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劣的街頭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4.21K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小編收集整理的卑劣的街頭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卑劣的街頭觀後感

卑劣的街頭觀後感1

很早以前就看到韓國的黑幫電影《卑劣的街頭》這部片子的海報,當是就被它吸引,海報風格完美體現了電影的主題:黑暗的街頭,落魄的鬥魂,悲涼但單純的人生,但是直到前兩天才有心情翻出來看。

整部電影本身講述的就是一個剛到而立之年的小混混的短暫一生。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抓住一個上位的機會替老大殺了檢察官由此得到老大器重。在得知二把手想除去他時果斷先下手幹掉了對手,從此從一個助手爬到了老二的位置,事業開始有了起色。期間更是重遇兒時的暗戀物件,好像幸福在向他招手。為了追她,他頻頻去女孩工作的書店買書。故意把書本掉在地上,乘機目測她的腳的尺寸為她買鞋。當女孩目睹他痛毆糾纏她的店長時凶悍的模樣,女孩退縮了開始對他避而不見。當他得知女孩生病時,他砸開她的門揹著病重的她去醫院,還為她熬粥。女孩被感動了開始嘗試接納他。某次送她回家,突如其來的強吻終於俘獲了女孩。他恍然以為自己已經接近幸福,甚至為了愛人萌生過要退出江湖的意念。於是一次在書店門口,他掏出一個小盒子向女孩求婚,似乎一切都那麼美妙。而好戲就在此時上演。此時一群仇家向他奔來,他本能的意識到必須逃跑,於是丟下女孩一個人拿著小盒子目瞪口呆看著他像箭一般衝出去,身後是一群拿刀的黑幫分子,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一直覺得黑幫電影裡的愛情似乎有種特別的殘酷之美。奔跑在卑劣的街頭的他根本無福消受常人的浪漫愛情。就像一潭腐臭發黑的死水,偶爾雖然有春風把玫瑰花瓣灑落在池中,給這攤死水帶來那抹生動的豔紅,但是終究還是被池水的黑暗吞噬,最終腐爛為黑暗的一部分。

他拼搏過,掙扎過,短暫的幸福過,但是旋即命運無情的撕開了一切偽裝。先被曾經視為好友的導演出賣,把他透露的殺人祕密拍成了電影去換取平步青雲,出人頭地。最終還命喪在曾經的最信任的兄弟手上。依舊記得炳鬥死時的眼神,不解,憤慨,蒼涼,甚至有一絲的委屈。而那位把刀一次次插進他身體的小混混,眼中有淚和痛苦,但卻依舊要用尖刀去砍殺。最後出現的那位曾經最器重,最兄弟的兄弟,眼神中早已沒有了情誼,只能感覺到慾望和野心,似乎在嘲笑炳鬥曾經對他們說的話:我們是一家人。那只是他一個人天真的想法,很悲涼,卻又現實到可怕。

影片最後替代他的小弟和出賣他的朋友與老大在歌廳把酒言歡,老大興之所至上臺唱了一首英文老歌《Old and Wise》。佩服韓國電影人編曲方面另闢蹊徑,把歐美老歌拿來恰到好處的襯托了電影,這種處理手段在另一部韓國純愛影片《那年夏天》裡也是,一首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十分的貼切感人,好似此歌就是為這部電影創作的非常的貼切。影片結尾當蒼涼的。

卑劣的街頭觀後感2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韓國電影《卑劣的街頭》,看的我心驚肉跳的,每一次主人公殺人的時候,我都特別緊張,好像是我去殺一下,我能聽見自己的心怦怦跳,那不遠的一個路程,那走出的一步步,那一個仇恨的眼神,那一個個來去匆匆的陌生人,還有那打鬥時揮出去的每一刀,刺向自己的每一刀,我都異常緊張,《卑劣的街頭》觀後感。雖然我看過很多黑幫片,香港的,美國的,但是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主演趙寅成演的相當好。雖然主要情節也許老套了一點,無非是小弟混大了,想做大哥,就把原來的大哥殺了,然後小弟的小弟在未來的一個時候會用同樣的辦法殺了老大,這也許是黑幫永遠的生存的法則吧。但是故事架構和細節都特別完整,名字和結尾很特別,觀後感《《卑劣的街頭》觀後感》。為什麼那麼說那,片尾當炳鬥被小弟埋了的時候,背景音樂相當好聽,伴著紛飛的雪花,原來的小弟把他的所有東西都燒了,開啟錢包有一些照片,家人的,女朋友的,兄弟們在一起的,那個小弟然後一張張投入到一堆火中,還有最後大老闆唱的那首英文歌,我雖然聽不懂,但是氣氛出來了,引人深思,整篇氣氛相當緊張,憂鬱,暴力,唯美的表情和打鬥,都讓我喜歡。看完後久久不能平靜,現實就是這樣吧!

有個人的評論很讓人感動,他說《卑劣的街頭》只是社會的一面,這個名字可以叫的再大一點《卑劣的世界》很有道理。如果你喜歡看黑幫片,請一定要看這部!

卑劣的街頭觀後感3

《卑劣的街頭》是一部挺不錯的黑幫血淚史。拍的很現實,讓人對於男主角的遭遇很惋惜,他這樣一個被生活所迫進入的人,卻沒有完全摒棄人性的基本的善(從男主角那一面來看就是如此,從社長及宗秀來看是愚蠢),這些有很多是不應該出現在他這種身份的人身上的,這也是讓我們惋惜的地方,他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掙扎的努力適應黑卻又不想放棄人性的人,正是因為如此,看此片感覺很感人,也很無奈,無奈現實的殘酷。這是屬於正統的影評說法,也是正統價值觀。我在此想談談非正統的感想。

剛才也說了,炳鬥(男主角)其實不適合做一會的老大,雖然為了生活,他學會了很多(如他知道要對相哲、也就是他的老大先下手為強,雖然是宗秀提醒的,他也知道在最關鍵的時候向社長間接威脅“我不會把你供出的”但總給人感覺的做的不太穩妥,不像一個老練的黑幫老大),但他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底線,這是他的錯誤 。所以有時候我也在想這到底是他的悲哀還是社會的悲哀,顯然他不適合做這一行。不適合做但是又被現實逼迫著做,而且還要挑戰自己的底線,這就是電影的美感、藝術所在,也是它打動人的地方,因為電影給大眾看的,這種感覺最符合大眾的口味,大部分人就是這樣的,當然也是為了教育人所致。但是作為一個想作為成功者的人,這種品味是不對的,這種審美觀雖然想教育人們往善走,然而卻註定將人指向錯誤的道路,因為現實中沒有藝術,只有成功者,對於炳鬥來說,他想適應現實而最終保留了自己的底線,沒有完全適應現實他就是失敗了,而像社長、宗秀甚至導演同學他們成功了,失敗者付出的是命的代價。其實有沒有想過,放得下才能拿得起也可以用在他們身上,對自己的底線的放棄也算是一種放得下,而炳鬥卻放不下,也許正統觀念是覺得他不願意放棄而不是真的不能夠放棄、做不到放棄,可是有沒有想過也許他就是沒有這種能力放得下而不是自己不願意,對於他們來說,愛情和善良也許就是奢侈品,他們不應該有(從宗秀最後燒照片的眼神中,我感覺有那麼點這個味道)。但是轉過頭來想,為了成功什麼都放棄了,那我們到底得到的是什麼呢?究竟什麼是成功,每個人都不一樣。社長的成功是將他那條路堅定的走到底,炳斗的成功是在兩條路之間自由穿梭。可是我總覺得 ,在當今這個殘酷的'社會中,堅持走一條路會更容易成功些。唉……繁瑣的世界繁瑣的慾望啊!

還是回到正統審美吧,縱觀全劇,炳鬥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應該將自己殺人這麼大的事情輕易講給他同學聽(這裡我都不想用“朋友”,他們只是國小同學,那麼多年沒見了,談不上朋友),這使我想起一句話“自己都無法守住的祕密還指望別人守住麼?”他自己的嘴巴都包不住還指望別人包住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想法,當然,有可以理解之處,他為情所傷喝醉了,但這個情況也只是可以理解但不可原諒。看完電影后總在聯想他有沒有可能挽救自己的過錯呢(即酒後吐真言,且被搬上銀屏後有沒有什麼補救的方法)?一開始感覺有,後來仔細分析下,感覺還真沒有。一開始覺得他最後的補救機會就是殺了那個導演同學,而不是威脅一番再放了他以至與手下(宗秀)鬧翻,最後弄得到頭來害了自己。(其實他後來還有補救方法就是出逃或者自首,但這兩個都屬於事情敗露,而且對他來說也結果很慘,不算補救,我指的補救是和原來差不多)。後來仔細想想,其實這樣也不行。第一:本來那個電影足以使警方有所聯想,會再次找到導演和相關人(如炳鬥,宗秀他們)調查,這個時候殺了導演反而是欲蓋彌彰,只會使警方更加相信電影的真實性,所以殺不得。第二:正是因為導演殺不得,那個社長何許人也,混了這麼多年,早就敏銳的意識到了這點,於是我估計在他看到電影之後就已經想到了最後結局的那個計劃。而不是在知道炳鬥沒有殺導演同學後才想出來的(我覺得那個計劃是社長想到的而不是宗秀,因為在整個劇情中,社長都是很老謀深算的人)至於劇情為什麼是社長先讓炳鬥解決那個爛攤子再知道他沒有殺導演同學後才走的那步棄車保帥,我覺得一是為了彰顯男主角的人性善(為突出主題,並不符合真實情況),二是他可能之前試圖說服過宗秀,但是宗秀對炳鬥還是有一定的感情,一時間難以決斷。不過我覺得第一個可能性更大,因為宗秀這個角色並不是一個感情用事個的人。所以我說炳鬥在告訴導演同學那個祕密後已經沒有挽救的餘地了,特別是在電影反映後,社長就已經和宗秀私下商量搞炳鬥讓他當替死鬼,並且拉導演同學下水,讓他誣告(也不完全算誣告哈)炳鬥。

還有個疑問:如果沒有電影風波,假設炳鬥沒有告訴導演同學,社長會不會殺炳鬥?有很多人認為會殺,因為殺掉他後就可以不用給他那50億韓元了,而且還可以除掉一個知道自己祕密的人,免得又出現一個日後的相哲。但是我覺得其實不太可能殺炳鬥,一是50億韓元在社長那看起來應該不會太多,他賺的錢也不差那麼點。二是其實知道事情真相的有三個,炳鬥、宗秀和社長。這是炳鬥無意間造成的,殺完檢查長後,社長曾說過“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這個可能是暗示他把宗秀幹掉。但是炳鬥愚蠢啊,他沒意識到社長的意思,而且他就算意識到也不忍心將自己的得力手下殺掉,所以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微妙的平衡,三角關係才是最穩定的,現在有三個人知道事情真相,如果社長想不讓人知道就得殺掉他們兩個,如果我剛才猜的正確,那麼他的確想讓其內訌,宗秀炳鬥之間互相殺一個,然後他來滅掉另一個,然後宗秀不是傻子,他肯定知道這種微妙關係,而炳鬥剛才說過,他傻嘛。所以想讓他們內訌是不可能了,那麼社長如果想一併殺掉兩人呢?這樣風險太大,而且也不容易,弄不好他們狗急跳牆自首供出他來怎麼辦,這個算盤他不會不打,再加上還有個相哲的例子,相哲以前跟他時肯定也做過不少類似的事情,他不是沒殺相哲麼。所以,權衡利弊,我覺得他不會輕易動手殺那兩人,也就是如果不出那個電影事件,他倆小心做事會平安生活,至少像相哲樣能活好長時間,直到再出現檢察長和炳鬥那樣的人才會改變。

所以總的來說,劇情的整體發展不是必然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於電影事件那一偶然事件。但有個結果可以猜想,現在三角穩定關係已經破壞,宗秀社長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很微妙,宗秀應該會意識到社長總會找他下手的。當然還有一點必須說明:以上所有分析都有一個隱含條件,也是劇情設定的隱含條件,那就是警察斷案能力不行,他們憑藉已有的線索無法找到凶手(或幕後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