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寫作設計

才智咖 人氣:2.84W

發表一篇SCI文章,需要我們有嚴謹的構思、認真的寫作和有效的投遞,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SCI論文寫作設計,供大家閱讀檢視

SCI論文寫作設計

如何構思一篇SCI?

一、首先當然是sci文章的設計

文章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設計存在缺陷,不是分組缺少,就是樣本量過低,或缺少對照,或各部分實驗邏輯性不強,這些致命性缺陷是困擾許多作者的關鍵問題。

首先,科研實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來沒有一步就成功直接就開始產品大賣,那個是寫科幻小說或者做夢絕不是科研。設計實驗要腳踏實地。雖然說產品成本從設計開始。

其次,科研實驗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的,但是實驗應該是可重複的,——在這裡,大多學生搞錯了,他們以為實驗應該是可重複的就意味著設計的實驗裝置應該經久耐用應該具有高可靠性其實不然——實驗的可重複性,指的是如果按這樣的方法和步驟就一定可以得到這個確定的結果。而科研實驗的一次性,就決定了我們在設計實驗時必須考慮實驗裝置的普適性,為了實驗儘可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儘可能不受其他因素干擾,那麼我們設計的實驗裝置最好由最成熟的技術,最簡單的裝置來完成。非要自己設計部件則越簡單越好,成本越低越好。而且不要讓自己設計的元部件成為影響裝置本身資料的核心(很多人反其道而行之,彷彿沒有設計出具有自己核心部件的實驗就不是高等實驗,都沒臉見人)。

再首先,科研實驗目的是專一的。設計一個科研實驗是為了清晰準確地表現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思想,驗證我們的設想。其它一切都可以放棄。我們設計實驗的目的並不是要做一個實驗臺來當產品出售給其它人做實驗,如果是那樣我們就應該設計實驗臺產品而不是設計實驗。也就是說科研實驗是區域性的不是整體的。他考慮的是這個點,並不是這個面更不是這個體或其它。

二、寫作

這裡指中文的寫作,而不是英文語言。許多中文雜誌對sci文章的篇幅要求非常嚴格,sci文章非常短小。因此,許多作者寫習慣了中文sci文章,這些寫作方式來寫作英文sci文章,實在差強人意。尤其是科研類sci文章,更是難以入眼。雖然研究工作做了不少,但寫得不理想。建議經常讀讀sci 文章,給人感覺很豐富,充實。

1、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

無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必須具有可讀性,任何語言不通的文章勢必在語言通順之後才會進入審理狀態。

一篇文章的條理如果不清晰會使審稿人感動困惑,這樣就浪費了一個創新思路。在撰寫Introduction部分時,比如寫維生素D3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時,寫作思路如下:先寫食管癌定義,發病率情況,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因此,我們研究血漿維生素D3水平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這樣寫就非常隨意,完全沒體現出為什麼是檢查血漿內的維生素D3水平,而不是其主要體內主要代謝產物水平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

2、目的性明確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寫文章時覺得沒有目的性,這體現在一開始的研究就是隨大流,或者導師讓做的這個課題。我們想說的是,課題的大方向是導師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選擇小的分值,往細節處滲透。就好比導師的課題是胰島素抵抗相關,而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訊號通路有多個,選擇哪個signal pathway從事研究將由研究者來定。如果是隨意選擇,勢必造成無效研究。準確的做法是在大量閱讀文獻的基礎上,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點進行研究,逐層推進。這種研究的目的'性強,所得結果往往也就越有意義,在撰寫文章時對開展該項研究(Introduction部分)的意義陳述也就越可靠。

sci文章你編寫出的目的一定要明確,如果別人半天看不出你的文章主要在研究哪個方面,那麼你的文章你認為sci期刊會收錄嗎?

3、突出意義

突出意義並不是大篇幅、漫無目的地陳述。關鍵是落實到實處。比如既往研究雖對胰島素抵抗的訊號通路有所介紹,但是結果存在一定爭議。其原因主要是樣本量或選擇人群的原因。本研究與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樣本量,所得研究與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寫一篇文章。因為,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既往研究中存在爭議,那麼這樣研究針對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終得出的結果可以證實或反駁都能說明一些問題,這就是刊發意義所在。

三、英文語言

語言是打動編輯的關鍵之一,我們知道誰也不願意看難以讀懂的sci文章。我們要看那些寫作很差的sci文章時,第一感覺是頭痛!這樣的sci文章,編輯何談給出好的評價!相反,語言寫得出色的話,只要質量尚可,編輯基本都會給返修的意見。

四、投稿

這裡面又分為選擇雜誌,投遞,與編輯交流等多個環節。

1、如何正確選擇必需推薦的審稿人?一般編輯不會選擇你推薦的審稿人,但你還是儘量選擇同行中的小專家。但這也與你的投稿目的有關,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創新性和中肯意見,你可以從參考文獻中挑選大專家。

2、如何禮貌地向編輯諮詢稿件狀態?我曾經在Toxicological Science上投一篇文章,2個月時我“很不禮貌”地向編輯諮詢稿件狀態,其實不是有意的,只是寫英文信的口氣完全按照中文語氣,不委婉。後來次日編輯就回信說reject the paper,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帶著性格。但與人相處時,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 時,很有用。

3、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創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對口期刊選擇、文章格式完美、語句通順(尤其符合英文習慣)等也很重要。

4、版權協議和利益衝突表格要謹慎填寫。簽名時儘量不要代簽,以免被編輯發現時的尷尬。

5、修回後投稿一定要核對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標題、摘要、cover letter 等。

6、一般外文SCI雜誌的審稿週期是1-3月。大家一方面耐心等待,若2月左右沒有訊息,可以通過e-mail諮詢一下稿件狀態。

TAGS:寫作 論文 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