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知識點

才智咖 人氣:5.66K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創舉之一,也是考察的哲學熱點,考研衝刺階段複習,考生需要把重要知識點串聯起來,縱深複習,下面是對唯物史觀部分的幾個重要考點做的總結,大家梳理梳理。

考研政治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知識點

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統一於生產方式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就是社會的基本矛盾之一。

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滿足自身需要的物質力量,表示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考研中對應的就是2014考研的大熱門——生態文明。習總書記在20xx年4月海南調研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一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生產力高度的提法與生產力的內涵是一致的。事實上生產力就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能力。因此對應實踐的三要素,生產力有三個基本要素:作為媒介的勞動資料、作為客體的勞動物件以及作為主體的勞動者。毋庸置疑,勞動者是三個基本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現代社會勞動者能力大幅提高,原因仍然在於標誌能力水平的勞動工具——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主要標誌和集中體現。

生產關係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客觀的物質利益關係,並不是人們的主觀願望。就比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僱傭與被僱傭,這是客觀的,無產者必定被僱傭,這是客觀無疑的,他們選擇被誰僱傭是他們唯一的自由。

狹義的生產關係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決定著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以及產品分配關係,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的客觀依據。因此,分析社會的根源都要著重於生產資料所有制,上文中所提及的僱傭關係根源是所有制正是這一點的體現,在政治經濟學中,我們也會學習到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也是落實到了所有制上,既然商品經濟是以私有制為基礎,其基本矛盾就是生產商品勞動的私人性和社會性即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兩重性之間的矛盾。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與變化,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尤其是當生產力被生產關係束縛時,這種反作用尤為突出。反作用的好壞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取決於生產關係是否適應生產力狀況。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所以作用好壞全在於能否推動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