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被對方吸引的原因

才智咖 人氣:1.56W

你想過為什麼你會被對方吸引這個問題嗎?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會被對方吸引的原因吧!

會被對方吸引的原因

(一)外貌

容貌、體態、服飾、舉止、風度、行為等因素在決定人際情感上起很大作用。人們喜歡美的東西。這是一種自然傾向。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種好的印象,人們很容易“以貌取人”。

外貌美可以產生一種光環作用,即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優良品質,雖然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1972年,柏斯切德和沃爾斯特做(cheid & ter)了一項研究。他們從大學年鑑上選出一些學生照片讓被試看。有些照片很有魅力,有些一般,有些無魅力,要被度試評價照片上的學生。結果是,學生越是有魅力,就越被認為是有好的個性品質。但是當實際與本人面對面接觸時,或者是當雙方有了更多的交往時,這種光環作用就會減小。

(二)相似性

研究表明,人們喜歡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1)信念、價值觀和個性特徵的相似性;(2)吸引力的相似性;(3)社會地位的相似性;(4)年齡的相似性。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裡的相似性不是實際的相似性,而是感知到的相似性。

通常研究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提供問卷,要求被試者在一系列問題上表明態度。幾周或幾個月後,把由別人填好的同樣的問卷提供給他們,要求他們說明是否喜歡這個填卷人。實際上,這個填卷人是主試者,這樣做是為了把被試者的兩次表明的態度加以比較。研究者利用這個方法可以系統的改變被試者與想象的另一個人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在這種條件下發現,各方面的相似性與喜歡程度之間有直接關係。被試者認為他人越是與自己相似,便越喜歡這個人。如果被試者與另一個人的愛好一致,比如都喜歡體育運動,都喜愛音樂等,則吸引力特別強。這個結果在不同場合、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的人身上都得到了印證。

研究進一步表明,信念、價值觀和個性特點的相似具有吸引力。

1961年,美國心理學家紐科姆(omb)曾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的物件是公開徵求招來的'志願住宿者,共十七人,都是大學生。進入宿舍以前,對他們關於經濟、政治、審美、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人格特徵進行了測定,然後將對於上述問題的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特徵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寢室,一起生活四個月。在這四個月中,定期測定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態度,讓大學生互相評價室內成員,喜歡誰,不喜歡誰。結果表明,在相處的初期,空間距離決定了人們之間的吸引力,到了後期,相互吸引發生了變化。彼此之間的態度和價值觀越是相似的人則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越大。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初次交往中不可能涉及到信念、價值觀、態度等較深的層次,此時年齡、社會地位,外貌的相似性往往起主要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人們之間的瞭解加深了,這時信念、價值觀和個性特徵的作用就突出出來,甚至可能壓倒其他一切因素。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三)需要互補

人們有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者的一面,也有喜歡那些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者的一面。這樣雙方不同的心理品質,可以使對方得到心理上的補償。也就是說,當雙方的需要以及對於對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補關係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例如,具有強烈支配性格的人不容易與性格相同的人相處,但他們可能與具有順從性格的人和睦相處,甚至建立起密切關係。日常生活中常有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愛聽的和愛說的成了朋友的現象,正說明了這種“剛柔相濟”關係的特點。這種關係往往發生在交情較深的個人之間。

相似性和互補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實際上二者有時也是一致的。例如,在戀愛、婚姻中往往支配型的男性和順從型的女性彼此有吸引力。這是因為他們對男女關係中的男女角色看法一致,認為男性應起支配作用,女性應順從。弗裡德曼(dman)概括地說,相似性原則在喜歡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時候,當兩個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時,互補性原則起重要作用。在這些場合人們喜歡那些行為與角色相符合的人。由於他們的角色不同,他們的行為也就是互補的,而不是相似的。

(四)好的個性品質

美貌固然能起相當大的作用,但是人的能力、才智、品德歸根到底是更加重要的。1977年,索洛門和沙克斯(mon & )做了一項研究,給被試者描述一個人好的外貌和才智。結果表明,才智在吸引力上更重要。美的東西是好的,好的東西也是美的。一個有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認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可見吸引力並不取決於單一的因素,而是取決於多種因素的。

1968年,心理學家安德遜(rson)的研究指出,在人際關係中最受歡迎的十項人格特質依次排列為:(1)誠懇、(2)誠實、(3)理解、(4)忠誠、(5)可信、(6)可靠、(7)聰明、(8)關懷、(9)體諒,(10)熱情。

(五)相互性

相互性指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不喜歡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貝克曼(man)和西科德(rd)發現,如果告訴甲小組成員,乙小組成員喜歡他們,那麼後來在新成立小組時,甲小組成員願意選擇乙小組成員。當然,相互性原則不是絕對的。有時我們喜歡一個不喜歡我們的人,或者不喜歡一個喜歡我們的人。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確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六)熟悉性

熟悉能增加喜歡的程度。1968年,扎瓊克(nc)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他將12張陌生者的照片,按機率分成為6組,每組2張,按以下方式出示給被試:第一組看一次,第二組看兩次,第三組看五次,第四組看十次,第五組看二十五次。當被試看完全部10張照片以後,實驗者又把另外兩張陌生照片編為第六組,與前五組照片混合給被試看,並要求他們按照喜歡程度將照片排出順序。結果發現,照片被看得次數越多,排在最前面的機會也越多。

梅塔()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他要求被試看自己的兩張照片,問他們喜歡哪一張。兩張照片是一樣的,只是一張是正像,一張是映象。同時,也要求他們的朋友表明喜歡哪一張。結果是,被試自己更喜歡映象,而他們的朋友則更喜歡正像。因為自己常常看到自己的映象,而朋友則常常看到正像。

看到的次數增加喜歡程度,這在社會心理學中被稱為多看效應。

但次數也有一定界限,超過一定界限會產生厭煩的感覺。米勒(er)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他把廣告分別按中等次數和過量次數貼在大學生宿舍公共場所牆上。中等次數為每隔五十英尺貼一張,共貼三十張,貼二天。而過量次數為貼一百七十張,貼三天以上。結果是,中等次數增加了對廣告畫內容的喜歡,過量的次數則減少了喜歡。

另外,次數的作用只表現在積極的或中性刺激物上,而對反面的東西即使增加見到的次數,也不會導致對這個東西的喜歡。扎瓊克讓被試者在幾周內重複看一個帶手銬的人,很快人們便認為他確實是犯人,而不喜歡他。

(七)鄰近性

鄰近性指如果其他條件相等,則人們喜歡鄰近的人。住得很近的人容易建立友誼。費斯汀格等人的研究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調查了一個區域內的友誼模式。這個區域是由十七座獨立的二層樓房組成的每座樓房有十個單元,樓上五個,樓下五個。各單元房大致相似,住戶們是偶然住進去的。調查的方式是向各個住戶提問:“在該區社交活動中你最親近的是哪三個人?”結果表明,居民們與住得最近的人更親近。41%的人選擇了隔壁的鄰居,22%的人選擇了隔一個門的鄰居,只有10%的選擇了同一層最遠的鄰居。兩戶相距最近的19英尺,最遠的88英尺。可見即使是這樣並不大的距離差別都會在選擇友誼上起重要的作用。

鄰近性之所以起作用與交往頻率有關。處於同一環境的人,常常見面,容易產生吸引力。常常見面的人容易彼此瞭解,這也是鄰近性起作用的原因。俗語“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鄰近的人易於互相幫助,彼此有益。

鄰近性也有一定的侷限。我們所喜歡的人往往是鄰近的,但我們所厭惡的人往往也是鄰近的人。所以鄰近是吸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