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1篇)

才智咖 人氣:1.87W

不經意間,一個難忘的活動結束了,相信全是滿滿的感恩與回憶,收穫與經歷,這時候寫一份活動總結就很重要了。現在你是否對活動總結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同課異構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1篇)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

為了交流和展示我縣國小數學學科課程改革的經驗,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近日,縣教科組在渠口學區太陽樑二小舉行了國小數學“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我學區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我學區國小全體數學老師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我校馬丹鶴,還有中寧一小的楊豔芳和中寧三小的胡淑霞三位教師分別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進行了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執教老師各顯其能,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展示了不同的教學風格,盡顯不同的精彩。教學構思異中存同,同中求異,引發了聽課者的研究和思考,體現了同課異構的價值。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總校領導精心組織,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數學教研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執教老師精心備課,充分發揮了集體備課的作用。

一、縱觀這次教學活動,我們組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總結: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說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字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字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並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捨教學內容,可謂“因材施教”。

二、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

當然,有收穫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這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反思,例如:

1、學習型小組的教學方式,是否適用於低段的教學,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2、習題的設計上,怎樣設計更能體現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3、數學教學語言如何鍛鍊得更準確精煉,更生動,生更易聽懂。

4、如何鼓勵學生髮現更有意義的問題,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

5、教師應該提什麼樣的問題,才會讓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獲得知識,以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知識。

三、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學到的(我們的進步):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和分析,對今後的教學工作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會疑”,學生不僅要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體驗。還要“會說”,在課堂中,不僅要學生說解題思路,說方法,還要說體驗和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更要“會議”,要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與同學合作、探究、實驗,用集體的智慧,協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今後,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上完課後,開展了主題教研聽評課活動,評課、議課環節由學區教研員李玉寶主持。首先,教研員李玉寶談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要求,接著三位教師各自針對執教篇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設計等方面做了反思,三位教師們反思的都很到位,接下來是聽課老師進行評課,並圍繞“如何有效的上好一堂課”的主題進行研討,參與聽課的各位老師和數學教研組長白老師對這三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研討的教師發言積極、熱烈,評價中肯、實在,參會教師不但瞭解了“同課異構”這種教研模式,而且從中得到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效果性的、紮紮實實的教研活動。尤其是最後縣數學教研員白老師非常負責任的發言,更讓老師們有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當然每次活動都不可能做到“踏雪無痕”,只要我們在以後的活動中,能揚長避短,相信我們就會越走越遠。

國小數學教研組“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不僅讓老師們看到不同的處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和思索的機會。使老師們經歷了比較、反思、研討的過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老師們普遍反映參加這次活動受益匪淺,大家在這樣的互動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積極反思,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2

為加強教學管理,以推進課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進一步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我組認真開展了20XX—2014學年第一學期以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水平為主體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開展情況

1、本次活動得到了全組7位教師的積極參與,共開展了4節同課異構教學研討課和4節其它課程的公開課。本次教研活動以英語教師為主,其他教師也能積極性參與公開課教學活動,這反映我們的青年教師積極向上和勇挑重擔的精神。開課老師中也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李貴林老師和沈立明教師,充分發揮了中青年骨幹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的示範、導向作用。

2、各位開課老師認真對待,精心準備。老教師在充分集中總結個人多年成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開出有特色的公開課,展示了他們深厚的課堂教學功底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如李貴林老師的九年級歷史課《世界的文化傑作》和沈立明老師的八年級地理課《農業》。他們不拘一格,挖掘潛能,揚我所長,為我所用,為我校教師提供了學習、借鑑的機會。在開課過程中,青年教師也進行了大膽而有益的嘗試與摸索,如王雪瀅老師的七年級課程《人口與人種》和謝鳳飛老師的一堂體育課,他們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

3、本次公開課活動可謂主題鮮明,風格獨特。本次公開課教研活動的主題就是“同課異構”,而且是圍繞著本教研組的縣級課題“如何提高農村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水平”,可以說是有的放矢。特別是幾位英語教師,他們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活動開展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張新琴老師,在活動中展示了一個年青教師特有的活力。在活動中,張新琴老師勇挑重擔,不辭辛苦,悉心備課並製作了精美的課件。在課堂上,全情投入,神采飛揚;在課後研討階段,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可以說,本次活動的成功開展,幾位英語教師特別是張新琴老師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英語教師的同課異構公開課呈現了他們各自的亮點,特別是張新琴老師。他們的每一堂公開課都經歷了策劃、備課、試講、評課、修改的過程,在備課過程中,曾有名教師能夠不吝賜教,給青年教師予熱情幫助,精心指導,進一步發揮了“傳、幫、帶”作用。張新琴老師和張麗老師則能夠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力求把新課程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為了一個教學環節的處理,幾位英語教師常常多次修改、互相切磋。不論是目標的設定、學習環境的創設,還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課堂氣氛的營造等方面都反覆研究討論,充分表現出我校英語教師的樂學、好學、善於學習的上進心。

5、有的老師的課選材好,形式新,基於課本又超越課本,形式開放,廣徵博引,著力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能力,如李貴林老師;有的語言親切、優美,講解細膩,循循善誘,師生互動性強,在問題的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沈立明老師;有的教法得當,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注重知識網路結構的形成,以適宜、適用為原則,講練結合,層次分明,實效性好,如曾有名老師;有的教學手段先進新穎,多媒體課件製作精美,創意好,水平高,引領現代化課堂之方向。這一方面,青年教師做得尤其出彩,如張麗老師、張新琴老師等。

、全組教師踴躍聽課,相互學習,要麼就在公開課一下課,趁著印象深刻馬上點評;要麼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專門對本教研組的某位老師的課加以評析,作出客觀評價,並以書面的形式做好評課記錄,使教學公開課活動真正起到評教評學,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主要收穫

1、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現了幾位青年新教師進步很大,特別是張新琴老師,她所上的兩節公開課使得前往聽課的老師覺得眼前一亮,新意疊成。應該說,在教學方面,這是一位很有前景的青年教師。

2、推動教師之間形成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從教學風格上看,課堂內充滿活力,教學富有靈氣。

3、校領導和其它教研組的教師也積極主動來參加我組的公開課聽課活動,並對我組的公開課活動的開展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3

20XX年XX月XX日,在教科室和教研組的組織下,高一政治備課組三位老師即孔老師、文老師和孫老師,就《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

同課異構就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由於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不同內容的課。

從三位老師課堂上可以看出:

在課堂上,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自主學習;課堂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具體在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都有所差異。雖然他們課堂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但他們所進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體現出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

具體來說,文老師的課緊緊抓住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形成本課的一個亮點。孫老師的課,構思上,是傳統教學與現代新課程理念的巧妙結合,他以聲情並茂的課堂點撥,彰顯了青年教師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孔老師的課,很好地運用了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究,也有老師精心的引導和精彩的點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課堂是一種探究學習、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很好地達到了學習目標,值得學習。

通過這三節課和組內的點評總結,引出一些我們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思考:

1、教師如何變演員為導演。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教師如何變單一為互動。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與學生要交流、對話、溝通,要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教學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想說就說,說心裡話;想做就做,做的最好,教師幫助引導,師生合作,相互促進。

3、教師如何變牽引為放手。教學中,要創設寬鬆和諧的環境,教師要學會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愛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在教學中不替學生說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併為不同的學生創設自我表現和成功的機會,提供施展才華和張揚個性的舞臺和空間,使學生獲得充分自由地發展。

總之,通過這三節成功的同課異構活動,使我組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了衝擊和震撼!使大家對新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有了新的認知,對今後的課堂教學改革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4

20xx年12月4日,在學校領導組織下,我校與防山樑公林國小舉行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觀摩兩節課,課題為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我校孔罕老師與樑公林國小陳慶敏老師作為此次執教教師參與了活動,二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而且可以很好的將書本與多媒體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質進行課堂教學,將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現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的準備與課後研討活動,我校數學組老師達成一定的共識:

第一、認真研讀課本,準確把握課標及教學重難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較大的隨意性,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因此在之後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這點。

第二、充實自身,提高教師的基本功。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將教學融入生活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發揮,體現新課程理念,將教學逐步走向素質教育的階段。

在今後的同課異構活動中,教師應當明確同課異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展示不同的設計思路,展示自身的教學風格,進行思想的碰撞,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並非“爭高低,比高下”。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到同課異構活動中利用這種機會提高自身素質。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5

為認真貫徹“以生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打造高效課堂,探索適合提高聽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本著“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原則,聽障語文組從於20xx年10中旬開展了中年級語文字詞教學的“備課、上課、評課、總結、論壇”一系列“同課異構”活動,五位參加同課異構活動的老師,都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切實把握了詞語教學的重要性,現總結如下:

一、共同點:

1、注重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老師們都能注重新課預習習慣的指導,並且在授課伊始就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2、注重了過好認讀關。每位老師都先讓學生讀課文,瞭解學生對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並及時進行了糾正。

3、採取多種方法加強了詞語的學習和講解。大部分老師都能先讓學生自己找出詞語,先讓學生講解,對於學生都不理解的詞語,則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採用觀看圖片、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或聯絡上下文的方式講解了詞語的意思。

4、都注重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結合課文內容,把文中的常用詞語注重指導學生說句子。

二、不足:

字詞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教學的重點這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很清楚的問題,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重視語言的理解,忽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現象。雖然我們在教學中努力的關注了這些,效果還是不太理想,學生出現的錯別字還是那樣多,常用詞語不會寫句子,有的寫了也是語句不通順,意思不完整,這充分說明了字詞教學的有效性不高。通過討論、反思,大家一致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較欠缺:

1、對生字的書寫普遍沒有重視,有的甚至沒有提及。

2、對詞語的理解不透徹,沒有很好的貫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好多詞語的理解僅限於讓學生用手語翻譯出來就以為學生理解了,根本不知道詞語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老師也沒有及時跟蹤指導,不知道該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成了一句空話。

3、常用詞語的訓練不夠紮實。只注重了生字新詞的學習,對一些熟字生詞沒有進行講解,對一些常用詞語沒有練習,有的即使說了,學生也是比葫蘆畫瓢似的說,根本沒有深刻的理解詞語的意思,更不會運用。

4、對課堂教學過程普遍預設不足,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每節課的課堂容量較大,學到哪裡就到哪裡,計劃性不強,根本沒有檢測的時間,更無法及時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5、都缺乏當堂測試的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及時反饋。

三、字詞教學達成的共識的基本思路:

通過備課、授課、檢測及老師們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應該把詞語運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上,對於中高年級的字詞教學要著力抓好“認讀〃理解〃積累〃運用”語文字詞教學四部曲為目標,可以採取“過五關”的形式來進行:

1、抓好課前預習關。

每個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鼓勵。如果課前沒有很好的預習,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被動的,所以老師在課前要布一些預習作業,比如:讓他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找出不會讀的生字和詞語,並藉助字典掃除課文中的攔路虎;藉助課後預習要求進行預習。這樣就不斷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當“小老師”,他們會及時指出別的同學不會或不理解的生字、詞語,而且為了不出現錯誤或少出現錯誤,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了。

2、過好課文認讀關。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輪流讀課文,一是檢驗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正確率,二是為了學習和掌握生字的讀音。可以採用一人讀,其他學生看,再相互指出並糾正讀錯的字的形式,這樣不僅利於學生認真預習,而且也能調動其他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這一關雖然用時較長,但對於過好認讀關和培養學生養成遇到生字查字典的習慣具有重要作用。

3、過好字詞的理解關。

雖然在低年級學習了一定量的詞彙和句子,但這遠不能滿足學生運用語言的`要求,學生必須在中、高年級繼續學習積累更多的詞彙和句子。中年級的生字新詞教學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的,教學的原則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去認識,結合句子意思去理解詞義。在詞語教學中應該秉承這一原則,不能只簡單地以詞解詞,應該根據課文的不同型別、詞語的不同特點、學生的不同程度,採用演示(實物、圖片、動作、表情、創設情境、多媒體)、講解、聯絡上下文等各種方法,還有一些表達課文中心的詞語、抽象難以理解的詞語還需讀講課文的同時去理解,讓學生在課文的情境中建立深刻的表象。例如課前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課上創設情境、聯絡生活、啟用經驗、朗讀體會、品讀理解等等,全方位地對詞語進行朗讀、理解、感悟,並以此為切入點,加深對文字的體會,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4、過好語言積累關。

為了讓聾生更好地學習語言,提高他們的實際語言能力,在中高年級我們還要重視語句教學,從詞、句人手,學習和積累詞語,仿寫句型,把讀寫相結合,一定還要落實到書面語上,而且應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詞語,讓語言走進學生的生活,通過表達和運用,積累詞語,豐富語言,讓詞義在聾生的頭腦中逐漸得到深化和鞏固。如不強化讀寫訓練,字詞學完後,時間一長學生就不會用了。

5、過好檢測反饋關。

對於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堂測試,不僅能隨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而且有利於老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突出以學習效果作為評價學生課堂的唯一標準。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這種有針對性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不僅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而且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能更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6

20xx年x月x日下午,在靈武一中操場上,全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了由市教研室組織的體育學科“同課異構”大教研。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新課程理念,展示同課異構成果,博採眾長、凝聚智慧,引領教師反思,提高課堂效率。這次教研活動主要由靈武一中李澤民老師和三中的楊文老師承擔,兩位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他們就《跳遠》同一課題,採用不同形式的構思講課,聽課教師認真聽課並做好記錄。

課後教師們坐在一起進行交流探討,先由兩位主講教師說課,然後聽課教師們結合《新課程標準》,對這兩節課進行細議深入分析。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並達成以下共識:

一、備課充分,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

1、教師備課充分,教學步驟清晰,教學過程流暢;

2、課堂練習方法多樣,針對性強,能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3、能有效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不同的教學構思演繹了不同的教學風格

1、李澤民老師的輔助性練習多而有效,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使學生在環環相扣的練習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技術;

2、楊文老師利用設定不同標誌物激發學生練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術技能目標設定多且高,教學重點、難點把握不到位;

2、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評價不明確,語言表述能力較差。

在評課活動中,大家還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中學生體質下降狀況分析;今後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場地的合理運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後崔波老師作了總結、提出希望,並組織一場教師友誼籃球賽,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此次活動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援,由崔波老師具體督導,靈武一中積極提供場地、器材,調配學生,保證了課的質量,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教研平臺,使得這次活動圓滿成功!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7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李蓉老師和鄭首才老師兩人開展課例教學。再進行反思、課例點評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為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為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裡,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我覺得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也會以此次積累教學經驗,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堂。為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8

為了落實中心學校的同課異構安排,也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語文教學課程改革,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教法特點,研究熟悉語文課程的不同視角,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加大教學常規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語文教研組依照中心學校的安排實施同課異構活動,在第十二週安排八年級兩位語文教師同上《小石潭記》公開課。語文組教師積極參與公開課觀課、議課活動,學習不同的構思和教法形式,取長補短,教研氣氛甚濃。在議課時,大家毫不保留,暢所欲言,共同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快使,使同課異構活動真正落到實出,提高教研實效,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現將大家議課意見綜合評議如下:

張忠梅老師:朗讀教學很成功,能分層次朗讀(聽讀,齊讀,分小組讀)。板書詳盡,突出重點。但有關知識(作者、寫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記”)介紹過於詳細,教師包辦太多,會導致學生懶惰習慣的養成。學生沒有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老師不說不記。學習比較被動。由於時間關係,本課的教學內容偏少,這樣安排,無疑會加重第二課時的負擔。

張雪蓁老師:課件製作情境創設較好,直觀形象。結構緊湊,授課條理清晰,講析詳盡。作業佈置能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有拓展。但一節課安排的內容過多。時間緊,導致對重點的內容點撥不透。如:講到潭中氣氛時,應點出“幽深冷寂、孤悽悲涼”,這與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關。朗讀教學要進一步加強。在第二堂課的講解中,以上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糾正,是一堂優質課、有效課。

兩位老師的課,可謂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雖然教法各異,但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同課異構是集體備課下的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個教學內容下的不同教學理念、教學風格的多樣展示。通過這次教研活動,老師們普遍認識到同課異構不僅僅是對比,更是交流互補。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課異構不僅能讓教師擁有更多自我鑽研的空間,而且更能啟用教研組集體的創造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並攜手共創明天的輝煌!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9

“同課異構”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比較研究。語文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就教學目標而言,同一文字,教師選擇不盡相同。老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展開教學。例如《囚綠記》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引領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文章選擇結合感情、選擇材料的寫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生動而意蘊深長的語言,讓學生閱讀學習文章表情達意的方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比喻象徵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學習體會散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教學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師以讀促思,有的教師以讀悟情,有的教師以讀帶說。每個教學目標,各種教學方法都不失語文學科的特點,那麼,哪種教學能使學生更樂學好學?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學效率?只有我們教師通過在不同課堂中的觀課議課,才能獲得教學體驗,通過比較研究,從而擇善而用,借他人之東風,馳自己之渡船。

“同課異構”能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面對紛繁蕪雜的教學資源,我們教師不是為找不到教學資源而煩惱,更是因為不知如何取捨和更好運用教學資源而憂愁。在“同課異構”活動中,通過觀察不同教師的課堂,讓我們更加充分認識到不同教學資源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使教學研究活動目的更加明確,教研效果更加明顯。在以往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由於沒有指定教學內容,教師的上課和觀課、議課或多或少有流於形式之嫌。大家沒有明確的教研目的,聽課後的議課往往泛泛而談,不達要旨,發表意見成了“圓桌演說”,有論而無點。因此教研效果不明顯,短處不能避,長處不得揚。通過“同課異構”的觀課議課,大家討論問題集中,教學研究目標明確,解決了教學中出現的共同問題,又能激發教師各自的教學靈感,教學研究效果明顯。

在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中,我也於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淺薄經驗,現作簡單羅列,在以後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提醒自己,謹慎注意。

第一,關注不同教師的教學長處。“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不是抓短,在於揚長。因此,在聽課的時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現教師教學優點。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桃李之華,各有其芳,一味複製一個教師的課堂和完全擯棄一個教師的課堂,都不能達成教研目標。只有圍繞教師的課堂,於各家之中取其長,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第二,關注學生實際學情。任何課堂設計都不能離開學生的學情,關注學生,教學設計才是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的過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關注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師的教法討論,也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同課異構”得到的教學經驗,在推廣應用時也要結合學情而定。有的班級學生髮言積極,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甚好,有的班級學生朗讀佔優,組織學生朗讀思考為佳。如果硬是將北方面食強加給南方之賓,於教師或許會落得一個“東施效顰”,於學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認識的片面化。“同課異構”之所以叫“同課異構”,不叫“同課異法”或“同課異策”,我想,轉化課堂結構應該是這個活動的關注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太過關注教師課堂教學的細節,關注一個點上的教學方法選擇,一個知識點的選擇是否恰當,有沒有落掉知識點等等,這都有點捨本逐末,認為“同課異構”解決的是知識點的選擇和傳授方法,我認為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在“同課異構”活動中,我以為應該關注教師的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和教師的整個課堂組織過程,從整堂課的設計和實施上優化,關注教師的設計是否符合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從教學細節上糾纏不止,降低了教學研究的目標。

一種好的教學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完善,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用心以對,我覺得,我們每個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彰顯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0

20xx年5月13日上午,xx市直八年級歷史學科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市普教室組長黎老師主持下xx三中如期舉行。xx市直及xx區八年級歷史老師全員出席。

此次開課的是xx三中曾令獅老師和廈大附中的林雅婷老師,開課課題為八下歷史《第15課新中國的外交》。兩位老師課堂風格迥然不同,各擅勝場,但殊途同歸:均能突出重點,詳略取捨得當,史實脈絡清晰,課堂條理清楚。兩位老師都投入巨大精力,準備大量新穎精當的素材,巧妙設計教學環節,使課堂精彩紛呈,學習目標明確。其中,曾老師教風穩健,緊扣會考考綱,與時政緊密結合,取材精確妥帖,突破重點,習題直擊會考,課堂實效性強。林老師則溫婉活潑,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親和力強。語言富於魅力,措辭優雅精練,注重細節描述,漫畫史料穿插獨具匠心,練習小結趣味盎然,具有很強的教學設計技巧和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

誠如黎老師所言,本次教研活動不是比賽,而是給老師們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拓寬教學視野,拓展教學思路,使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1

20XX年12月15日,在教科所領導的帶領下,由平涼七中、四中、八中、十中等兄弟學校的九位教師來到鐵中,和鐵中的教師一起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這次活動規模之大是平涼鐵中建校史上未曾有過的:國中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九門學科全部參與,每門課都由外校教師和鐵中教師共同完成。我校的張娟麗、馬方方、肖萍、陳茸、仇進寶、任育文、張起和竇旭玲九位教師參與了同課異構活動。“同課異構”是教研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動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執教老師說課,最後的部分是課例點評。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學校提前做好周密安排,按照教育局要求由本校教師按照授課進度確定九門課的授課內容,每門課分別由一名外校教師和一名本校教師分別進行備課。所有科目的課堂展示全部安排在十五日上午的前兩節課。我校國中部的所有任課老師都參與聽課評課的教研活動。授課教師們思想上高度重視,深鑽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同一節課的教學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畫面。整個教研活動,全校老師從備課到評課都積極投入,熱情高漲,

使這次活動真正起到了查詢不足、確定方向的作用。現將本次活動的收穫總結如下:

1、鍛鍊了教師隊伍,提升了我校教師的教學能力。

本次活動是由區教育局組織的,九位來自全區不同學校的教師,都是學科教學的名師,在各自所教的學科中都有所建樹,這樣高規格的的交流分享,對本校的青年教師是一次方向的引領,是一次很好的指導。我校本次參與講課活動的九位教師中,青年教師有八位,佔到總數的近90%,這樣的活動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次更加難得的學習機會,有優秀的同行一起備課、上課,共同參與研討,面對面的指導交流,對上課的青年教師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鍛鍊,對其他參與活動的教師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課異構”活動,促進我校教研工作的開展。

長期以來,我校的教研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每年的校內賽課,參賽選手之間都太多熟悉,很難有新鮮感。久而久之,教師難免會有倦怠感。而區教育局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的教研帶來了一縷春風,注入了新鮮血液,使我們的教師更增添了激情與活力。例如在語文同課異構活動中,我校的青年教師張娟麗在七年級語文備課組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備課,潛心磨課,教學設計簡約,思路清晰,課堂上師生互動效果良好,而八中陳海龍老師是崆峒區名師,市課堂教學大賽的一等獎獲得者,幾乎全部中學部語文教師都參與了聽課活動,就連國小部的語文老師也有近十人慕名向名師學習。他執教的《小聖施威降大聖》設計獨特,課件製作獨具匠心,展示了一個優秀教師的功底和魅力,更是為七年級語文組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活動中,教師帶著問題備課,帶著問題上課,帶著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說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並紛紛建議今後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