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學術論文寫作

才智咖 人氣:3.18W

科技論文是表達科學研究成果與進展的最普遍、最正規和最嚴謹的形式,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SCI論文寫作指南,供大家閱讀檢視

SCI學術論文寫作

 一、論文寫作需要有一定的流程

(1)閱讀大量的文獻

如果要撰寫高水平論文,基礎是讀很多高水平的文獻。建議多看影響因子高的國外文獻,最好IF>3以上。國內綜述性雜誌還是可以看,特別是剛剛接觸陌生的研究領域時。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文獻的時候注意做筆記

英語論文的寫作有許多固定的模式和表達方法,將這些固定用法隨時做筆記,並隨時複習,加上不斷閱讀新文獻,自己動手寫時也就不會下不了手。

(3)課題設計的idea十分重要

觀點的創新性決定了文章能否受editor和reviewer青睞。

(4)完成實驗後,撰寫文章

可以先找幾篇與你的課題十分相近的文章閱讀,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鑑,但要進行適當的修改,如語序,近義詞替換等。最後進行通篇連貫的閱讀,總體使其變得通順。投稿前必須仔細修改,不可倉促投稿。另外,可以請語修高手或者同學看看,從別人的角度來取長補短。

(5)投遞時優先選擇網上可以submission的雜誌

投遞之前好好看看guideline for authors,嚴格按照上面的條例修改,比如圖表格式等細節問題。

(6)面對修回的稿件要一對一的回答

所有修回的問題最好都按要求去做,這樣可以提高accept的可能性,當然審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顯錯誤的觀點應當用詳細的理由加以回覆,並附上參考文獻增加可信度。

(7)文章基本接收後的問題

有時審稿人會要求你把文章給專業領域的語修專家修改,找不到那麼就自己來,反覆閱讀,儘量減少一些低階錯誤比如拼寫和語法,注意簡潔明確就好,畢竟simple is the best。

二、論文寫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思路創新

(1)首創。比如你在某領域進行了多年研究,你敏銳的發現某些問題解決的關鍵應該在於某個方面的深入研究,而此時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你是第一個或者有重大發現的,那你的文章就創新。但是,你必須確定該方法是沒有人做過的而不是做過但是失敗了未報道的。

(2)二次創新。比如近三年來,有不同不能給的作者針對你的研究發表了幾篇文章,這些文章可能都是新興的研究,並取得一定的進展。那麼,你可以借鑑其中的部分,進行同層次的相關研究即尋找其中未被報道的部分或者說未涉及的研究方向,進行實驗方法的設計,可以是一個新的結構、一個新的活性檢測方法等。但是你必須要保證資料的可靠性,這個可以找幾篇和你的研究類似的SCI文章進行參考。

結構層次分明

(1)Introduction:簡介你這個研究領域的意義;介紹該研究領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們存在的問題;說明你為什麼要做這個試驗;可在introduction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2)Materials & Methods:你在實驗中得到的資料,都要寫出詳盡的相應方法,要保證別人看了Materials & Methods後能夠參考你的方法進行相關研究。

(3)Result:將所有的實驗結果整理成圖和表,盡力挖掘圖表中的資訊,越多越好。分析完圖表後,尋找你這個實驗結果的關鍵點,要保證這個關鍵點具有一定的新穎性,然後從所有圖表中找出能夠論證你這個關鍵點的圖和表。

(4)Discussion: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可以將discussion分為若干段落,但要保證每一段都有一個主題。主要內容包括:你的研究結果說明什麼及意義所在;你的研究結果和別人的類似研究有什麼異同,造成異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在研究結果中出現非常新的東西,用以前別人的理論很難解釋,那麼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設理論來解釋試驗中非常新的東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圓其說。最後,在Discussion的結尾要總結一下,告訴別人你這個研究的幾個主要結果。

(6)Reference:最好引用原始文獻,不要二次引用;注意文獻編排格式,與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不要遺漏和多出參考文獻。Acknowledge:幫助過你做實驗、寫文章的以及提供專案資金的人或單位。Title:要說明你的研究內容,要有一定吸引力但是必須簡潔;Abstract: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結果,得出什麼重要的結論。

三、優秀SCI論文具備的'要素

(1)正確的選題;

(2)合適的切入點或者idea;

(3)書寫簡潔明瞭;

(4)闡明自己的貢獻;

(5)可靠、可重現的結果;

(6)可重複的過程;

(7)內容層次分明、邏輯合理;

(8)精選的參考文獻。

四、優秀SCI論文的寫作誤區

(1)Idea越多越好;

(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理論和公式越複雜越好;

(4)顯示權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論文。

五、著手撰寫文章的條件

(1)已經有了好想法並且確實是與研究工作相關的,而不是為了發文章而硬寫;

(2)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有貢獻;

(3)實驗過程成熟,經得起檢驗;

(4)達到可以以文章的形式發表用於與同行交流的程度。

六、優秀SCI論文的寫作要點

(1)參考想投的雜誌,列出大綱,三修而寫;

(2)Introduction主要簡述已完成的工作;

(3)要列出文章結構,不要直接進入細節,給讀者一個接受的過程;

(4)描述該項工作的動機和基本原理,提出潛在的問題並解答;

(5)說明自己工作與前人的異同及創新性,表明自己的貢獻及其應用前景;

(6)最後寫Summary和Abstract,反覆斟酌後確定標題。

七、撰寫完成後的審閱清單

(1)論文是否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或者給出了已有問題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2)論文的主要結果是什麼?實驗結果是否充分?技術含量如何?

(3)論文是否對所提出的技術或結果的有效性和侷限性進行了分析評價?

(4)論文寫作是否清晰,對於多數同行的研究人員可讀性如何?

(5)論文是否適當地引用和介紹了與之相關的參考文獻?

八、SCI論文的寫作技巧

1、突出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描述一個大的研究課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世界性的問題或者研究了幾十年進展緩慢乃至停滯;隨後概述已有的相關研究,可以引用其中的幾個大牛團隊或者已經發表的幾個高階文章;再者表述已有研究的缺陷或者停滯的關鍵因素;進而引出我們的設計思路與方法,並介紹完成的相關實驗與先前的研究相比較;然後強調我們實驗的優勢所在並說明原因,一對一的列出;最後低調的提出我們的實驗仍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提出並討論進一步改善的發展方向。

2、細緻的修改

第一點是先思後寫,花30%的時間細心思考,70%的時間認真寫作初稿;第二點是將寫好的論文放一段時間後再次閱讀修改;第三點是邀請其他人幫助閱讀和修改文章;第四點是多角度審視文章,比如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第五點是粗修的次數大於10,精修的次數大於3,這個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安排。

3、例項分析

1)摘要——對自己工作及其貢獻的總結:闡述問題;說明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結果;

2)引言——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綱:研究的重要性;與前人工作對比,強調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舉出各自適用例子;

3)正文——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個部分:從讀者角度闡明定義;提供圖解和相應解釋;用設問的方式回答讀者可能提出的潛在問題;把關鍵問題闡述清楚,複雜的冗長的證明和細節放在附錄;

4)實驗——驗證提出的方法和思路:合理地設計實驗(簡潔、詳盡的實驗步驟);引經據典,突出科學性;討論說明結果的意義並給出結論;

5)結論——總結與展望:簡練的總結;對未來工作的展望;

6)參考文獻——對重要文獻的引用:選擇引文(常識性結論無需引用,同行工作需引用);與前文保持一致。

4、常見注意事項

文章被拒:

(1)理解被國際權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態;

(2)感謝編輯和Reviewer的意見和工作;

(3)詢問副主編,自己可以怎樣處理這篇論文最合適(重投/改投/撤回);

(4)繼續新的研究或補充修改後改投其它雜誌。

投稿問題:

(1)不可以一稿多投,但是一篇會議論文經過修改以後可以再投期刊;

(2)一般不可以向副主編推薦審稿人,但可建議他不讓某人評閱;

(3)若長時間未收到回覆可以寫一封友好的詢問信,別催得太緊,別找主編;

(4)若和副主編意見嚴重不和,適當的與主編聯絡,但是別經常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