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群眾體育處的工作總結範文

才智咖 人氣:1.83W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體育發展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群眾體育處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要求,圍繞加快構建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轉變發展方式,紮實推進群眾健身設施、組織、活動和科學指導建設,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效。具體情況如下:

體育局群眾體育處的工作總結範文

一、立足新時期群眾體育新情況新要求,認真研究、部署全市群眾體育工作

(一)精心謀劃全年全市群眾體育工作。為認真落實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和全市體育局長會議精神,紮實做好全年群眾體育工作,年初,我們印發了《今年全市群眾體育工作要點》,對今年全市群眾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重點工作做了明確安排。3月,召開全市群眾體育工作會議,會上對2012年全市群眾體育工作進行了深入總結,對今年的工作做了詳細安排,進一步統一了全市群眾體育戰線的思想。

(二)積極參與全市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部署工作。7月,市政府召開全市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群體處認真配合市政府辦公廳和局辦公室籌備會議,擬定了會議方案,倒排計劃,加班加點做好領導講話起草、交流發言修改、會議視訊資料製作等工作,保證了會議的順利召開。根據會議精神,群眾體育處起草了《關於深入推進全市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全市“十二五”時期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目前這兩個檔案正在徵求意見。

(三)會同住建部門做好全市健身步道建設部署工作。市政府將建成400公里健身步道列入市政府今年十大重點工作百項考核指標,市體育局是責任部門之一。為部署推進好這項工作,上半年,群體處組織有關市體育局分管局長和群體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考察組,赴廣東考察健身步道建設情況,學習經驗。3月,在健身步道建設走在全市前列的XX市召開了全市健身步道建設推進會。8月,市住建廳、市體育局共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規劃促進健身步道建設的意見》(蘇建規[2013]425號)。10月,我們向各地印發了《關於為健身步道配置體育元素的參考意見》。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發展方式,紮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一)圓滿完成70%城市社群“10分鐘體育健身圈”和400公里健身步道建設任務。

市政府將“70%的城市社群建成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成健身步道400公里”列入市政府今年度十大重點工作百項考核指標。市體育局高度重視,將這兩項工作列入今年十大重點工作60項考核指標,強化工作責任,細化具體措施,明確時序進度。

3月27日,市財政廳和體育局聯合印發《江蘇市城市社群“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蘇財規[2013]10號)。5月20日,市體育局印發《關於今年城市社群“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驗收申報的通知》(蘇體群[2013]19號),明確了驗收申報物件、驗收內容、辦法和要求。6月底,我們組織全市各地完成了第一批今年度城市社群“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市級補助的申報工作。10月底前,我們抽調人員組成驗收組,完成了對各地建設進度的驗收工作。從驗收的情況看,全市今年圓滿完成70%城市社群“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

在市裡統一部署下,各地積極推進健身步道建設,各級體育部門共同為已建成的健身步道配置器材,添置標識,圍繞健身步道開展體育活動。全年全市圓滿完成市政府規定的400公里健身步道建設任務。

(二)轉變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方式成效顯著

一是社會體育指導員升等升級工作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全年完成了5期513名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新增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54名,居全國首位。培訓了20個專案23期2561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超額完成2000名的年度目標。新增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944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255名。截至今年12月,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達20.2萬人。

二是把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辦保險、配服裝工作辦實辦好。通過市、縣體育部門統計、上報、公示的方式,確定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名單。1月底前,各市體育局分別與當地人壽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繳納經費並出具保單,完成了今年度全市6萬名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意外傷害保險辦理工作。通過向全國體育服裝企業公開徵集方案,確定服裝款式、數量和型別,採取公開招標選擇供貨商,市、縣體育部門發放等程式,6月中旬前完成了全市61692名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各發放一套春秋運動裝、兩件短袖運動t恤、兩條運動短褲和一雙運動鞋的工作。

三是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再培訓深受基層歡迎。上半年,市體育局分別印發了《今年全市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再培訓計劃》(蘇體群[2013]12號)。根據計劃安排,全年完成了6個專案45期5000名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再培訓工作。組織了10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文體站長)分赴北京、安徽池州等地交流學習。

四是繼續深化大學生村官社會體育指導員工程。11月,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召開全市大學生村官社會體育指導員工程推進會,總結交流前一階段大學生村官社會體育指導員工程推進情況,表彰先進,研究部署下一個時期工作。

(三)繼續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動

今年,我們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動為抓手,全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向縱深發展。一是5月11日,舉辦了江蘇市第八屆“沿江體育帶”全民健身大聯動啟動儀式。市內十三市代表隊在南京參加了龍舟直道競速、水上自行車直道競速以及龍舟繞標賽三個專案的角逐。二是8月3日,市體育局和南京軍的區政治部在XX市共同組織了第二屆將軍與農民乒乓球賽,邀請南京的軍區在寧的將軍和XX市農民參加比賽,續寫了當年許世友將軍和農民籃球賽的歷史佳話。三是承辦了今年“長三角”健身圈全民健身大聯動啟動儀式,8月24日,來自江、浙、滬三個市(市)5個城市的5支代表隊參加了飛鏢、袋鼠運瓜、抽陀螺等民間趣味健身專案比賽。四是在今年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組織開展“全民健身環太湖行”主題活動。崑山和九個賽區組織6564人蔘加了榮譽騎行和大眾綠色騎行,9545人展演了92個富有環太湖地區特色的健身專案,舉辦了國民體質監測車環太湖行、健身知識宣傳環太湖行,在環太湖地區掀起了“我騎行、我健康、我快樂”的健身熱潮。五是為不斷創新和豐富體育健身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全面展示我市全民健身的豐碩成果,11月底,在江寧舉辦全市新編廣場健身操(舞)展示交流活動。13個市和三個市直管試點縣共組成16支代表隊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

(四)努力加大全民健身、科學健身宣傳

今年,我們進一步重視發動媒體,加強宣傳工作,努力營造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的良好氛圍。《揚子晚報》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在去年《揚子晚報》健身版取得較好社會反響的基礎上,今年我處繼續加強與市體科所、揚子晚報社合作,在召開讀者座談會,聽取讀者意見建議後,制定改版方案,繼續在《揚子晚報》推出50期科學健身專版,每週一期,每期一整版,由健身專家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健身達人交流健身心得體會。我處還和江蘇電信合作,定期為5100餘名市級機關工作人員免費傳送科學健身知識簡訊,深受廣大幹部職工的歡迎。

在總局批准中國報業總社舉辦的全國新農村科學健身圖書(音像)徵集評選活動中,今年我市推薦的`13個作品入選《全國新農村科學健身書庫目錄》,佔到總作品的十分之一。

成功承辦全國運動健身科學指導系列活動(淮安站)。該活動每年只在全國選擇4至5個城市舉辦分站活動,今年是我市連續五次承辦該項活動。今年的活動中開展了健身專案展示、健身科普長廊、健身知識講座、體質評價、健身指導、健身器材推廣等6大板塊的活動。

三、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幹部隊伍建設

群眾體育處注重加強處室同志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升機關作風和廉政建設。一是積極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據局黨組的統一部署,組織全處同志積極參與局教育實踐活動。制定處室活動方案,精心組織座談會、自我剖析、相互談心等活動。二是把機關作風和廉政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警鐘長鳴,確保各項工作廉潔高效開展,全年全處未出現不良作風和違法違紀現象。三是積極參加“三解三促”活動。群眾體育是基層群眾最關心、反映問題最多的體育工作之一,群體處全體同志都參加了基層駐點調研,駐點調研結束後及時彙總研究了基層反映的問題和建議,並根據基層的新情況和群眾的新需求及時調整了一些工作思路和做法。

根據總局的要求和局黨組的指導,會同兄弟部門評選推薦了156個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和121個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部分特別突出的先進集體負責同志和個人在全運會開幕式中還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接見。這項工作對夯實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激發群眾體育戰線同志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和激勵作用。

為加強新形勢下群眾體育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全市群眾體育幹部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8月份,群眾體育處舉辦了為期2天的全市群眾體育幹部培訓班,邀請總局群體司,蘇州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授課。各市轄市體育局分管局長、群眾體育處處長、106個縣(市、區)分管體育的局長共120餘人參加了培訓班。

總的來說,群眾體育處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業務理論知識學習研究有待加強。由於群眾健身需求不斷增強,社會對群眾體育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我處工作任務不斷加大,日常事務繁多,而人手又整體偏少、大家靜下心來研究業務的時間和機會不多,導致工作的計劃性與過程控制不夠理想。此外,市、縣群眾體育幹部也多忙於活動組織、指導員培訓、設施建設等常規事務,沒有更多精力進行深入思考,業務理論知識學習有待提升。

二是構建“大群體”工作格局推動全民健身事業有待加強。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覆蓋全市,事關7800萬人民。隨著縣鄉兩級機構改革的迅速推進,全市群眾體育隊伍急劇萎縮,呈現出“倒金字塔”趨勢。對此,如何強化與教育、衛生、文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的聯絡與合作,發揮廣大體育社團及其他中介組織在群眾體育工作中的作用,探索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最大程度動員整合社會資源推動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成為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

對於上述問題,我們將在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幫助下儘快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