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3篇

才智咖 人氣:1.68W

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3篇

不能忘卻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3篇,歡迎閱讀!

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3篇

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1】

不能忘卻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八十年前,我們偉大的革命先輩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偉大壯舉——長征的勝利。

這不僅僅是我國革命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全世界革命征程的不朽傳奇。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代表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是精神領域的寶貴財富。 嚴謹自律、艱苦奮鬥的樂觀主義。科學的發展、文化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更高品質的生活。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好吃懶做、膽小怕事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放縱自己,不想做就不去做,缺乏自律和他律。比如,像“早起”一樣,每天晚上都調整好7:30的鬧鐘,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卻是7:35分才從被窩裡爬起,往往就是因為這短短的五分鐘成為了我們約束不了自己的原因,把握不住尺度導致我們離長征精神越走越遠。 團結互助、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湘江戰役中,一排排戰士倒下,又有一排排戰士如潮水般衝上去。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人,還是胸懷鴻鵠之志的青年學者,或者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放牛郎,都被凝聚到這樣一支紅色隊伍裡,環境低劣,我們的戰士用身體為身後的人抵擋寒風,炮火連天,我們的戰士用遺軀變成路標指引身後的人繼續前行,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秉承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無畏精神前赴後繼,最終走出死亡沼澤,迎來生的希望。“一根筷子折得斷,十根筷子更難折”,我還記得,國小校門口的石碑上刻著八個大字“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這不正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團結就是力量”麼。

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長征路上不乏堅持不懈的事蹟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現代人常做的“打井故事”:一個人想要打一口井,每次挖到一定深度的時候,他覺得沒有水便換了一個位置繼續挖,這樣反反覆覆幾次他都沒有挖到水,最後他徹底地放棄了,因為他的半途而廢導致他空手而歸,當代社會有很多人像挖井人一樣,遇到阻礙便選擇避其鋒芒繞道而行,他們是阻礙我們進步的“膽小鬼”,是被社會擱置的“寄生蟲”。

兩萬五千裡的路程,兩年的時間,我們的紅軍戰士歷經艱難險阻,支撐著他們的是強大的精神意志,如果他們也像挖井人一樣選擇放棄,那麼哪還有聞名世界萬里長征,哪還有這麼多勇往直前的中華英雄。 小時候我們學習過很多有關紅軍長征的課文,《豐碑》《馬背上的小紅軍》《飛奪瀘定橋》,這些故事歷歷在目,革命先輩的頑強拼搏,英勇獻身精神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人勿忘本,當我們今天走在車來人往的大街上,坐在客流不息的餐桌旁,可曾想到“烏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壯舉;當我們沉浸在朋友歡聚,家人團圓的歡樂氣氛中,可曾體會“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釋然。生活在小康社會的我們沒有戰火、沒有紛爭,享受著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和平生活,但是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把長征精神發揚光大,讓它源遠流長。

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2】

不可忘卻80年前的長征,還因為長征精神不僅是我們的立國精神,而且仍然是我們的時代精神。今天,我們進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時期,人們把新的歷史時期,比喻為新的長征,就是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首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是長征勝利的保證,也是長征精神的核心。今天我們要取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勝利,同樣需要長征精神,即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因為只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才能堅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才能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現實祖國的四個現代化。一句話,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社會的民主,我們的民族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們發揚堅持黨的領導的長征精神,就是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不折不扣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時刻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為徹底改變我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次,必須堅持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的精神支柱,紅軍之所以在艱難困苦中而不潰散,就是心中堅信“英特納雄爾”就一定要實現。紅軍長征的勝利是堅持理想信念的勝利。同樣,在今天也需要堅持理想信念才能取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的長征,是前無古人的事業,不僅沒有現成的道路和模式可借鑑,而且還會遇到種種矛盾和困難,甚至是挫折,如果沒有堅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進而建設共產主義唯一正確的道路的信念,就會在碰到困難,遇到問題時,動搖信念,打退堂鼓,走回頭路。所以,在今天我們必須發揚紅軍堅定的理想信念的長征精神,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再次,必須堅持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革命精神。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艱苦奮鬥、勇於開拓、不怕犧牲的精神並沒有過時,試問,沒有這種精神,第一步戰略目標能夠實現嗎?沒有這種精神,第二步戰略目標還能夠提前實現嗎?沒有這種精神,第三步戰略目標還有望實現嗎?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證明,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精神仍然是我們的時代精神。

發揚長征精神,就要像老紅軍那樣艱苦奮鬥、勇於開拓,一往無前。艱苦奮鬥,勇於開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過去,我們靠艱苦奮鬥,勇於開拓,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打出了一個新中國,開創了社會主義大業的基礎。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更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革命精神。

第四,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長征精神。長征的勝利是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勝利。今天,我們黨已經成為長期執政的大黨,黨的歷史方位的變化,使一些執掌政權的同志,容易產生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容易產生脫離人民群眾,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作風,因此,在今天我們更應該大力發揚紅軍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長征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黨長期執政的地位。

總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長征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時期,只有繼承發揚“長征精神”,才能使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觀《不能忘卻的長征》電影有感【3】

長征是對人身體極限的考驗。 長征是對人在黑暗中堅定信仰的考驗。

長征是對紅軍、對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考驗。

70年的歲月早已讓長征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和動詞,它已經成為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信仰。漫長而短暫的70年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但長征精神沒有變;嶄新的21世紀帶來了太多的衝擊,但長征作為一種信仰,牢牢紮根在人們心中。慘烈悲壯的長征緣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當中央紅軍被迫開始“西竄”時,沒有人知道他們將向何方去,會遇見什麼。8萬人離開了瑞金,湘江一役,近5萬人沒有再走下去,血染湘江;飛奪瀘定橋,戰士們和飢餓賽跑,和時間賽跑,和火魔賽跑。打突擊的22名戰士只有1名看到了新中國的太陽;爬雪山,紅軍走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道路,無數人走著走著就倒下了,成為永久的豐碑;過草地,紅軍用7天7夜戰勝了自然,然而也有很多人無聲無息的就被沼澤吞沒了,連戰死沙場的激昂都沒有。紅二方面軍的很多女紅軍因為指揮的失誤,不得不三次橫穿草地,吃了更多的苦。除了自然條件的惡劣,長征過程中紅軍們還要與敵人戰鬥,和不明真相的少數民族同胞交流,贏取他們的信任。困難程度不亞於唐僧西行。

毛主席曾說過,長征過程最黑暗的時期是爬雪山過草地的日子。而對於大部分普通紅軍來說,每天都有可能是最黑暗的,因為他們不知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我曾不解於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們走下去。影片中的一個片斷告訴了我:為了能讓一個女紅軍產下嬰兒,將軍要求一個團作阻擊。事後,有人不解為什麼為了一個孩子要做這麼大的防禦,將軍嚴肅地說:“我們不就是為了孩子嗎?”

1918年,有一位偉人向全中國呼籲:“救救孩子!”20年後,在另一位偉人的帶領下,工農紅軍用自己的腳掌丈量了兩萬五千里路,用生命和鮮血證明了共產黨對“為了孩子”的承諾。為了孩子,四個簡單而凝重的字,只有真正為了人民著想,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和政黨才說得出。與此成鮮明對照的是毛主席和賀子珍為了能順利行軍,忍痛將出生不久的小兒子送給了老鄉。能如此“舍小家為大家”的領導者,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吧。也正因為對黨的信任,對革命的希望,對未來的嚮往,使得紅軍戰士們克服了無數困難,用雙腳丈量兩萬五千裡。在黑暗的日子裡,紅軍戰士們不可磨滅的信仰,造就了長征,也迎來了光明。影片結束時,破天荒的,全場響起了長時間的掌聲。這不僅是對不能忘卻的長征的崇敬,更是對為了理想和信念而奮鬥的革命前輩們的崇敬。我們不會忘卻長征,因為它早已深深烙進了我們的血液中,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願,在將來我們也能為了理想和信仰,為了孩子,為了人民,勇敢的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