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四篇

才智咖 人氣:8.21K

【範文一: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

20xx年,通過狠抓無公害蔬菜、錦橙、魔芋、水稻等標準化生產,按照標準化要求,加大結構調整和產業開發力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確保城鄉居民身心健康的首位,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

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四篇

一、全縣農業標準化取得的成效

目前,全縣已建成標準化蔬菜基地4個,面積2000畝;建成錦橙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面積1200畝,建成魔芋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面積1100畝,建成優質稻無公害生產基地3個,面積3、5萬畝,建成龍珠茶生產基地1個,面積200畝。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3、1萬人次,制定錦橙和魔芋生產、加工、貯藏、包裝地方標準,無公害蔬菜生產地方標準,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渝開”牌錦橙“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已過期,目前正在續報中;全年銷售無公害蔬菜、錦橙、魔芋3700萬公斤,獲產值2960萬元,專案區農民人均增收320餘元。標準化的實施,引來許多國內外客商爭相考察、洽談、投資。

二、狠抓標準化生產的主要措施

(一)成立班子,強化領導,健全體系

為了實施好標準化生產,縣農業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成立了“開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在抓好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的同時,為標準化生產示範區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式服務。加強宣傳,使標準化生產被廣大農民瞭解和掌握,通過廣播、標語、講座等形式,向農民宣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目的意義和好處;通過宣傳名牌農產品,擴大了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特別是“渝開”錦橙獲得“綠色食品”標誌後,著力營造“全國錦橙第一縣”的宣傳氛圍,在生產基地建立5個標誌牌和2個巨型公益廣告牌。並在央視農業頻道開展了為“渝開”錦橙促銷的廣告。為渝開錦橙走出國門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通道。

我縣把完善保障體系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制高點。由縣農業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上級政策健全了質量標準體系、建立了技術推廣和資訊服務體系、完善了檢驗檢測體系。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已經建立,重點對4個無公害蔬菜基地和城區2個主要農貿市進行定期抽樣,全年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4批次,釋出《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資訊》4期,並著力推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市場秩序的整頓,規範農產品市場流通。

(二)制定標準、嚴格管理。

1、制定一套標準。縣農業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密切配合,建立安全衛生標準,從蔬菜、錦橙、魔芋、糧食、水產、茶葉等幾大類農產品入手,先後制定了安全衛生標準,肥料、農藥安全使用標準,病蟲防治、衛生防疫標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重點發展開縣特色農產品、名牌農產品質量標準。已制定錦橙和魔芋生產、加工、貯藏、包裝地方標準,無公害蔬菜生產地方標準。為了讓農民知道這些標準,掌握這些標準,在生產中自覺使用這些標準,我縣對綜合示範區農民進行了培訓,受訓農民達3、1萬人次,印發各項地方標準和技術資料21000份,為農民掌握應用標準化生產知識提供了方便。

2、強化管理。一是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杜絕在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基地內使用國家禁用的農業生產資料,推薦並指導農民正確使用符合要求的肥料、農藥;今年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對全縣農資市場經營單位進行大規模地執法檢查,全年共整頓農資市場20個(次),查處不合格復混肥65000公斤,假冒、過期、禁令農藥345件,11500瓶(袋),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8、8萬元,為農民挽回損失600萬元,從而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二是加強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的管理,把選擇好、控制好、建設好農產品示範基地作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大事來抓,對九龍山2萬畝優質稻,長沙、趙家、鎮東3000畝優質錦橙基地,臨江、漢豐、大進、巖水4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大進等鄉鎮10000畝魔芋生產基地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進行管理。在已獲得綠色食品標準使用權的渝開錦橙生產示範基地建設10個警示牌,警示農戶按標準化生產無公害農產品。

(三)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縣裡打緊開支,擠出資金支援企業建立一體化原料生產基地。錢江肉聯廠、開利魔芋有限公司等國家級和市級龍頭企業在這裡建成標準化養殖、種植示範基地15個。鼓勵企業建立定單生產,通過與農民簽訂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比較穩定的原料基地。督促企業在生產、收購、加工環節上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在高、精、優上下功夫,靠產品質量和特點開發特色農產品,引導農民走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的路子。為加強對基地的管理和指導,規範農民的生產行為,我縣先後組建了4個蔬菜產銷協會、生豬產銷協會和360個專業合作社,2個柑桔運銷協會和2個魔芋協會。鼓勵龍頭企業建設發展“車間式基地”,推行基地車間化、農民工人化、原料生產工廠化的經營模式。把好農產品“出入關”。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實行“兩頭”檢測和“兩次”檢測。藉助這些“龍頭”,帶動了農產品上檔升級。

(四)抓好基地建設積極培植品牌。

一是大力發展標準化示範基地。在漢豐鎮三中村、大進鎮明峰村、臨江鎮復揚村和河堰倪家村建成四大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在長沙、鎮東兩鎮建成兩大錦橙生產基地;在大進、滿月兩個鎮鄉建成魔芋生產基地。按照制定一套標準,建好一個基地,開發一個產業,致富一方農民的總體思路,促進了農產品數量和質量、規模和效益的協調發展。今年,在長沙鎮心隆、古蹟、篩寨等村錦橙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召開了6次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會,共培訓800人次,重點就生產錦橙綠色食品有關的配方施肥、病蟲綜防、樹盤覆蓋、合理修枝、適時採收等關鍵技術進行了培訓。

二是培植一批品牌。目前,我縣渝開錦橙、頂用銀杏茶、龍珠花、搏擊龍鬚牛肉、搏擊小塊分割內、渝開椏柑、渝開臍橙和九龍山大米、帥笑食用油獲市級名牌農產品稱號,渝開錦橙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臨江、漢豐、關坪、巖水4個蔬菜生產基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稱號。今年又有3個農產品加工企業正在申報市級名牌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

【範文二:質監局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

**質監局:

我局在市局及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嚴格按照《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指南》、《四川省農業標準化示範鄉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深入開展農業標準化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黃梔子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鄉已順利通過省局驗收。現將主要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切實加強對示範區、鄉建設工作的領導

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落實組織保障,我縣成立了**縣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政府辦公室主任任副組長,質監、農業、林業、畜牧、科技、農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形成了責任明確,各司其責,相互協作的工作局面,為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宣傳、培訓工作

為順利推廣實施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鄉工作,我局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業標準化知識,舉辦了三期培訓班,培訓農業標準化技術人員9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xx餘份。金土地有限公司還開辦了黃梔子標準化和質量管理技術培訓班2個,培訓種植戶956人次。同時,在世界標準化日,我局採取懸掛標語,在主要街道和鄉鎮進行農業標準化相關知識宣傳,努力提高全民的農業標準化意識。

(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組織生產

我們按照《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指南》、《四川省農業標準化示範鄉管理辦法》的要求,對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專案進行了示範指導,建立了油橄欖、黃梔子標準化體系。目前,我縣農業標準化示範鄉已基本走上了標準化生產的軌道。

(四)建立示範鄉生產檔案,完善產品質量追溯管理

示範區、鄉都建立起了生產檔案,在實施油橄欖和黃梔子標準化生產時,把重要的栽培措施、生物學性狀、肥料與農藥的使用等作了原始的詳細的記錄;既方便了生產過程中經驗總結,提高管理水平,又便於產品質量的跟蹤管理。

(五)積極實施農業產業化,為示範區提供多方位服務

我局抓住油橄欖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和黃梔子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鄉建設的有利時機,利用天源油橄欖有限公司和金土地中藥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大力促進油橄欖和黃梔子走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經營之路,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標準”的模式,由公司統一向農戶提供種苗、技術,並指導農戶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種植。

(六)農業標準化示範工作初見成效

為了讓油橄欖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和黃梔子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化生產示範專案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在永興鎮建立油橄欖科技示範基地1812畝,現在油橄欖已經分佈全縣20個(鄉)鎮,69個行政村,463個合作社,示範農戶達15190戶,示範面積達3、5萬畝,帶動2、5萬農戶9萬農民,其中,29個貧困村,198個貧困社,2、73萬貧困農民通過種植油橄欖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該專案的實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動了我縣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我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目前,我縣黃梔子種植面積達3萬畝,成活率在85%以上,這是我縣農業標準化工作取得的又一個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農業標準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第一批示範鄉工作情況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抓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二是標準宣傳貫徹實施不到位,農民的傳統生產習慣慣性大,對標準化生產的內涵瞭解不夠,自覺應用標準進行生產的比例還很小;三是少部分示範鄉輻射面積不大,生產檔案記錄不夠完善,培訓形式單一,技術示範措施粗放,示範帶動不明顯;四是部分示範鄉農民不規範使用農業投入品的行為依然突出,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尚未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隱患,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三、今後設想

回顧幾年來的工作,儘管我們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是,與兄弟縣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進一步推進我縣的農業標準工作的開展,我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對示範區、鄉農戶的專業培訓,擴大標準化示範覆蓋面,增強示範工作的輻射帶動能力,把示範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擴大示範規模,逐步把示範工作從點向面延伸,從單一品種向多品種,從種植業向其他行業全方位擴充套件,實現農產品全方位的標準化生產。三是狠抓質量檢測工作,完善田間速測體系建設,把示範區、鄉建設成一個從“田間到批發市場”的有力的質量監控系統。四是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農民的農業標準知識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農民掌握和使用標準的能力。

【範文三: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

綠色食品“XX“牌稻米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在各級領導特別是省局領導的關心支援下,已經運轉一年多了。下面,根據省局指示精神,將“示範區“實施一年多來的主要工作情況分四個方面彙報如下:

一、“示範區“的概況

我市“示範區“主要位於XX鎮境內,XX鎮地處市區東北部,全鎮有可耕地面積5萬餘畝,其中有水田3萬餘畝。XX村處於該鎮中心位置,以水稻種植為主,以蛋品加工和小醬菜製作為輔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農業生產與加工體系。區域內長期致力於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生產優質綠色稻米的理想基地。“XX牌“大米是XX省食品類的第一個“綠色“品牌,為了做大做強基地內的XX綠色品牌,年,境內成立了“XX省XX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全市綠色食品的科技示範園區和重點加工企業,也是XX市重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近年來,該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進行科技研究、標準的制定實施與技術管理等專案,同時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強化綜合管理,提升標準檔次,先後有大米、醬菜、蛋品、肉禽等九個品種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目前示範區的面積0、3萬畝,主要分佈在XX村境內,畝產量達到600公斤,品質上國優一級品達27%,國優二級品達73%,輻射域區的產品銷往全省30多個大中城市,該區域生產的大米已有相當大的知名度,是我國駐港澳部隊以及“雪龍號“科普考察船等特殊行業的專用米。

二、標準化示範區實施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

為了認真落實蘇質技監170號檔案精神,從2013年6月份起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協調下,針對現有沈高鎮及XX村的實際狀況,結合《省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考核驗收專案和紀要一覽表》所規定的內容逐項抓工作落實,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健全組織,落實載體,確保“示範區“工作的統一領導。

一是成立了“示範區“領導小組。去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我們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為副組長,市財政、質監、農業、糧食、環保五個局長為成員的“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了日常工作辦公室,從組織上使“示範區“的工作有了保障“。二是成立了技術協作組。該組除了我市農業技術上的相關人員外,還特聘了揚大農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一批農業技術工作中的權威人士,形成了一個技術核心小組。通過這個技術協作組及時對“示範區“工作中的技術問題進行跟蹤指導。三是建立了經濟聯合組織。在市政府的協助下,通過市農業局和沈高鎮的共同努力,建立了集培育、試驗、推廣、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經濟聯合體,理順了政府與XX省XX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之間的關係,壯大了聯合體的經濟實力。

2、貫標宣傳,分級培訓,造就了一批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專兼職人才。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圍繞標準化示範區的實施進行了一系列的標準宣貫活動。首先是通過召開領導小組會的形式,組織小組全體成員學習《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使全體成員瞭解了“示範區“的意義,統一了小組成員的思想認識。其次是用以會代訓的形式培訓各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及相關農技人員。以此為基礎,培育出一批標準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再次是以XX村和沈高鎮為核心區域對農民進行了普遍的貫標和培訓。兩年來,我們將農業標準化工作列入市農幹校、鄉村農民技術學校的重要課程,特別是“示範區“先後邀請XX省農林廳、XX大學農學院、上海質量管理科學院的相關專家教授講課6場次,受訓2300多人次,發放培訓教材及技術資料1800多份,使廣大種植戶對稻米的種植標準和規程有了一定的`瞭解。第四是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拓寬了專職人員的工作思路。一年多來我們先後組織從事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人員近10人次分別到外地參觀學習,吸取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使我市有了一批從事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專門人才。第五是充分利用市內“一報兩臺“這塊宣傳陣地,宣傳“XX牌“稻米生產的標準化要求。特別是發揮了廣播網內“一臺一站“的作用,在農戶育、種、管、收的全過程各個環節上進行事先指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緊扣目標,多作並舉,部分解決了配套資金上的困難。

籌集“示範區“的資金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較大難題,按照實施整個“示範區“建設約需資金625萬元,其中包括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基礎設施投入、加工銷售環節等各項費用的省市配套資金38、1萬元,市鎮配套資金51、5萬元、其餘均為自籌資金。為了解決資金缺口,我們多方努力,主動協調相關係統,先後結合“水利工程“、“三項工程“、“綠化工程“等全市重大的工程專案,將各種基本建設經費向“示範區“內傾斜。一年多來,在農田基本建設、田間綠化、“三項工程“上就為沈高鎮爭取了各項配套基金100、5萬元,並已全部用於田間道路、水渠的整修、無公害生產技術的推廣、綠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積極籌集民間資金改變稻米加工、銷售的現狀。該鎮原有“明珠“和“XX“兩家小型米廠,規模小、裝置差、工藝落後。去年XX綠色食品公司自籌資金75萬元投入“明珠“米廠,該廠去年從日本引進了一套米質檢測儀、1臺色選機、2臺拋光機,重新組裝了一條全封閉、全自動的加工生產線,同時幫助該企業建立了標準化的體系和管理制度,設立了質量控制網路,健全了抽樣檢測制度,使“明珠“米廠的產品質量和加工能力都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目前該企業已有五種不同的包裝、年大米生產能力可達3萬噸以上,基本上滿足了該區域的加工需求。

4、反覆試驗,提純提優,攻克了一系列標準指標上的技術難關。

首先是抓品種對比試驗。為了使“XX“綠色稻米種植核心區達到國家優二級米、輻射區達到國家優三級大米標準,同時符合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準,在產地環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蟲能力強的稻米品種是關鍵環節。考慮三者兼顧,兩年來共試驗試範種植水稻新品種(系)138個,其中國外品種(系)12個,省外35個,國家三級優質米以上的34個。今年為了確保示範區稻米品質要求達到國標三級優質米以上(GB/T7891-1999優質稻米)的標準要求,重點對華粳3號、連粳3號、鹽粳5號、香粳99-15、R109等五個品種進行輻射試驗,掌握了大量的試驗資料,為下一步示範區的品種選擇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是抓標準的收集、制定與實施,先後收集了國家相關的滿足綠色食品生產的水、土、氣、肥、加工等一系列標準,制定了A級綠色食品XX牌稻米生產技術規程,對稻米生產的產地環境、農藥、化肥施用等均作了明確的要求,並嚴格按標準要求指導農民生產,兩年來示範區內農藥施用量比三年前下降16%,杜絕了施用國家禁用農藥的現象,產地環境質量,產品的品質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去年經國家有關部門監測,水、土、氣等均符合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要求。再次是圍繞重點環節,抓了關鍵技術的試驗和成果的開發應用。兩年來,專案各參與單位集中技術力量,對優質水稻無公害生產技術按國家優質大米一級的標準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攻關,重點在3000畝A級綠色稻米生產示範區內進行了一系列配套試驗,主要有:(1)優質稻米新品種生態適應性評監試驗;(2)AA級綠色稻米攻關試驗;無公害水稻生產的肥料篩選及運籌試驗;無公害水稻生產病蟲防治藥劑篩選試驗;(5)有機米攻關輔助試驗;(6)“黑豐佳“有機肥料運籌試驗;(7)“華豐“生物有機肥應用示範等,從目前來看這些試驗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初步探索出了國標一、二、三級優質米的相應水稻品種和栽培方法,並且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三、“示範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們在“示範區“的管理上動手較早、投入的人力、財力也相對較大,但從目前執行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由於周邊的條件還不很成熟,輻射區域暫時還只能侷限在5萬畝左右。雖然我市整個裡下河地區自然條件基本相當,比如溫度、土壤等,但由於空氣、水質、周邊環境的差異,短時間內要輻射到10萬畝以上還有一定的困難。

二是在有機稻米攻關試驗和無公害藥劑試驗的最後一個關口出現了卡殼,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困難仍然較大。在不施用任何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的情況下生產有機大米,肥料供應、前期病蟲草害的防除上已基本解決,但後期三化螟無法控制,部分試驗區域水稻晚期損失較重,有一部分畝產只有20-30公斤。雖經大量的試驗,但暫時還沒有發現對後期三化螟防效較好的生物農藥和其它防治方法。輻射區域內的稻米要全部達到國優一、二級米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示範區資金嚴重缺乏也是制約下一步示範區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示範區運作一年多來,雖然經多方努力,投入了一定的經費,但這些經費均是結合其它專案投入的,只能改善示範區的灌溉、綠化、道路等各項基礎設施條件;XX省XX綠色食品公司的投入只能改變其加工和銷售現狀,中間環節的資金缺口仍然無法解決。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示範區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專案考核驗收的標準還有較大的差距,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保障體系。在適當增加資金投入的基礎上,繼續落實好“一卡雙承諾“服務,即收購卡、承諾及時為示範區農戶提供優質種子、農藥、肥料及技術服務,承諾按優惠價(去年和今年按高出同期市場價0、2元/公斤)全部收購示範區內農戶所種的稻穀。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廣大農戶按標準種植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確保收購中魚龍混雜的現象發生。進一步加大種子、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的統供率,力爭明年區內統供率達到95%以上。加大對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力度,為在面上能及時地給農戶以科學的指導提供更快捷的服務。

二是要加大貫標力度,擴大宣貫範圍。進一步規範加工、銷售環節,同時力爭使示範區的總面積在驗收前達到3萬畝左右。

三是要進一步加大試驗攻關力度,確保產量、質量同步提高。產量指標力爭達到示範核心區畝產600公斤以上,推廣區畝產550公斤以上。品質指標要求全部達到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準,其中30%以上達到國家優二級米標準,其餘均要達到國家優三級米的標準要求。

四是要建立健全技術檔案資料,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對相關標準、試驗試範過程中的原始資料、專案活動、會議記錄、標準審定、實施進度、技術培訓資料、原始監測資料等進行收集、整理、歸案;健全環境、產、加、銷的一整套標準體系;充實檢測、檢驗裝置,進一步完善檢測手段。

【範文四: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地各單位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注重實效,使我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將2013年農業標準化主要工作回顧如下:

1、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標準化工作。

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年初召開會議,總結部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分析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年底向市政府分管祕書長彙報工作,得到市政府領導的肯定,並對有關工作和政策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將深化農業標準化建設納入市政府研究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的若干意見》重要內容,明確至2015年農業標準化工作目標與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農業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堅持例會制度,分析工作形勢,明確階段任務,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實施。多數縣(市)、區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配套政策。市縣兩級共安排575萬元專項資金(其中市本級435萬元)用於農業標準化補助、獎勵和工作。全市農業標準化與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的融合推動機制和相關部門聯合、行業組織聯動、科研檢測機構聯手的工作推進機制日趨完善。各級政府、部門重視和推進機制建立,為推進全市農業標準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加強體系建設,提高標準技術水平。

各農業產業部門和農業、畜牧業、林業、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祕書處、市標準化研究院,圍繞我市農業發展重點和支柱產業,研究和構建各領域農業標準體系。目前已構建農業、林業和水產專業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全年共完成市地方標準制定20項,加強標準模式圖的制訂與推廣,不斷提高標準技術水平。

3、加強宣傳培訓,加大標準推廣力度。

通過新聞媒體、網路平臺、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宣傳標準化知識與技術,不斷提高農業標準化應用水平。4月份,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由全市各級質監、農業部門和近80個農業企業、合作組織參加的全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表彰會,12個農業標準化工作先進單位、77個示範區受表彰,5個單位作經驗介紹,市政府陳少春副祕書長到會並作重要講話,會議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形成了政府推動、市場引導、農技部門與行業協會指導、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戶積極參與的農業標準化推廣機制。

4、加強示範區建設,擴大示範規模與效益。

今年,新組織申報國家級專案2個、省級6個、市級28個;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祕書處制訂考核驗收計劃,安排198人次專家現場考核。目前已完成歷年立項,今年完成計劃的14個國家級、6個省和38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考核驗收。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立項的國家、省、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專案)分別為18個、34個和185個,通過考核驗收分別為16個、34個和180個,基本實現了與市農業產業基地同步發展的目標。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輻射面積、帶動農戶和經濟、社會效益都有大幅度增加。

5、加強指導服務,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

各級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創新機制,使農業標準化建設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市標準化研究機構、各農業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專家隊伍,加強自身建設,發揮技術優勢,不斷提升能力,強化指導任務,為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科研機構和農業專家加強農產品技術標準科研與制訂,提高農產品標準的技術含量,增強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大對農產品的監督和執法力度,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從源頭確保了農產品質量與安全。農業行業協會和專業組織加強標準宣貫、推廣與應用,在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鼓勵先進,市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評選表彰了12個“寧波市農業標準化工作先進單位”。

20XX年全市農業標準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農業標準化意識有待增強,農業標準推廣實施力度有待加大,部分示範區建設和地方標準質量有待提升。部分地方對農業標準化的投入不足,工作發展不平衡。這些均有待在新的一年裡加以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