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老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1.67W

工作總結是對某一時間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從而分析不足,得出可供參考及改進的經驗。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計算機老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一起來看一下吧。

計算機老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計算機老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1:

時間飛逝,轉眼之間,一個學期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結束了,資訊科技老師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回顧這一學期來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我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認真備課,組織教學

1、備課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因此每節課前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能做出有創新、有創意的作品。通過一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掌握技巧,使他們有成就感,學生上了每一節課都有收穫。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後進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後及時找出不足,工作總結《資訊科技老師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二、鑽研業務,不斷學習。

計算機瞬息萬變的發展對計算機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停地學習、充實自己才能很好的擔任資訊科技教師這一職責。另外新的教學觀念的不斷湧現,促使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為此,我堅持閱讀《中國小電腦報》、《計算機教學》等,掌握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瞭解資訊科技教學的新動向;繼續學習《國小教育學》,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使自己的教學工作適應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三、做好歸納與小結,使學生對知識得整體構建水到渠成。

學生的學習使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新知識時,往往是先從區域性分散的學,最後才有一個整體的瞭解。資訊科技課程課時少,內容多,往往沒有複習的時間,但不復習,學生腦子一盤散沙,所以本學期我在如何複習上下功夫。我主要採用了歸納式複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在某一章節或全課程講授完畢後,通過對知識和操作步驟的歸納,讓學生把零散的知識點系統起來,加強記憶與理解,從而能夠順利、熟練地完成操作,達到教學要求。

四、需要努力的方面

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重視課堂,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儘量讓課堂充滿新意,讓學生更有興趣去學習,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和集中注意力;對不愛實踐的學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能夠積極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重點加強機房紀律和機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班級集中注意力學習,在機房上機時也要按規定嚴格約束自己。

計算機老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七、八年級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一學期來,認真、踏實、誠懇地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以學生利益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本學期的學習中能學有所得,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打操作技巧。現就本學期所做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 思想政治方面

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會議及本組開展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升旗儀式。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教師形象,為人師表。在日常生活中,以真誠與人交往,和其他老師們團結協作,愉快的開展工作。

二、 教學工作,一絲不苟

(一)搞好備課

備課對於每門課程的教學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也不例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首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研究、歸納、總結,並根據教授物件的不同特點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與方式。在此基礎上將所備內容在計算機上進行逐一推敲、驗證、演練,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將每個知識點構造成一個操作性例項,通過對例項的演練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準確、完整的認識,由此得出相關的結論。從而做到對人、書、機三者進行有機結合的備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每節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學困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二)抓好教學過程不馬虎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儘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樣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步驟,再讓他們去練效果更好。因為在老師演示時,同學們不僅看到了整個過程,還看到了結果,這比紙上談兵要有效的多。在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軟體,上課時,老師在教師機上演示,學生通過網路在自己的螢幕上觀看,對老師的操作過程和結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講課效率。同時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是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做,包括演示操作儘量讓學生來做,同時許多操作都採用讓學生先練習,再歸納,後總結的.步驟來。

由於國中學習的特點,本學科在教學中只能充當考查的物件,學校給安排的課時也很有限,一週只安排一節課,因此要讓學生很好掌握電腦知識,必須注重45分鐘的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要認真安排每節課,課前認真鑽研教材,搜尋與該課題相關的課外知識,並很好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課堂上注意學生的興趣度,採用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勁,營造融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對差次不齊的學生採用快慢教學方式,對學困生多輔導,多鼓勵學生多問。對那些掌握能力較強的學生,多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在課堂上我會多關注學生的動手實踐,根據本書的教學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應更多去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對此我十分重視,在講完每個案例留一定時間給學生自主操作,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給予指導,有時也可將某一學生作品做展示,加以評講,例如七年級(六)班的楊康、楊錦超同學,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動手能力強。同時每節課結束前預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任務,真正鍛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總的來看,今學期的教學工作都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