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才智咖 人氣:2.5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孩不笨》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

不知道為什麼其實很怕看這種電影 我怕想起我那時的生活來

大概每個人在15`6嵗的時候都會遇到些許這種狀況 每個人都會有些同感

家長一直不聼的在說你 你卻一耳朵進一耳朵出 他們問問題你只想要回答嗯啊哦

有些時候你想跟他們解釋剛一張嘴他們卻説你還有理頂嘴

有些時候你聼膩了他們的説辭 明知道你說什麼都是不對就再也不想説話了他們卻偏要你說還一直問你是不是啞巴了

是啊明知道說什麼都不對 還不如不說 最後就全都變成啞巴了

我曾經和tom有相同的感覺 就是覺得家裡就是一個只能睡覺的地方

`那裡看起來什麼都有 其實什麼都沒有`

跟爸媽不知道怎麼溝通 我們的語言他們聼不懂我們的思想他們不理解

你一跟他們説話他們都沒有興趣 唯一有興趣的就是作業做完了沒有做完了就接著做題

我想起jerry在他爸爸生日時送的那幅畫 是爸爸在黑夜裡的樣子

那是怎樣的一種悲涼

像tom跟成才都是因為在家庭在學校找不到自己的世界 才會去在別的方面上凍心思

他們被人教唆去偷東西就純粹為了義氣 他們被人勒索他們搶老太婆的項鍊

他們始終在一起 始終在一起 沒有了別處的溫暖兄弟會是永遠的吧

我哭了好幾次 我開始以為這部電影是純粹的喜劇呢

可是我沒料到後半部分完全就是感情戱 那麼多的場景我仍然還記得

成才被爸爸打喊的那些話的絕望 成才爸爸幫助他打架得依然

jerry告訴爸爸偷錢是為了想要買爸爸的一個小時去看兒子演出 那種單純

tom`jerry爸媽看tom的blog的醒悟

種種種種都是青少年這個年齡層所要面對的問題 我想這應該被冠以[青少年心理教育片]比較貼切

看了後面的影片解説還要演員自述 便更加讚賞樑志強導演的才華

其實説到底 小孩不笨2是說的`讚賞式教育` 就是對待孩子不能只是打罵

家長縂覺得他說了 他罵了 他打了 孩子就會聼 不管怎麼樣反正我說了做不好就是你的塬因

每一個小孩心裡都有兩個小孩 一個好小孩一個壞小孩

儅你打罵孩子的時候你就喚醒了他的壞小孩 他便永遠都忘壞小孩的方向走

但是如果你學會讚賞 學會用技巧來告訴他還要努力 一切就都是很容易的了

還有就是不能只看到小孩壞的一面 對於好的一面要注意多加讚賞

就像學校老師也一樣 得30分就是比25分強 12分就是比10分高

後來想想 我說這些的年齡已經過了 我早已不是那個處在青春期裡叛逆的我了

國中的我 做過多少讓爸媽傷心透頂的事 僵過討厭過什麼都過去了

我想如果這種片子應該在學校裡面放映的 它一定會教會小孩子很多事情

現在的我 有時候仍舊覺得家裡難以溝通 但我不會採取直接衝突的方式

現在我好像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理由來説他們不理解我了

我明白只是時代的問題 我早已不奢求什麼他們能夠懂我

我只是開始明白他們對我的期望 只是明白他們的心

這樣的話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每一個經過青春期的孩子跟家長有過矛盾的孩子跟家長像朋友的孩子

都應該來看看這部電影`小孩不笨2` 塬來是06年的新片

跟`小孩不笨`是塬班人馬 tom`jerry`成才都長大了

tom變得很帥很帥 喜歡他們穿白襯衫的樣子

一起來過青春期的時光吧

看看 你會流淚麼

《小孩不笨》觀後感2

最近宇哥觀看了一部20xx年新加坡的一部有關家庭、教育、成長的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裡面很多情節都體現了那時新加坡的相關問題,時至今日,我認為這部電影對當代中國來講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接下來,我從某幾個情節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和看法。宇哥知識淺薄,如有錯誤,還請包涵。

首先,我想談一下有關性教育的問題。網上現在有這麼一種說法,中國人在教育自己下一代的時候最避諱談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有關性的教育,一個就是對死亡的思考。影片中由於缺少性知識的普及,傑瑞的同學從電視節目中推測和女生牽手等一些親密行為會有小孩,而傑瑞正好和一位女生有過此類行為。由於性教育的缺失,傑瑞並不知道其真實情況,為了不過早當爸爸,在不敢向家長老師求助的情況下,做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舉動。

性教育為何這麼難普及?我想第一層原因就是性教育與傳播黃色資訊的界限太不夠明顯。黃賭毒作為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三大因素,性教育一旦內容不當,有可能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但諱疾忌醫就是正確做法嗎?如今是資訊化時代,兒童可以很早的接觸網路,兒童獲取的很多資訊都是被動選擇。因此,如果不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往往會從一些不正當的途徑獲取某些資訊,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

其次我想是因為中國長時間受儒家思想嚴重,在性啟蒙方面過於保守。當然這對孩子的成長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如何正確的,科學的對孩童進行性教育是當代大人面臨的一個難題。由於缺少性教育而引發的悲劇層出不窮,而因此受傷的往往就是那些無知的少男少女。有些問題宜疏不宜堵,如何正確解決,有何科學有效的方法,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想談的第二個問題在於家長在家庭子女以及工作上的處理問題。由於父親工作忙,傑瑞的表演父親拒絕去觀看,因此引發傑瑞偷錢等一系列事件。其實在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屢見不鮮,甚至在我們身邊就在上演類似的故事。由此現象引發出的更典型的留守兒童的問題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

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抉擇呢?作為一個男人、一家之主、一個家的頂樑柱,為了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而選擇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忽略了對愛人、對孩子的關心。其實這個問題在明面上看根本就是無解的,老婆孩子渴望更好的生活又渴望得到更多來自家庭中男人的關心。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種想法。看似是唯一解的就是可以實現自認為的財務自由後,便不再對更高層次的生活抱有幻想。然而人作為感性動物,從一生下來就是有慾望的。俗話說的好,知足常樂。這四個字或許可以為有相關問題的人一些啟發吧。

當然這部電影裡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學生與老師、老師與家長、青少年與社會、青少年的交友問題。如果逐一分析將會有很大篇幅,宇哥精力有限,暫時先寫出這兩個方面的看法,以後若有時間和機會重觀此片,應該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大家分享。

各位朋友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觀看一下這部電影,相信你們會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思考。

《小孩不笨》觀後感3

“你第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終一次稱讚別人又是幾時。”

這是《小孩不笨2》的序言,一向在我的腦海中漂浮著,讓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復……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孩子的故事,傑利、學謙和成才。

學謙和傑利是兄弟,他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從小父母就對他們倆都很嚴格,成績必須要最好的,可是拿到最好的,父母也不得不到表揚,因為父母要讓他們更好,否則就會對他們嘮叨半天,他們嘮叨時,說話也被罵,不說話也被罵。漸漸地,他們就變得沉默寡言。而父母,絲毫連一點體諒都沒有,整天為了工作早出晚歸,一天與兒子說不了幾句話,溝通都要留言。

記得裡面兩個情節,學謙明白爸爸的電腦壞了後,特意修好,並親自拿到公司。可他的爸爸呢,卻在責怪,呵責學謙的任性,冤枉學謙弄壞電腦。我無法想象學謙當時的心境是如何的不愉快。傑利為了能讓自我的父母看自我的演出,積攢500元來“買”爸爸的一個小時,之後他迫於無奈,出去偷錢。自我的孩子演出是一件自豪的事情,再忙也會去擠時間去看,可他們呢,居然會能夠讓孩子儲蓄500元去買他們的時間。這一切,相信每一個父母明白後都會寒心。

成才的家境並沒有傑利學謙的富裕。他有一個被打斷腿的爸爸,他暴力,凶狠到讓人望而卻步。成才酷愛武功,然而,他們父子為了“武功”不知鬧了多少次彆扭。他的爸爸很愛成才,為了他的孩子能夠讀書,親手抄了163封信寄給新加坡所有的中學,可是,他“愛”的方式不對,他不應當阻止成才的夢想,應當放他去飛,去相信,去理解自我的孩子。

然而,教師的教育方法也令我大吃一驚,成才在學謙的鼓勵下,最終寫了一次作業。然而,他們的教師並沒用鼓勵和表揚成才,而是把成才的作業撕掉,還罵他是個“爛蘋果”。

學校的校規也引起了我們的憤怒。因為一次的意外事件,成才被退學,而學謙也被“鞭打”,鞭打是再學校的禮堂裡進行,當著全校的師生面前,毫不猶豫用鐵尺打。這樣做,無疑會給學生的心理留下陰影。

最終,成才和學謙因為家庭的種種原因,踏上了不歸路:偷竊,恐嚇,搶劫,抽菸無惡不作。可是,他們的本性並不壞,他們搶了老奶奶的項鍊後也迷途知返,還給了老奶奶。而是,社會的人們並不這麼認為。

結局還不壞,因為這件事,成才的父親去世了,成才也所以“打”出了自我的一片事業。學謙的父母因為這件事,明白了孩子的真心。雙方互相體諒,皆大歡喜。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父母應當多親近孩子。小孩做得不好被罵,做得好也被罵。不關注孩子自我心裡的真實想法的教育,註定是要失敗的。

父母還應當轉變觀念。那種以為“打是親,罵是愛,嘮叨是關心、是溝通”的觀念,不僅僅落伍,還很不人性。

真心期望父母明白:孩子需要的父母的稱讚,體諒關心和鼓勵。取得好成績時能夠收到父母與教師的稱讚,做錯事能夠得到父母的體諒。不舒服時有父母的關心,考差時更有父母與教師的鼓勵。

提議父母們行動起來,關心孩子,從稱讚、鼓勵和表揚開始。

《小孩不笨》觀後感4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特別的意義。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援、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援、參與群體的活動,然後形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同。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子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己。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瞭解國彬的情況。國彬把自己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著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老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當人們由於發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己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能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階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

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到特別之處,來發展自己。如果我們堅信自己能進步,並常保持自信,那麼,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

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儘自己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事業問題和學業問題等。

《小孩不笨》觀後感5

——淺談心理學在職高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自己做了母親之後,每每看見我兒子,我就在幻想著他的將來,我想任何父母都和我一樣,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這種厚望就會慢慢變成一條繩索,緊緊地勒住孩子,讓他們不能呼吸。

《小孩不笨2》描寫了湯姆和傑瑞的`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湯姆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著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小孩不笨2》透過三個孩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 , 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競爭激烈的教育文化為背景,真實反映青少年在學校及家庭裡所面對的壓力。本片深入探討父母與子女之間因彼此缺乏溝通而產生的代溝、反映家長管教子女時所面對的困難的主題,永不落伍,放諸四海皆準。本片讓父母反思“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

片中,當小杰瑞想用零錢去買爸爸的時間來看自己的演出,在錢不夠的情況下,他偷了別人的錢,但他的父母卻在沒有了解事情的真象的時候就枉下結論,痛打孩子。這使我想到,自己平時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是否也犯過如此錯誤,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有沒有換個角度,用學生的心理來思考,或許是另一片天空。

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縱是心腸再狠毒的人,也希望自己兒女長大有出息,做人上人,幹既輕快掙錢又多的美差,智勇雙全,一表人材,能說會道,總之是好上加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想培養子女成材的人有嗎?將孩子送到少兒藝校學習的大有人在。有送到市群藝館學鋼琴或小提琴的,有送到少年宮學書法、美術、唱歌、跳舞的,還有送到少體校學體育當運動員的,總之許多為人父母者為子女長大後有出息已蠢蠢欲動了。這很讓我感動和惶恐不安,為人父者捫心自問我為小女做了些什麼呢?難道我願意耽誤孩子前途嗎?我不會有大出息了,難道也讓孩子也沒出息嗎?但事實上,有的時候這些都是一些美好的願望,孩子喜歡嗎?孩子本是一棵稚嫩的小樹苗,怎麼鑄造就形成什麼樣的藝術品。孩子教育重在早期的啟蒙,打什麼樣的基礎就建造什麼樣的建築,鋼筋混凝土灌築的一定是高聳入雲的魔天大廈,破磚爛瓦蓋起的只能是矮趴趴的貧苦人住的搖搖欲墜的危險房屋。家長仍一家之長,是太陽、雨露,陽光雨露不灑在孩子身上還灑在誰身上?!

但是培養孩子,除了捨得為她付出辛苦,捨得為她付出更多的有意的時間,作為家長,我們更應關注孩子是否快樂,是否健康。

《小孩不笨》觀後感6

最近宇哥觀看了一部20xx年新加坡的一部有關家庭、教育、成長的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裡面很多情節都體現了那時新加坡的相關問題,時至今日,我認為這部電影對當代中國來講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接下來,我從某幾個情節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和看法。宇哥知識淺薄,如有錯誤,還請包涵。

首先,我想談一下有關性教育的問題。網上此刻有這麼一種說法,中國人在教育自我下一代的時候最避諱談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有關性的教育,一個就是對死亡的思考。影片中由於缺少性知識的普及,傑瑞的同學從電視節目中推測和女生牽手等一些親密行為會有小孩,而傑瑞正好和一位女生有過此類行為。由於性教育的缺失,傑瑞並不明白其真實情景,為了可是早當爸爸,在不敢向家長教師求助的情景下,做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舉動。

性教育為何這麼難普及?我想第一層原因就是性教育與傳播黃色資訊的界限太不夠明顯。黃賭毒作為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三大因素,性教育一旦資料不當,有可能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但諱疾忌醫就是正確做法嗎?如今是資訊化時代,兒童能夠很早的接觸網路,兒童獲取的很多資訊都是被動選擇。所以,如果不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往往會從一些不正當的途徑獲取某些資訊,以此來滿足自我的求知慾。

其次我想是因為中國長時間受儒家思想嚴重,在性啟蒙方面過於保守。當然這對孩子的成長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如何正確的,科學的對孩童進行性教育是當代大人面臨的一個難題。由於缺少性教育而引發的杯具層出不窮,而所以受傷的往往就是那些無知的少男少女。有些問題宜疏不宜堵,如何正確解決,有何科學有效的方法,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想談的第二個問題在於家長在家庭子女以及工作上的處理問題。由於父親工作忙,傑瑞的表演父親拒絕去觀看,所以引發傑瑞偷錢等一系列事件。其實在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屢見不鮮,甚至在我們身邊就在上演類似的故事。由此現象引發出的更典型的留守兒童的問題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

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抉擇呢?作為一個男人、一家之主、一個家的頂樑柱,為了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而選擇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忽略了對愛人、對孩子的關心。其實這個問題在明面上看根本就是無解的,老婆孩子渴望更好的生活又渴望得到更多來自家庭中男人的關心。在必須程度上,這是完全背道而馳的兩種想法。看似是唯一解的就是能夠實現自認為的財務自由後,便不再對更高層次的生活抱有幻想。然而人作為感性動物,從一生下來就是有慾望的。俗話說的好,知足常樂。這四個字或許能夠為有相關問題的人一些啟發吧。

當然這部電影裡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家長、青少年與社會、青少年的交友問題。如果逐一分析將會有很大篇幅,宇哥精力有限,暫時先寫出這兩個方面的看法,以後若有時間和機會重觀此片,應當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大家分享。

各位朋友如果有興趣,能夠自我觀看一下這部電影,相信你們會有自我獨特的看法和思考。

《小孩不笨》觀後感7

《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競爭激烈的教育文化為背景,真實反映青少年在學校及家庭裡所面對的壓力,以反映家長管教子女時所面對的困難為主題。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終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

15歲的學謙和8歲的傑瑞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階級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另一方面,學謙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著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親,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讓人失望,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但最後,孩子們的相繼犯錯,讓父母們開始覺醒,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才父親在臨死之際說的那句發人深省的話,他說:“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成才父親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甚至搭上生命換來的覺醒,最後才讓成才浪子回頭。

影片還穿插了一些關於學校教育的片段,通過兩個老師的對比也向我們呈現出了現今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問題。影片中的成才在好友學謙的鼓勵下終於熬通宵寫了一次華文作業。起先,符老師將沒有寫作業的同學趕出了教室,此時,三分之二的同學邁著大步出了教室。成才本以為能倖免於難,但是符老師卻以他的作業潦草為由批評了他,並大罵他們是“爛蘋果”,成才負氣走出教室,剩下寥寥無幾的同學也跟著走出了教室。而對面教室的老師,卻給每一位考試進步的同學發周杰倫的CD。讓成才他們不禁感慨“真是同人不同命”。同是差班的學生,得到的待遇卻是千差萬別。或許你們會認為符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其實不然,符老師為了提高大家的華文成績,自己出錢買了幾十本字典給學生,並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免費替學生補課。然而卻沒有達到意想中的效果。而另一位老師對學生們不斷給予鼓勵與讚美,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成績。通過兩個老師間的對比,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老師,我們應該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給他們一些讚美與鼓勵,少給他們一些責罵與奚落。

影片透過學謙、傑瑞、成才三人的成長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對於孩子的教育,只一味的限制、封閉,做錯了就罵、闖禍了就打只會增加負面影響,家長的愛需要通過溝通來表達,家長附於孩子的希望需要互相理解來體現,怎樣的孩子就有怎樣的家長,關鍵在與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對孩子的理解,家長與孩子之間有一扇門,開啟那扇門就需要一把鑰匙。教育需要疏導而不是阻攔,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讚賞,給孩子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壞孩子就像是一個爛蘋果,蘋果只是爛了一小塊,把爛的切掉,它還是一個好蘋果。如果直接把蘋果扔了,那就什麼也沒有了。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成了垃圾,而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

《小孩不笨》觀後感8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都會很有收穫。

康德也曾經說過:“學習,應該是像詩人一樣迷人的字眼。”若形成這樣的一種氛圍,即使沒有父母的督促,孩子也會主動、努力和喜愛學習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就如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賞識教育認為,賞識產生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是讓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小孩不笨》中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是不管他們多努力,父母總是不滿意,每天都從不例外地厲詞教導,強迫學習。成材的爸爸也極其渴望成材的學習成績好,嚴厲呵斥他學工夫。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教導他們不要滿足於當前的小小成就,是應該的。可是,採取的方法是否適當了呢?所以,我們提倡要懂得欣賞孩子,多給予鼓勵和讚賞,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兩個孩子的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做他們希望的事,不允許做他們認為不好的事。可是他們又偏偏“以身去犯”。例如,他們對孩子說吃飯的時候不能拿手機聊天,最後卻雙雙拿起手機離開飯桌邊走邊聊,剩下兩個孩子在飯桌前無言以對。成材爸爸想教導和愛孩子,可是卻不懂得怎麼教和怎麼愛,總是動不動就暴力打和罵……你說,父母都沒有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不以身作則,怎麼能教導好孩子呢?

溝通是雙方相互理解,達成共識,進行雙向交流的一種方式。有了溝通,才有理解,才有所謂的共識。在《小孩不笨》中他們所謂的“溝通”就是和孩子說一些他們所想的認為是正確的東西硬塞到孩子的腦子裡就行了。“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的話就是溝通。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這其實就是孩子的心裡話了。你說,這樣是溝通嗎?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困惑,造成心理煩惱和不知所措是難免的。作為父母,應該很快察覺到孩子的異常,放下手中的工作,聽聽孩子的苦惱,引導孩子如何走出困境。在矛盾重重的困擾中的孩子,是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幫助和指導的!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在面對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我意識到我們更應該賞識每一個孩子,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作用,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思想。容許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跟我們成年人不太一樣。在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傷害,我們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應該多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問題。

最後,我想說老師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心平氣和地與學生談話,不新增任何的主觀色彩。雖已認識到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這個方向靠近。

作為一個教師,如果能多一些寬容、多一顆耐心、多一份期待,從心底裡說一句:“孩子,你能行……”相信結局一定會與眾不同!

《小孩不笨》觀後感9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個性的好處。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一樣,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光用在經營自我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齊,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期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援、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援、參與群體的活動,然後構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我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一樣。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貌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留意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我。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x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瞭解國彬的狀況。國彬把自我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著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明白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老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我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當人們由於發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我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我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潛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階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

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我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我看得起自我,從自我身上找到個性之處,來發展自我。如果我們堅信自我能進步,並常持續自信,那麼,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

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我和自我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儘自我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事業問題和學業問題等。

《小孩不笨》觀後感10

這個星期五,鄒老師給大家播放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在觀看影片過程中,大家時而淚流滿面,時而又被搞笑的臺詞所逗樂,同時又被劇中的故事情節所感動,被一句句發人深思的臺詞所牽動。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最接近生活,最感人的影片了。回到家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仍然對影片裡的情節所感染,感觸很深。

影片中描述了新加坡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的故事,一個家庭因為父母工作很忙,而無法跟自己的兩個孩子溝通。傑利的哥哥作文寫得很好,但總是得不到媽媽的認可與欣賞,哪怕僅僅是一個微笑,一個掌聲都能給他無限的動力。傑利把寫著希望爸爸媽媽能參加演出的紙掛在他們的門上,他們也漠不關心,而且一次次把傑利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桶……。傑利用渴望的眼神希望父母能去看自己的演出,孩子得到的卻是失望。雖然家長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上的滿足,但父母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正像臺詞裡說得那樣“這個家裡什麼都有”可又“什麼都沒有”因為他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不知道“溝通”“交流”是最好的心與心的交流方式,是傳遞愛的一座橋樑。

另一個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差,父親有殘疾,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很不容易,把所有的愛都寄託在這個孩子身上。但是他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動不動就拳打腳踢,致使孩子離他的內心世界越來越遠,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他從來沒有看到孩子的優點,只是“批評,責罰”,而父親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終於有一天讓孩子走上了“不歸路”

通過看了這部影片,讓我有太多的內心感受與發現,特別是結合自己的孩子,更是感觸很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單位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和孩子溝通交流很少,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有和電影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直到今天我才發現做到真正的“賞識”孩子,“讚揚”和孩子,“尊重”孩子的重要性,正如:Jerry所說的:“在每個小孩裡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

其實,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愛孩子的方式不對,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途徑。例如:他們的中文老師和不會講華文的校長,也是很愛他們的孩子,希望他們成才,但她們採取的方法卻又極端的不恰當,眼裡總是看到學生的缺點與不足,沒有一句誇獎孩子的話語,導致孩子越推越遠,直到最後背上沉重的“羞辱”。面對每個稚嫩,天真無暇的幼兒,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又該如何走進孩子,去關注他們幼小的心靈呢?

看完影片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次讚許的目光”“每一次微笑的臉頰”“每一句肯定的話語”“每一次溫暖的擁抱”都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帶來無比的歡樂,所以我想說“不要吝惜你的讚賞與誇獎”也許有了你的誇獎,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會讓他留下無比的難忘,“孰不知人性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別人的讚賞”。正如電影裡最後一句話“所有的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成才用自己的成功來驗證了這句話,真希望社會上到處都是有用的資源。讓我們每一位家長,每一位老師都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平等的心去對待孩子,用良好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在生活中成為孩子愛模仿的榜樣,多鼓勵、稱讚孩子,讓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成為真正的“好孩子”

《小孩不笨》觀後感11

1、那部電影裡的一句臺詞,我很早之前就聽過了,就是“爸爸,我只是想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句,但我以前一直沒有具體找找這個臺詞的出處,知道前幾天才從這部電影裡再次聽到。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部電影時,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覺得很撈,主角配角每一個認識,如果我自己看的話,肯定一看開頭3分鐘就果斷不看了,想不到這種小製作比最近那些過億的電影,如大鬧天宮等,好看得多。

2、我認為這部電影還映射了教育體制的缺陷,劇中對Tom的公開鞭刑的影響更甚於開除成才,這也反映了教育方面的獎懲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制度前的人性,這同樣在成才想復學這件事上體現出來。

3、可見小孩,真的不笨,而有時候可能笨的是父母。笨在出爾反爾,笨在不會顧及對方的感受而一味推卸教育的責任,笨在在孩子出事時一句大喊:“這個孩子我不會教了。”……但無可質疑的是,他們的本心都不是壞的。在平時的嘮叨,也許是希望孩子往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在孩子得獎後說其沒前途,也許是希望他能夠改正其不足……他們有時候,因為太愛孩子了,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愛去愛,最後卻不會愛了。這份愛隱藏的太深太深,隱藏在刀光劍影下,隱藏在狂風暴雨中,留下的可能是孩子心裡無法縫補的裂痕。

4、成績的退步需要的不只是不斷的練習,更需要父母的關心。打架受傷需要的不只是外部的治療,更需要心靈的慰藉。交友不慎需要的不只是強力的阻止,更需要循循的誘導。

5、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追求獨特,追求自我,渴望被認同,渴望被接納,希望有人愛,希望愛別人。

6、學會溝通,讓生活更美好,因為缺乏溝通,Jerry一直答覆不了表演老師,因為缺乏溝通,老師家長以為被打的成才、學謙滋事打架,因為缺乏溝通,被勒索的兩人只能搶劫……這一連串的事情本可以簡單解決,卻因為缺乏溝通,導致最後無法挽回的後果——生命的代價。

愛是無言的,是在孩子被開除時寫163封信找學校,是在孩子即將被逮捕時下跪道歉,是在孩子被打時挺身而出……但愛在平凡中便可體現其偉大,不需要這樣沉重。學會理解,讓愛變得輕鬆。學會溝通,讓生活更美好。

7、我們有時也會不不理解父母的所作所為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有時他們的做法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在這時難道我們就應該說是父母對我們的不理解和不關心了嗎?不對,因為這些都是父母的愛,儘管他們不懂得怎樣既尊重我們的意見又能讓我們好,但都是他們對我們的愛,我們應該理解,並且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為人父母,我們會這麼做嗎?但我們肯定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會,絕對不會。”但再過多十幾年,你就會明白,你真的會這麼做,你會身不由己的這麼做,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好。

9、當我聽到Jerry說出他為什麼要偷錢時,不禁眼眶一熱。更為之感動的是楊學謙即將被抓去警察局時,他父親竟跪下來求老奶奶讓他抓自己放過他的兒子時,我留下了眼淚。像我們現在這個年紀正是最叛逆的,平時與父母、老師難免都有一些矛盾。但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做出過激的行為,而是要與老師、父母溝通,找到那把溝通的“鑰匙”,我們之間的心門便向對方敞開。還有就是要經常學讚美他人,不要吝嗇於這些,讚美別人對你並沒有任何壞處,對別人來說確實莫大的鼓勵,甚至可以改變他的人生。

10、所以我覺得小孩不笨2更適合給家長看……

《小孩不笨》觀後感12

現實中的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而《小孩不笨1》中的文福、國彬和Terry三個好朋友都是EM3(差生班)裡的學生,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也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影響了他們的性格以及待人處事的態度。才看了一會兒,便被影片中詼諧、幽默、搞笑地劇情以及三個主人公的表情、語言、動作深深地吸引和感動。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Terry,喜歡幻想,是個大少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事就哭,沒有主見,但我最欣賞他的就是幽默和知恩圖報;國彬不太會念書,可是很會也很愛畫畫,然而他的媽媽卻只希望他能能把書讀好,拿到好成績,因此國彬深受媽媽壓力的影響,同時常常遭到體罰;文福一心想替辛苦賣面的母親及自己都爭一口氣,在別人面前能抬得起頭來,他說過一句話,令我很感動:“我不想讓別人看不起!”他們的新班主任——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摸清楚,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

喜歡幻想的Terry是個大少爺,他的爸爸,開了一家肉乾公司,但不喜歡幫助別人,在Terry老爸老媽的影響下,他也不願意幫助別人了。他們家還有Terry的姐姐,它總希望媽媽能給她一個自由的空間,但她的老媽卻以“愛”的名義,管這管那。總之,Terry的一家是有個性的一家。

再說國彬,他喜歡畫畫,還因為畫畫救過Terry和文福,但卻得不到媽媽的認同,他曾想過跳樓自殺,但是沒有成功。之後,他的媽媽就患上了血癌,爸爸也下了崗,一家人的支柱都沒有了,雖然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在這三個主角中,最講義氣的要數文福了,從來不計較別人怎麼對待他,只是不管誰欺負了自己的朋友,他總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也是這3個小孩中最不富裕的一個。他要幫媽媽管理大排檔,又要照顧弟弟,但他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他曾經說過:“我不想讓別人看不起!”令我非常感動。其實,即使生活不富裕,但只要你有一個理想,那你便會成功。

爸爸媽媽,請你們多看看我們身上的閃光點吧!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能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階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到特別之處,來發展自己。

想起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非常深刻,難忘。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特長、天賦。但很多時候卻因為父母過於重視學習而被忽略、埋沒。影片中的李老師正是一位善於挖掘孩子優點的好老師,她對EM3的同學懷著的不是無藥可救的心態,而是充滿希望的!爸爸媽媽們,老師們,請多點看看我們身上的閃光點吧!

《小孩不笨》觀後感13

今日午時看了《小孩不笨》這個影片,被影片中詼諧、幽默、搞笑地劇情以及三個主人翁的表情、語言、動作深深地吸引和感動。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三個孩子,分別來自貧民、中產和有錢三個不一樣家庭背景,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念截然不一樣,有錢家的孩子沒有主見,事事都要聽他媽媽的,貧民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關心,可是這個孩子很講義氣,中產家的孩子很聽話,很有畫畫的天賦也明白努力學習,可是這三個孩子出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學習不好,被分在一個E3的班裡(就是我們所說的差班)那裡挺奇怪的是在我們國家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能夠託關係找熟人,把自我的孩子轉入好班。在新加坡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必須進入E3班。從這個現象中也能夠看出中國和新加坡兩個國家的教育觀念的不一樣。

在學校裡,三個孩子被教師和同學嘲笑、挖苦他們的內心深處十分自卑。當孩子與別的班的同學發生矛盾時,教師缺少必要的調查和了解,簡單地把錯誤原因歸結到你的學習不好就愛惹是生非,與我們身邊的有些教師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相似,值得我今後對處理學生髮生矛盾時要慎重處理,否則可能因為自我的失誤對孩子產生心理上創傷。家長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不能聽一聽孩子的辯解和事情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讓孩子害怕心理產生仇視。

可是,一位李教師的出現,如同一縷陽光照孩子的心上,她和藹可親與學生有認同感讓整個班上學生為之雀躍歡呼。孩子們喜歡她,願意聽她的話,理解她提出的提議,消除了學習上的心理恐懼,開始用功做數學題,並且耐心為學生補課不受到其他教師對這個班學生的看法的影響。慢慢地來自貧民家的孩子在一邊幫媽媽照看小弟弟,端面條給客人一邊抽空做練習題,數學成績提高很快。有錢家的孩子也不甘落後找家教在家補習,數學成績也慢慢提高。可是來自中產家的孩子每一天由媽媽陪同十分地用功地學數學,就是學不會,孩子的媽媽氣急敗壞不能理解這個事實,她認為別的孩子能考九十分我的孩子也必須考到這個分數我心裡才能平衡。漸漸地這個孩子對數學越來越高度緊張,越來越害怕。事與願為成績沒有一絲的提高,孩子的媽媽十分不幸又得了重病。

李教師對全校教師和家長髮出倡議和號召對這個家庭進行幫忙,大家都進取地行動起來。這時發現有錢家的孩子與得重病的媽媽骨髓相配,這個男生因為經歷了一些事情(綁架事件)讓他成熟了,對發生事情有了自我的想法及做法。這一次他沒有聽從媽媽的話自我做出決定捐出骨髓幫忙同學的媽媽,讓我再次感到世界是充滿愛的大家庭。李教師為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並且取得了金獎。也深深地感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有時看似壞事有時也會變成好事。李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並且科學地加以指導,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潛能。

孩子們在身邊發生的事情中得到了鍛鍊,讓孩子歡樂地成長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職責。尊重孩子自已的意願,孩子才樂意學,孩子才有自信心,孩子才歡樂,孩子歡樂了,我們家長才能歡樂!讓我們一齊改變觀念,一齊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14

近日,我們學校組織看電影——《小孩不笨2》。看的時候,沉默和悄悄流下的眼淚陪伴了我很久。

有好幾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

(1)在學校裡,老師否定了成才的功課,說他做得亂七八糟,還罵他們是爛蘋果,最後,成才說了句:“是啊,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真的是這樣嗎?錯的到底是誰?父母,老師有責任教育我們,但我們也有責任去學習好他們教給我們的東西。那麼,錯的到底是誰?

(2)Tom在部落格裡說:“我幫爸爸把電腦修好了……這個家表面上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我覺得作為父母,應該弄清事實真相才來判斷孩子所做的是否對錯。如果判斷不當則會變成了冤枉孩子,而導致孩子產生“這個家表面上什麼都有,其實什麼都沒有”的思想。

(3)Tom和成才悔過,把搶來的項鍊還給老婆婆。Tom的父親為了不讓兒子坐牢,不惜一切跪在地上,求老婆婆不要告自己的兒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世間上,有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兒女呢?父母為了自己的兒女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不是嗎?

“嗯、啊、哦”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次。在現實生活中,我也跟父母說了很多詞,特別是面對他們對我的嘮叨是。正如Jerry所說的那樣,在大人嘮叨的時候,我們只能做個啞巴。後來,我想了想,其實,大人們的嘮叨對我們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難道我們就對這些有用的嘮叨一直“嗯、啊、哦”嗎?

“現在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好管教了,他們的門呢已經關了,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這段話說得沒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吃軟不吃硬的,老師們應該多看學生們的優點。與其辛辛苦苦地抓住缺點,把它訓練成優點,倒不如把優點發揚光大,何樂而不為呢?只要找到合適的鑰匙,“爛蘋果”總有一天會變好。

《小孩不笨2》賺的了不少人的笑聲和淚水,這部片子很值得老師,同學,家長們去看,有很多弟方知道去思考。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十分接近,簡直是起源於生活,插曲《孤軍作戰》更是道出了作為一個孩子的心聲。這部片子真的很值得我們去看。

成才因為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的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為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臺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為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才去學校哭著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床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 love 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這是在百度上找來的,並非原創)其實,這一片段才是讓我最感動的……

《小孩不笨》觀後感15

5月25日晚上,我和父母一起看了《小孩不笨》,對此感觸很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家庭。第1個家庭是成才和他的爸爸。因為爸爸覺得自己很沒有出息,於是開始教導兒子,讓兒子好好上學唸書。但兒子卻又迷戀武俠小說,喜好武功,和父親的意志不一致。兩人因此產生了矛盾。其實他父親年輕的時候也認為自己很能打,但在一次打架事件中,被打斷了一條腿,而且因此進了監獄。所以他很不提倡兒子練習武功,從小就開始磨滅他的夢想。我們都可以看出成才的父親很疼愛他的兒子,但表達愛的方式不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不容易接受,這樣不僅沒有教導他們,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更加叛逆的心理。

第2個家庭就是傑利和學謙。他們的生活比較富有,但由於父母工作很忙,常常忽視了他們的感受。記得有一個這樣片段:一天晚上,傑利與學謙還有他們的父母坐在桌前,父親把電腦擺在面前努力的工作,而竭力也在努力的做的數學題,他卻始終想不出答案,於是問父親,但父親只是辱罵了他兩句,且跟他說出最後了答案。還說傑利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說自己放棄了工作時間在努力教他,他卻不爭氣,不認真學習,一向內向慣了的傑利不敢說話,只好低頭默默的做著數學題。對於這個片段我感觸很深,作為父母不應該只看這種結果,最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即使結果不好也沒有關係,但只要過程努力了就好。

而他的哥哥學謙也不是省油的燈。因為看不良光碟毆打老師,當著眾多學生的面被抽打皮鞭,這讓學謙一落千丈,和街頭小混混勾搭上了。那些貌似看起來很要好的兄弟,卻慫恿著徐謙去偷東西。最後學謙被抓住,需要交20xx元的封口費。而他平時的那幫好兄弟早已不知去向。無奈之下,他只好將弟弟攢的錢都拿走了。其實弟弟的錢也不是他自己攢的,是他從學校裡偷的,因為父母很忙,基本上沒有時間照顧兄弟倆,他們只能通過在冰箱上貼便利貼腳。

而學謙的弟弟學校裡有一場演唱會,他想邀請爸爸媽媽來看,但爸爸媽媽一直推辭說沒有時間。傑利想到爸爸說他開一場演講就會賺到500元,於是他想買爸爸一場演講的時間,讓他來看自己的演唱會。但不巧哥哥正需用錢,於是只好拿走了弟弟的錢。雖然哥哥平時欺負弟弟,但弟弟並不想哥哥被抓進監獄,善良的傑利把錢給了哥哥。

但是還不夠20xx元,於是學謙便和他的朋友去搶劫。他們搶了老奶奶的一條金項鍊,但最後卻又還了回去。好心有好報,老奶奶雖然報了警,但最後卻解釋說這是一個惡作劇。老人們也希望兩個孩子改過自新,好好學習。至於要20xx元那兩個警察,原來他們是假冒的。最後被學謙的爸爸報警抓住。

影片生動地反映出了家庭、學校和學生問題,也含蓄地反映了國家的法律和教育部的政策問題。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多去關心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那就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給她正確的引導,輕鬆快樂地陪她度過這敏感的叛逆期,那麼他們的未來將是條陽光大道。

看了這部電影,我相信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我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不笨,也希望每個小孩要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