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報作文400字合集8篇

才智咖 人氣:2.25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黑板報吧,黑板報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點。那什麼樣的黑板報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黑板報作文400字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黑板報作文400字合集8篇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1

集體的力量是每個人的不懈努力,是每個人的希望與信念,是每個人的汗水與付出 集體的力量可以衝破地球,超越夢想,邁出我們勝利的步伐!

記得上週,學校舉行黑板報比賽,那天離評比還有三四天的時間。對這突如其來的比賽,顯然我們有些不知所措,因為這必竟是我們國小階段的最後一次黑板報比賽,我們非常重視。我們板報小組開始構思了:起初時我們組員個個充滿自信,精神抖擻。組長小韋同學她先設計好版面後,就與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這設計好不好,還有哪些缺陷。之後我們把每個人的建議都綜合起來,設計出了一張完美無瑕的,充滿著每個人的奇思妙想的版面。接著我們分好了誰畫主人公、誰畫插圖、誰寫大字 不一會,我們把要用到的道具準備齊全,然後大家都拿起色彩斑斕的粉筆在黑乎乎的黑板上 擦擦 擦 地為黑板穿上了新衣,一個個微小的粉筆灰手牽著手紛紛落下,一種濃濃的集體力量帶動了我們,沉浸在它的汪洋之中 呀!怎麼老是畫不好呢?! 我望這我畫的邊框著急的大叫起來。這時,每個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畫筆,來幫助我。小珍熱情的說: 我幫你從報書裡找找看。 在大家的幫助下我找回了畫畫的思路。就這樣,我們合作共同完成了比賽。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光榮地奪得了第一名!

是啊!的確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是不可戰勝的,是可以衝破宇宙,跨越世紀的強大力量。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2

正月初五在江浙滬一帶要祭財神,後在開市做生意。但並不是小年!指的一年開始請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小年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3

敬愛的老師,您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永銘我心。我虔誠地祝福您:安康,如意!

您給了我燦燦如金的生活真諦,經過歲月的磨洗,彌久而愈明!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您的名字,將真正永存!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其可貴——我懷念這您帶我們走過的分分秒秒。

今天,在遙遠的他鄉,您的學生把您給予的昨天,摺疊成記憶的小船,任其飄蕩在思念的心湖……

你的諄諄教導,是愛的清泉,將在我心靈的河床裡,永遠流淌……

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濃;甘雨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祝您節日愉快!

在不久的將來,無論我成為挺拔的白楊,還是低矮的小草,老師,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敬!

願歡快的歌聲,時刻縈繞著您;願歡樂年華,永遠伴隨您。祝您節日愉快!

老師,我們誠摯的祝福,就像老樹上的翠綠,濃濃密密,與歲月俱增!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著不盡的感激與敬仰,願您的節日裡洋溢著 璀璨,平安!

當我們採摘豐收果實的時候,您留給自己的卻是被粉筆灰染白的兩鬢白髮。 向您致敬,敬愛的老師!

多想再一次注視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傾聽您的講課,多想再一次緊握您的雙手,衷心道聲謝謝,用我所有的真誠。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4

9月6日,汪老師叫我.李夏瑤.沈沁茹等五位同學出黑板報,我們個個都很興奮。因為從來沒有做過,我特別好奇,還很有把握地想:出黑板報不就是畫畫寫字嘛,這些都是我的強項。

於是,汪老師剛一說完要求,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去出黑板報了。我“揮舞’’著粉筆,只聽刷.刷.刷幾下,板題就寫好了,這時,我心想:原來出黑板報…….,我還沒有說完,就看見他們在搖頭,我只好把我辛辛苦苦畫完的`擦掉,畫完了又擦,擦完了又畫,經過N次的折騰,我畫的板題終於讓大家滿意了,畢竟我還是第一次出黑板報,還是有點馬虎,連粉筆都往我臉上’’跳’’,就像一隻大花貓,我的臉被受了汙染,但黑板報還是乾乾淨淨的,雖然我是第一次出黑板報,但我還是小畫家呀!我一定要把黑板報出好,我自信地想著,我一手拿著彩色粉筆,畫的不好要擦掉,畫錯了也要擦掉,我一會兒描輪廓,一會兒塗顏色,急得手忙腳亂的,雖然我畫的很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地,因為能為班集體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一點小苦頭我是能夠吃的。

直到今天,我才把圖畫畫好,寫了一點兒點兒字“唉,出黑板報可真難’’我說道。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我組織辦的黑板報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我接到這個任務後,十分興奮。

我積極地開始在網上查詢關於新學期黑板報的資料。看見許許多多好的資料,看見後我都想列印下來,可是打多了也是浪費。

來到學校,我首先找了我們班上畫畫比較好的同學:李沙、吳璇、宗詩雨,後來,她們還找了朱欽雨來幫忙。寫字,我去找了魏靖陽、魏紅瑤、張馨月。他們都積極踴躍的參加了製作黑板報。今天中午在大家同心協力的幫助下終於完成了黑板報。

李沙和吳璇兩個,又畫畫又寫字,但是她們毫無怨言,寫字的同學魏靖陽、魏紅瑤、張馨月也是這樣,做事一絲不苟,宗詩雨和朱欽雨為我們黑板報的裝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正是這些同學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踴躍參加辦板報,才使我們的教室更加了美,也為我們同學提供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謝她們!

我還要感謝的是晏老師,是她一直監督我們,給我們提出了許許多多好的建議。還有就是要感謝那些雖然沒參與其中,但是默默支援的同學。正是同學們的同心協力和老師的監督鼓勵,我們20xx年第一期板報才可以露出廬山真面目!

黑板報其實我們也得過第一,但是沒有連續第一,這是我們最傷心的,我們不分好壞,只為班級爭光。

在我們這些人中,都想去幫忙。希望能成功,我們會從一些小事做起,就能聚少成多。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6

我第一次辦黑板報,心裡是非常害怕的,我怕如果辦不好,老師會批評我,同學們會笑話我。可是,沒有辦法,老師說過了:“啊,這個辦黑板報啊,也不是太難的,只要你認真用心,一定會辦好的。”老師說的倒是輕巧,可我們四個辦黑板報的同學卻“頭疼”壞了。

經過一番“研究”,我們終於要開始幹了。他們三個人都要我畫喜羊羊,沒有辦法,只好試著去畫。我用了二十分鐘才把喜羊羊畫好,站在遠處看,卻發現喜洋洋的臉就像剛被人打過一樣地歪了,唉,失敗!

我趕忙把喜羊羊擦掉,我要重新畫一個。這一次,我找了喜羊羊的貼紙,把喜羊羊好好地研究了一遍,又在練習本上先畫了一遍,感覺有把握把喜羊羊畫出來了再到黑板上去畫。我一筆一筆,認認真真地畫著,自己在心裡默默地說:“要成功!要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的喜羊羊畫完了。他們三個人的黑板報任務也完成了,我們退到講臺上,看著黑板,啊,感覺還不錯。當然,這只是我心裡想的,如果別的同學對我們說辦得好的時候,我還是會說:“過獎了!過獎了!”做人麼要謙虛,哈哈……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7

上二年級了,老師要我們自己動手辦黑板報,出黑板報作文。望著長長的黑板,大家束手無策,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才好。張老師耐心地給我們進行指導。我們得到了啟發,開始辦報了。

我們幾名同學分了工,畫的畫,寫的寫。王一婷先畫報頭,她用白色粉筆在黑板的正中畫了一隻小兔子,這隻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捧著一個花瓶,花瓶上插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她又在兔子下面畫上一條拱形的匾,匾上寫上“新年好”3個大字。接著,她把各種顏色的粉筆放入盛有水的臉盆裡,等粉筆下沉到水底後,把粉筆拿起來,沿著剛才畫過的線段,一點一點點上去,敘事作文《出黑板報作文》。

你瞧,那小兔子多可愛啊!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一張三瓣嘴, 還有向外翹的鬍鬚,笑眯眯的,似乎在說:“同學們,新年快樂!”“新年好”3個字用大紅粉筆點上去,鮮豔奪目。

然後,我把黑板畫成了新聞、隊角、推普角等七大塊。夏超又畫了一幅插圖:秋天的果園,長滿了紅豔豔的果子,看著這幅畫,大家彷彿吃到了甜甜的果子,嚐到了讀書的樂趣。我和呂小娜是抄寫員。我抄了一篇《喜迎新世紀》:“七彩燈,五彩筆,禮花點亮新……”我越抄越有趣。

經過2小時的努力,我們終於把黑板報辦好了。我們望著那自己設計的漂亮的板報,豐富多彩的內容,心裡甜滋滋的。

黑板報作文400字 篇8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TAGS: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