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遊覽攻略

才智咖 人氣:4.81K

吊水壺景區位於雙陽區山河鎮境內,景區以溶洞為主體,山、水、林、峰、洞、石交相輝映,以它獨具的險、奇、幽、特等奇偉景觀吸引著大批遊客。

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遊覽攻略

  景點詳情

漫長的地質運動,悠悠的歲月雕琢,使吊水壺溶洞內形成了大量的鐘乳石。這些鐘乳石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組成了一個神奇壯觀,令人稱絕的地下長廊。根據它們的形態,專家學者們分別為這些鐘乳石起了名字。其主要有靈龜負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百翠頂、石材園、魚鱗壁等。這些由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所描繪雕刻的景觀神靈活現,惟妙惟肖,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進山門,便是十里綠色長廊,兩山掩映,人行谷底,只見青山翠蔓,如碧海泛舟。長廊盡頭就是海拔711米的長春地區最高峰;峰下便是吊水湖溶洞。遠遠望去,四米高的龍頭大口即是入口,沿垂直32米高的洞中旋梯盤旋而下,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仙境洞府。這裡還流傳著王母娘娘手鐲穿石缸、白龍黑莽大戰、宋太祖授建趙氏梨園等神話和歷史傳說。

整個溶洞由天宮、龍宮和天宮洞組成,佔據了三個“東北之最”,即溶洞位置海拔最高(690米),落差最大(73米),面積最大(5000多平方米),尤其是那32米高的洞中旋梯,可稱“中國一絕”。洞內的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等人文景觀和靈龜魚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與洞外的步雲崖、十里長廊、石壁凝春、鐵塔遠眺、峰亭映雪、雲海仙山、白塔夕照形成有機的主體畫卷。

吊水壺瀑布

吊水壺瀑布發源于靖宇縣邊陲的幾個小山泉,偎依在金龍頂子山腳下,主瀑布平整方正,好象經過人工雕琢了一樣,主瀑布西側的石崖中有衝出了一個瀑布,形成了奇妙的母子瀑。上游300 米內,水平如鏡,展示給遊人的是一幅山水林間的靜止畫卷,流經到此,突然間溪水騰空折轉,它終年不斷的水流直瀉而下,擊水覆石,轟鳴之聲不絕於耳,具有聲、色、形的綜合美。兩疊瀑布猶如一把大水壺吊在森林峽谷中間,所以當地人稱它為“吊水壺瀑布”,雖然它不是那麼巨集偉,沒有那氣勢磅礴的壯觀,但站在瀑布面前,被震撼的還是我們自己。

遠觀吊水壺瀑布如飛簾掛壁,白練當空;近看垂珠濺玉,如煙似霧。夏日裡四處飛濺的浪花,忽而白如飛雪,似錦帛飄逸,忽而五色繽紛,賽飛虹流瑩;冬天如巨大結晶的冰川倒懸山崖,雪掩溪流沿冰縫間石壁衝下,樹枝上形成層層霧淞,林中呈現一片玉樹銀花的壯美景象。

吊水壺瀑布真象一位林間美女隱藏在密林深處,當人們掀開她的面紗時,就會被她的美麗所傾倒。

吊水壺溶洞

溶洞海拔698米,落差73米,洞長380米,洞廳面積5000多平方米,是東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積最廣、景觀最奇的溶洞。遠遠望去,四米高的龍頭大口即是入口,沿垂直32米高的洞中旋梯盤旋而下,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仙境洞府。

整個溶洞由天宮、龍宮和天宮洞組成,佔據了三個“東北之最”,即溶洞位置海拔最高(690米),落差最大(73米),面積最大(5000多平方米),尤其是那32米高的洞中旋梯,可稱“中國一絕”。洞內的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等人文景觀和靈龜魚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與洞外的步雲崖、十里長廊、石壁凝春、鐵塔遠眺、峰亭映雪、雲海仙山、白塔夕照形成有機的主體畫卷。

薩滿圖騰

薩滿圖騰林是進入景區第一處景點,薩滿圖騰柱和女真樹鼓將人們的'情致引入遠古文明。“薩滿”一詞是女真語,意思是指巫師一類的人,據說他們有將人的意志轉達給神靈,又能將神靈的旨意傳遞給人的本領。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產生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古代的女真、匈奴、契丹,近代的滿族、蒙古、哈薩克等民族,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薩滿教的某些習俗。薩滿教在過去傳佈的區域相當廣闊,遠至北亞、北歐及北美的廣袤地區。

薩滿圖騰林,一共有 15 根圖騰柱,上面雕刻的神像形態各不相同,因為薩滿教是原始的多神教, 是在“萬物有靈”的觀念支配下所形成的一種多神崇拜。 滿族人信仰的神靈很多,但是薩滿教沒有廟宇和神祠,也沒有專職的掌教和祭主等神職人員。信奉此教的人們,在族人中自發形成一位“察瑪”,主管每次祭祀天地、山神、土地和祭祖、許願等重大活動。 神靈,則多用木雕或繪畫的形式體現。

圖騰代表的神分別為: 長白山主(滿語音超哈佔爺)、方位女神(和碩赫赫)、父親神(烏伸闊馬發)、母親神(佛朵媽媽)、蘑菇神(森車媽媽)、多乳媽媽(那丹忽葷媽媽)、雪神(芒你恩都哩)、繡花女神(伊爾哈格格)、金神(愛新恩都哩)以及堂子神、蛇神、鷹神、豹神等。

女真樹鼓

女真樹鼓,古代滿族人進山需要祭祀用的。比如進山挖參時,先由把頭領著大夥祭拜山神爺(俗稱老把頭),燒香擺供,磕頭許願,禱詞大概為:“山神爺老把頭在上,弟子進山取貨,請給指路,讓我等開眼,拿了大貨,發了大財,回來一定殺雞宰豬給你還願。”然後每人用木棰敲擊樹鼓三下。

火山井

瀑布下游溯流而上,首先是一座木拱橋——娛橋。橋下的水域,幾百條虹鱒魚清晰可見。從戲鱒橋上過去,沿著棧道向裡走 300 米, 在附近的一片山坳裡,集中分佈著 21 口“火山井”。顧名思義,火山井,渾圓的井口突出地表,直徑最大的不過 1.5 米,深度均在 2-3 米之間。井壁是堅硬的熔岩,若仔細觀察,井壁上有著完整的文理。但火山井並非取水之用途,令人稱奇的是,每個火山井底部都存有大量木炭,井壁上的文理,看上去就象樹皮的文理一樣。它是怎樣形成的?從發現這片神奇的“火山井”到現在,有關專家指出:金龍頂子山在噴發時期,呈液態的岩漿流在地表流動,極短的時間裡流過山腳的這片谷地,這裡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很多參天大樹被岩漿流包裹,迅速燃燒炭化,形成“火山井”奇觀。

  附:歷史故事

傳說,雙陽大砬子山腳下的吊水壺原來叫白龍湖,湖水深藍,一碧萬頃,湖底直通東海,這湖由東海龍王的孫子小白龍看管,專為人間造福,為山增輝,為地添彩,滋潤周圍的萬靈山,使群巒生機盎然,讓山川村莊樹木蔥鬱,百姓平安,五穀豐登。

白龍湖周圍的山區百姓都挑白龍湖的水吃,都引用白龍湖的水澆田,人們都信奉崇拜小白龍,年年的五月端陽,附近山村的男女老少都穿紅掛綠,像過節一樣,聚集在白龍湖畔,拜望小白龍,說來也怪,年年五月端陽這天,總是風和日麗,春光明媚,山花燦爛,白龍湖波瀾不驚,百鳥翔集,岸上丁蘭,芳香四溢,天在湖中,山在湖中,人在湖中,水於一色,宛如仙境。

中午時分,人們吹奏著婉轉動人的樂曲,跑著歡快的舞蹈,唱著發自內心的歌,把美灑佳餚撒向湖中,小白龍躍出水面,銀光耀眼,向村民百姓招手致意,恰似親朋友好友,難捨難離,情深如海。這一切都預示著年年風調雨順,萬家平安幸福。

當時,在羊圈頂子山盤蛇洞住著個老黑蟒蛇,修煉成精,聚集各山的蟒精怪稱霸一方,殘害百姓,無惡不作。老百姓對它是又恨又怕又毫無辦法。人們敬小白龍為仙家如兄弟,恨黑莽精似惡魔如仇敵。對此,老黑蟒嫉妒懷恨在心,便召集眾蟒蛇精怪,企圖除掉小白龍,強佔白龍湖。可老黑蟒精又懼怕東海龍王,就巧變美男子,假意要和小白龍處朋友。小白龍為人善良,未加提防,喝了黑蟒精的毒酒,昏迷後被黑蟒精殺了。隨後黑蟒精帶領眾蛇精蟒怪強佔了白龍湖。

小白龍的靈魂飄飄蕩蕩飛向東海,來見老龍王。老龍王聽後,起得差點暈厥過去。稍微鎮靜後,把小孫子小白龍的靈魂帶到南海普陀崖觀音洞來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用楊柳枝輕輕一指,吹口法氣,使小白龍靈魂復體,讓老龍王帶回東海好好休養,由她收拾黑莽精。

觀音菩薩右手託著楊柳淨瓶,左手拿著楊柳枝,駕著祥雲來到白龍湖。用楊柳淨瓶吸乾湖水,從湖底抓住黑蟒精,又用楊柳枝一拂,抽掉了黑蟒精的筋脈,再用巨石把黑蛇精壓在湖底,永世不得翻身。

觀音神針所砸各個蛇洞,都變成一眼眼清泉,像柳枝的淌水泉,大將的蜂蜜泉,長葳子的白水泉,新立的積德泉,一面山的金馬泉等等。各個泉眼都是水流如注,清澈甜美,唯有壓埋黑蟒精的白龍湖底荒蕪乾裂,沒有一個泉眼,找不到一滴水,更打不出一眼井。從此,人們把這裡形象地稱為“吊水壺”。

後來一個頗有錢財姓田大戶,佔據了吊水壺這一帶。他從百里外請來了一位遠近出名的井匠,要打井開荒落戶。可這個井匠打了三年,打了九十九眼井,都是乾眼。田家大戶耗盡家產。當第一百眼井打到一百米深時,井匠高喊:“出水了!”井匠讓田家人都來趴井看水。井匠吹牛說:“我就不信,憑我這手藝在吊水壺還打不出水來。”正說著,一陣神風,把井匠吹到井裡。當人們把他撈上來時,已氣絕身亡。卻見他脖頸上繫著一塊白紗,上面寫著“吊水壺打井永難成,要想得水下天井”。

這個傳說是山河柳樹的一位七十多歲姓毛的老人講述的。他說:“不管你信不信,我爺爺見過老田家打井”。

詞條標籤: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