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結構

才智咖 人氣:5.24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畢業論文結構,歡迎閱讀與收藏。

畢業論文結構

畢業論文結構1

(一)畢業論文專案

完整的畢業論文由一系列專案構成,這些專案應包括:封面、中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英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目錄、正文、註釋、附錄、參考文獻、致謝,其中“註釋”與“附錄”是具體情況安排,其餘各項均為必備專案。

(二)專案含義

1、封面

包括文頭、論文標題、作者、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分校。

2、中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

內容提要是對論文的概括性描述,自述在300至500字之間;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達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一般不超過7個。

3、英文內容提要及關鍵詞

它的內容提要(Abstract)和關鍵詞(Key words)由中文翻譯而成。

4、目錄

包括論文的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的名稱以及對應的頁碼;附錄、參考文獻的對應頁碼。

5、正文

它是論文的主幹部分,由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確標示,但各部分內容應以若干層次的標題來表示,正文字數在7000字以上。

6、註釋

它是對論文中所應用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是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採用腳註形式。

7、附錄

它是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資訊材料,可以採用文字、圖形、表格等形式。

8、參考文獻

它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等名錄。

9、致謝

它是作者對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指導幫助的人員表示感謝。

畢業論文結構2

一、選題背景和緣由

這部分主要介紹作者選擇某題目的原因,以及展開該研究工作的背景,這些背景主要包括:社會背景、立法背景、司法背景或其他相關背景資料的介紹。這一部分字數在500-800字即可。

二、研究現狀(或文獻綜述)

本部分需要交代該課題的現有研究狀況,作者需要全面地對目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介紹和總結,其目的是對這些研究成果所存在的不足或需要進一步展開研究的方面進行概括,從而使作者的研究工作顯得很有價值。文獻綜述必須客觀,綜述完畢後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評述。由於每位導師對文獻綜述的寫作要求都不同,所以最好參照一下本校的範文。本部分字數不限,一般在20xx-3000字,具體要看選題。

三、寫作的主要內容

寫作的主要內容是指學生寫作的論文包括哪幾個方面,將重要方面列出,可以按照章節結構列出準備研究的內容。本部分字數在500-800字即可。

四、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即論文的框架結構,這是開題報告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學校在開題報告模板中沒有這一項,但是學生應將論文提綱列出,可以作為開題報告的附件,也可以將提綱列在“寫作的主要內容”中,其目的是將提綱交給導師稽核,要求導師幫助修正,以免寫完論文後,論文又被要求大幅度修改。法學碩士論文的提綱一般列至三級標題,如能到四級標題則更好。

五、創新點

將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創新點列出,一般三五百字即可。

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這部分簡要寫一下學生在開展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本部分不是重點,隨便寫寫即可。

七、時間進度安排

按照學校的時間要求列出開展本項研究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

八、參考文獻

需要將已經閱讀的文獻和可能用到的文獻列出。一般分別按照著作類和論文類列出,網路資料類不要列出。在數量上,著作類20本,論文類30-50本為宜,具體要看學生的論題。

希望本文對同學們更好地瞭解法學碩士論文的開題報告有一定的幫助。

畢業論文結構3

一、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範圍與主題的第一個重要資訊,也是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資訊。論文題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第一,準確得體。畢業論文題目應當能準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範圍和深度。

第二,簡短精煉。畢業論文題目用詞應當精煉,如果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可以通過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

第三,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命題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

第四,醒目。論文題目雖然居於首先映入讀者眼簾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所產生的效果差別很大,

二、中文內容提要(摘要)與關鍵詞

1、內容提要(摘要)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第一,使指導教師在尚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就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瞭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第二,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瞭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使讀者一看就能瞭解論文內容的要點。內容提要一般不超過300字。

2、關鍵詞

關鍵詞是論文的文獻檢索標識,是為了適應計算機檢索的需要而提出來的,位置在內容提要之後。關鍵詞選得是否恰當,關係到論文被檢索和被利用的機率。關鍵詞一般不超過5個。

三、英文內容提要(摘要)與關鍵詞

英文內容提要(摘要)與關鍵詞是將中文內容提要(摘要)與關鍵詞的內容用英文予以表述。

四、正文

正文字數以8000字左右為宜,不得超過10000字。

五、註釋

註釋統一用腳註,一般不少於10處。

六、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資料,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組的教師瞭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二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參考文獻不得少於8種。

畢業論文結構4

一、畢業論文結構的基本型人們在長期的寫作實踐過程中,對某些文體文章的寫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規範——即結構的基本型。這種“型”開始是某個人的創造,但是由於它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所以一直被沿,用下來,並在人們的反覆運用中逐步完美、定型化。所以,這種“型”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人們共同思維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利用這些“型”來寫作,不但能比較省力,便於組織材料表達觀點,而且這種“型”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而便於人們閱讀。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

當然,“型”不是個死板的套於,不考慮內容如何,一律削足適履地塞到裡邊去也是不行的。利用“型”寫作,一要注意富於變化,靈活地運用;二要注意當現成的“型”有損於內容表達時,就要堅決地把它丟開。畢業論文的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它也有其基本型,即序論、本論、結論的三段式:

(一)序論畢業論文的序論,在寫作上應包括下列內容: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這一部分要寫得簡潔。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樣,用很長的篇幅寫自己的心情與感受,不厭其煩地講選定這個課題的思考過程。提出問題。這是序論的核心部分。問題的提出要明確、具體。有時,要寫一點歷史的回顧,關於這個課題,誰作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說明作者論證這一問題將要使用的方法。如果是一篇較長的論文,在序論中還有必要對本論部分加以扼要、概括地介紹,或提示論述問題的結論。這是便於讀者閱讀、理解本論的。序論只能簡要地交代上述各項內容,儘管序論可長可短,因題而異,但其篇幅的分量在整篇論文中所佔的比例要小,用幾百字即可。至於序論的幾種常見寫法,因為後面專門有章節論述,這裡不再展開。

(二)本論這是展開論題,表達作者個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畢業論文的主體部分,必須下功夫把它寫充分,寫好。有些畢業論文,序論部分中提出的問題很新穎、有見地,但是本論部分寫得很單薄,論證不夠充分,勉強引出的結論也難以站住腳。這樣的畢業論文是缺乏科學價值的,所以一定要全力把本論部分寫好。一般議論文的本論安排,有所謂直線推論,又稱為遞進式結構(即,提出一個論點之後,一步步深入,一層層展開論述。論點,由一點到另一點,循著一個邏輯線索直線移動。)和並列分說,又稱為並列式結構(即,把從屬於基本論點的幾個下依論點並列起來,一個一個分別加以論述。)。兩者結合起來運用稱為混合型。由於畢業論文論述的是比較複雜的理論問題,一般篇幅又較長,所以常常使用直線推論與並列分論兩者相結合的方法。而且往往是直線推論中包含有並列分論,而並列分論下又有直線推論,有時下面還有更下位的並列分論。畢業論文中的直線推論與並列分論是多重結合的,其他一些篇幅較長、論述問題比較複雜的論文也多采用這種方式,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開頭提出問題,接著就對各階級進行分析,然後綜合起來得出結論。文章步步深入,層層展開,用的是直線推論。然而,在對各階級分析的那一層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買辦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用的是並列分論。就整篇而言,就叫直線推論中包括著並列分論。毛澤東同志運用這種結合形式,完滿地表達了文章的內容,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至於本論部分的具體寫法,因後面章節要論述,這裡不再重複。

(三)結論結論是論文的收束部分。畢業論文的結論應包括下述內容:寫論證得到的結果。這一部分要對本論分析、論證的問題加以綜合概括,引出基本論點,這是課題解決的答案。這部分要寫得簡要具體,使讀者能明確瞭解作者獨到見解之所在。最值得注意的是,結論必須是序論中提出的,本論中論證的,自然得出的結果。畢業論文最忌論證得並不充分,而妄下結論。要首尾貫一,成為一個嚴謹的、完善的邏輯構成。對課題研究的展望。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作為學生對某項課題的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只能達到一定程度,而不可能是頂點。所以,在結論中最好還能提出本課題研究工作中的遺留問題,或者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以及可能解決的途徑等。最後,對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給予自己幫助的同志表示謝意。上面所說的是畢業論文結構的基本型。這個基本型是一般常用到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死板公式,作者可以根據表達的研究內容加以靈活地變通處理。

二、畢業論文常用的幾種結構形式前面所講的序論、本論、結論是畢業論文結構的基本型,就畢業論文全文的具體結構安排,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一)總提分述所謂總提分述f就是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分別從幾個方面去論證,闡明中心論點。這種形式也叫“首括式”(演繹法);(總提) (分述)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第四層次如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學習”一了:(總提)(分述)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思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並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低的黨員{ 第一,要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第二,要研究我們的.歷史遺產第三,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

(二)先分論後總論先分論後總論,就是從幾個方面比較分析,然後歸納起來得出結論。這種結構形式也oq“尾括式”(歸納法);(分述)(總論)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 第四層次如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一節:(分述)(總論)1.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2.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3.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三)總提、分述、總論總提、分述、總論三者兼而有之,也稱為“雙括式”:(總提)(分述)(總論)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第四層次} 第五層次如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總提) (分述)(總論)提出改造我們學習的主張{ 1.為什麼要改造我們的學習2.改造什麼3.改造問題的實質} 提出解決問題酌具體辦法

(四)推進式推進式就是一步一步深入,是由淺入深的論證方法,也叫退步式:第一層次……提出問題↓第二層次……敘述現象↓第三層次……分析原因↓第四層次……找出癥結↓第五層次……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如《崇高的理想》一文:不同時代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有社會性、階級性—理想問題實質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問題—樹立祟高的共產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一定會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有史以來最祟高的理想

(五)綜合式把以上幾種方式結合起來安排層次結構,就可以形成綜合式結構。一篇論文往往要論及許多事物,牽涉到許多方面。而每一事件又都是複雜的,都有很多方面。因此,論文往往難以用單一結構來說明問題。這就有必要採用綜合式的結構:

(總提){ (分述)} (總論)第一層次{ 第三層次第二層次第四層次(總提分述)第五層次↓第六層次} 第十二層次第七層次第九層次(先分論後總論)第八層次↓第十層次(推進式)第十一層次(六)散述式散述式就是邊分析邊作結論,沒有總提也沒有總結,是鬆散的敘述,在畢業論文中很少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一般用於一些議論文中: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第四層次如斯大林:《悼列寧》一文論述黨...論述無產階級專政和它的三個基石...論述鞏固和擴大全世界勞動者聯盟三、畢業論文的構段安排好畢業論文的層次結構,還應注意構段,畢業論文在構段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它要求有統一、完整的規範段;充分運用段中主句;適當的容量。

(一)統一、完整的規範段段,有規範段與不規範段。規範段是指統一、完整的單義段。.所謂統一,是一段集中表達一個意思。所謂完整,是一段表達的意思要完整。這樣的單義段叫做規範段。不規範段是指兼義段和不完整段。所謂兼義段,是一段表達兩個以上意思的段。所謂不完整段,是一段沒有把一個意思表達完整,而在實際表達中是應該不再分段,把它集中在一個段裡寫完的段。在一般文章中,規範段與不規範段是可以同時運用的。特別是文藝寫作,隨著事件(或情節)的發展,人物、景物的描寫,人物對話的表現,分段比較自由、靈活,不規範段的運用是大量的。畢業論文的構段則要求統;

三、完整的規範段。這是因為畢業論文是邏輯的構成。從整篇文章來看,畢業論文是由一個基本論點(中心論點)和若干個論據(其實是若干個上位論點與它們的下位論點或材料)和論證組成。從文章中的一個小的區域性來看,它也是由一個論點,若干個論據和作者的論證構成的。這樣看來,畢業論文的一個小的構段單位,除了少數單一的論點段、論據段之外,一般的段應該是有著論點、論據、論證的段落。也就是說它應該是一個統一、完整的整體。即使單一的論點段、論據段,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完整的獨立單位。所以,畢業論文的構段,由於這種邏輯構成上的要求,應該保持其固有的邏輯上的完整性,把表達一個意思的論點、論據、論證組織到一起,構成一個統一、完整的規範段。這樣構段的好處是:對作者來說,一個意思寫成一段,這就要求他在動筆前必須對錶達的意思想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不能模稜兩可,這是有助於明確觀點的。同時,由於一段是一個完整的邏輯構成,勢必要求他嚴謹地考慮每個段的組織安排的完整。對於讀者來說,一段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規範段是便於閱讀、理解的。大家都有過這種體驗,讀沒有一個明確中心,忽而說東忽而說西的兼意段,是最感頭痛的。許多畢業論文都是用規範段來寫作的。甚至有些學術論文,在嚴格的規範段前加上序碼,以表示其段與段之間的邏輯聯絡。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與科學的寫作方法是值得大家在畢業論文撰寫中學習的。

(二)充分運用段中主句顯示段旨段的中心意思是段旨,也叫段的主題,段的論點。全段是圍繞著這個段旨展開的,又是為闡述這個段旨服務的。這個段旨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叫段中主句,或段中主題句。畢業論文中的段是邏輯構成,最適宜於以段中主句來顯示段旨。這無論對於作者,對於讀者都是很有好處的。段中主句對於作者的作用。作者先把一段的主句定下來,這是一段的主題、中心。作者把握住它,以它為中心鋪陳、展開,不致把話說到別處去。段中主句能起到統領全段的作用。有了段中主句,可以避免段的不統一和段中的觀點發生變化。段中主句對於讀者的作用。它能鮮明地告訴讀者,這一段的中心寫的是什麼,它能使讀者不致誤會作者的用意,所以,善於讀文章的人是很會尋找段中主句,把握一段要點的。段中主句在段中的位置:

1.通常在段首就是在段的開頭第一句。段首是個題目的位置,它特別能引起讀者的注目,把段中主句放在段的開頭處,以領句地位出現,領起下文,這不但對於作者來說,限定了段旨,便於圍繞這個中心鋪陳展開下文;同時,也便於讀者,在一段的開頭處就能瞭解全段的中心,能比較容易地理解全段的內容。2.有時在段尾就是在段的最後一句。段尾,雖然不如段首醒目,但在全段中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也是一個引起人們注意的地方。特別是,先列舉一些材料,而後概括、歸納或引出結論,把段中主句安排在一段的末尾是順理成章的寫法。3.也有時在段中段中主句在段的中間以腰句出現,這不是很容易一眼就看得出來的。但有時確有這種必要。當段中主句既是上半段的結論,又是下半段的前提時,只好放在段的中間。段中主句放在段的中間是比較少見的,總是由於敘述條理的必要,萬不得已時才安排在這裡。4.兼置於段首、段尾長段,為了使讀者對段中主句增強印象,常常把它放在段的開頭領句位置,又讓它在段的末尾,以結句再出現一次。這麼前後照應,對段旨反覆申說以加深讀者的印象。段中主句的寫法,要求概括性。要以短短的句子,十分鮮明地把段旨揭示出來。那麼,一個句子很難概括出來怎麼辦?也可以先以一句話概括出全段的要點,接著再寫一個補充句,把全段要展開論說的意思說完全。(三)適當的容量這是談段的長度問題。段,究竟應該有多長,是沒有固定標準的。一者因為,段的長短不能從形式上規定,而應該由每個段所表達的內容來決定。內容多則長,內容少則短。二者因為,段的劃分有伸縮性,是可長可短的。因為全體中一個部分內容上的集中是相對的。有大的集中,又有小的集中,這會因作者而不同。有人把可以分開的幾個小段併到一起,寫成了一個大段;有人把一個可以合攏的大段又劈開寫成了幾個小段,這是正常現象。但是,畢業論文的分段,一般說來應該長一點。這是由它的內容的充實性所決定的。在一個小段裡,很難對某一論點展開周密、細緻的論述。如果用幾個小段來論述一個觀點,有時又會把論點、論據和嚴密的邏輯推理給割裂開了,這樣的表達效果是不好的。所以,還是並列一起寫成一個大一點的段為好。有的畢業論文在寫作上分段過於零碎,妨害了內容的表達。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當然,畢業論文也不是一律都得寫成長段,特別是寫很長的段。段過長也不好,不便於理解。所以,我們提出,段的容量要適當。

畢業論文結構5

一、順理成章,依理定形

一般來說,文章採用的基本推理形式,決定著文章的內在結構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討某一事物產生的原因,反映在結構上,必然有因果關係的兩個部分。或者由結果推斷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斷結果,缺一不可。又如,論述事物一般與個別的關係,或從個別到一般,或從一般到個別,或從個別到個別,反映在結構上,從個別到一般,總是要逐一分析個別事物的特徵,然後歸納出一般事物的特性;從一般到個別,也必然一般結論在先,而後再觸及個別事物的特徵。如果違背了這一發展邏輯,其結構就會顯得不合理。比如,有的學生為了得出一個一般結論,只建立在一個事例的剖析上,如果沒有充分理由證明這一事例本身具有普遍性,那麼從中得出的一般結論是沒有說服力的,論文的結構是不合理的。再如,在論述事物的對立統一關係時,總少不了正反、前後、表裡、上下、質量等各對矛盾的兩個方面的分析對比。忽略一個方面,就會產生片面性。不少畢業論文也往往犯這一錯誤,比如《國有公路運輸企業單車承包之我見》一文,針對社會上和企業內部對單車承包的各種否定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這雖然是可以的,但問題在於論文基本上完全肯定了這種承包方法,實際上這種承包方法既有其正面作用,也不可否認有它的反面作用,這已為實踐的發展所證實。片面地肯定某一方面,這種偏激的論述方式往往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所以,理的發展,不能不遵循人類的思維規律。違反了,理就不通,文就不順。講同樣一個道理,比如,人類是在不斷進步的,社論、文學評論、經濟論文的外在形式,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但在這個理論的內部結構上又是一致的。當然,我們這裡講的是基本形式,並不排斥與其它推理形式的結合與交替使用。

二、以意為主,首尾員一

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腦,是統帥。要寫好畢業論文,就要抓住中心。這個中心的要求應當是簡單明瞭的,能夠一言以蔽之,可以達到以簡治繁的目的。抓住這樣的中心,緊扣不放,一線到底,中途不可轉換論題,不可停滯,不可跳躍遺隙,這樣就能使中心思想的發展具有連續性。比如,論文《關於提高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之我見》就緊緊圍繞中心論點,論述了:

1.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綜述;

2.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下降的現狀;

3.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下降的原因;

4.提高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的途徑。

可謂“以意為主,首尾貫一”,點滴不漏。

作為一篇論文,從思想的發展來說,要一層一層地講,講透了一層,再講另一層意思。開頭提出的問題,當中要有分析,結尾要有回答,做到前有呼,後有應。比如論文《對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有關問題思考》,圍繞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這一中心論點,首先從理論和實踐雙重角度論述了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從深化體制改革和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中探索了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條件和基礎,從條件和基礎的差距出發再探究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方向和過程,提出了建築市場的長遠發展方向和發展全過程;最後,對近期建築市場的發展提出操作性很強的措施和對策。層層剖橋,前後呼應,成為一篇優秀論文。雖然,作為一篇優秀論文,還須做到每層之間瞻前顧後,後面講的與前面不要有矛盾,留在後面說的,也不要在前面一氣說光。中心思想能夠貫通始終,才能真正做到“文以傳意”,不流其詞,文章自然增色。

三、層第有序,條理清晰

文章要有層次,有條理,這和材料的安排處理關係極大。材料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不能錯亂,錯亂了,層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會有條理。

例如,平行關係。文章各部分材料之間,沒有主從關係,在順序上誰先誰後都可以,影響不大。例如介紹利潤率,有成本利潤率,工資利潤率,資金利潤率等;介紹價格,有消費品價格、生產資料價格、服務價格、土地價格、住宅價格等等,不論先介紹哪一個都可以。

遞進關係,有些材料之間的次序不可隨意顛倒,遞進關係就是這樣,這些材料之間是一種一層比一層深入的關係,顛倒了就會造成邏輯混亂。同樣以上面的價格為例,如果要結合經濟體制改革的程序來談論它,那就應該先講消費品價格,因為我們最早承認消費品是商品,其次應介紹生產資料價格,在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拋棄了傳統的“生產資料不是商品”的觀點;接下去才介紹服務價格、土地價格、住宅價格,等等,這一類要素價格一直到1992年之後,我們才認識到必須主要由市場形成,以上這種表述,表明了我們認識的不斷深化。遞進關係處理得好,就能造成步步深入,道理猶如剝繭抽絲,愈轉愈雋。

接續關係。前一部分與後一部分有直接的邏輯聯絡,層次雖分,道理末盡。前一層有未盡之意有待後面續接,不可中斷。比如按行進過程順序安排論據,闡述某些事實,就比較多的採取這一種方式。像在論述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展時,作者就往往從起緣、發展、完善這樣一個行進過程來層層展開,顯得層次清楚,有條有理。

對立關係。文章論述的事理是對立統一體。為正反、表裡、前後、質量、勝負、成績缺點等等。它們有聯絡又有區別。論述的重點在於闡明它們是辯證的統一,不能將它們孤立地對待。那麼在論述時,就不能強調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由於畢業學員理論功底不很深厚;辯證思維的方式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往往在畢業論文的撰寫中犯片面性錯誤,為強調某一事物的作用,就把其說得好得不得了,通篇都是正面材料,沒有任何不足之處;而要否定某一事物,就把其說得差得不得了,通篇都是反面材料,沒有任何長足之處,這種論文從結構的角度來說是層次失衡,有悖常理。

總之,理清了事物間的相互關係,並在結構中體現出來,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

四、接榫細密,轉折自然

古人作文講究起、承、轉、合。起、合是總起、總結問題。承、轉是接榫、轉折問題。要使文章上上下下渾然一體,沒有斷裂痕跡,使文氣貫通下來,說理有節奏,接榫和轉折是不能不注意的問題。

接榫是一部分內容與另一部分內容接頭的地方。就像木製傢俱的“榫頭”。凹凸之處,不能大,不能小,要正好合適,做出來的東西才能精美。如接不下、接不緊,就既難看,又不適合,寫畢業論文也是如此。一篇論文很好,但一個接榫出毛病,就會鑄成錯誤。因為它在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上下聯絡的紐帶,稍不留意,就會造成意的脫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交代明白聯絡的媒介與中心環節,通常是通過過渡來實現的。在論文中有段落作過渡,比如,一篇論述農村股份合作制的論文,在介紹了五種不同的開發農村股份合作制形式之後寫道“上述這些形式,由於生產要素不同,入股合作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收益分配的比例也有差異。”用這段過渡,接下去就很自然地轉到對這幾種不同股份合作制形式的收益分配的剖析上。也有以句子作過渡,比如有一學員對鄧小平的農業思想指引著××市農業生產不斷髮展進行論述,先敘述了鄧小平同志一系列“農業是根本”的思想,接著要論述××市農業生產在這一思想指引下不斷髮展的問題,中間就以“在鄧小平同志‘農業是根本’的思想指引下,××市對農業重要性認識不斷深化”作為過渡,顯得很平穩、自然。還有更多的是用詞語作過渡,像“所以”、“因此”、“顯然”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為使過渡得法、得體,必須弄清楚上下兩段關係怎樣,然後再決定用什麼形式把它們聯結起來。有些地方需要議論發揮,有的地方需要借曾穿插,有的地方要有比較複雜的判斷與推理,不能抽掉它們。省略了,文章就會急轉直下,使人感到突冗。

轉折,指兩層意思的轉換。在論文中也同樣有段落作轉折,有句子作轉折,也有詞語作轉折。比如有一學員對傳統勞動用工制度進行剖析,先實事求是地論述了我國國有企業實行的固定工制度曾經起過作用,接著要論述這種固定工制度的實行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中間就以“但是由於長期來片面地把人人就業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看待,由此帶來了兩大問題”,這就是以句子作為轉折,使上下文之間顯得轉折得體、自然。此外,我國傳統的轉折手法還有提法(明轉)、駐法(暗轉),有急轉、緩轉,有在前頭富開一筆勾魂動魄的後轉,也有篇末暗送秋波的前轉。具體選取何種方法轉折,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五、瞻前顧後,調整結構

結構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安排形式,論文的結構應是順暢有序,層次清晰,前呼後應,合乎邏輯。結構一旦確定下來,還須進行一番修改工作,以防止事後的返工。結構的修改主要從三方面檢查入手:其一,看各層次是否明白清晰,有無重複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無缺少或多餘之處,意思上是否連貫通暢,是否達到了各分論點的證明要求;其二,看各層次之間的過渡與照應是否吻合,起承轉合是否自然得體,各段落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其三,看序論、本論與結論是否協調一致,是否有前已呼而後不應,前面提出問題而後面沒有做回答的情況。總之,結構上的修改,是要把混亂的層次劃分清楚,把不合理的段落安排妥當,把上下不銜接的改得連貫,把前後不照應的改得呼應,把詳略不得體的改得相宜。儘量做到天衣無縫,不留痕跡。

TAGS: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