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航空大學2017錄取分數線

才智咖 人氣:2.51W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那麼大家都瞭解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嗎?下面就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2017錄取分數線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2017錄取分數線

2017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錄取分數線尚未公佈,因此,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2016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錄取分數線,僅供考生參考,希望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省區市

    

提前批

一批

北京

  

645

659

天津

    

河北

  

637

685

山西

  

574

640

內蒙古

    

遼寧

  

603

659

吉林

    

黑龍江

- 

606

584

656

上海

    

江蘇

  

384

391

浙江

  

656

675

安徽

  

594

654

福建

  

574

632

江西

  

582

640

山東

  

605

674

河南

  

596

657

湖北

  

596

663

湖南

  

601

642

廣東

488

493(南航)

578

633

418(東航) 

廣西

  

- 

642

海南

    

重慶

    

四川

  

604

658

貴州

- 

565(國防生) 

- 

634

雲南

  

- 

658

西藏

    

陝西

  

615

668

甘肅

  

- 

641

青海

    

寧夏

    

新疆

  

534(民考漢) 

542(民考漢) 

注:資訊不斷新增中,最終錄取分數線以各地招辦公佈資訊為準。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戰略高技術研究的歷史使命。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學校現隸屬於工業和資訊化部,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高校和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共建學校。

學校現有院系23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學科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教育、哲學等8個門類,在航空、航天、動力、資訊、材料、製造、交通、儀器和管理等領域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北航原有的11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進入全國前5名,2個名列全國第7名。2007年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評審和增補,有8個一級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位於全國高校第7名,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由11個增加到28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3499人,其中專任教師1851人, 1514人具有高階職稱。院士14人,長江學者26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並列全國高校第11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博士生導師47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跨世紀優秀人才1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6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2個。

建校以來,北航共培養10萬餘名畢業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為22768人,其中本科生12746人,碩士研究生6292人,博士研究生3403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為1:1.31。在校攻讀學位的外國留學生268人,是國內接收外國工科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2006年,獲批籌建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成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誌。同時,學校還擁有“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實驗室”、“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實驗室”、“可靠性與環境工程實驗室”和“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中心以及3個省部級工程中心。

學校面向國家和國防戰略需求,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取得了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學術聲譽高,社會與經濟效益顯著。“十五”期間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15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01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2006年又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一、二等獎7項,國防科技一等獎5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2007年,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一、二等獎4項,其中,“衛星新型姿控/儲能兩用飛輪技術”專案獲得當年全國唯一的一項國家發明一等獎。“十五”以來,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專案10項、參與研究31項,承擔國家高技術“863計劃”24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518項,國防預研專案448項,其中千萬元級以上重大科研專案50餘項,人均科研經費近年來始終保持在全國高校前5名。

建校以來,先後獲得了40多項國內第一的科研成果,累計有1100餘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嘉獎,在尖端技術研究領域始終居於國內高校前列。研製發射(試飛)成功的多種型號飛行器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如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亞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蜜蜂”系列飛機、共軸式雙旋翼無人駕駛直升機等。此外,學校還在自動化領域的飛行模擬器研製、資訊領域的海量資訊多媒體實時互動工作環境、數字電視與多媒體平臺、空天地一體化空中交通服務閘道器叢集平臺、新型慣性儀表與導航系統、應用於國家級大型會議的電子錶決系統、材料領域的高效能非晶合金和高溫功能塗層材料、智慧技術領域的.多自由度機器人,乃至參與“神舟”飛船研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為國民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與武器裝備關鍵技術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社會的公認與好評。

學校以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為契機,全面推行高質量的素質教育,培養面向國民經濟和國防領域以及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具有領軍和領導潛質的優秀人才。本科教育,以“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為培養方針,構建了以校、院(系)三級核心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代表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以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為標誌的科研實踐訓練體系等“三大體系”,創新了高等工程學院和中法工程師學院高素質人才選拔和培養新模式。2006年,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研究生教育,以“拓寬基礎、瞄準前沿、構建團隊、自主創新”為培養方針,實施面向大型專案的梯隊式培養和具有學術帶頭人品質的素質培養,實現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學實驗平臺一體化。學校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成績斐然。“十五”以來,全校教改專案共有541項,其中承擔國家級專案9項,省部級21項。2005年,在第五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7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在精品課程建設方面,獲得8門國家級精品課,27門北京市精品課,48項北京市精品教材。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0篇。學校建有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國家級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基地,2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個國家級、5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生生源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理工科生源質量基本保持在全國前十名。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接近100%。

幾十年來,北航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老校友中湧現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國棟樑,年輕畢業生中出現一大批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莘莘北航學子在校園裡也取得了驕人業績:我校本科生連續十屆獲得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是全國唯一十次捧杯的高校,併成功獲得第十一屆全國“挑戰杯”舉辦權;我校14名本科生獨立研製的探空火箭“北航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被評為2006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和北京教育十大新聞,“北航一號”團隊獲得第三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閃耀新星獎;在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技創新錦標賽油動載重專案中連續四年榮獲冠軍並保持紀錄;在國際程式設計大賽中獲全球諾基亞智慧應用移動挑戰賽金獎;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中獲亞洲賽區北京賽點金獎;獲中法scilab軟體開發大賽二等獎等;北航男排是第一支打入全國男排甲級聯賽的大學生球隊;學生藝術團在歷屆全國、北京市大學生文化藝術展演活動中共獲一等獎60餘項,曾先後赴德、法、日等九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問演出,受到廣泛讚譽。

積極推進開放辦學戰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把與世界著名大學及跨國公司開展高水平、高質量的科技合作、人才培養等作為重點,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度的國際交流格局,促進學校向“國際知名”的目標邁進。先後與英、法、德、俄、美、日等近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40餘所著名大學、知名研究機構和世界級跨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授予150餘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為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顧問教授,聘請長短期外國專家近千人,主辦了40餘次國際或雙邊學術會議。

傳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風采。為實現學校“十一五”規劃制定的奮鬥目標,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北航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質量、突出創新、強化特色為主線,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和創造新知識、新技術成果為目標,緊緊抓住大力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全面振興國防科技工業的戰略機遇,努力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充滿活力的創新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學校管理,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營造和諧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大力提升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促進學校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努力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