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職場人的職業生涯規劃

才智咖 人氣:2.23W

現在的年輕一代,實際上是中國社會轉型中的一代,註定要承受付出轉型代價的一代。他們的上一代,實際上仍然在吃傳統體制的舊飯,並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場競爭中;他們的下一代,將因為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獲得很大程度的勞動保障;而他們這一代,將註定在20年後的"白領失業浪潮"中變成中國社會最悲慘的人。這是時代的代價,沒有辦法的。

80後職場人的職業生涯規劃

首先要澄清一廣泛的說法: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這絕對是極其錯誤的。它給了廣大濛濛董董的大學畢業生一個錯誤的認識,對相當一部分人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大學生就業選擇,是對一個人十年內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決策,是極其重要的。

那麼找怎麼樣的工作比較好?什麼樣的行業算好?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確的理解當前工資和未來發展?一系列的問題擺在大學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對要考慮的巨集觀策略問題進行分析,然後再進行個別具體問題的解答。

一、中國現階段職場利益集團劃分

這才是一個大學畢業生首先要知道的大問題。學校的主任不會和你說的,公司招聘時也不會和你說的,因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會和你說的,因為他們很可能也是糊塗的。如果這一部分已經有人很明確的告訴你了,或者你個人已經很敏銳的感知到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可以關閉這篇文章了,因為你已經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費口舌。

5大利益象限中國的社會處在重要的轉型變化中:由計劃經濟轉向"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這個過程是一個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過程。在就業市場上,我們可以按大的方面對各種利益單位歸類如下:

1.公務員(含事業單位)

2.壟斷行業國企

3.競爭行業國企

4.外企

5.民營企業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單位都可以在上述歸類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這不是理論研究,這和你未來的事業、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聯絡。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會上準備招聘你的這個公司(單位)到底是屬於哪個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擁有的力量和資源是不一樣的。這導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業獲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樣。在你選擇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瞭解這些。在目前的中國,社會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公務員(即官員),以及壟斷國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區,由於社會財富水平不一樣,因此公務員集團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雖然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大家都一樣,但是你到廣東、華東一帶了解下公務員的實際年收入,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你的同齡人在報考公務員了。實際上,即使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公務員在當地人群中仍然屬於高收入群體。而且也許更關鍵的是,風險非常小。收益和風險成正比,你一定在課堂上學過吧?哈哈,告訴你,那是西方經濟學原理,我們是中國特色的,不一樣的。在中國當公務員,風險小,收益大。也許你會說,不對啊,在你們哪個地方,公務員待遇也不怎麼樣啊?那麼我要告訴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當前中國允許地區間人員流動,因此由於不同地區經濟財富水平差異很大,因此落後地區的公務員確實是比發達地區的一般白領差的。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複雜之處,沒有絕對的。

我們再來看一看國企的情況。一說到國企,很多人馬上就想到下崗。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首先,解僱員工並不是國企獨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僱員工,並沒有任何人給他們補償,給他們"安置".同時,也不是任何國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崗。我們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誰擁有力量和資源。在中國,說白了就是誰擁有政府力量和行業壟斷的權力,想效益不好都難。這不是國企還是私企來簡單劃分的。例如中國移動、電信、銀行、石油,這些壟斷性行業中的大國企,個個效益好。而那些國家已經"完全放開"了的競爭行業的國企,幾乎都是完蛋兩個字(不含假裝放開的行業)。這裡面有個很清晰的發展脈絡:在90年代初,只有國企存在,民營力量非常微弱。而國企長期的低工資、高福利政策,使得閘門開啟後第一批進入市場經濟的人嚐到了"高"工資的甜頭;在90年代末,以2000年為分界線,時局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壟斷行業的國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資源做市場經濟,毫無懸念,他們無往不勝,獲得了大量的利潤;當前階段,以2005年為分界線,則又是另外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這種情況下,壟斷國企將出現分化,具體發展的預測比較複雜,我將在另外的文章中專門分析。但無論如何,在當前階段壟斷國企是一個非常強勢的高收入集團。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現在那些45歲左右下崗破產的競爭行業國企員工,在他們象你們這麼大就業的時候,他們當時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現在利益格局已經改變。

再來看下外企的情況。外資企業主要是依靠資金力量、和政府的關係、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批真正的企業。但是,他們在中國仍然要遵守中國的潛規則的。由於能夠跨國經營的外企一般都是實力比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利益單位,也是就業的高收入單位。注意,那些中國人海外註冊弄的假外企不算,臺灣、香港企業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況,民企仍然不佔中國經濟的主體。他們在政府力量和佔有資源上都相對比較弱。在完全競爭的'行業,主要是進去的比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擁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場競爭中生活質量都不高。因為中國並非真正的市場機制,有關的法律法規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權不依,這造成了中國的完全競爭行業"扭曲競爭"的現象;在非完全競爭的行業,民企則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擁有資源的單位周圍生存,這種狀態打個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個樹上的蟲子,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非競爭性關係利益群。由於職業保護的法律型同虛設,以及缺少工會等代表員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員工在職場上成為弱勢群體。也許你會問,那為什麼國家關心國企下崗員工,而沒有關注民企解僱員工呢?很簡單,因為國企下崗員工年紀已經大了,無法再找到足以維持原來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國的市場化程序才剛剛開始,民企員工大多數都是年輕人,社會問題並不明顯。

好了,現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單位)是在上述哪個象限。象限屬性從大勢上決定了你以後可能獲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個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說,判斷大勢的能力比從事具體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許你要說,好象哪個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記了,在不同象限獲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樣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後你就可以很輕易的存上一大筆錢,買上房子和車子;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後,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錢,買上房子和車子,而當你達到這個水平時,在優勢象限的和你同時起步的人,已經存上了更多的錢,換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車子。象限是有優劣差異的,起點相同的人,由於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通道,同樣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結果將天差地別。

其次,光看哪個象限還不足夠。因為在同一個象限中,仍然存在著巨大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微妙區別!

二、轉型中的一代

中國的事情要用放大鏡看才會清楚,這也是老外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中國社會的原因。上述人為差別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異:1.公務員、國企類,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異政府工作人員難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還不知道,只能說明你孤陋寡聞。政府工作人員分為兩類:國家正式編制的公務員以及所謂的"政府僱員".在某些地方,特別是經濟貧窮的省,這兩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經濟富裕的省,這兩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政府僱員要轉為國家正式編制的公務員,有很大的難度,沒有關係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過了國家公務員考試,即使你已經被某政府單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聽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務員,還是去做政府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