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觀後感(15篇)

才智咖 人氣:1.35W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哪吒》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哪吒》觀後感(15篇)

《哪吒》觀後感1

《哪吒之魔童降世》20xx年深受大人與小孩喜愛的電影,看這部電影時,有人哭,也有人笑,因為它真是既好笑又感動呀!

頭扎“丸子頭”,身披混天綾,脖套乾坤圈,腳踩風火輪,手持火焰槍。哪吒這個形象,已經刻在了中國幾代人的心中。

這部電影寫的是哪吒本應是靈珠,卻因為太乙真人的大意,變成了魔丸。魔丸本應是會大開殺戒,而哪吒沒有,他在最後拯救了陳塘關!

哪吒生來被眾人排斥,十分孤獨,百姓們還沒見到他,只聽見他的聲音,就急急逃跑,不想看見哪吒。後來因為要抓捕海液叉,意外結識了敖丙,從此和敖丙成為了好朋友。後來敖丙想埋了陳塘關,哪吒奮力保護百姓,伸出三頭六臂撐起了敖丙做的“冰天”,這種不怕被百姓排斥,還拯救他人的精神讓我深深地感動了。

最後哪吒即將被天雷劈死,敖丙站出來與他一起抵抗,最後太乙真人出手相救,他們的魂魄才被保留。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臺詞,就是哪吒在我心中的形象。

《哪吒》觀後感2

暑假裡,姑姑帶我去看了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哪吒顛覆了以前傳統的形象,以前的哪吒是扎著兩個小辮子,光著兩個小腳丫,踩著風火輪,可是在這部影片裡,他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小孩,他有大大的眼睛和大大的嘴巴,濃厚的黑眼圈,不整齊的牙齒,還有那一副整天把手插在口袋裡的樣子,與他那末頭的形象非常符合。

故事的一開始,哪吒還只是一個小魔丸,他的母親生他的時候,在肚子裡懷了三年,生不下來,於是他的父親就去往仙界求助,在仙藥的幫助下,哪吒終於降生了。哪吒小的時候很頑劣,又很愛搗亂,還喜歡戲耍村民們,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怪物,都離他遠遠的。其實哪吒很想跟村民一起玩,很想有個好朋友,他很孤獨。有一天,村裡面忽然出現了一隻水怪,大家都很害怕。水怪抓走了一個村裡的小女孩,哪吒很想打敗他,就急忙追了過去。他們在冰湖上進行對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一個穿白衣服的神仙和哪吒一起打敗了那個水怪,救回了小女孩。很多人都以為是哪吒抓走了小女孩,都誤會了他,更不喜歡他了。在哪吒接受天雷的懲罰時,他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主動安慰他們。哪吒很勇敢,他逆天而行,他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著大家。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要學習哪吒這種不服輸的精神,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努力去克服它,而不是隻會尋求家長的幫助,我一定要刻苦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哪吒》觀後感3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至今,哪吒的這句憤慨激昂的吶喊依舊在我耳邊迴盪,難以平復。

陰差陽錯,原是靈珠的哪吒卻成了魔丸。傳說魔術丸會在三歲時遭到天劫,禍害人間。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為了給哪吒積德,整天斬妖除魔,為民除害。可是因為忙碌無法時時陪伴,母親偶爾與哪吒踢一會毽子,哪吒都會開心得亂蹦亂跳。

人們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無法搬動。哪吒非常想被大家接受,可滿杯期待的是他卻遭受了大家的排擠。但當他得知自己的生日宴大家都會來參加時,他興高采烈地邀請了自己唯一的朋友敖丙。生日宴上得知自己真實身份的他一念成魔。可哪吒看到了要為自己換命運的父親時,他從一個註定要成為混世大魔王變成了守護全鎮的大英雄。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哪吒堅韌不拔的精神觸碰了我的內心。他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不信所謂命中註定是哪吒的精神,打破成見倔強生成才是哪吒的註定。

《哪吒》觀後感4

愛是信任、是正義、是責任、是期望。正如《我是哪吒》這部影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有哪吒父母對他的愛,有哪吒對父母的愛,有將軍李靖對老百姓的愛,還有師傅對徒弟的愛,皆如蓮花般聖潔。

《我是哪吒》這部電影講述了勇敢的哪吒制伏了邪惡龍王三太子,為民除害,保護陳塘關老百姓的感人故事。影片中從哪吒熱心幫助大家,雖然有時候會製造出一些麻煩,但是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熱情、樂於助人的孩子;從哪吒獨身一人勇闖龍宮,救回了被夜叉部下抓走的無辜小孩,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且富有正義感的孩子;從哪吒長途跋涉、不畏艱險拜太乙真人為師,並刻苦學習本領,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堅持不懈的孩子。哪吒年齡與我相仿,卻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令人稱讚的事情,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讓我由衷的佩服,並暗下決心向他學習。

這部影片中有一個場面讓我特別感動,哪吒闖禍被父親李靖關禁閉,當他想偷溜出去時,恰巧聽到了父母的對話,父親氣他不思進取,老惹麻煩,母親卻耐心的說:“睡蓮以前只是長在水底的淤泥裡,待以時日卻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此時透過小哪吒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內心的感動。看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每一個孩子都如同一株生長在淤泥中的睡蓮,有了媽媽的水源,爸爸的營養,必將長成一株美麗的蓮花。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是無可比擬的!

《哪吒》觀後感5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有三位神仙,他們是師徒關係,天尊是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師傅,太乙是申公豹的師兄,師傅讓太乙和申公豹把混合的魔丸和靈珠煉製成兩顆分開的丹珠,有太乙保管。靈珠給陳塘關總兵李靖,他們家有個懷孕三年還沒出生的孩子,把靈珠的靈力放在他們家孩子的身上,讓他斬妖除魔,造福百姓。

可是哪吒出生時,太乙真人的師弟申公豹嫉妒他,申公豹偷偷把靈珠拿走,留下了魔丸,魔丸流進了李夫人的肚子裡,變生了哪吒。哪吒從小就受人排擠,沒人願意和他一起玩。

又一次偷偷的跑到外面認識了一個少年,併成為了朋友。誰知,這個少年;敖丙,是申公豹的徒弟。當年,申公豹把靈珠偷走,並且給了龍族的敖丙。

轉眼三年到了,魔丸哪吒要遭天劫—天雷。李凊給呢吒舉辦了一個生辰宴,許多的百信都來了,敖丙也來了,不過,他是來毀掉錢塘江的。哪吒為了拯救錢塘江,擺脫魔丸的控制,打敗了敖丙。正準備接受天雷的洗禮,本性不壞的敖丙來幫助哪吒對抗天雷,最後,太乙真人救了他們。但是,哪吒和敖丙卻只剩下了魂魄。

這個電影告訴我一個道理:不要相信自己的命運,要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命運。

《哪吒》觀後感6

這個暑假的電影對我的想法有很大的影響,讓我對國漫認知有很大的變化。這個暑假看了第一個電影是小時候經常看的《哪吒傳奇》的改編。電影比兒時的哪吒看起來要執著,不好接近,裡面的劇情跟我們所熟知的卻有些不同。

沒有看那部電影的時候,看到哪吒的形象,會覺得他是個十足的小惡魔,他的黑眼圈給他的形象和“表面的性格”加了很多分。他在陳塘關鬧了不少亂子,村民們都是牴觸,懼怕,從不接近他。而哪吒的母親並非弱女子,從她生下哪吒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多活幾年,她與哪吒的父親四處斬妖除魔為兒子積德,雖然公務在身但會盡量抽時間陪兒子踢毽子。母子二人踢毽子的情景雖然有些搞笑,但可以足夠的看出母親對哪吒的愛。哪吒的父親李靖為了讓兒子躲過三年後的天劫,不惜去求符咒,讓天雷來的時候替兒子受劫,這些都沒有給哪吒說,甚至為了給兒子過三歲的生日,拉下面子去求他們一定要來,看了電影后我覺得李靖稱得上是好父親。

哪吒和敖丙因機緣巧合成了他們唯一的朋友,兩人的友情在結局很感人,天雷的出現本來是會讓哪吒魂飛魄散,但敖丙在關鍵時刻也替了哪吒承擔了部分的能量,最後肉身沒保住,但幸好靈魂保住了。

看完電影真的是回味無窮,印象最深刻的幾句話是“別掙扎了,這是命中註定,去你的鳥命。”“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哪吒》觀後感7

哪吒生下來就是個魔童,好像註定要殺人放火,然後被天雷劫打死。太乙真人覺得長痛不如短痛,直接了結算了。但是哪吒的媽媽拼死保護自己的孩子,用雙手抱住他,說,媽媽在,不要怕。

這個時候,哪吒的魔性消失了,甚至臉上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迫於百姓壓力,李靖夫婦只好將哪吒關注府裡,並且設定結界,不讓哪吒出去。而這個時候,李靖在天上,找元始天尊,希望收回天雷劫。

哪吒的媽媽想的是,每天幫助陳塘關百姓斬妖除魔,幫助哪吒積德,從而讓百姓認可哪吒。沒想到的是,他們兩個都錯了。小哪吒,此時最需要的是陪伴,哪怕就是陪他踢毽子,如此簡單。

他覺得自己很孤獨,每天活著就在等死,父母也不在身邊。他就三番五次,跑到街上,尋找可以結交的朋友。原本一些小孩子是願意和他玩耍的。但是百姓的成見大於山,看到哪吒,就立刻抱起孩子,躲得遠遠的。這也養成了哪吒厭惡世界的性格。

他最開心的事情,居然是媽媽陪他踢毽子。媽媽說:哪吒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哪吒要的不多,要的只是陪伴。

當哪吒媽媽意識到錯誤的時候,決定帶哪吒遊山玩水,好好陪伴兒子。可是爸爸想的還是讓哪吒成為英雄,不能說這個不好,但哪吒畢竟是個三歲的孩子。

陪伴是如此重要,父母的陪伴,可以把一個壞小孩變成一個好小孩,這是《銀河補習班》的故事。如果你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會很孤單。

所以,陪伴是如此重要。

《哪吒》觀後感8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可謂是國漫巔峰啊!幽默又不失感動,看完這部電影,我完全顛覆了之前對哪吒的印象。在這部電影中,一個個性獨特,狂浪熱血的哪吒活脫脫的展現在我眼前。

在這部電影中,哪吒因為是魔丸投世,所以被村裡人討厭,雖然他只有三年的生命,但他的父母都沒有放棄他,把他送到他師父哪裡去學習,在他師父和他父母的教育下,他決心為村子斬妖除魔。可他那狂躁的性情還是沒有磨掉。儘管他救了一個女孩,但還是被全村人誤會。但,到了結尾最後,村子的人都開始接受他甚至開始敬佩他了,因為他冒著生命救了全村人。

他,讓我感動。在他與敖丙對決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來決定。”是啊,命運雖不公但也要和命運鬥爭到底,別人說什麼要他們說去吧,我們的命運不需他們來管!

不論身份,做魔做仙都由自己!你的命運,就在於你!它也讓我明白,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既然命運不公,就與他鬥爭到底!加油,讓我們努力做自己。

《哪吒》觀後感9

《哪吒之魔童降世》讓我非常感動,許多網友也是如此吧,哪吒的父母為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並不在乎別人的各種看法,只要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這三年。

在李靖去虛空之門,去找元始天尊解除天劫,在門口看守的小云雲給出了答案:“你找天尊也沒用了,這個咒是無解的。”李靖卻失望極了,可想而知,李靖真是太關心哪吒了。

後來,小云雲卻說,可以用這兩張換命符,把一張貼到血親身上,就可以讓另外一個人來代替受天劫的人,來扛了。李靖讓太乙真人保密,不要把這事告訴夫人。哎,為了哪吒連性命都肯付出,這父愛可真是偉大,有多少父親會有這麼堅定不屈的信念呢?李靖值得我們去學習。

在最後,哪吒知道了這事,立馬從平安符裡抽出了換命符,隨後馬上撕掉,燒成了一小些灰,並用混天綾捆住了父母,在這一瞬間,李靖夫婦撕心裂肺地喊著哪吒的名字,恨不得從這混天綾中逃脫出去,跟著吒兒一起扛這天雷,不顧一切地去和哪吒在一起。

哪吒想一想都流下了眼淚,同時,我也不住地流下了淚水。偉大的關愛,是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擊破它,粉碎它的東西,關愛如同一個堅硬的盾牌,任何劍矛也無法把它的心扎碎掉,毀滅掉!

《哪吒》觀後感10

八月十二日,我和媽媽、哥哥、谷糧宇、一起去海亮時代看電影。到了電影院,電影院裡人山人海,水洩不通!服務員還讓我們帶上3D眼鏡,但我覺得很奇怪,讓我們帶上墨鏡幹什麼呀?服務員對我們說:帶上3D眼鏡和不帶上3D眼鏡看見的圖畫不一樣!看了《哪吒鬧海》這部電影,哪吒一出生,人們都說他是魔丸,說他是怪物,不讓孩子和哪吒玩,看見哪吒出現在街上,就用石頭,雞蛋,爛菜葉砸他,哪吒沒有一個朋友,哪吒做好事的時候,村民們不相信哪吒會做好事,而是冤枉他,誤會他,哪吒很傷心,直到他遇到了小白龍敖丙,他們同病相憐,他們成了朋友,因為他們從出生時都被定下了命運,哪吒是魔丸轉世,敖丙是靈珠轉世。

大災難來臨,陳塘關的百姓危在旦夕,原來這都是敖丙故意弄的災難,哪吒放下心中對人們的恨,傾盡全力救百姓們,在這個過程中,敖丙對哪吒說,你的命運就是這樣,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你是阻止不了這場災難的。哪吒說:我命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哪吒把敖丙也感化了,他們共同努力戰勝了災難!

影片中我命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這句話,印象特別深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覺得我也應該像哪吒一樣,不相信命運,不相信別人的打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努力說了算!

《哪吒》觀後感11

我在電影院看了豆瓣網評分高達8.7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快樂神仙,騎著一頭豬喝著酒,說著一口川普話,那就是後來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導演把太乙真人以們仙風道骨的形象改成了本片的笑點擔當。

接下來就是敖丙的師父申公豹和哪吒的媽媽。申公豹說話結結巴巴,讓哪吒誤以為他叫申公公。還有哪吒的媽媽,她懷了哪吒三年,還蹦蹦跳跳的進門,精神極了。生了哪吒後她還成為了一個斬妖除魔的英雄。

相對於《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這個哪吒也發生了大的變化,哪吒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周圍有一圈濃濃的黑眼圈,頭上扎著兩個小丸子,光著腳丫,手插在褲子裡。開心的時候,笑起來還會發光。

電影採用了誇張大膽的風格刻畫了人物形象,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這部電影的特色就是人物的性格特點都被刻畫的活靈活現。電影的看點就是因為它雖然還是套在《封神演義》中《水淹陳塘關》的故事框架上,但是它以“混元珠”為線索,把哪吒、李靖夫婦、太乙真人和敖丙等人的`性格做了一個全方位的大改變,可哪吒心中仍然有善良,敖丙還是成了劇中的反派,哪吒媽媽還是有偉大的母愛……

所以,我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真的很適合家長和同學們看。

《哪吒》觀後感12

中秋節那天,我去觀看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受感動。

小哪吒是一個魔丸變成的娃娃,生命只有三年,一直被大家稱為妖怪。由於他是魔丸變的,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力量,而且很容易生氣、發怒、闖禍。其實,他的內心是善良的,只是因為他的力氣太大了,而且他還不能好好控制,玩遊戲的時候會誤傷到他的媽媽,甚至在打壞人的時候經常會誤傷其他人,因此,大家更認為小哪吒就是個妖怪,連小朋友也都不願意和他玩踢毽子游戲。

後來,哪吒在救一個小女孩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朋友,名叫敖丙。敖丙是龍王的兒子,當他還在龍蛋裡的時候,有個壞人為了當他的師傅,偷走了靈珠並“注射”到龍蛋裡,然後變成了敖丙。按照約定,龍王就讓那個壞人做了敖丙的師傅。最後,他們兩個為了救大家,一起用生命去抵抗雷暴閃電。

電影中,哪吒知道自己是魔丸變的以後,說了一句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意思就是,自己的命運由自己決定,別人決定不了,所以,不要在意別人的眼神,做好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總有一天,別人會對你刮目相看的!

《哪吒》觀後感13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使我大開眼界。

哪吒出生後被大家認為是魔童,不僅沒有受到好的對待,反而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就連他的父親李靖也把他整天關在屋子裡。其實,哪吒本來是善良的,他很想和別人一起玩,也很想去幫別人去做些什麼事,可人們就是不給他機會。這給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使他的性格變得有些怪。

後來,哪吒很想和父母一起斬妖除魔,他師傅太乙真人就帶他去仙界修煉。哪吒進步飛快,沒幾天就掌握了師傅的全部本領。不僅如此,聰明的他又自己悟出了許多連師傅都不會的本領。等自己的能力足夠了,便回到家中,與父母一起保護城鎮不被妖怪騷擾。

在斬妖除魔的過程中,哪吒認識了自己一生唯一的朋友——敖丙。兩人的感情很深,因為在整個城鎮中只有敖丙能理解哪吒,認為哪吒不是一個壞人。他們一起玩耍,一起捉妖……這時,人們也漸漸覺得,哪吒是一個好人。

在電影的最後,哪吒用自己的生命阻止了一場災難的發生,只留下了靈魂在人間。電影以悲傷結束,畫面非常感人。

哪吒身上有許多優點,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哪吒敢於與命運抗爭,不服輸的精神。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像哪吒那樣敢於面對,絕對退縮。

《哪吒》觀後感14

事情的初始是這樣的。

天地孕育一顆混元珠。元始天尊把混元珠練成了魔珠和靈珠。可以說天尊應當是事件的主要負責人。天生一,有分別從來就是人心。也就就二。

電影中好的看點,就是活法。

一種就是活在成見中,特別是因是魔珠的哪吒,人們所起的成見。申公豹和敖丙,同樣也是。人們好像都被表象所迷,沒有給這些人機會。由於成見導致這些人物想改變的信心衰弱,被逼成魔。這也說明了,不要被別人的言語隨便左右。客觀認知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誡人們不要隨便議論他人,不負責任。

哪吒的改變是李靖夫婦的努力,也就是大愛。敖丙的靈性轉魔是申公豹和龍王,敖丙再次轉變是因為哪吒。說明人生過程中和積極向上的人在一起,和愛自己的人在一起,是多麼重要。積極的人設是自己的認知,自己的認知來源於積極的環境。

申公豹最終沒有改變,他想證明元始天尊看錯了眼。從後面的結局可以看出天尊沒有看錯眼,在大難面前,申公豹跑了,申公豹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圍繞著自己。而太乙為蒼生奮身而出,三花被削,喪失了幾百年的功力。在德上已經輸給了太乙。

這裡面還有很多思考,比如說太乙工作時間飲酒,造成工作失誤。大家工作不要學太乙。不過太乙敢於承擔責任,勇於改變。這是大家應當學習的。

電影是很優秀的,學習的地方很多。大家積極思考吧。

《哪吒》觀後感15

最近有部電影很火,叫《哪吒之魔童降世》,姐姐帶我去看了。在回家的路上,姐姐在開車,我在車後邊啃巧克力邊思考。

《哪吒之魔童降世》(由於名字過長,以下簡稱《哪吒》)講述的是一顆靈丹與一顆魔丸,靈丹被認為會造福蒼生,魔丸被認為會導致生靈塗炭。天尊在魔丸上佈下了天劫咒,三年後會被一道雷劈得渣都不剩,而靈丹則轉世作李靖的兒子。誰知,由於申公豹的暗算,魔丸轉世為李靖的兒子哪吒,而靈丹則落入看守海底煉獄(其實等同於把自己也鎖住了)的龍族,轉世為敖丙。後來,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成為了朋友。可在最後,為了龍族,“靈丹”反而成了想活埋村子的“惡棍”,“魔丸”反而成了“英雄”。

我忽然想到申公豹的一句話:“人心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是呀,就像在我們心中,英雄總是英俊強壯的人,而惡棍總是一臉鬍子拉碴。還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難道習慣不可以改變嗎?這句充滿成見的話,卻被無數人奉為經典……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所以,我們一定要拋棄那些成見,正如申公豹所說,“人心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只有完全放下成見,我們才能真正地見到每個人的優點與缺點,公正客觀地評價一個人,而不是被成見矇蔽了雙眼,導致作出了錯誤的判斷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