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師德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才智咖 人氣:2.5W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暑期,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師德集訓,通過此次集訓,使我更加明白了師德的重要性,其中體會也頗深。

【精選】師德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

一、愛崗敬業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

身為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天聽了一場專家的報告,覺得很精彩。他向我們娓娓講述了教育生活中的很多精彩細節,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要讓學生活得很快樂。而正是從他的理念中,我領悟到了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熱愛學生,還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就這2點理念,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要對工作、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

在我1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時不時會聽到老師們這樣的抱怨聲:“這種學生太笨了,無藥可救了!”“真是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有時候我們通常把一些責任推到了學生身上,而忽視了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往往造成師生間的鴻溝越拉越大,而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專家老師不放棄一個學生的教育理念正是體現了一個老師高度的責任感,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發展潛力,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其個性,而這種個性就是他獨立、創新發展的閃光點,並且認為每個學生都是可塑造可教育的,如果說不可塑造,只能說明我們塑造的方法還不到位。其實差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注,教師的關愛對學生的心靈有著巨大的衝擊力量,也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關注的目光、一次小小的鼓勵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態度,甚至是他的一生。特別是老師所舉例的事例就給我們原來有所疑惑的心情作了進行了最好的闡釋。國小生,中學生,即使大學生,無論他們有多少缺點和不足,我們當老師的都應該真誠地、耐心地與他們溝通和交流,把我們有限的、有益的思想和知識傳授給他們,而不應該輕易地疏遠和放棄他們。

二、保護好學生的自尊

在《為了孩子》這本書裡,看到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這麼幾句話:“孩子,作為未成年的群體,應當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愛護。而最大的愛護,莫過於對孩子人格的尊重;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對孩子自尊心的傷害和對孩子人格的侮辱。”是啊,人總是有自尊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好勝心強、要求進步、更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呢?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師習慣把違反紀律的學生當著老師或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讓被批評的同學面紅耳赤、羞愧難當。也有些老師習慣把課堂上答不出問題的同學叫起來站著上課,以示懲罰。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情況我也碰到過不少。當然,我們的老師主觀願望是好的,是想讓學生受到一點小小的懲罰後,接受教訓,下次不再違反紀律。但是這種做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當學生嚴重違反紀律時,特別是有些學生敢於頂撞老師時,往往控制不住情緒而大發雷霆,這時對學生的批評就可能會出現過激現象,語氣激烈,用詞尖銳,這時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推心置腹的交流遠比大發雷霆來得有用些。

在日常教學生活中,還經常碰到這樣一些情況,如老師在叫一些後進生回答問題時,而這些學生回答不出時,老師往往會大發雷霆:“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講了幾遍了,全班同學都像你,我書不用教了。”老師的情緒是發洩了,可這學生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反過來,老師能靜下心來,耐心地給他們教一遍,或許他們也就掌握了。後進生的自尊心更應該得到我們老師的細心維護。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認可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的成績。我們老師,作為跟孩子的心靈最親密的人,應該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對每一個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護和培養,使他們健康活潑快樂地成長。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教師?100%的學生認為是那些責任心強、對學生真誠、平易近人和富有愛心的教師。是的,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正是來自於真誠、責任心和愛心。

師德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道”即道理,信念。所謂身正為師,學高為範。德,無論從現代漢語字典還是傳統儒家、道家知識,都可以知道“德”在古代即指個人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外在表現為品行、品德。可見,一個教師只有品德高尚了,才能更好地去傳授學生真理,教學生做人。倘若上行不正,下行又怎能正呢?無論從教師肩負的重任出發,還是從教師個人素質修養方面考慮,教師都有必要進行師德訓練,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素質和修養。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教育前輩陶行知先生留給我們的寶貴箴言,也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責任。是說,如果一個教師自身品行就有問題,還有什麼資格去教育學生?倘若一個教師自己的修養就低下,還有什麼能力去影響學生?如果一個教師對自己表現出來的拙劣品行沒有深刻的認識,還有什麼理由奮鬥在教育前線?教師的品德,直接影響著自己教授的學生。

無怪乎,社會總是給予教師這樣那樣的高要求,使得教師彷彿不是人,而是“神”。可是,我們瞭解即使是聖人也只有一個平凡的地球人,更何況教師?我們既不是神,更不是聖。我們是教師!就因為我們是教師,所以我們又與眾不同。我們肩負的責任和職責告訴我們,我們要做榜樣,至少是學生的榜樣。

在這個世界上總需要第一個吃番茄的勇士。教師就是在扮演這個吃番茄的人。愛心,人人都可以奉獻。關鍵是,這個時候你教師必須在學生面前起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授他們曾經在課堂上進行無數次的道理:人要有愛心,要關心幫助別人。這些道理很簡單,也很樸實。文字也簡短。但就是在實際行動中幻化為力量,給人震撼和感動。還有什麼比這種教育方式更形象,更有效,更發人深省呢?

很多語言只是一種行為的載體,只存在於美麗的紙張上面。也許還配有美麗的圖片,或者還隨著美妙感人的音樂播放。的確讓誦者落淚,聞者傷心。但是,別忘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並不需要你的眼淚,他們只需要你一個擁抱,一次鼓勵,一個溫暖的微笑。僅此而已。

站在講臺上,我們就不是我們自己。與學生在一起,我們也不是我們自己。我們是引導者,是人梯。若是我們身上煥發著某種神祕的燦爛的光芒,那也不是學生給予的,而是我們自身發散出來的內心反映。

做一個教師,能給予學生的知識有限,能教授的道理卻可以無限。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讓桃李更加芬芳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