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模板集合8篇

才智咖 人氣:1.09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教學工作總結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模板集合8篇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個人工作總結。形成地理課堂教學藝術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觀察、訓練的是教學活動方式的變化,即變化技能。變化技能是教學過程中資訊傳遞。師生相互作用和各種教學媒體、教學方法,學生訓練的轉換方式。所謂變化是變化對學生的刺激,引起學生興趣,是把無意注意過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變化具有可以傳遞資訊;吸引對學生某一課題的興趣,呼喚熱情。它能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是形成教師教學風格的主要因素。我國教育工作者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來形容教學的變化。國外教育工作者也有“變化是興趣之母”的說法,從這些經驗之談中,可以看出變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變化技能大致可分為:教態的變化、資訊傳輸通道及教學媒體的變化,師生相互作用的變化。

一、教態的變化

教態的變化是教師講話的聲音,教學中運用的手勢、眼神、身體運動等變化。這些變化是教師教學熱情及感染力的具體體現。教態變化的使用不需其它工具可以實現,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變化技能。

1、聲音的變化

聲音的變化是指教師講話的語調、音量、節奏和速度的變化。課堂教學中,音量過低,不能刺激聽覺的產生。更刺激不了學生神經系統的興奮。學生會處於一種抑制狀態。甚至會打起瞌睡來。反之,音量過大,又會使神經興奮過度,產生疲勞感。講話速度過快,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在腦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學生不會達到“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過慢,造成疲沓氣氛,使神經興奮不起來,尤其是對青少年更不相宜。因此教師通過聲音的變化。使教師的講解富有戲劇性或重點突出。聲音的變化可用來暗示不聽講或影響其他學生聽講的學生安靜下來。在講解或敘述中適當加大音量,放慢速度配合體態語來起到強化重點的作用。如“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是高寒”在講解中把‘高’‘寒’加大音量放慢速度,效果極好,在一次檢測中學生對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一題得分率100%。

2、目光的變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她隨時可用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並可用來表達多種感情,人的洗、怒、哀、樂均能從眼神的變化中表現出來。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利用目光的變化與學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可以通過目光的變化對那些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回答問題積極踴躍的學生表示讚許,表揚和鼓勵。也可對那些聽課不認真、交頭接耳或做小動作的學生暗示批評。教師期待的目光對學生來講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經常由於學生緊張,膽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開口。這時如果教師把目光變化為親切期待的目光對其進行鼓勵、詢問和提示,學生很有可能會因為受到鼓勵變的放鬆、大膽,並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眼神的變化獲得資訊反饋。實踐表明:當學生興奮時,對事物就感興趣或領會了教師意圖,理解了教師所講的內容時,瞳孔變大;反之變小。這時教師要調教學方案。

教師在目光變化時要自然、親切,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護和尊重。在講課時,教師不能總盯著天花板、燈棍,要始終把全體學生包攬在自己的視野中,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果。面對學生的時候,教師始終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切忌暗淡無光,昏昏欲睡。視角變化速度不易過快,以免學生覺的老師心不在焉。教師目光變化運用的好,回給學留下深刻的、甚至終身難忘的印象。

3、表情的變化

感情是開啟學生智力渠道閘門的鑰匙。這一點已被現代心理學家所證明。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形成和諧教學氣氛的主要因素。要做到課堂上師生之間成功的情感交流、教師要善於運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傳遞資訊,表達情感並使表情的變化適應課堂變化的需要。

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把微笑作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態。教師的微笑會給學生一種和藹可親、熱情開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對學生一種鼓舞,他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使課堂上產生和諧的氣氛。許多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走進教室時,總是面帶微笑。

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師的表情要隨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課前應做好授課工作計劃,帶有感情色彩渲染的講解會使課堂生動、感人,充滿吸引力。

教師表情的變化,要自然,不要做作;要適度,不要過分誇張。更不能板著面孔、毫無生機,眉頭緊鎖、以一幅痛苦的表情面對學生。

4、手勢的變化

研究表明,教師恰如其分的手勢常常使學生獲得大腦興奮中心的持續而增長記憶的長度,增加記憶的強度,突出重點,使學生加深印象。教師常用手勢一般分為四種:

(1)指示性手勢:教師在展示圖片和指揮學生活動時常用此類手勢。

(2)暗示性手勢:在學生回答困難時啟發學生思維時常用此類手勢。如“氣溫升高,氣流上升,氣壓下降”教師只用手勢暗示,學生立即回答。

(3)情感類手勢:指教師在講解內容時配合情感而做出的手勢。如:講到憤怒時揮動拳頭,動情時用手撫胸口。

(4)象形性手勢:用來描述人物、形和貌。如:山東象攥起右手身開拇指的拳頭。

教師做出某種手勢的目的要明確,不要帶有隨意性,手勢的變化不能過碎、過多,要適度、適當、自然大方會給人以美感;反之生硬造作的手勢如:撓頭皮、扣鼻子、敲桌子等不僅不給人以美感,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我們語文組優效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於10月29日結束。

此次調研活動中,陳主任親臨課堂指導。王主任全程參與,對老師們在教學設計中的困惑給予指點,並就課堂調控的藝術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和做法,老師們深受啟發。調研活動結束後,顧主任就教學設計中如何返璞歸真,追求紮實有效,結合具體的案例作了講解。我校及共同體學校的語文老師珍惜學習的機會,積極參與聽課評課。

六位老師執教的都是《狼和小羊》的第一課時。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的詞語教學尤其重要。如何使孩子們真正把課文讀懂、讀好,達到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的教學目的,是教師備課的主要關注點。在大多數人眼中,第一課時教教詞語,單調枯燥,沒什麼看頭。但二年級語文組老師在劉雪梅組長的帶領下,敢於挑戰,善於創新,為我們獻上了充滿情趣、富有活力的課堂。

這六節課呈現出三大亮點:

一、充分體現了學校提倡的集體智慧和個性化展示相結合的備課思路,使教學效果達到高層次的平衡。據瞭解,備課時,二年組老師群策群力,老師們毫不保留,竭盡所能。像朱豔波老師充分發揮課件製作的特長,製作的課件精美,而且在課堂上使用得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上各位老師充分展示自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靈活的課堂駕馭能力。劉雪梅殷偉紅老師長期從事低年級段教學,她們經驗豐富,教學嚴謹,訓練紮實。陳美萍、陳亞雲徐豔萍等老師課堂上注意激勵學生,善於點撥引導,課堂氣氛輕鬆活潑。

二、老師們重視對文字及課標的研讀,注重瞭解學情,優化了課堂的教學目標。從這次調研的幾節課來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過去的被動使用教材的角色,向根據教學需要主動重組教材的角色轉變。她們根據課標和學生年齡特徵,優化教學目標,並緊扣目標帶領學生開展語文學習實踐。整堂課由這樣幾個環節構成:視聽匯入,突現難點,揭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情節。——學習詞語,夯實語文基礎——讀通課文,為精讀作鋪墊。課堂上消除了常見的語文課堂目標模糊,缺乏條理的弊病,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教師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1.教師注重讓學生在恰當的情境中去學習。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對老師來說,四十分鐘的課堂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老師們別出心裁,巧妙地以“巧虎”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串起的各個教學環節。課堂上,巧虎給孩子們講故事,提自讀的要求,讀完課文後又由巧虎出題考學生。靜默的文字一下子變得有聲有色,文字中的角色好像鮮活了,彷彿就站在學生面前。學生思維活躍,智慧的火花被點燃,課堂上妙語連珠。整堂課,學生始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興致盎然地開展讀書識字說話等語文實踐活動。

2.突出了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在教學中注意了識字策略的傳授。如在字音教學方面,老師們抓住了前鼻音和後鼻音,兒化音等難點進行指導。在字形方面,老師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如髒字,採用編口訣的方法記:月字旁莊字邊,髒,弄髒的髒。有的採用部件加減法等等。這些方法簡單易學,充滿趣味,學生樂於接受。從學生的發言中可以看出老師們平日的教學是非常到位的。所以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只要持之以恆,假以時日,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理解詞語方面,老師們的方法多樣靈活,如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吃了一驚”的神態;有的採用朗讀感悟,讓學生用“氣沖沖”和“溫和”的語氣讀讀這兩個詞;值得一提的是陳美萍老師注重聯絡課文,把詞語放入具體的語境,如理解找碴兒這個詞時,讓學生通過讀句子,準確理解了找碴兒就是為了刁難人家,故意找藉口。像對背地裡這個詞語的理解,陳老師讓學生聯絡生活經驗,通過說話練習,去把握詞語的意思。這六堂課學生在紮紮實實學詞語,強化了語感,發展了思維,豐富了情感,聽課老師親眼見證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重人文性,輕視語文工具性的現象日趨嚴重的今天,二年級的詞語教學很值得中高年級借鑑。

3.注意朗讀的指導。有難句子的朗讀指導,而且指導方法得當,或對關鍵詞的指導或教師範讀或分角色朗讀,都巧妙地破解了難點。殷老師的提法很值得學習:將詞語讀得有滋有味,促進了學生對詞語意思的揣摩。

4.重積累。課堂上常常能聽到老師充滿讚賞的話語“這個詞不錯,把它送給大家!”富啟發性的話語“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嗎?”等等,老師的欣賞和引導無疑促進了學生語言材料和生活經驗的積累,為孩子們今後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課堂,我們被老師們的勤業精神和教學智慧深深感染。二年教室處處洋溢著文化的氣息,生命的氣息。像陳亞雲和殷偉紅老師在黑板上開設了“每日誦讀”欄目。兩位老師不辭辛勞,紮紮實實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積累。她們把學生的終身發展真正落實在了行動上。

在評課的時候,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1.調整課堂節奏,壓縮使用課件的時間,給學生更多接觸課文,觸控語言,自主閱讀的時間。

2.個別詞語的教學還可適當調整。一些對文字內容理解起關鍵作用的詞語,如“找碴兒”,第一課時可只要求會讀,而詞義放在第二課時結合對文字內容的理解來學習,可能會理解得更透徹。爭辯的辯,(課上好像只注意了音)如果把形和義結合起來理解的話,通過換部首,會認識分辨辮子等詞語,這樣能提高識字量。

3.此次優效課堂的教學調研,雖然老師們在一些教學環節上有微調,但總體來看,老師們還是保守求穩,今後可以更多地展示個人的教學特色。

總之,瑕不掩瑜。用陸芝鬆組長的話說,這六節課都是值得用錄影記錄下來珍藏。聽課老師一致表示,此次教學調研活動,推動了教研活動的深入,有助於觀照自己的課堂和教學行為,更加自覺地投身課改,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國小生學美術,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畫幾隻動物,塗塗顏色就行了,其實不然,課堂教學反思——王日珍。如果學生不喜歡學或學得很累,就會以致於一見上美術課就頭痛,甚至在美術課無聊地打發著時間,美術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在課前和課後,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

國小美術教科書上,每一課都只有幾張插圖,其他的內容就比較少,所以我們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內容來吸引學生,通過聽聽、說說、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六年級“紙工飾物”這一課中,我結合現在的天氣情況,說說青蛙是因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著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學生製做好了以後,我讓學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請他們發揮想像力。問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並且將好幾種方案都列了出來,然後我再讓他們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案製作出來。小青蛙做好後,我們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動物了。這些作業,所花的時間不多,但都是跟現實有關的事物,在學習的同時也幫他們解開了心中的迷霧,所以學生很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反思《課堂教學反思——王日珍》。最後,我叫他們都帶領動物去冬眠,童趣一點的語言原來以為六年級學生難以接受,但我的顧慮卻是多餘的了,一堂課,既輕鬆快樂又嚴謹地完成了。

二、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六年級的美術課有一部分是關於“戲曲人物”方面的訓練,我們南方的孩子,普遍對京劇感到陌生、遙遠。在進行授課時,學生會對京劇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覺得陌生而枯燥。我給他們講了楊門穆桂英這位女將的故事,及時放了一段穆桂英掛帥的京劇影片給他們看,並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模仿著京劇英雄人物的動作,一個個表演得非常認真,積極性高漲。我當場示範了一幅“武生”的戲曲人物圖,故意弄得比較幼稚,讓他們也勇敢地進入了創造領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這樣的課安排得當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激發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了國小美術的教學效果,提高了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在王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四十分鐘的課堂分成了三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學生的課前展示,第二板塊是課堂教學,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進行重難點突破,第三板塊是課外拓展或解決作業。

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課堂在不斷髮生變化,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日趨到達良好。現將本學期的課改實驗成果作階段性總結。

一、制定課前展示的資料和評比細則

課前展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小組長征求組員意見後,由班委會成員和組長一齊確定展示資料和評比細則。

確定展示的資料如下:

1、成語接龍

2、講成語故事

3、朗誦詩文

4、好書推薦

5、主題演講

6、介紹課外知識

7、演課本劇

8、講名人軼事

9、故事新編

10、編科幻故事

二、課前展示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用心性和創造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靠於興趣”,語文課教學過程亦應重於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也不例外,這正如一篇佳作要有新穎別緻的開頭才能引人入勝一樣。

三、課前展示活動實現了課內外銜接。

只上幾堂語文課,即便是選編超多課文的新教材,對學語文來說還是滄海一粟,不可能使學生智慧地去理解事物,理解生活。課內向課外延伸,這既是聯絡,也是發展。俗話說得好:”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要把課內思考和課外生活的理解結合起來,課堂裡從展示活動抓起,培養學生從一種現象或者一則小故事中理解其智慧,用心實踐葉聖陶先生“課堂裡學,生活裡用”的語文教學思想,促使學生提高辨析潛力,延伸對生活的理解。語文課文來源於生活,因此,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需要引導他們感知社會生活。進行展示活動不僅僅能增長潛力,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這些活動為課堂學習語文作了良好的鋪墊。

四、課前展示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力。

本學期學生自編自導的課本劇成為課前展示的一大特色。他們精心地選材,樂此不疲地排練,為的就是課前精彩的展示。

陶宇琳那一組表演的《石壕吏》十分精彩,演出過後班級掀起演課本劇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每組展示時都有創新,為的是不甘落後。

五、課前展示活動調動了他們的情趣,能營造出一種愉悅的課堂氣氛。

要使學生健康成長,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使他們持續用心、愉快、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教師的重要職責就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持續最佳精神狀態,自覺甚至是樂意理解來自教師的合理要求,內心經常體驗到自身成功的喜悅,不斷進取,成為合格人才。

期會考試前一星期的語文課上,我什麼都沒說就直接開始講課。我特意觀察了一下學生們的表情——些許失落。準備展示的那一組在小聲嘀咕著,無疑他們更失望。那一節語文課上他們都沒有提起精神。當天下午我特意去問了當天的幾個科任老師,他們說:“你們班孩子怎樣了,上課無精打采的”當時我就想不要想當然的做事,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萬事開頭難。在活動中最就應注意的.是在開始階段,教師應多表揚、多鼓勵和多肯定,充分調動學生對活動的熱情,用心參加展示活動。

此項活動,貴在堅持。教師常抓不懈,學生潛力定有提高。在活動中關鍵在於“評”,“評”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生在展示結束後,要及時的進行評講。可先由學生評(不只一位),再由老師評,對學生表演的資料、語言、思想、技巧、創新等方面進行適當評價。老師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觀、公正,有理有據,多給學生肯定,鼓勵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能夠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白努力改善的方向,提高參與活動的興趣。

下一步的計劃:

一、繼續背誦經典詩文,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積澱文學功底,提高文學素養。

二、堅持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把教的重心放在“揚長”上。

三、給學生超多且經常發表的機會,加大力度展示學生的作文和讀書成果。這個發表包括各種展覽、展示、競賽等。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面找到優越感,成就感,成為勝者。

四、培養“小老師”,讓他們自行開展活動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5

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只有善於總結的人,才會善於學習!

我鎮已經實行了一年之久的“有效課堂達標活動”也就是說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率!俗語說的好“教無定法”!不同的學科就會有不同的呈現知識的教學模式。無論如何改革,學生的學習效果永遠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學習效率就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重頭戲。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於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在紮實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呢?教學模式的建立,就顯得特別重要。一種長期穩定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和健全的人格。

一.先將我對於教學模式的一些摸索介紹如下:

(一)課前熱身,激趣匯入。(2分鐘)

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沒有被充分調動,決定了你這堂課的成敗。這一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二)複習創新,自然過度。(5分鐘)

“溫故而知新”在複習前面所學知識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向新學的知識逐層過度,做到知識的有效銜接。

(三)呈現知識目標。(3鍾)

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和語言點,有效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有個整體認識。

(四)自主學習,發現難點。(10分鐘)

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習新知識,我會給學生列成提綱,也可以設成檢測的形式,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

(五)教師解疑,新授知識。(15分鐘)

這一個環節,是本堂課的中心環節。將聽力部分進行引導,聽前指導很有必要,教給學生聽關鍵詞。

(六)鞏固練習,總結提高。(10分)

本環節包括達標練習,以及對本節課的總結。

教後感

這種模式教學的優勢在於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學生能始終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講練,學生的學習基礎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通過大量的替換練習,學生對句型結構有了一定的掌握,並能基本運用,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可以得到較好的落實。

二.我的努力方向:

首先,要強化語音教學,培養學生的語音、語調,使學生過好語音關,掌握語音規則,培養拼讀能力。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步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前提。

其次,強化寫的教學。對於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寫顯得尤為重要!我強調學生必須用書寫體,在抄寫單詞和句子時,嚴格要求學生按規則來寫,我還編了順口溜,(寫句子記三條:句首字母要大寫;單詞之間隔一個小寫字母a;末尾點上正確的標點符號。)我認為培養正確的書寫習慣很重要。它能為學生今後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書寫習慣。我總是牢記著,“良好習慣成就美好未來。”

最後,要強調語感的培養。(個人總結 )語感是一種難以明狀,但又實實在在存在著非常有用的對語言的感覺。我們不能忽視學生語感的培養。我們應在符合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採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在教學中,我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多聽多模仿,在濃郁的英語朗讀與交際的氛圍中,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上課時,我儘可能地使用英語,創設英語情景。學生語感強了,那麼理解能力就強了,語言表達就會流暢得體,體現出來的就是學習外語的高效率。

既然我選擇了教育,憑著良心我會堅守這平凡的崗位,努力用心書寫教育人生,雖不輝煌,但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認真搞好教學,從而使自己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進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業務水平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新課程的實施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一場變革,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想要變革,我們的理念要更新。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髮展提供最大的空間,要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讓他們即要“學會”,也要“會學”。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儘可能多的人類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過學習,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的能力。

那麼,如何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模式如何創新才能順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針對一系列問題,我校確立了“立足於教研、立足於課堂、立足實際、大膽改革、穩步推進”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工作來抓,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積極推進和實施課堂教學的改革。制定了《xx鎮中心國小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立足於縣教育局課堂教學改革精神、立足於新課程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方案,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實踐中求得進步,在改革中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經過我校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現將我校主要做的幾項工作彙報如下:

一、制定明確的改革目標

以課堂“教與學”的改革為新課程實施的立足點,以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為生長點,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探索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變;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策略;培養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蒐集與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現、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尋求適合於、滿足於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教學途徑,以實現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二、確立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1、成立由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為組員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小組,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2、緊緊圍繞《xx國小課堂教學評價量化表》開展課堂改革試驗。

3、充分發揮本校教師的積極性,通過點面結合的方法,在不同層面上進行實踐與研究。

4、在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結合學科實際,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實在、有效。

5、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迴圈往復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鞏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必須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切實向課堂教學改革要質量,要效益,求發展。

三、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實施方案”的實施分成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XX年3月~XX年5月

(1)、成立課堂教學領導小組,指導全校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工作。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3)、開展領導下課堂聽隨堂課活動,調研、瞭解學校課堂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為制訂方案提供依據。

(4)、制訂《xx鎮中心國小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由教導處具體負責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日常工作。

(5)、出臺《xx國小課堂教學評價量化表》,並反饋給教師。

(二)、第二階段:XX年6月~XX年7月

(1)組織學校教師召開專題研討會,學習“學校新課堂教學評價”討論稿,對“學校新課堂教學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2)組織教師開展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初步制訂出學校具有學科特色的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策略和模式。

四、課堂教學改革結碩果

按照《xx國小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我校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探索新課堂教學方法、策略與模式。在各個層面展示和彙報了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今年上半年進修學校舉辦的社會學科課堂教學大賽,我校教師張黎明參賽,該教師應用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貫徹新課程課堂改革基本理念,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獲得一等獎。在數學學科教學大賽中我校董建平獲得二等獎。下半年,在全縣語文教學大賽中,我校陳冬梅老師獲得第八名的好成績。

五、存在問題

1、新教材老上法。有的教師無法把握新教材的設計意圖,教學中注重落實知識目標而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穿新鞋走老路”的課堂教學現象還存在。

2、部分教師的專業水平離新課程理念有距離。新教材要求教師能有寬泛的知識儲備及靈活的教學策略,把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整合起來,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研製,但是部分教師認識不足,難以做到。

3、新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呈現出發展的不均衡。包括老中青教師的觀念更新及行為跟進的相對不同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成為煥發生命活力的樂園。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的新紀元而努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一、教學手段的先進化

所謂教學手段的先進化,主要就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把預習部分轉化為觀看視訊,這是有別於我們國家教學的一大特色。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革,關鍵是把課堂教學轉化為課外甚至是校外,是對課堂地點的演變,使課堂變成了一切皆為教室。這是翻轉課堂的理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

二、先學後教的預習化

仔細剖析該教學模式,基本上與我們的先學後教非常相識。目前我們的課前預習大多數是紙質的預習學案,再先進一點就是如一些國小實行的校訊通,把學生的作業以簡訊的形式發給家長,從這點上看,我們的校訊通與美國的翻轉課堂有相識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識,目的一樣。最終還是讓學生先預習,只不過是學生預習的材料豐富一些,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於學生的預習罷了。

三、學生合作的小組化

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都是先學後教,然後課堂上學生探究,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小組合作化。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就是佈置好任務,然後有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合作探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只是一個任務的安排著,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執行者和探索者。

四、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從該種教學模式來看,他的起源還是源於我們的杜郎口。俗話說:“懶人推進了世界的發展”。正是這種原因,由於“懶教師”的出現,才產生了“勤學生”。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學為本的教學觀,以生為本的學生觀。只有定好位,才能做好“在其位謀其政”。才能真正在課堂上把老師解放出來,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才能讓以學定教得以實現!

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崇洋媚外,關鍵是我們只要認準的經驗,就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論怎樣改革,都要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用自己的腦思考,自己的嘴去說。翻轉課堂,不是“推翻”重在“轉”,轉新形勢下的課堂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在課堂教學上誰能相信學生、利用學生,最終才能發展學生、成就學生!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8

本學年,我校全面貫徹翁旗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重課堂、抓實際、求實效,從根本上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紮紮實實地推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改革,精細化管理,精緻化教學。下面是我校本學年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點滴做法,在此向各位領導、來賓和同仁介紹一下,望不吝賜教和指正。

在推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改革中,我校實施精緻化管理,努力提高課堂實效。力爭做到四抓四上:即抓隊伍上層次,抓管理上水平,抓學生上質量,抓特色上臺階。

一、以校本研修為平臺抓隊伍,教師素質上層次

教師的業務學習從最基本的做起,首先研究教材,讓專任教師實現學科體系系列性。學習課標,掌握學科年段目標和整體要求。學習教材,通覽教材,構建本學科的知識樹。

其次研究學生,實現目標的層次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坐姿、站姿、說姿、寫姿)、學生的知識基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學生的學習狀態(興趣、主動、積極),本學期我們將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納入教師量化評價之中,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

再次,研究問題,實現教學的針對性。針對“四步八環節”教學模式及有效課堂教學評價進行課堂教學常規檢查活動。(單元備課、課時個性化備課、教學反思、課例展示);針對青年教師業務不熟的問題開展教學能手、骨幹教師上示範引領課活動。(示範課、展示課、公開課、觀摩課記入教師年度考核);針對課堂教學風格的形成開展“教學經驗”觀摩推廣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單元備課展示;一堂研究課;一次研討活動;一篇研究論文的“四個一”教研評比活動。

二、以課堂細節為著眼點抓管理,課堂教學上水平

1、建立和諧、自主、開放、創新的精緻的課堂。

1)、以整體性整合資源、設計教學,做到單元、課時目標清。從備“一課”向“單元備課”轉變。即以主題單元教科書的主題單元為依託,在整合教科書選文內容、活動內容、練習內容和可連結的豐富課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單元整體備課教學。這裡的主題可以是教科書本身呈現的某一個主題單元,也可以是某個統整的專題領域。如:語法、修辭、寫作、數與式、函式、電學、力學等。通過整體的集體備課,教師們擺脫了過去應付備課的局面。

2)、以學科課程標準為準則,教學內容當堂清,當日清。以學科課程標準為準則,確立體現全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進步軌跡明顯的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每節課公佈學生學習目標)當堂當日達成。

3)、發展完善“四步八環”的教學模式,課堂關係清。(1)、不斷髮展和完善“四步八環”的教學模式,加強集體備課管理,建立單元集體備課的基本模式。(2)、實行聽課反饋制度。(3)、教師隊伍建設抓“雙基”(即學科教師要練本學科的基本功,要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對所教學科要過“三關”(即年段課標關,教材理解關和單元目標關)。打造校內精品課。

2、建立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機制,各塊職責清實行“開放式常態課推門互聽制”和“常態課積分制”(1)、教導處提前一天以隨機的方法確定被聽課的教師,並提前告訴任課教師。學校將依據學科、級段,組成臨時聽課小組。按“以學定教”有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量化,學期末取平均分。未抽到的教師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聽課。每學期各任課教師被抽聽的次數是2至3節。每位老師一學期必須聽常態課15節以上。對聽常態課的教師,實行簽名積分,學期末根據聽課的節數計入年度考核。

(2)將常態課的質量作為對教師課堂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將學科教研組每位教師常態課的累計積分作為教研組長工作績效考核的內容;將年級段每位教師常態課的累計積分作為年級段組長工作績效考核的內容。

三、以課堂觀察為手段抓學生,關注學生髮展上質量實現課堂精緻化的管理

應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課堂觀察,做到每堂課重點觀察1-2個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分析研究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態,進而提高質量。

1、以典型學生為觀察物件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師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為表現的學生作為重點觀察物件,通過個案研究,逐步總結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策略和手段,在觀察中積累“個案知識”,由此,教師才能真正關注有著具體需要的學生。

2、以學科特點為抓手進行課堂觀察

課堂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在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方面,每個學科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通過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發揮作用。如可以結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和生生互動的語言能力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提升交往能力;在數學學科中創設生活情境或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在音、體、美等課程中通過各類遊戲及比賽來創設和諧的交往氛圍等

3、以案例撰寫和反思為主要載體展開教學活動

教師要對觀察、分析、研討、反思情況做出及時的書面記錄,並與撰寫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觀察與分析的目的在於因材施教。要尊重不同差異學生的各種行為與表現,要多觀察、多記錄、多認可,讓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成長。通過各種活動對學生行為展開系統觀察與分析,就能逐漸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專長、性格特點等,然後採取不同的指導方式,使學生從不同的起點上都得到發展,有所進步和提高。關注學生髮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而聚焦學生行為,展開對學生行為的觀察、記錄、分析與反思,進而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是這一核心理念的最好體現。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有一篇典型案例,一個成功的教育敘事故事,一篇深刻的反思。

四、以“露一手”為載體抓特色,整體工作上臺階

1、科技教育:理化生學科依據學科特點組織開展小發明,小製作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知識競賽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效果較好。

2、校本課程:每學期開展了一次國學經典誦讀、美術剪紙、音樂器樂比賽活動,成功舉辦一次體育運動會。

3、社會實踐:在團隊活動學科研究和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每學期每個學科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4、讀書活動:積極倡導“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指導學生背誦積累課標中要求國中生應達到的古詩詞背誦,在每週的單日晨讀全校背誦國學經典,併成為習慣。以課堂閱讀、班級閱讀、網路閱讀、讀書交流會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節活動,讓書香浸潤校園。

總之,無論課堂教學改革取得如何的成效,但課改的過程總是艱辛的,沒有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課堂,也沒有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老師,更沒有哪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學生!因此,我們所要學的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思想精髓,要批判的學,要科學的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課堂精緻起來,在由“照葫蘆畫瓢”的“形似”到自我創新的“神似”的過程中成長,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課改的進一步推進中,我們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精緻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永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