動畫片的英國編劇太讚了,如果沒有足夠的生活觀察力,是寫不出如此優秀的動畫片劇本的。

《佩奇的新鄰居》只是小豬佩奇的其中一集:

佩奇的爸爸是一個建築師,他設計了一個三層樓的房子。佩奇在她爸爸的圖紙上,加了一個鞦韆。牛先生是施工人員,他們按佩奇爸爸的圖紙修好了房子。隨後,佩奇的新鄰居狼先生一家人住進了新房子,而小狼也擁有了一個好玩的鞦韆。

這個故事裡,我想讓女兒明白:

1、你在圖紙上描繪的一切,都有可能變成現實。比如佩奇在圖紙上畫了鞦韆,最後鞦韆就真的出現在新房子旁邊。

2、房子絕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成果都必須由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

3、在三隻小豬裡可怕的狼(吹口氣就能將房子吹垮),成了佩奇的新鄰居,他們並不可怕,還很可愛。學會多角度的去觀察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獲得不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