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總結範文合集6篇

才智咖 人氣:2.39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學習總結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學習總結範文合集6篇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1

活動持續了5月4號5號兩天,期間得到了年級同學的大力支援,還有我們各位戰友的大力支援與配合,這裡真誠地代表我們學習部向大家道聲感謝。

那麼,首先對活動存在的問題做一下自我檢討:

1.活動中不夠冷靜,比如第一天的宣傳板問題,第二天排插的問題....還有些發脾氣,這是工作過程中的一大忌,這裡向大家做自我批評,也請大家以“我”為鑑吧,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同時大家也監督一下我吧!

2.過於感性,有些時候其實是想為大家著想,因人而異分配任務,但發現還是事與願違了,一些人還是忙上加忙,一些能夠展身手的反而沒有用武之地。

3.缺乏總攬性。沒有能夠讓自己從活動中的一個工作人員跳出來站在一個組織者的角度來控制整個活動。歸結一下還是我沒有放開讓兩個部員讓其他戰友放手去做,對他們信任度不夠的原因。其實大家的潛力都很大,我們這些部長主席團的同志們應該更多地只是個引導與控制的輔佐角色,真正放開讓大家去做,才會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而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益匪淺,完成角色的突破。

然後再提幾點這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建議吧。

1.活動第一天,我接到黃俊電話,說我們的宣傳板不見了,食堂中央已被人佔場。趕到發現確實板子被搬走了。但是真是很氣憤,還好後面因為有認識的同學順利解決了問題。

這裡想跟大家說:以後我們在舉辦活動需要動用其他院系或是社團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先打好招呼,而自己院系的權利收到損害時也一定要挺身而出,不過要冷靜處理。

2.很多同志知曉我們此次簽名活動具體內容應該都是在週日例會的時候,也就是活動前一天。同時任務分配的時候也沒有具體到人。當時是考慮到大家課程的原因,但是其結果是耽誤了大家更多的時間同時活動當天也顯得紊亂。

想跟自己說也向大家提個醒兒:活動策劃一定要儘早上傳部落格並通知大家,同時人員安排上要做到具體到人,不妥之處再商量單獨協商。一些活動也確實需要大家犧牲課業時間的,也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3.多向有經驗的戰友,同學請教。比如西西告訴我們準備貼圖片的時候用訂書機訂一下,這個我們就沒有想到,但卻是個非常好的建議,解決了我們的一個大難題。

目前,“青春的榜樣”進行到此,也只能算是近半,後期的宣傳與達人部分的任務會更加艱鉅。真正想把這一系列活動做好,做大,成為品牌,僅僅靠我們學習部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動用大家的人際網。

真的希望我們的活動能夠給我們的普通同學帶去些什麼,給以後的學生會留些能過傳承的東西!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2

進入大三。最開始我想到的並不是馬上該學專業課了,而是意味著我將要退出學生會。在前兩年裡,那裡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社會經驗。在離別之前,特意上了幾次系辦,換了很多東西。可能以後也很難有機會再進那間辦公室了,但我會一直記得曾坐在那裡的人,曾靜躺在那裡的一份份資料…

離開學生會後,我進入了另一個群體,那裡也有的事讓我感覺到新奇。九月,我成為了11屆核工一二班的助教,開始了我新的工作。面對七十多張陌生的面孔,第三次迎接新生,第一次開班會,我自認為我是成功的。面對大一的學弟學妹們,我有點緊張,但的是興奮。我的性格決定了我不會去苛求別人,也不會去無緣無故的罵人。在他們面前,我可能會給他們的印象是“好欺負的”,所以也導致了現在有的同學肆意妄違,對班上的活動無太大興趣和積極性。做助理的兩個多月裡,經歷過了軍訓、團組織生活、辯論賽等等。我只能說,我做到了我能做的。但也因我的執著,為了讓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讓班上在辯論賽中失去了奪冠的機會,僅僅是個第三名而已。雖有遺憾,但也讓他們鍛鍊到了、表現了。今晚最後一場因為上課沒能去,最後知道結果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絲絲的欣慰,我也算是成功了吧……

除了工作,其他時間窩在寢室裡。課本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定位。我有我的目標,但我膽怯地逃避,心思也並不放在學習上,整天拿著手機看小說,還標榜自己是在學習“電子書”。回到寢室就知道打遊戲,並不是沒有其他事做,而是不想去做。

也許是生活所迫,也許是打擊太大。現在的我萌發不出新牙……

大一的時候,生活是一個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大二的時候,生活是一群人,朋友兄弟戀愛都像要;大三的時候,剩下幾個人,我希望不要忘記。

有一天,有人對我說:“感覺好久沒看見你了哦”,我只能笑笑,假假的回答只是沒時間遇到而已,卻始終無法說出真實的感受。

有一天,當和你親近的人突然消失,所有的聯絡方式都用盡也找不到的時候,你會怎樣?這樣的痛,只有真正經歷的人才能瞭解。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而已………………

現在,我失去了很多,得到的也有很多。反反覆覆的經過,終於也把自己磨平了一點。也許我的觀點不正確,但我也堅持著走下去。

如果有人問我:“你對未來怎麼看?”,我會微笑著回答“如果你學習不夠優秀,那就去做別的事,而在那件事上你比別人更優秀。生活有很多路,選擇適合自己的走。”,而我的的想法很簡單:順利畢業,找個一般的工作,娶個不是很漂亮的老婆攜手到老,有個幸福的家庭,孩子孝順,死後有人掛念。這樣的日子就是我現在所追求的。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3

今年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三年。兩年來,在各級領導和同學們的關心、幫助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進步。

現總結如下:

思想政治學習方面。

堅決擁護獨立自主原則及“一國兩制”的方針,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分裂主義。政治上要求進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工作作風方面。

在學生會的工作中,我始終以廣大同學的共同利益為最基本的出發點,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處處從同學們的需要出發,為同學們服好務。

兩年來,自己也嚴格遵守學校制定的各項工作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學請教工作上的問題,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和知識。

敢於吃苦、善於鑽研,能按規定的時間與程式辦事,較好地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同時積極主動配合其他部門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工作效能。

知識學習方面。

學習刻苦,態度認真,只是在學習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後的學習中需要改進。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新世紀在悄悄降臨之際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要求,經濟日新月異,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廣的吸收新知識即成了放在我們面前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我通過這兩年的大學學習,對於專業方向、節奏、程度、難易度等等,也有所瞭解,投入了不少時間再學習上,每次考試也發揮的可以。

在大學的後兩年中,對學習任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會加倍努力學習,把更好的成績帶進大四。所以,如果說這是對我的壓力,到不如說是對我的考驗,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總之,過去的兩年,是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的兩年,是積極探索、逐步成熟的兩年。

由於參加黨校的時間不長,政治思想覺悟還有待提高;對大學學習的規律仍需進一步適應,方法也尚需改進;在學生會的工作中,也要彌補不足,盡最大的努力為同學們服務。

新的一年裡,我一定認真要向黨員同學學習,戒驕戒躁、勤勉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4

光陰似箭,時光流逝飛快。眨眼間,七年級上學期已經結束。這同樣也意味我們全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質疑,這種學習方式也實踐了一個學期。回首望去,在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生活中,我對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也有著許多感觸:有困惑,有收穫;有心得,有不解。而在這篇文章中,我要對這種種感觸一併加以總結。

記得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實行一種計劃,一種方式方法,就一定會有收穫”。不錯,利用全新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更使我有了三點大的收穫。首先,通過這半年的學習加實踐,使我感受到了一種好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的重要性。這其實也是我這半年來實踐的第一大收穫,也恰好與“自主、合作、質疑”中的“自主”相照應。而這第二大收穫,則是從“合作”中悟出的一個道理。記得從進入山大附中以來,不論是小組合作還是更大的團隊合作,都是非常常見的。這也使我們漸漸的養成了合作的習慣。而就是這個合作的習慣,讓我們在問題的海洋中激流勇進,所向披靡!所以,我從合作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當你遇到難題時,往往合作就是開啟問題大門的鑰匙”。其三,質疑。我一直在想:數學界乃至於全世界這麼多的難題是誰提出的呢?在沒有進入山大附中之前,這個難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通過新學習方式的實踐,通過那一份份導案中的“提出疑難問題並解答”的環節,我漸漸明白“世界雖大,難題雖多,但構成這些的種種問題,其實還是出自於人之手腦啊!”悟出這個道理的前提不也是我通過質疑所提出的問題麼?所以,我的第三大收穫便是明白了質疑的重要性,漸漸學會了質疑。雖然我已經初步學會了質疑,但我的困惑卻也是質疑。

有人會問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問題就出自於質疑後解答的過程上。我認為,質疑一個問題和答案是非常簡單的。的確,只要腦子裡閃過“不對呀”或“為什麼”的念頭,便可以說你做到了質疑。但大家卻沒有想過,只質疑卻不想求解,這與沒質疑有什麼區別呢?通過寒假假期的反思,我發現:我也恰好是犯了這個錯誤。懶惰、惰性使我不想求解,空降一堆質疑後的問題留在那,致使質疑的問題變成了一堆廢紙屑。不過,我發現問題和錯誤的時間還不晚,只要能做到質疑和求解,還是有可能挽回的!

最後,我也反思到了教師們的勞累與不易。是他們通過幾十個晝夜的努力,總結出了這套適合我們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質疑。但這套方法再好,終究會有問題。這正好要用到“使用者”——學生來提建議了。在此,我給這套全新的學習方法提一條建議。這條建議雖不是很好,但卻忠肯:請老師在導案中加入“至少提出兩個問題,並解答,適當寫出文字解釋”,以此鍛鍊我們的質疑能力。

“遊手好閒會使人心智生鏽”,如果你認為你已經心智生鏽,那你就來反思吧!如果問題太龐大,你就與他人分享吧!這樣做,你終究會得到答案!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5

一、引言

這份調查是為了瞭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今後教育改革提供的一個參考,課題組在在大學生學習探索的基礎上,確定了一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的研究方法。本次調查物件在男女平衡上比例,從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交滿意,說明大學生在對自己該選說明專業,合適說明專業所瞭解的。根據大學生學習狀況的課題問卷,本次調查除了考慮到男女比例外,還有被調查者的系別、專業問題。所以被在調查者在系別上也是較平衡的。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份,回收問卷也是50份,經過邏輯檢驗,最終有效問卷50份。根據課題問卷需要,調查物件是在校大學生。

二、正文

1、方法:

(1)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2) 具體方法:採用隨機選取的方法;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地點分別進行調查。

(3) 資料收集方法: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目的就是了解大學生喜歡在那個時間段上課,覺得的學習的態度、目的、如何?對學習有沒有計劃等等的學習情況的問題。調查問卷由本小組成員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調查者發放給在校學生與回收(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調查者,填寫完當場回收的,其他度是隔天回收),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要素情況如下表:

2、問卷分析

(1)88%的學生喜歡上上午三、四節課,很多人都不喜歡上早上一、二節和下午的課程;

(2)30%的學生感覺學習壓力大,據瞭解有很多學生報了專升本,55%的學生覺得學習壓力不會是很大,15%的學生覺得對學習沒有什麼壓力;

(3)58%的學生沒有逃過課,20%的學生只逃過一次,12%的學生逃過二次,10%的響聲逃過三次以上,據總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遵守校規校紀,學習態度認真,只有極少數的學生經常逃課,學風比較良好;

(4)關於學習目的,30%的學生是為了更好地就業,40%的學生是為了自我更好地成長,10%的學生則為了更好地報答家人,20%目的不明確;

(5)22%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是自信的,48的學生處於迷茫的狀態, 10%的學生棄權回答,20%的學生屬於其他情況,據統計資料來看,還有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6)對周圍的學習氛圍只有10%的學生感覺良好,64%的學生感覺一般,18%的學生感覺差,8%的學生覺得很差,說明學習氛圍步夠好,還需要有待提高;

(7)58%的學生覺得在大學裡最重要的是學習,還是有很多學生是想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8%的學生認為是戀愛最重要,8%的學生認為是社團工作,26%的學生認為是其他;

(8)對於學習問題,14%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自己所選的專業,22%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重,10%的學生是認為參加太多社團工或者是兼職,2%的人認為是戀愛問題,52%的學生是其他;

(9)14%的學生一直保持著奮發向上的心態,不受到別人的影響;22%的學生受到別人的影響較大,所以學習情緒波動較大;34%的學生覺得學習氛圍沒有高中那時候好,這也可能是老師沒有那麼嚴格,自主學習能力降低了;18%的學生認為是自身的原因;14的學生有其他原因;

(10)22%的學生認為掛科很正常,58%的人認為是不正常,20%的學生是其他,還是有很多人努力不讓自己掛科的;

(11)在現在的社會競爭中,文憑、技術等的證書能在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就業的前提,是跟別人相考證比之下的優勢,所以30%的人對 的慾望很強,20%的人較強,22%的認為一般,只有6%的人有沒有都無所謂;

(12)10%的學生很喜歡做作業,54%表示喜歡,36%表示不喜歡;

(13)對於是否有學生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18%的學生平時注重知識的積累,到考試就不用抱佛腳了;68%的學生在平時沒有積累知識,在考試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很大功夫去複習;14%的學生平時都不學習,

考試前很吃力;由以上情況的情況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學生是考前臨時抱佛腳的;

(14)10%的學生在平時學習和活動中做得很好,44%的學生能做到良好,38%的學生一般能按目標完成,8%的學生做得很差;

(15)60%的學生能較掌握選修課的知識,40%的表示不能,所以得出結論:大部分學生對選修課比較重視;

(16)28%的學生認為在大學中能學到很多知識,26%的學生認為學到也用不上,38%的學生認為很一般;4%認為沒有什麼用和其他;

(17)“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情況”48%的學生表示很有興趣,14%的學生認為無趣,30%的人認為不得不做,8%的人討厭學習;由此看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待提高;

(18)44%的學生有時候會制定學習計劃,24%的學生很少制定學習計劃,16%的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計劃,只有16的學生有制定學習計劃;因此:大部分大學生平時沒有學習計劃,浪費了很多該學習的時間;

(19)10%的學生學習很努力,高達66%的學生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14%的學生比較努力,10%的學生表示不努力;所以:在大學裡的大學生學習自覺性需要很大地提高;

3、大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總體來說,對於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分為以下二種情況:

(1) 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不是很重要的,但學習卻有是在大學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只有不掛科就行了。之所以喜歡在九點四十分去上課,是因為大學生的學習氛圍與積極性很一般,也就是說沒有了像在高中那樣,老師統一管理的情況;所以學生認為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明明知道學習也不在一時半刻就能學習學到,也要靠平時的積累;一、自身惰性;

二、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自覺性不夠高; 三、是平時缺少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的習慣。而且老師講課講重點或者只提及一部分知識點,希望學生自己去自學和挖掘新知識為主的學習方法;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從哪裡學起,從而感覺到迷茫了,故而也不喜歡做作業,不得不交作業的時候在找別人的抄,當完成任務就是了,對學習也沒有多大興趣了。其實在大學裡除了注重培養學習外,還需要培養其他能力。

(2)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學習最重要的,制定學習計劃是必須的,平時要注重積累,不能光說不做。學習是很有用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選修課程也是可以掌握的。因為學習不單單是為了報答父母,也是為了自身成長和以後的就業,學習氛圍是好的,別人左右不了自己,那些都是外在條

件,所以從不逃課,考證慾望很強,對學習興趣大,較努力學習,不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

4、影響因素:

(1) 自身原因:自身惰性,但一部分人卻嚴格要求自己;

(2) 受學習氛圍的影響;

(3) 受興趣、愛好的主宰,追求的目標各有不同;

5、總結和分析: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重大的轉折點,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主要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自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大學教育除了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大學生的學習呈現出自主性的特點,由於也要重視其他能力的培養,故也呈現出專業性和綜合性全面發展的特點。該學習什麼,如何學習都靠大學生自身,有沒有學習氛圍也在於個人自身的看法。所以,大學期間除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也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合適的選修或其他方面的.途徑更好的發展自己。

大學生學習總結 篇6

本來以為一個學期會很長,長到自己都會忘記太多的東西,可是當學期真的到達終點的時候仔細的想想,其實一個學期也沒有那麼的長,也許一輩子也沒有所想的那麼長。一個學期就那樣的過了,仔細的想想也發現其實這學期經歷了太多的事。

在這學期總結的時候似乎有太多的話想說,可是想想又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說。這麼久的時間彷彿都是在繁忙中渡過的,每天都是早晨睜開眼睛就開始往教室跑,然後開始上那些或者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課程,一直到了週末。可是在大家都舒服的享受著週末的時候,依舊得起身去上計算機,雖然不知道老師在講的是什麼,可是依舊得強迫自己坐在教室,真的還以為自己得了強迫症呢。五月,那樣漫長的五月還是就那樣過來了,看著同樣的幕布在我的眼前升起,那麼迷茫的感覺還是在腦海中停留了那麼一瞬,電腦、投影、幕布。那麼多熟悉的東西,眩暈,也許真的以為五月真的還是那樣的五月,回首,站在面前的還是熟悉的身影。

這樣一個人行走的一個學期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會停下匆忙的腳步看那些曾經停留過的地方,嘴角會出現那一抹無法察覺的微笑,漸漸的習慣了在這樣的夜晚一個人靜靜的從博遠樓走回宿舍,彷彿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距離,過程裡兜兜轉轉從這邊走到那邊。宿舍的人都問我幹嘛捨近求遠,我其實只是覺得這樣的距離和這樣的感覺剛剛好就是一個人與人的距離和感覺,不長不短,不多不少。

在這樣的日子裡一個人的路途是安靜的也是精彩的,有個人曾經說過:“我最寶貴的時間就是走路的時間,因為走路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可能是這樣的吧,在一個人默默向前的日子裡總是可以想很多的東西,包括人生,包括命運,包括生命中的你我他。也許很多的時候一群人的喧囂隱沒了腦海裡殘存的東西,兩個的道路上充滿了太多的迷離而一個人的空間則剛剛好把這些失去的填補回來,離去的召喚回來。漸漸的將太多的東西隱沒在那些喧囂的日子裡,獨思的環境了給了冷靜的時間。

在這個學期裡遇到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每個人從每個人的生命當中走過,無論是踏著身旁的土地還是踏著心,都是生命中形形色色的經歷,也許只有在你看慣了世間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之後才會知道原來人生還有另外一種方法。當初的執著,當初的堅守,也曾經無數次的問自己,曾經的一切後悔嗎?無數次的回答也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後悔可言的,無論怎樣的選擇和經歷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付出都會有回報,這是不變的真理,只是回報的並非都是你想要的。就好像你送出的一枝玫瑰花,你可能不會得到同樣的一枝玫瑰花,可是你的手上卻留下了餘香。

感謝從我生命中走過的任何一個人,不管是以什麼樣的身份進入,最後離開的時候又是怎樣的角色,其實過程和結果也許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曾經在那裡留下了一抹永和恆。在這一學期裡,在我最痛苦的時候,是太多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用鼓勵的眼光注視著我,當每次眼淚要掉落的時候都在告訴自己“不能讓那麼多的人擔心和難過,不該為了不該為的人傷了不該傷的心”。這段歲月裡,也許真的很艱難,也許真的很痛,相蟬蛻那樣的痛,雖然我知道即使熬過了這種痛我也還是那隻毛毛蟲,成不了美麗的蝴蝶,可是至少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書寫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在別人給的陰影下自顧自憐。

青春是道明媚的傷,一把閃亮的刀子刺進的是血紅的心,流淌一地的只是那份曾經不捨的執著。當有一天我可以驕傲的從某些人身旁走過的時候不要說我殘忍,我只是用某人教會我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那些不公平的現象罷了。這樣的時候我甚至忘記了微笑只是對人的一種禮貌,只知道殘忍只是生活中自己所織的保護自己的網。

謝謝太多的人讓我勇敢,謝謝太多的人讓我堅強。

看著一地的落葉,知道了即使未到秋天凋零的葉子依舊是滿地。開始學著用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待很多的事情,最後的最後發現曾經那麼執著追求的東西真的也沒有想的那麼重要。就好像人生的事就是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別總是以為你重要到沒有人取代的地步,離開裡你,地球照樣在轉。在《仙劍》裡,李逍遙覺得靈兒需要他的保護,可是當靈兒真的離開他的時候他才發現其實沒有他的保護靈兒也照樣活得很好,甚至比他在身邊的時候還要好。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

時間是個催人老的東西,在時間面前人類渺小的生命只能退居最後。你真的以為你很重要嗎?想一想三年之後,十年之後,那人那事真的還是像現在那麼重要嗎?人生有幾個可以經得起一個又一個的三年和一個又一個的十年呢?

在這短短的一個學期裡,學習讀書,學習生活,學習生活的態度。在這樣的歲月裡大二的生活走到了盡頭,而拉得很長的戰線也在轟轟烈烈的考試之後落下了帷幕。整天沉浮在草叢之上的歲月,壓沉了脊樑的苦讀,總以為在結束的時候我們真的會那麼盡興的實行著我們的計劃,大睡幾個小時,即使昏天暗地,即使不吃不喝,還要高聲呼喊出我們的不快的憤怒,可是真的結束的考試之後,只是覺得身體很輕,沒有了重負。可是當躺在床上的時候卻輾轉反側,睡覺似乎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渴切,默默的翻開那些書,開始新一輪的學習。自然還是忍不住好奇和炫耀的心,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那些依舊苦讀的人面前一掃而過,心裡得到了那麼一點點的平衡,最後發現我們走著和別人在草叢中揹著書其實也沒有兩樣,都是消磨光陰的不同方法罷了。只是在那麼一刻還是有對於努力過後輕鬆的快樂。

人生總是這樣我們總是不斷的在幻想著自己的未來,而最後的最後卻發現想象中的事並沒有想時候的那種快樂,啞然的微笑其實也是一種禪釋的豁然吧。每個人都是一個老師,教會你他的人生經驗和生命哲學,不用覺得怎樣,只是你要學會用別人的哲學去分析不同人的態度和人生。每個人都是一部書,值得去學習。

當昨天的鐘聲在十二點的位置上停止的時候,其實這學期已經宣告結束啦。大三,那個不願意被太多人說和提起的字眼最終呀是明顯的顯露在了眼前。無疑這是一個充滿刺激和挑戰的時刻,曾經緘默的謹慎的歲月,在迎接它的時候該是怎樣的心態呢?這是個嚴重而嚴肅的問題,得好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