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3篇

才智咖 人氣:1.52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3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 篇1

根據《校園安全法規》學習的體會得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園對安全教育工作更是擺在首要工作位置,並確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目標:以樹立安全意識為主線,以強化層層管理責任制為核心,以落實具體措施為重點,及時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頓園內安全隱患,努力建立一個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環境安定、園風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園,確保幼兒園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穩步發展。

作為幼兒園的老師,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安全意識更是顯得重要!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作更是要時刻在心裡,在行動上!為此,必須要做好一下工作:

(一)做好日常工作,杜絕安全隱患在身邊發生

1、堅持每天來園早檢,細緻致班上的每一個角落,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堅持每天午檢,防止幼兒帶異物入寢室,防止異物進入耳、鼻、口的現象發生。中午無論誰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兒,不忽視午休的幼兒,尤其是服藥幼兒。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矇頭並及時糾正。

3、把好幼兒離園關,孩子在幼兒園一天,下午離園時是孩子最散漫老師又不好組織的時候,一定要組織幼兒安靜的集體活動。一定要確認市孩子的家長才放人,陌生的面孔來接要問清情況或者是與孩子父母取得聯絡確認無誤後再放人。防止幼兒走失和拐騙幼兒現象發生。

4、嚴格執行幼兒園衛生工作計劃中的安全消毒制度,保證教室每天開窗通風、保持乾淨;保證桌椅的安全、衛生;定期消毒玩具。

5、戶外活動時,一定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做到及時消滅不安全的隱患,保障幼兒安全。

6、教師離園時在班內各處檢查,如:水、電、門、窗。晚接的孩子一定要和值班老師做好交接,並簡單交代其幼兒情況。

(二)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則來源於幼兒一日生活行為規範的培養,對於幼兒我們要嚴格要求,從一點一滴開始努力。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加強防範意識,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幼兒在園排隊時,我們希望做到井然有序,對幼兒提出要求,並利用五角星獎勵。

1.教育幼兒自覺的排隊洗手、喝水、小便等。

2.教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使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家長或集體。

3.教育幼兒不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以免擠傷。

4.戶外活動玩大型玩具時,做到不推不擠,一個一個滑,讓幼兒互相監督,保證幼兒安全。

5.教育幼兒不能碰電器插座,不可以帶小刀,在美工課剪紙時候注意安全,知道怎樣正確的使用剪刀。

6.教育幼兒不把紙團、釦子、拉鍊等塞到耳、鼻、嘴裡。

7.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有關的安全知識,讓幼兒知道110、120、119緊急呼叫電話的號碼和用途,遇到緊急情況,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三)安全教育應該無處不在

幾乎所有幼兒園對安全防護更多的是注重管理和教育。但對孩子自身存有“不安全情緒”

則關注較少或完全忽視。例如:從幼兒園走失的孩子多是對幼兒園產生厭倦情緒或對老師不信任,有的則是在孩子們中間感到孤獨,需要傾訴、需要安慰和愛撫。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情緒,他定會想到要找可以給他安慰與愛撫的人。但幼兒園的老師很難注意到,於是孩子就會想到“逃”。如果老師能夠及時瞭解並平息孩子這種情緒,那麼像“走失”這種“硬性”安全事件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就對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她們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和更多的愛心,能夠願意瞭解、化解、改變幼兒的這種情緒。要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讓幼兒自己討論,制定規則。如:一天小班戶外活動後進教室時,有三位小朋友因為擁擠而摔倒了,老師趁機讓孩子們討論:“進教室時,怎樣才不會摔倒呢?”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制定瞭如下規則:“進教室時一個跟著一個走”,“慢慢地走,不能跑”,“別人在前面走,後面的小朋友不能推”,“畫一個標記貼在過道里提醒大家小心”。孩子們真的設計了許多標誌貼在過道里。孩子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因此要讓孩子在實踐中感知操作、領悟、培養孩子的生命意識、安全意識,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自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體驗生命的尊嚴和生活的幸福。

讓我們對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給予積極支援性的引導教育,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間,讓孩子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人生毅力,從而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

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 篇2

這堂課我覺得幼兒做得很不錯,關鍵成功的地方在於兩點:開始部分以小朋友們自己將接觸的事物引入,幼兒對此興趣很高;對於細節處我作了很好的準備:首先是孩子活動的組織,要點和關鍵的地方我作了強調:比如蘸色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慮到孩子可能會搶,對此也作了說明強調,同時準備工作也比較充分,我事先自己試了試就發現了很多問題,蘸色的顏料水分很多,水就在紙上流來流去,搞得一塌糊塗,我就比較注意,調色時保持水分較少,顏色較濃,還教給幼兒蘸好後在碗口刮一下,這樣印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成功.我們的紙吸水性差,因此不能小看這點小小的改變,如果水一多肯定是搞得很髒,孩子沒了興趣就有可能沒心思,弄得一團糟,另外我在自己嘗試的過程中發現一些蔬菜的橫切面是圓形的,但是都是類似的形狀也不好看,我發現花菜蘸了顏料後印出來的是星星點點的',效果非常好,另外還有紙團,但是發現紙團容易爛掉,不太適合,我就去掉了紙團,由於材料的提供也比較有目的。

因此幼兒的活動非常順利,雖然是第一次跟顏料打交道,但是每組上都乾乾淨淨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較乾淨,作品也完成得不錯,看來同樣是一樣的設計,有的小細節不注意可能也會帶來大問題,有句話說"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看來做人是如此,上課也是如此,記得曾在教研活動中將好課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當中鑲了一到兩粒劣珠,胡亂穿起,那這串項鍊的質地絕對是大打了折,我們上課要對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個數,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不能拿著人家的教案,想都不想就用了.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很適合兒童閱讀和欣賞.整篇課文充滿童趣,將科學常識寓於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進入三年級階段,隨著學生能力的增強,學生對於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參與度也與日俱增.具體體現在朗讀訓練中,以前總是由學生讀,教師加以點評.現在學生在正確把握與理解課文的前提下,對於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表達課文的思想內容已經有了一定自己的體會.我將這篇文章看作是增加學生自信心,提高表達能力,進一步激勵學生自我欣賞,並自我改進的一個好機會.

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由組內自行決定分工.基本上由三個角色(小稻秧,雜查,噴霧劑大夫)一個旁白組成.而且每人的"工作量"也基本均衡.不會在小組合作中出現"無所事事"或是"包打天下"的人出現.因此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每個人都盡力想把自己的角色演好,真正把時間都用到了讀書中去,不像以往那樣往往在分工或一些瑣事上花費很多時間,而真正用來讀書的卻只有一小部分.

在大組交流過程中,由於有了充分準備,而且每個小組成員在讀時也已經互相提過意見,所以當在全班範圍交流時,基本上起來表演的學生水平都比以往個人獨立發言時高.在此基礎上,我先要求同學說說他們的切身感受,可以是圍繞說說自己覺得成功的地方,也可以說說自己要改進的地方.如果是評論他人的,要求說一條缺點之前必須先說一條優點.這樣就有效地組織他們仔細傾聽,實事求是地分析,並且取長補短的作風.

總的來說,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活潑,真實"的課堂氣氛是提高課堂發言水平,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一個重要保證.由此可以帶來一系列的"副產品".如陳怡雯在日記中說道"聽盧雲清嗓子變調是一種享受,是那麼有趣而又誇張,卻又把'噴霧劑大夫'給演活了.還組織意猶未盡的同學寫了一篇童話"續集"——《小稻秧再次歷險》來寫寫小稻秧後來在生長過程中再次遇到的危險和困難,讓學生模仿與積累語言,其中不乏佳作.

幼兒園教學反思與總結 篇3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永恆的話題,幼兒園是縱多幼兒集體生活的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成人如此反覆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本期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美術活動“我來設計安全標誌”等。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

同時,安全教育作為幼兒園長期的教育內容,僅僅這幾個活動是不夠的,他需要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思傑走丟了”,讓幼兒知道回家要等父母來界,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喝牛奶時,請小朋友先試一試是否太燙。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吃飯時不嬉笑打鬧、不玩筷子,上下樓梯時,扶欄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廁等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並請小朋友們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我們班的平安小衛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為幼兒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小生命因為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麼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幼兒人身安全的關係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於此。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著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著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幼兒的安全和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

例如遊戲,它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形式。但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

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對幼兒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遊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幼兒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遊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迴避危險的能力”。

作為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