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7篇

才智咖 人氣:1.07W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1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每當茶餘飯後咀嚼著書籍中優美的文字,欣賞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都會讓有所感悟。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7篇

開啟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會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讀書是一件樂事,趣事,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人們的大腦雖無法裝入所有的知識,但能夠儘量攝取,而唯一的途徑即為—讀書。論及書籍,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開啟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人生感悟)可見,書籍,使人類告別愚昧混沌。讀書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她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做一個忠於祖國,尊老愛幼之人,成為一個有仁德,有智慧之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為人處世。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無疑讀書是回報她們的最好方式之一。

讀書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領悟是心靈淨化的快慰。

在茫茫人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裡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裡,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般清醒劑,快樂地生活著。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百折不撓的居里夫人就會浮此刻我的眼前,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抱怨自己一無是處,”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名言會告誡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我志得意滿時,”一杯水的容量“會提醒我,看似滿滿的一杯水還能容納100多個回形針,自己還有許多能量可挖掘;當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會在我耳畔響起…

以前書中體會過”怦然心跳“;以前在書中有一種”莫名感動“;以前在書中進行自我審視,也以前在書中看到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讀書不是一種消遣的行為,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我想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效果會好一些。想想自己缺的是什麼,就學習什麼。自己少的,在別人那裡也許就有,所以寬容多,理解就多!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2

我喜愛閱讀。讀師範時第一堂課,語文老師誇我有讀書人的氣質:眼神明亮堅定,神情平穩從容,這一定是喜歡讀書的結果。老師的話語點亮了我讀書的星空,讀書、背書、抄書,一直到寫書、推廣閱讀。

我感謝閱讀。五年前,我回到教育系統工作,參加中國教育報組織的局長和校長峰會時,發現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會上專家們非常接近,這應當歸功於讀書。為了探索閱讀經驗,我聯絡了兩個村級國小的班級,班上孩子在閱讀中實現了童話般的成長。這些經歷使我寫出長篇教育成長小說《會玩,才有翅膀》。“會玩,才有翅膀”,這成了學生們快樂成長的口號。

我分享閱讀。經典童書必須是“給孩子的”、“為孩子喜歡並接受的”經典。所以,閱讀推廣人必須做好引導工作。每當發現好書,我都會在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我把讀書的經驗分享給青年教師,引導他們進行微課題探索,在我指導策劃下,教師有了“趕路要緊”閱讀成長共同體,學生形成了閱讀群。

我主張,教師首先要成為會讀書的人,才可以給學生作好示範。要讓學生慢慢地喜歡上讀書,像小樹一樣搖動著成長。我鼓勵師生們大膽開展閱讀活動的創新,讓學生的閱讀“活”起來、“動”起來。

學生喜歡閱讀,就能更好地成長;教師喜歡閱讀,教學就會更加主動高效;家長喜歡閱讀,就會更加配合學校助推學生成長。讀書是一個持續的、內化的過程,要防止急功近利。不可以把課外閱讀和課內學習對立起來,以“閱讀會耽誤學習”而將其拒之門外。學生讀書會對所有學科的學習起到綜合促進作用,促進閱讀也應成為教師共同的工程。

我始終懷著幸福的心情推動閱讀,時時有著精細耕作的園丁靜待花事的欣慰。我慶幸,在孩子們最需要讀書的年齡遇見他們,在與他們共享讀書的歡樂中,我也收穫著一次次生命成長的感動。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3

我一直認為,讀書是一場破冰之旅。在讀書的過程中,你一點點鑿破自私、狹隘、庸俗、冷漠……而一個明淨而流動的水面逐漸清晰地呈現出來。

真正的讀書應該是一個人的精神遠征,但一個人的遠征常常會鬆懈意志、迷失方向。在讀書的路上,有一群人相互敦促、相互補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組織玖玖雅集,只是想讓分散的讀書種子聚合起來,形成精神氣候,共讀共生。每個月聚會一次,一二十人聚在一起,日常瑣事全然隱退,我們在另一個世界裡親切會晤。

好多次,我聽到有老師跟我說,每次參加雅集活動後,總能精神明亮好多天,感覺眼前開闊明淨。這其實也是我的感受,玖玖雅集使我的心情平靜,恰如溫暖的冬陽照之於皚皚大地。

玖玖雅集始終秉持著“為學生讀書,為自己讀書”的宗旨:為學生讀書,讓讀書服務於學生髮展的需要;為自己讀書,讓讀書帶來單純而豐富的精神生活。玖玖雅集提倡閱讀教育經典與文學經典,提倡一人一書的定點式閱讀,尤其提倡研讀名師。

林語堂主張從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到自己情有獨鍾的作家,將他的作品全部找來讀,浸潤在這位“文字情人”的懷抱中,以致聲音容貌都逐漸與這位作家相似。

我也一直這麼認為,真正的讀書人一定有自己特別喜愛的一位或幾位“文字情人”,他的精神氣象受到這位情人的薰陶漸染。非經典好書不讀,我一直嬌寵著自己的閱讀口味,而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心靈撞擊、培養自己的審美趣味與鑑識能力的好書,則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我的最愛。讀毛姆、茨威格、木心、劉再復,我感受到文字所具有的爆炸性威力。

我主張留痕式閱讀,對於經典好書不僅要反覆閱讀、做好批註,而且應該向人講述或寫成讀書隨筆,讓好書在自己的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當你講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正是在同自己親切交談,是在構建自己的精神宇宙,那裡有一個最真、最好的自己。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4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能夠清貧,但不能夠無書。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能集眾家之所長於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歡讀書,將使他終身受益。

雖然我們都明白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然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僅能夠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與孩子一齊讀書,既能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兩得。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明白怎樣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透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潛力,培養自信心,構成實踐潛力。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養成閱讀習慣將受用終生。閱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5

讀書,讓我擁有一份絕美的情緒。

每當恬淡的黃昏,或是靜謐的夜晚,我會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書靜靜地讀,默默地品味。開啟一本書,我從書中,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會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漸漸地我進入書的世界,一天學習的疲勞和一些生活瑣事的煩惱便頓消大半。此時,我便擁有了一份絕美的愉悅情緒。

讀書,讓我的教育理論更豐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透過讀書能夠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著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讀書,讓我更自信地應對生活。

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百折不撓的居里夫人就會浮此刻我的眼前,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抱怨自己一無是處,“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名言會告誡我。當我志得意滿時,“一杯水的容量”會提醒我,看似滿滿的一杯水還能容納100多個回形針,自己還有許多能量可挖掘;當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會在我耳畔響起;當我流連於書墨暗香,聆聽諄諄教誨,就會彷彿置身於智者雲集中,心靈得以淨化,精神得以弘揚。讀書,讓我對生活更加自信。

讀書,讓我體會別樣的樂趣。

讀了一些書,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禁不住拿起手中拙劣的筆,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感,懷著忐忑不安的情緒嘗試著投稿,當自己的文章在某些報刊雜誌上佔有一席之地時,那種感覺,別提有多麼的欣喜,這也許就是讀書的另一種樂趣吧!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6

孔子有云:古之學人為己,今之學人為人。有書讀、做老師教書,本身就是一種福分,因此,獲選本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於我而言,既是榮耀,又是惶恐,更是意外。

伯祖父用“三百千千”為我開蒙時,我才六歲。此後我便與書相擁,近四十春秋,我幾乎完成了讀書的所有階段:國小、中學、大學和研究生,拿到博士之後還做了兩年半的博士後,“社會學”意義上的書讀到頭後,開始教書,讀書教書皆是福。然而真正的讀書似乎剛剛開始,記得博士出站報告完成時我想:總算可以沒有規定任務的讀書作文了。

沒有“社會學”意義上的任務去讀書,是為自己的人生讀書,是為解決自己人生問題的讀書。“口味要雜,肚皮要寬”,這是我的老師王邁教授的教誨;“厚植基礎,博覽專精”,這是我的導師錢仲聯先生的告誡。我愛看之書很雜,工作以後,逢好書即買,以至現在有了“書災”:家中有四個書房、藏書三萬多冊,然而生活在書中,是一件美麗的事兒。

讀自己讀得懂的書,說自己明白的話。我一直這麼告誡學生,也一直這樣要求自己。我自己堅持讀書抄書,也讓學生讀書抄書。我曾經拿出一萬元人民幣為自己所有的20xx級本科生每人每年買一本書,讓他們交換著讀,每週組織“禮拜三讀書沙龍”,但每個學生要繁體字手抄十部書,從《論語》到《孟子》,再到唐詩宋詞。每位本科生畢業時可以挑走四年內我為他們買的四本書,作為我送他們的開啟人生之禮,我願意讓我的學生一生與書相伴。此外,我每週義務教身邊的孩子讀書,一個有力量的民族自孩子讀本民族的書始,每一個孩子的文化母乳是其民族文化經典著作。讓孩子心底有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在書裡,我和孩子一起發現自己,一起慢慢地理解、成就自己,讀書的魅力在此展現——讀書會讓每一個人都遇見最美麗的自己。

有關讀書的獲獎感言7

我的《漫談〈三國演義〉》一帖,在春季讀書活動中獲獎,著實感到意外。《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自問世以來即有名家評論,而其主要內容,思想傾向,文學藝術性,在文學界也早有定論。我只是根據前人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感悟,進行了加工整理而已,對於獲獎,實在慚愧。

我參加春季讀書活動的帖子有三篇,其中《再讀〈紅巖〉》一帖,實在是有感而發,竊以為應比《三國》一帖更有內涵。當今社會,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都以經濟為中心,而信仰卻淡薄了。如今提倡信仰,再提“紅巖精神”,我以為更有現實意義。

總而言之,獲獎實在慚愧,惟有努力讀書,方對的起“春季讀書”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