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名人故事

才智咖 人氣:2.93W

莫扎特名人故事1

莫扎特名人故事

人人都說莫扎特是一位舉世罕見的天才,然而,他自己說:“誰與我付出同樣的努力,誰便能與我獲得同樣的成就。”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附近的薩爾茨堡。莫扎特的父親是音樂家、作曲家和管風琴家,一直都在當地大主教宮廷樂隊裡任職。莫扎特的姐姐也很有音樂才能。

莫扎特3歲時就顯示出驚人的音樂記憶力,能把所聽過的樂曲片斷在鋼琴上準確無誤地彈奏出來。他的音樂才能令父親大為震驚。父親決心下大氣力,一定要把他培養成一名出色的音樂家。莫扎特不僅天資過人,尤其刻苦用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的鋼琴技巧已有了飛快的進步。

有一次,父親和朋友走進房間,看見4歲的莫扎特正在紙上塗鴉,弄得滿手都是墨水。父親隨手取來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莫扎特在“寫”一首“鋼琴協奏曲”。父親逗他說,這首曲子或許不能演奏。小小“作曲家”未假思索就反問父親:“哪首曲子不經修改練習就能演奏?”

莫扎特還具有罕見的絕對音高概念。據說,7歲那年,他曾用過父親朋友的小提琴。回到家中,他對父親的朋友說:“我的小提琴比您那把琴低八分之一音。”父親和朋友都不信,取來琴當場驗證,莫扎特的話果然分毫不差。

莫扎特從6歲起,便與11歲的姐姐一道,由父親帶領周遊各國舉行音樂會。莫扎特不僅能熟練地演奏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在演奏技術艱深的陌生作品時,也同樣得心應手,就像早已經練得滾瓜爛熟。人們用綢子矇住琴鍵時,他同樣能準確無誤地演奏技術複雜的樂曲,在場者無不同聲讚歎。人們奔走相告,渲染誇張,音樂“神童”的名字不久便為歐洲各地家喻戶曉了。

1764年,莫扎特來到英國,結識了音樂泰斗約·塞·巴赫的兒子,人稱“英國巴赫”的克利斯提安·巴赫。這位著名的作曲家對莫扎特後來音樂風格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幾年間幾乎走遍歐洲主要城市,莫扎特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時,他已開始出版自己的作品。如果說莫扎特出發時主要是演奏家,那麼當他11歲回到薩爾茨堡時,就已經是一位作曲家了。

莫扎特14歲時,被羅馬教皇授於“金馬刺”騎士稱號,併成為義大利鮑倫亞學院的院士。第二年一月初,維倫的愛樂學院也將他遴選為院士。

幾年中,莫扎特的父親一直努力想為孩子在維也納宮廷中謀個一官半職,但及至1873年莫扎特17歲時,仍未能遂願,無奈,只好讓莫扎特留在薩爾茨堡,在大主教的宮廷中擔任樂師。

新任的大主教專橫跋扈,為人歹毒,視莫扎特如奴僕,任意驅使。他不準莫扎特在飯廳吃飯,還強迫莫扎特為自己收拾房間。莫扎特在給朋友的信中說,沒有大主教的許可,他不得外出演出,不得舉行音樂會,不得自已出去找工作,也不能受別人委託作曲來取得收入。

這時正值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前夜,莫扎特隨著年齡增長,受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日深。1881年,他終於忍無可忍,向大主教提出辭職。為期8年的奴隸生涯結束了,25歲的莫扎特義無反顧,離開故鄉,隻身前往維也納,開始了他一生中音樂成就最輝煌的十年。但為成為獨立作曲家,他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畢生為謀生奔命,畢生與窮困相伴。

莫扎特來到維也納後,不分晝夜拼命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寫下了《後宮誘逃》、《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等一系列在歌劇發展史上佔有光輝地位的作品。

但這一切,並未使他的生活境況有絲毫改善。冬天,沒錢買柴,他只好拉著妻子跳舞取暖;孩子們餓了,連買麵包的錢也拿不出來。1778年,莫扎特已是一貧如洗,為了吃飯,他不得不在6個星期內,趕成3首交響曲。其中《C大調交響曲(朱庇特)》是他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他最偉大的代表作之一。生活的艱難沒有壓垮莫扎特,他把心中的苦楚、希望、熱情和理想,全都傾注在創作中了。

莫扎特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受人之約的《安魂曲》。莫扎特寫這部作品時非常投入。情緒過分激動,加重了他的病情。1791年12月4日夜裡,他輕聲吟唱著自己最中意的一首詠歎調,人生如寄,往事如煙,在溫馨的旋律聲中,離開了令他榮耀、更令他痛苦的人世。

第二天,悲風天來,大雪紛揚,寥寥幾位送葬的人都已中途折回,下葬時,只孤零零一位掘墓老人。幾日後,妻子抱病而來,竟已無法辨認莫扎特的遺柩所在。

莫扎特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在短短36年的一生中,寫下了75卷(600多部)音樂作品,包括22部歌劇、49部交響曲和25部鋼琴協奏曲,為歐洲及全世界的音樂發展做出了光輝的貢獻。他曾在孤寂悽苦中離開了世界,但如今這個世界上每個善良的'人都將永遠懷念他。

莫扎特名人故事2

如果可以,想要邂逅古代的君子,高冠博帶飄逸出塵的那種,莫扎特,是真正的“思無邪”,宛若詩經裡的君子一樣。這個音樂神童,幼時成名,只活了36歲就回到了上帝那裡。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聰明人,但缺乏真正的智者,那種真正懂得人們心底悲傷的智者。

而莫扎特,他比普通的智者得到上帝更多的恩寵,不需要生活的歷練他就能領悟諸多的道理,他的天賦與愛,與生俱來,永無止境。

與貝多芬共鳴的人,必然要有鬥爭的慾望,意志軟弱逆來順受的人他基本不搭理;瓦格納,則是非偏執狂不可與之為伍;舒伯特,如果你不是流浪者很難愛上《冬之旅》;門德爾鬆,想象力便不會喜歡《仲夏夜之夢》,說實話,我聽不懂也看不懂。

唯有莫扎特,能夠無條件地愛每一個人,只要你歡笑,只要你流淚,只要你對生活有著一丁點的興趣,他都會張開臂膀給你溫暖。

像音樂這種與上帝對話的語言,沒有天賦還真是學不來。

莫扎特充滿了天賦,是像陽光一樣炙熱而永無止境的天賦,人們都被他溫暖,人們都從他這裡獲益,人們紛紛模仿他,然而沒有人可以將他超越,沒有人可以將他代替。

莫扎特是所有人的,無論你來自那個地方,多麼貧困和無知,多麼懶惰和愚笨,多麼膚淺和天真,他都是你最真誠的朋友。

人都說杜甫是莫扎特,而貝多芬是李白,其實有時候莫扎特也是李白。

杜甫在黃四孃家花滿溪時還是可讀的,可是他的詩句讀多了,人也跟著悲涼蒼老起來,有人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帶了濃濃的李白的味道,但李白的輕靈流暢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那一葉小舟,順長江而下,千載而下,一直飄在我們的思緒裡。

當時的李白,已經六十多了,遭遇了半生的起伏顛簸之後,仍可以寫這樣輕悅的詩。

而三十歲那年的莫扎特,宮廷樂團將他掃地出門,薩爾斯堡拒絕接受他,父親去世,孩子夭殤,他自己更是貧病交加,去日苦多。

為何人人都愛莫扎特可就在這一年,他依然可以寫出《費加羅的婚禮》,那麼平易近人,小孩子都能聽懂,都會微笑,旋律不難,清澈明朗,我們都可以跟著哼唱,故事簡單,無關政治、英雄、或理想。或許,36歲對他也許已經足夠。

“讓人不禁要想,他轉身的時候,背上究竟有沒有天使的翅膀?”

莫扎特名人故事3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年輕時,曾經拜海頓為師。

有一次,他和老師打賭說,他能寫一段連老師都彈不出的曲子來。海頓心裡想:我在在音樂殿堂奮鬥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你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竟敢誇下那麼大的海口,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呀!於是就對莫扎特說:你寫來我試試,我就不信你能難倒為師。

莫扎特伏案疾書,很快就寫出了一段曲子。海頓也不細看就在鋼琴前彈奏起來。不一會兒,就彈不下去了,不由得說:“這是什麼曲子,我兩手分別彈響鋼琴兩端時,怎麼會有一個音符出現在鍵盤中間位置呢?” 海頓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試彈了幾次,還是不行,最後只好無可奈何地說:“看樣子任何人也彈奏不了這樣的曲子,除非他有三隻手。”

莫扎特胸有成竹地說:“老師,我能彈!”海頓心裡一驚,他要看看莫扎特怎麼能變出第三隻手來。當莫扎特彈到那個特別的音符時,讓海頓根本沒想到的一幕出現了:只見莫扎特彎下身子,用鼻子點彈了那個音符,海頓不禁為自己高徒高明的創意拍案叫絕:是呀,鼻子也可以當作一隻手,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正如世界上沒有不能彈奏的曲子一樣,鼻子也不僅僅是用來呼吸的,必要時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第三隻手。創新思維,鼻子也可當手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