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社群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總結

才智咖 人氣:1.06W

近年來,鎮社群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秉承“以人為本、惠及百姓”和“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服務理念,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和公益性為主的服務原則,以上海舉辦世博會、慶祝建黨90週年系列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在創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出精品、在工作上求實效,為的新一輪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

鎮社群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總結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公益性文化設施日趨完備 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

鎮把社群文化作為民心和民生工程狠抓落實,以人為本,從機制、組織、財力、設施上加以完善,不斷增強中心的服務性、公益性和先進文化的引導性。

領導重視、組織健全。針對全鎮性宣傳文化工作的開展,鎮領導班子定期進行專題研討,主要領導掛帥,鎮黨委宣傳委員具體分管,鎮文體中心、社群辦、工青婦、基層黨組織等職能部門和團隊組織共同參與,結合教育和黨建各項工作的開展,形成了自上而下、層次分明的管理網路,確保了社群文化的有序開展。每逢重大節慶、主題宣傳大型文藝活動和展示,各級領導都親臨現場,指導活動開展。

專款專用、專款明用。在經費方面,建立公共財政投入機制,保障群文活動和文化中心正常執行。2010年新聞宣傳、文體活動、圖書館等專項經費達800萬元,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為確保財務透明,一是由鎮紀委牽頭,成立各基層小紀委共同參與的專項資金檢查小組,確保資金“下的來、理得清、花得實”;二是鎮社群文體活動中心,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組長的專項經費管理小組,加強對使用經費的管理,定期公示財務執行情況,做到專款明用。

文化設施,惠及民眾。新建成的社群文化活動中心融合文化、教育、科技、體育等25項多功能設施,成為地區百姓的家園、樂園和學園,使居民出家門步行15分鐘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公益性文化活動。鎮基層文化服務網路建設積極推進。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室外活動廣場,建成率、使用率達100%。

二、加強管理,創新教育,群眾性文化服務日益完善。

一流的設施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需要一流的人才。社群文化中心在完善硬體建設的同時,十分注重相應軟環境、軟實力建設,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完善各類文化服務。

設施管理,滴水不漏。作為文化新地標的社群文體中心,擁有一流的設施。為確保中心健康執行,特完善了資產管理制度,分責到人、包責到位。各活動專案明確管理維護責任人,

並予以張榜公示,持證上崗。明確服務工作標準和專案管理職責,做到更好的管理和服務好廣大居民。建立中心領導、部門分工、物業管理“三位一體”安全保衛制度和環境衛生制度,嚴查安全隱患,嚴防治安漏洞,嚴格衛生管理。迄今,無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環境整齊清潔,窗明几淨。

人才教育,創新形式。建立“團隊管理員——團隊隊長——團員”的管理模式,加快文化骨幹的專業化成長。成立名人工作室,實現社群群眾與藝術家“零距離”,與專業院校老師“面對面”,形成文化中心“高地”效應,不斷提升了百姓的藝術修養。如成立“上海曉輝國際藝術中心”,聘任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馬曉輝擔任鎮群眾文化的藝術總監。以點帶面,不斷完善各類培訓。如胸鼓舞培訓、腰鼓舞培訓、民族舞培訓等,吸引地區更多的文藝愛好者共同參與。

文化服務,以人為本。依託圖書館、東方資訊苑、東方宣教中心、東方大講壇、東方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建立文化資源配送機制,以人為本,提升基層文化服務能力。文化中心還築巢引鳳,積極實施“引進來”的文化戰略,鼓勵和吸引優秀的文化人才和創作力量集聚文化中心。在中心有效形成了文化品牌的高地,文藝人才的高地,極大得提升了地區的文化水準和服務能力。與黨成校和賀祿汀藝校共同攜手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星級培訓服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地區青少年及中老年人藝術培訓的需求。

截至去年11月,中心開設各類藝術培訓班總計11次,培訓人次達到1900餘人次;中心設文化團隊14個,全年活動人數達到11760人次;全年開展講座7次,受益群眾2000餘人次;展覽7次,受益群眾10000餘人次。文化中心下基層輔導21次,創作文藝作品32個。利用影劇院設施開展“週末電影大放送”活動、“黨員電影沙龍”、“紅色經典電影展映”等活動,共放映電影場次數57場,觀看人數16530人次。

三、打造品牌,培育特色,不斷提升社群文化影響力。

鎮社群文體活動中心把打造品牌、培育特色專案作為發展繁榮社群文化的“生命線”,力爭把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做深、形成特色的文化品牌做精、快速發展的文化事業做強,為實現全鎮文化建設的新發展,建設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市鎮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撐。

打造特色,豐富創作。群星文化藝術團,下設聲樂、合唱、交誼舞、書畫、舞蹈、戲曲、器樂、江南絲竹、攝影、朗誦、時裝表演等各類文藝團隊20支,團員達300多人。其組織緊密,人員穩定,活動正規,經常性地深入開展文化下鄉和文藝巡演。通過打造特色團隊,豐富文藝創作。2010年,我們把打造特色團隊與促進文藝創作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區社群文化展演月活動中,從年初開始著手創作節目的準備、平面類作品的`徵集工作,最終經過近3個月的積極準備,舞臺類共送出3個創作作品。平面類比賽中,書畫、攝影隊成員積極創作,送出作品64件,獲獎作品6幅。

“異鄉風采”,延伸內涵。“異鄉風采”活動已經開展了15個年頭,近年來,我們不斷延伸專案內容、拓展活動形式、擴大活動參與面,做深、做實品牌內涵,極大地調動了全鎮十多萬外來建設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群眾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滲透到全鎮的每個角落。具體說來:

一是做大“異鄉風采”專案。2011年的“異鄉風采”活動專案,根據異鄉朋友的活動需求,拓寬活動參與渠道、延伸活動參與物件、增加活動比賽專案,使得活動參與物件由單純的外鄉朋友拓展到參與建設的外鎮市民、落戶的新上海人、投資的外國友人,參與面更廣了、參與的物件也更多了。舉辦的“品味書香情 共沐世博風”——鎮第十五屆“異鄉風采”外來建設者讀書徵文及徵文演講比賽,廣大異鄉朋友踴躍參與,共收到了200多篇參賽作品,評選出了62篇讀書徵文,37位異鄉朋友的徵文入圍演講。開展的“喜慶世博 魅力”——鎮第十五屆“異鄉風采”外來建設者才藝大賽等系列活動,在參賽形式上調整為以團隊為參賽單位,經過多場預賽,最終有28個團隊、112人進入複賽和決賽。此項活動為更多的新人搭建展示才能的舞臺,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做深“異鄉風采”內涵。我鎮“異鄉風采”品牌15年來秉承服務外鄉朋友、為外鄉朋友搭建展示平臺的服務目標,

TAGS:社群 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