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名人能夠走向成功的故事

才智咖 人氣:1.3W

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兩個名人為何能走向成功的故事,歡迎閱讀。

為何名人能夠走向成功的故事

一、劉墉:不及時成功就是失敗

我們常說人才不怕埋沒,遲早會被髮掘出來。但是,今天這句話或許不對了!在這個極端競爭的時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時成功,否則就是失敗。

由於後院緊鄰著被列為鳥類保護區的森林,使我經常能觀察到鳥類的生態,尤其是在屋簷下掛了野鳥的餵食器,躲在百葉窗後,更可以近在咫尺地看它們的小動作。

最愛仲春、山茱萸花盛開的時節,紅雀、藍堅、斑鳩、麻雀,都攜家帶小地來進餐。其中陣容尤其龐大的要算是麻雀了,一對父母,足足領來五隻小寶寶,不知是否因為怕冷,寶寶緊緊地擠在同一枝上,等著父母餵食。

大鳥總是先飛到餵食器裡卸取穀子,然後飛到地面咀嚼,再回到枝頭哺育孩子。而每當大鳥飛臨的時候,小雀都極力地抖動翅膀,張大了嘴巴,併發出叫聲,別看那些小鳥不大,它們的嘴巴張開了可是驚人,似乎整個頭,就只有一張嘴的樣子。而且小雀的嘴跟大鳥的顏色不同,色彩較淺,邊緣呈淡淡的黃色,變得非常顯眼。

觀察久了,這些小鳥的生活,竟使我產生一種驚悸,我發現在那一窩初生的小鳥之間,居然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生存的競爭。至於那張大嘴巴、高鳴、乃至抖翅的動作,則莫不是為了吸引大鳥的注意。

鳥畢竟是鳥,那做父母的居然不知道算計每個孩子的食量,它們可以來來回回地,喂同一、兩隻小鳥,只為了那兩隻的嘴張得特別大、聲音特別響、翅膀抖得特別凶。有時候看到最瘦小的一隻,半天吃不到一口,真是讓我發急,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只怪它的父母太蠢,更怪它自己不知道爭取表現哪!

幾乎是一定的,那不知道表現而吃不到東西的小鳥,後來都不見了,剩下壯碩的兩三隻,被喂得更結實,終於能獨立進食。我常想:這是否就是自然的定律呢?因為大鳥的體力有限、食物有限,在成長過程中。當然有些子女要被淘汰。於是那抖翅、張大嘴、高鳴的的表現,就值得我們深思了。因為鳥的社會正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物間生存競爭的道理是相同的。

我們常說人才不怕埋沒,遲早會被髮掘出來。但是,今天這句話或許不對了!

一百年前,你可以靠科舉考試而一舉成名天下知;三十年前,你可以大學畢業而雄糾糾、氣昂昂;十年前,你可以混個碩士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再過十年,只怕你拿到博士學位,都還可能失業。因為你一心讀博士,“出道”落在別人後面,等學位拿到時,只能給國中畢業的老闆打工。

在這個極端競爭的時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時成功,否則就是失敗。甚至你要嫁個理想的丈夫,再也不能憑自己天賦的外在或內在來吸引異性,而要主動地展示給你中意的人看。

否則你可能只是一本封面無比精美的書,由於出版商少了炒作、宣傳和疏通,而被束之高閣。也可能是內容無比深入的精品,卻落得一本也賣不掉的命運!

你的內容再美,人家翻都不翻,又有什麼用?尤其現實的是:在這個時代,一過時,就沒人要了!

所以,不如學學我窗外那兩隻聰明的小雀吧!

二、丁磊:我為什麼能成為首富?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裡。”  ——丁磊

美國《財富》雜誌推出的2003年全球40歲以下40位富豪的排行榜,中國內地有6位榜上有名,網易創始人丁磊位居第14位。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國百富榜”中,丁磊以持有網易公司58.5%的股份(當前市值約合人民幣76億元),位居“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一名。但丁磊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據說,他一個月的生活開支很少超過4000元。

丁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讓我們探尋他成功背後的故事,他的經歷和經驗,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借鑑和無形的力量。

敢於挑戰的創業時代

大學畢業後,丁磊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覺得那兩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到一種難盡其才的苦惱。1995年,他從電信局辭職,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闖一闖。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他選擇了廣州。後來,有朋友問他為什麼去廣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講了一個笑話:廣州人和上海人,其實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較,如果廣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裡各有一百塊錢,然後去做生意,那上海人會用50塊錢作家用,另外50塊錢去開公司;而廣東人會再向同學借100塊錢去開公司。

初到廣州,走在陌生的城市,面對如織的行人和車流,丁磊越發感到財富的重要性。最現實的是一日三餐總得花錢吧?也不可能睡在大街上成為盲流吧?那時,丁磊身上帶的錢不多,他得省著花,因為他當初執意要打破“鐵飯碗”,現在根本不容許自己混到走投無路的`時候還要靠父母接濟。那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哪怕錢少一點,但總比漂泊著強。

不知道去多少公司面試過,不知道費過多少口舌,憑著自己的耐心和實力,丁磊終於在廣州安定下來。1995年5月,他進入外企Sebyse工作。

最初的日子是艱難的,後來,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說,他後來精湛的“廚藝”和“古箏”彈奏,從某種程度說,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樂”的明證,也可以說是這種樂觀和勤勞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這位“首富”。

丁磊喜歡吃上海菜,但那時收入不高,不可能每天都能到館子裡去瀟灑,而且很多廣州做的上海菜都不是原汁原味,於是他親自到市場去買菜,親自下廚。平時工作很忙,他就利用週末時間,給自己做個“醉雞”或者清蒸鯽魚,算是犒勞自己。

在Sebyse廣州分公司工作一年後,丁磊又一次萌發離開那裡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他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使用者。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