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和定點幫扶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2.88W

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和定點幫扶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和定點幫扶工作總結

篇一: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區級工會幫扶工作經驗交流材料近年來,我們嚴格按照省、市總工會的部署和要求,對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實施有機整合,形成了“四位一體”工作體系。實踐證明,這種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將工會幫扶維權職能融為一體,把面向社會、服務職工的事務推向前臺,不僅成功地破解了區級工會普遍存在人少事多、力不從心、疲於應付的難題,還有力地推動了工會組織形式、工作方式、運作模式的轉變,使幫扶中心真正成為了工會全面履行社會職能的前沿陣地,成為了工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視窗,成為了推進幫扶維權社會化的工作平臺,成為了充滿陽光和愛心的困難職工之家。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起來,打造充滿陽光的幫扶平臺

xx區是我省鋼鐵、石化、造船、重型機械、環保裝置的重要生產基地,擁有xx鋼鐵公司等10多家國有大型企業。在區屬1300多家中小企事業單位中,有職工6萬多人,農民工2萬多人。面對區屬企業改制重組、民營經濟迅猛發展、侵權案件屢屢發生、勞動爭議糾紛日漸上升等新情況,僅有7名工作人員的區總工會,將如何應對形勢的變化,如何把“職工、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付諸於行動,我們在實踐中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今年初,省總髮出《關於推進縣級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四位一體”建設的通知》後,我們敏感地覺察到,這是上級工會貫徹落實xx視察xx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重要講話精神的的破題之舉,也是推動縣(市、區)工會全面創新發展的難得機遇。於是,我們牢牢抓住這個契機,對區幫扶中心“四位一體”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在取得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工會的首肯和熱情支援下,區總工會騰出臨街近5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全部用於“四位一體”建設。按照規範化考核十項標準,我們在幫扶中心一樓大廳設定了信訪接待、生活救助、醫療互助、職培職介、小額貸款、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心理諮詢等10多個服務視窗,設立了免費家電維修、優惠理髮、救助物資發放等服務專案,配置了電腦、印表機、壁式電子顯示屏等必備的硬體設施;在二樓設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室、職工技能培訓教室等,既完善了“四位一體”所需的服務功能,又使幫扶中心的面貌煥然一新。與此同時,我們還對街道幫扶維權站和社群(企業)資訊員進行了充實調整,形成了以區幫扶中心為龍、街道幫扶維權站為支撐、基層工會幹部為骨幹的資源共享、資訊互通、上下聯動、反應敏捷的幫扶維權網路。

 二、轉起來,充分藉助和運用社會資源

搭建了“四位一體”平臺,關鍵是要使它轉起來,而轉起來需要必備的物質基礎,這往往又成為工作持續開展的“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注重發揮工會組織網路健全、聯絡社會廣泛的優勢,緊扣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助困、助醫、助學入手,想千方,設百計,廣泛藉助和運用社會資源,建立起了“愛心超市”、“愛心醫院”、“愛心藥店”、“愛心學校”和“愛心互助園地”。在助困方面,我們先後與xxxx商業公司簽訂協議書,創辦了“愛心超市”(區總工會出資88%、xx公司讓利12%),困難職工憑愛心購物卡,就可到xx公司所轄36家超市選購生活必需品。同時,我們廣泛發動職工捐資捐物獻愛心,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立了“愛心互助園地”。 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區職工捐贈衣物2萬多件、生活日用品4940件,經消毒整理後,分門別類存放。已向多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發放了14821件衣物,900多件生活日用品。在助醫方面,我們在區第一醫院掛牌設立了“愛心醫院”,與馬應龍公司開設了“愛心藥店”。醫院為困難職工建立了健康檔案,區總工會為困難職工發放醫療優惠卡、愛心購藥卡,困難職工可持卡到醫院就診體檢,到馬應龍大藥店購買藥品(區總工會出資85%,藥店讓利15%)。同時,我們還組織了2萬多名職工參加市總工會開辦的“重大疾病醫療互助”,組織了15189女職工參加“防癌保險”,目前,已有51名職工獲得46萬元賠付,緩解了患病職工的醫療負擔。在助學方面,我們與區教育局聯手創辦了“愛心學校”(由區總工會出資80%,學校出資20%),享受優惠的困難職工及農民工子女可在全區59所中國小就近入學。有了廣大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鼎力相助,我們創辦的“五個愛心平臺”有效地轉動了起來,不僅使困難職工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扶救助,也使區幫扶中心的人氣越來越旺,聲譽越來越響,工作越來越火紅。

  篇二:定點幫扶工作總結

我校的定點幫扶基層單位是英吉沙縣城關鄉喀拉庫孜七村。從2016年3月14日開始,我校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實施了幫扶工作。

 一、以建立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部署幫扶工作。

2016年3月14日,我校副校長王國有同志、總務科科長張瑞新同志、辦公室歐小霜同志受學校黨委委託參加了英吉沙縣委召開的由地直十六家單位領導參加的定點幫扶整村推進動員大會。會後,王校長一行三人專程來到城關鄉,與鄉黨委潘書記、莎鄉長以及其他鄉幹部、村幹部進行了交流,初步瞭解了七村的基本情況,和村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願望、實際困難。

城關鄉位於英吉沙縣城內,距喀什有60多公里,有13個自然村、5所國小、101名教師,總人口12000多人,全鄉有黨委書記、鄉長14名領導幹部,實行雙配製即“4211”工程,七站八所在編幹部247人。

喀拉庫孜七村是城關鄉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共有25名黨員,其中有6名女黨員,分5個村民自治小組,全村186戶896人,貧困戶達93戶,其中最困難的有39戶,五保戶3戶。

喀拉庫孜七村位於城鄉結合處,自從中央對農村中國小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後,農民負擔減輕了一些,但增加收入仍是一個問題。四月份,我校黨委書記趙新明同志、校長謝林冬同志先後到七村調研,破解難題,研究農民增收辦法。最後,根據七村的地理優勢和區域優勢,與鄉黨委七村黨支部一起確定了頭兩年幫助七村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第三年幫助他們發展養殖業的幫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