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金陵十三釵有感

才智咖 人氣:3.11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金陵十三釵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1

一部十分有張力,看後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比較”組成。教堂里人性的溫暖關懷與教堂外橫屍遍野殘壁斷桓的比較;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臉與後面負職責有擔當的比較;十三釵開始自私地搶地窖與後面代替學生送死俠義柔情的比較;士兵開始有退縮情緒,到後面英勇抗敵捨生取義的比較;孟先生帶著漢奸的袖套,之後卻冒死帶來修車的工具,貢獻出通行證;教堂小男子漢小小柔弱的年紀個頭卻充滿了大男生的大義凌然有擔當負職責,為了養父的囑託保護女孩子們,最後為了湊數走進送死的隊伍;還有十三釵風塵味十足的打扮和之後短髮藍袍的清純味道的比較,墨玉沉穩大氣有擔當與他的姐妹們的比較,墨玉對假神父開始的不屑厭惡與後面的相知相愛的比較。

電影裡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節的設計,演員的演繹,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麼感人,那麼豐滿。關於墨玉關於假神父,評價的人太多,我這天只說說配角。

軍人以人體盾牌衝向坦克,那個鏡頭個性有衝擊力,最後的班長用智慧殺敵,與敵人同歸於盡,班長在教堂外關注著這些孩子,關鍵時候開槍救了孩子們,班長將瀕死的浦生送進教堂,讓他“在溫暖一點的地方死去”。軍人的英勇,智慧,俠骨柔情,在這一組組鏡頭間展現無遺。整部戲戰爭場面不多,但是表達得很充分,悲壯的情緒基調裡,有著軍人們與日本兵鬥智鬥勇消滅兩幫敵人的淡淡的喜悅。

教堂裡的小男子漢話不多,但是個性有男子漢的味道。拿著竹篙阻止十三釵翻牆進來,之後卻主動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兩個溜出去拿東西的姐姐。請求假神父留下來作為教堂的擋箭牌,女孩子的名額少了一個,他強烈要求自己冒名頂替走進送死的隊伍。

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神父的囑託。多麼讓人敬佩的男子漢啊!那個沒有現面的逃跑的廚子老陳,作為教堂裡唯一的成年男生,很好的襯托了小男子漢的高大形象。

為什麼墨玉能提出捨生保護女學生?正因她13歲前也是教會學校的學生,保護學生就是保護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兒如果在世,也是13歲,他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影片的這些細節,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浦生送進教堂,不僅僅表現了軍人的柔情,更造成了之後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慘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讓墨玉為素昧平生的女學生送命準備了感情基礎。女孩子關鍵時候從地窖邊跑開,避免了十三釵被日本人發現——這讓開始還不準學生進去的十三釵們自責,感動。墨玉大姐大氣場的渲染,為後面姐妹們為她所動同意一齊代替孩子們送死做了鋪墊。一個個小細節,為影片最後蕩氣迴腸的高潮情節打好了基礎,讓人覺得十三釵們的決定自然,不會太突兀,不做作。

在橫屍遍野的南京,這些社會下層的不夠光鮮體面讓人鄙夷的社會底層人們,以人性的光輝帶來觀眾們的溫暖和期望。

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也許奧斯卡正因歷史背景以及對中國的固有的偏見,不會給我們頒獎。但是,在我心中,這是足以勝過任何奧斯卡電影的好作品。當然,如果音樂方面能更精緻一點就更好了。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2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導演執導的一部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電影。這部電影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悽慘而悲壯的故事。

在電影中,我看到了為了軍人的剛強堅毅,看到了不分國界的仁愛之道,看到了風塵女子在國難面前的超凡勇氣,也看到了“落後就要捱打”的不爭事實。

軍人是偉大的,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衝在最前面。哪怕毫無勝算,哪怕看不到希望,哪怕整個城市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也會站起來,守護自己能夠守護的生命,本是血肉之軀,只因為披著一身軍裝,就永遠會記得自己的使命。我敬重軍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現在的我們。

在國家慘遭侵略的時候,站起來的不僅是軍人,而是所有有擔當的熱血中華兒女。有人看不起風塵女子,覺得她們不乾淨,覺得她們有辱人的高貴。但是,在那個戰火慘遭蹂躪的南京城裡,正是這樣一群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用自己的性命換來了十幾個學生生還的機會。

大愛無疆,愛是不分國界的。在慘遭侵略的南京城,有這樣一位外國人,他本來是一個入殮師,為了保護無辜的學生,他披上了神父的外衣,擔當起了守護教會學生的使命。他本有機會一個人平平安安地離開,卻見不得美好的生命被肆意踐踏,於是,冒著生命危險把十幾個學生帶出了“地獄”。

如今的祖國母親很強大,她可以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孩子們。但是,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我們有責任讓祖國更加強大,也有義務成為更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3

剛剛看過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第一次為老謀子的片子湊票房,也是因緣一天中午無意間看到的拍攝背後的故事,加上身邊好評如潮,於是感覺似乎有非看不可的意思。於是落座影院,猶如坐在燈光搖曳的一方四方桌前,聽一個老人娓娓講述一個驚心動魄而又美豔動人的悲慘故事。老人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於我,自然是托腮凝神,聽者用心。

看他揮灑所有氣力,潑墨揮毫,堆砌出一個多維度的廢墟,最後,讓一朵美豔不可方物的花朵在其頂上燦爛盛開!那如死灰般灰白的大地、那浸透鮮血的殘垣、在他的指揮下,統統成為舞臺的半尺背景。能夠看出攝影出道的他仍然忠誠於畫面映象中巨大的視覺反差:行走於硝煙烽火中的女孩,炮火聲中低吟淺唱的女子,還有一個維繫於她們之間的異國男子。毫無疑問的是老謀子這次拿到了一個好劇本,想比之前的幾部作品,這個故事更加撼動人心,情節也更加跌宕且符合邏輯。

觀影完畢,感覺身邊的人與我一樣,沉重、悲憤的情緒猶如擁堵在喉,無法言語。糾結其中的,無非愛國情、民族恨之類的東西。但細細品味整個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卻好似夜幕中的秦淮河水,薄霧藹藹,模糊難辨。手捧琵琶吳儂軟語的絕色女子也好,血肉橫飛的戰場上智勇雙全的狙擊手也罷,清澈如水般的小女孩和英俊正義的假神父,人物一個個的都濃墨重彩一一呈現。就如張藝謀本人所說的,整個故事就是想要展現出戰爭中的一抹粉紅,他最終做到了。但是,於我,也僅僅是這樣一副精美畫面,僅此而已。

想起同樣戰爭題材的一部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讓人在快樂中流淚、悲傷中微笑。人性的雕刻在最平凡的情感流露中打磨出深刻的印跡。此片曾囊括3 項奧斯卡大獎以及 6 項提名。老謀子這次也想要角逐奧斯卡,在我看來,似乎還有一段距離。姑且不論整個故事描繪的`方式是否得當,眾多初試演戲的演員膚淺的表演也會成為此片的一大致命傷。也許老謀子真的是距離平淡的生活太久遠了,用盡各種雕刻的工藝技術、耗費巨資所雕琢出來的作品,外表炫目卻無法觸動人心深處最柔軟的那一塊地方。畢竟,既要注重每一個細節,又要對得起鉅額的投資是很難兼顧到的。但願如我這樣的觀眾很少,畢竟太貪心了一些,也希望中國電影市場上少一些我這樣的挑三揀四苛刻者,也許這樣的話,中國電影人才會信心滿滿,走得更遠。

之前看過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這也是成為我走進影院的主要原因。幕後工作人員努力的工作、導演整夜整夜的討論劇本、小演員們剪掉長髮時的傷心哭泣、巨大的戰場和氣勢恢巨集的教堂從無到有。每一個鏡頭十幾二十次的重複,所有這些背後的點點滴滴均因為真實、因為執著,所以美麗。於是,過程相比結果本身,更甚於深刻與動容,於我來講,這份背後的真實才是真正的“秦淮美景”。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4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南京。

這裡的樓歪歪斜斜只剩框架,這裡的街巷塵土飛揚屍橫遍野,這裡的空氣充滿著硝煙與血腥,流彈穿梭在煙塵之中。這裡還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個洋人神父。還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們身負罵名,被世人唾棄,卻為了女學生們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絃,甚至臨死前手中還緊緊握著琵琶弦,想起豆蔻對蒲生純純的疼愛,想起這些秦淮河的女人們心底的善良,也痛心於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觸目驚心的傷痕。

長谷川大佐用不帶一絲憐憫的口吻要求女孩子們去為他們的慶祝會助興唱歌,而其實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絕不僅僅是唱歌,女孩子們的寧死不屈讓讓我擔心。南京城已經屍橫遍野,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嗎?“我們替你們去。世人說我們無情,姐妹們就做些有情有義的事,來改改這千古罵名。”這是秦淮河的女人說出的話,也是這部電影中最讓我震撼和難忘的話。

送死前夜,她們還是笑著。在身上藏著鏡子做成的小刀,笑著說能賺鬼子一個眼珠子。剪去曾經打著卷的漂亮頭髮,和一個守護著女孩子們的神父養子陳喬治,來到了鬼子的慶功會。

電影《金陵十三釵》並沒有交代結局,但這也足夠了。這群秦淮河的女人如此美麗,令人仰視。

南京的硝煙還在飄蕩,盤旋在南京的上空,盤旋在我們的史書中,飄蕩在我們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軀和鮮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軀和鮮血一點一滴,一磚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個女人展示著她們的風采,唱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不屈。“秦淮緩緩流啊,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啊。”

她們帶來喧囂、混亂、醉生夢死,大敵當前,她們還要吃要喝,嬉笑耍鬧,賣弄風情。但她們的喧囂透著生命活力,她們的調笑混雜著人性溫暖。她們卑賤,卻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們用自己薄弱的力量,為和平壘起一道牆。

20xx年的西安,電影《金陵十三釵》讓我明白了中華民族為什麼屹立五千年不倒。我們會銘記歷史,感念前人,珍惜現在。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5

天,依舊靜靜的;地,依舊靜靜的;秦淮水,依舊靜靜地、緩緩到、流著。

金陵秦淮,這個美麗妖嬈的地方,有著一群群美麗風情的女子,一代又一代,秦淮流出了亙古的風采。

蒼煙漠漠,古都杳杳。古樸嚴實的城池瀰漫著風沙。長河的落日,大漠的孤煙。一望無際的黃沙,掩蓋了關山,掩蓋了醉臥沙場的不歸勇士。然而,細雨漫漫的江南,秦淮水卻依舊靜靜地淌。醉生夢死,溫柔鄉里唱不盡的《秦淮景》;紙醉金迷,瑰色河流數不盡的風情女子。亂世紅顏陳圓圓,妖嬈顧盼董小宛,傾盡國色顧橫波……一揚手,是陣陣香風嬌襲,一頷眉,眉間是無盡風情。扭動的軀體彷彿妖嬈的藤蔓,又如楊柳輕擺,一步步滋生出片片紅蓮。琵琶低吟,夜夜笙歌。秦淮八豔們嬌柔的笑聲,滋養了這條美麗的河。漸漸地,秦淮水染上了脂粉的顏色,靜靜淌著的是少女們豆蔻的芳香。

然而,烽煙開始升騰,山河即將破碎。嘯天的孤狼喚不回明朗的圓月。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冥冥暮色如一襲紗衫,飄動著淡淡的哀愁,戰爭的鼓聲淹沒了撩人的琴音。

自古巾幗出動蕩。這群柔弱苦命的女子摔了琴,斷了弦,卻舞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國土動盪,這群低眉溫順的女子,雖處低層,卻揚起了錚錚節氣。惟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風雲湧起,朝代更替。清朝建立,明朝滅亡。一將功成萬骨枯。秦淮八豔已成為過去。然而,不屈的是秦淮邊的女子,不滅的是誓死衛國的靈魂,不悔的是心底深處的良知。

秦淮水緩緩流,流不盡的風花雪月,流不盡的傾城容顏。

1937年的南京,1937年的秦淮。

當華美的旗袍褪下,當樸素的藍布大褂穿上身,這群搖曳生姿的女子,帶著秦淮的風情,去了日本人的宴會。

“我有一段情呀,唱撥拉諸公聽……”,舉手投足間,昔日秦淮的錦繡,昔日秦淮的脈脈清流,昔日秦淮的燈火輝煌,彷彿都在那個小小的教堂演繹。

還憶浴罷描眉,還憶舞袖歌裙,都在咫尺間,清淚四溢。

秦淮八豔,為的是自己的民族;李教官,為的是自己的使命,那金陵十三釵呢?她們本來可以活著,但卻為了那一群女學生,斷送了自己的生命。她們也曾畏懼。她們淪落風塵,卻依然堅強地活著,即使在一雙雙魔掌下掙扎,卻也不忘活著,她們比誰都渴望生命。然而,她們還是去了,為了毫無干系的女學生,她們最終還是去了。秦淮、秦淮,你到底是怎樣孕育了這些堅強美麗的女子?

鮮紅的血液染紅了琵琶的琴絃,鮮紅的血液瀰漫了金陵的天。那遲緩前行的坦克也在為她們哀歌麼?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我只願,那盤旋在空中的禿鷲,啄去日本人的眼睛,因為他們的猥褻玷汙了秦淮女子的妖嬈風情;

我只願,那憩覓在深山的毒蛛,吸盡日本人的血液,因為他們的骯髒汙染了秦淮水的清淨;

我只願,那十八層地獄的烈焰,焚去日本人的肉體,因為他們的肢體觸碰了中國的天顏!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宣一聲佛號:善哉!善哉!為的是我心中的怒火,為的是那仇深似海,為的是秦淮女子香魂不在。

春去秋來,花開花敗,昔日的跫音已漸行漸遠,秦淮女子的笑靨也已風吹雲散。

那一脈靜靜的秦淮水,卻仍然緩緩地流著。帶著歡歌,帶著笑語,帶著華燈,帶著記憶,靜靜地流著,流過亙古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