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512遊牛首山可享優惠票價

才智咖 人氣:2.29W

國際護士節,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針對護士推出優惠的票價政策。

護士512遊牛首山可享優惠票價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針對護士推出優惠的票價政策:凡從事護士職業工作者,持本人執業證或專業醫療機構開具的護士在職證明,在景區現場購票可專享50元/人特價票(原價98元)。

自2015年開園以來,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已舉辦過多次公益愛心活動,例如2016年1月組織60位養老院老人搭載愛心車免費遊牛首山、“八方來客聚牛首,的哥的姐免費遊”公益活動;2016年10月22日呼籲和喚起全社會共同關注女性健康的“粉紅絲帶”公益健身跑等。

附:

歷史沿革

公元317年,晉元帝司馬睿渡江初建東晉王朝時,定都建康(今南京)。大興年間,元帝想在都城的正南門宣陽門外建立雙闕,以示皇權的至尊。當時眾官議論紛紛,都說義興(宜興)漢司徒許玉墓前的'二闕高壯,可以遷到這裡。丞相王導不同意,他清醒地知道,東晉政權草創,財力不足,連城牆都還用竹籬笆代替,哪有條件建闕。王導思索了幾天,有一天,他陪晉元帝乘輿出宣陽門,往南眺望,只見牛首山兩峰對峙,十分壯觀,便遙指山峰說:“此天闕也,豈煩改作!”元帝明白王導的苦心,就聽從他的意見,取消建立雙闕的計劃,稱牛首山為天闕山。《昭明文選》中陸倕的《石闕銘》裡即有“乃假天闕於牛頭”的記載。唐朝天寶初,牛首山正式改名為“天闕山”。

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裡,曾住過高僧闢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為仙”,因此住過的山洞稱辟支佛洞,又稱佛窟洞。牛首山一度亦稱仙窟山。

南朝梁代佛教盛行,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巨集覺寺),唐代又添建巨集覺寺塔。唐太宗貞觀六年(632),牛首山成了佛家“牛頭宗”(一名“牛頭禪”)的發祥地。佛家稱“江表牛頭”即指此。塔有碑,碑文《牛首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為著名詩人劉禹錫所撰。自樑代到明代的千餘年間,牛首山一直是僧人鹹集,群賢畢至之地。餘賓碩描寫它:“秀宇層明,松嶺森陰,綺館繡錯,漂渺玲瓏”。在牛首山東峰捨身崖的感應泉旁,有明景泰六年(1455)詩刻。鳳字形石壁上除有梵文和詩刻外,還有4龕石刻佛像,多者達75尊,大者近2米。足見明代佛教盛況之一斑。

1937年(民國26年)底南京淪陷後,侵華日軍將全山砍伐一空,歷代建築付之一炬。

1957年,因開採鐵礦又削平了西峰。文物古蹟所剩無幾。直至1986年進行風景區規劃後,牛首山加強了保護和管理。滿山遍植蒼松翠柏和桃、李、蘭、杜鵑、迎春花等春花植物,修復了弘覺寺塔。

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省級森林公園,2002年4月正式掛牌運營。

2011年6月起,江寧區啟動牛首勝境創意策劃工作,確定了“天闕藏地宮,雙塔出五禪”、“一花五葉”的總體佈局。規劃中的牛首山風景區中部地區總面積約9.51平方公里,由文化禪、自然禪、生活禪、生態禪、藝術禪等五大片區組成。整個牛首山風景區的目標就是打造成一個禪文化休閒度假區。

2012年上半年《牛首山文化旅遊區(牛首勝境)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通過專家評審,一期工程立項,環評、消防等相關手續正在報批中。大報恩寺塔也將在牛首山復建,按照規劃將於2014年青奧會前建成面對遊客開放。

旅遊指南

公交:乘坐754路、755路、712路、G5、G70路前往,在牛首山景區站下。

駕車:沿寧丹公路出城,過公路收費處走8公里,右側就是牛首山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