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篇

才智咖 人氣:2.72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篇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創新素質,具有獨特的優勢。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綜合性、實踐性、時代性強,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探究、想象和創造的慾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超越自我、勇於創新的品格。我在實行地理課改心得體會如下:

一、激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個人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表現出來的創造的意向、願望和動機。創新意識是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形成創新素質的起點。

(一)要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想像的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索與創新。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弛騁想像,敢於標新立異,打破陳規,懷疑一切。為此,教師要在相信學生具有創造潛力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如:上課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允許學生和老師爭論;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讚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例如經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你的想法真令人驚奇!”等語氣讚揚學生的新觀點。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價值判斷,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儘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

(二)要培養學生的認識興趣。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到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祕。興趣具有一種巨大的推動力,可以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使學生在在將來的地理學領域中有所創新,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的濃厚興趣。為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學習地理的目的和意義,理直氣壯地向學生說明學習地理對學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現學科知識的魅力。還要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本身和教學內容的興趣。努力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巧妙運用具體的激趣方法。如:創設情景、巧妙設疑、藝術語言、課前講地理、演講辯論、增舉時事、聯絡熱點等。

(三)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人的活動都是在一定動機支配下進行的。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內在動力。在地理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創新的重要意義:創新是時代的呼喚;創新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創新也是個人自我發展的必備素質和未來競爭的前提。21世紀的人才標準不但要求知識淵博,而且需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國家擁有創新人才多少,將決定經濟發展的快慢和科技進步的大校當學生明白了創新的意義後,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創造動機和責任意識,自覺地為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和為美好的人生去創造。

二、啟迪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又稱創造性思維,是指善於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研究面臨的事物或問題,從而找到創造性地解釋這些事物或解決這些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新結論的一種優良的心理品質。這種心理品質是創新素質的核心。

(一)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強烈的求知慾,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催化劑。創新思維往往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沒有疑問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人的想象、直覺、靈感等創新思維要素的動作。地理教學中要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善待提出問題的學生。鼓勵學生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善於創設問題,留出課堂“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疑。例如:學習了地球自轉的規律和結果後,讓學生課後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轉,一天還是24小時嗎?產生的結果會有什麼變化嗎?”;在分析了長江洪水日益頻繁之後,留給學生課後思考題“為什麼洪水日益頻繁?你認為防治洪水災害的最好方法是什麼?”,並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充分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想法。

(二)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從已知資訊中產生大量變化的、獨特的新資訊的一種沿不同方向、在不同範圍、不因循傳統的思想方式。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沒有思維的發散,就談不上思維的集中、求異和獨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應著重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和尋找答案,產生儘可能多、儘可能新、儘可能獨特的解題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極洲豐富的水資源運到撒哈拉沙漠,使其變為綠洲良田?”“如何開採月球上的礦產資源?”“人類怎樣向外星球移民?”“如何減輕巴拿馬運河太繁忙的交通?”等問題,十分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訓練。

(三)要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以表象或具體語言進行的思維活動,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現實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維方式。儘管在人的思維發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維是較初級的形式,但是它在創新思維中卻佔著主導地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教師要善於把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豐富學生有關視覺、聽覺、語言的形象。教師可以採用敘述法、聯想法、想象法進行訓練。例如:經常要學生看地圖說地理分佈;看漫畫講地理含義;看圖表分析地理規律;看景觀聯想地理特徵等。通過這些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敏感性,從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創造力。

三、 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根據一切已知資訊,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創新素質的集中體現。

(一)要在課堂開展好課內活動。著重強調學生親自實踐、發現、體驗,強調學以致用,教、學、做合一。開展利於學生創造性發揮的學習活動。如:課堂知識競賽、小組討論、正反辯論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在體驗知識中、運用知識中捕捉到創新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例如:在學習了板塊構造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大陸漂移假說之後,組織學生進行題為“為三個理論找證據”的小組比賽。學生集體的智慧閃爍著創新的火花,從輪廓、形狀、地形、氣候、生物、化石、地層、火山、地震、慣性力的分析、天體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話、典故、傳說、風俗習慣等等多方面進行了分析。

(二)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學生創造力的形成上,課外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外活動通常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等特點。在這種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創造力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環境,而且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大力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各類興趣小組(天文、氣象、地震、環保、軍事地理等)、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演講和知識競賽、參觀調查、結合實際撰寫地理小論文、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學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擴大視野、啟迪思維,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而課堂教學未觸及和深入的問題去研究,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要促成創造性人格品質。人的創新能力與他的人格品質有著密切聯絡,情緒、動機、堅持性、獨立性等都影響著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創造性的學生多表現為自信、富有責任感、富有想象力、獨立性強、求知慾旺、嘗試困難、興趣廣泛、勇於探索、毫不猶豫地把握時機等。為此要鼓勵學生自信敢為,促使其創造個性自由充分地發展。同時要培養學生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努力培養學生成為符合跨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

“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大課題,教育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具有的基礎性戰略地位,決定了它必須大力倡導創新精神,這是擺在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創新素質,我們地理教師責無旁貸。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2

10月31日,我校組織第三批老師赴上饒縣三中參加課改培訓聽課,很榮幸我也參加了這次的教師培訓,聽了三中兩位思想品德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一個下午的面對面交流,更讓我感受很深。三中老師們的熱愛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以及那謙虛謹慎、友善寬容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三中課改的力度和深度,以及他們那種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毅力更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首先,我們對這種課改模式進行整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引領明確方向。

以往教學中,我們教師就像耕地時牽牛的人一樣,牢牢地拉緊韁繩,生怕牛兒跑了,使自己的教學偏離軌道。今天的課堂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每位教師都在匯入新課伊始,都能引導學生利用學案上的學習目標,或者課件出示目標,確定本課學習的重點。學生們明確了目標後,有抓手,有方向,學習起來目的明確,目標清楚。導學案尤如一盞前照燈,引導學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學習培養習慣。

在這個環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對子互學,組內群學,每個學生忙的不亦樂乎。能在自學提示的幫助下進行圈點勾畫式的學習,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自己所沒有的知識與方法,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得以落實,還培養了良好的助人習慣和不恥下問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展示挖掘潛能。

“展示”部分給我們的觸動很深。改變了過去教師的“單口相聲”教學法,轉變成師生“三句半”的教學法,由教師主體轉化成以學生為主體。“展示”是課堂上學生“我參與我快樂”的集中體現,只有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輕鬆地“說、談、演、寫、吟、唱”,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激情釋放、思維擴散、個性張揚。在這裡,學生不再是整齊劃一舉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識的容器,不再是應試的機器,不再是分數的奴隸,而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生命體。在這裡,學生活動的時空與老師干預的時空達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個最佳結合點。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都令我們驚訝,原來我們的學生潛能是如此巨大,是我們小看了自己的學生,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放權,讓學生參與教學。

四、人人蔘與提高效率。

學生的“展示”“評價”“挑戰”激發了學生參與意識,每個學生都在學習的舞臺上演繹著自己的節目,尊重與被尊重使每個學生都樂於進取,心靈得以滿足。這樣寬鬆和諧的氛圍何愁學生不學呢?

今天的培訓使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將新課改的理念儘快滲透到教學當中,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和進步。同時,我也得到幾點啟發,那就是: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在精心的準備上,體現在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現在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現在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精銳的目光上,體現在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現在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二、相信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個性上存在差異,但在智商上是絕對沒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於教師去挖掘。所以我們應大膽地放開手,讓所有學生去學習,去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並通過教師的培養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使學生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積極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思維到實踐都得到很好的鍛鍊與提高。

四、因人施教,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能力,要想讓他們學好,就必須給他們提供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輔以合適的指導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讓後進生學好,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後進生的能力提上來之後,又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後進生如此迴圈下去,後進生在不斷提高,同時整個班級的成績就會進步,而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將會隨之不斷提高。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3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少講多學,精講多練”課改活動,旨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成績。侯校長的示範課開啟了教學新模式。從校長的課堂我學習到了很多,使我們懂得了語文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怎樣才算是“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高效課堂,做到了精講多練,鍛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自主性。課堂上,校長沒有像以前語文教學模式那樣逐字逐句的分析課文,而是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和重點段落來感悟文章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留下大量的時間來檢查預習、練習寫字、朗讀、思考、寫作、鞏固,不浪費課上的每一分鐘時間,讓學生著實在這40分鐘收穫了知識得到了提高。校長的課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做了完美的統一,這堂課是真正教書育人的課,既提高了學生讀、寫、思考、寫作能力,又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從校長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悟到了語文課的方法:

一、借檢查預習訓練學生識字能力。舉例:“沿”字以及多音字“彈”的讀音,指出老師應傳授學生識字方法,特別是低年級識字教學,讓孩子們從基礎時期開始養成用簡單形象的方法來識記生字。要求學生寫字速度要慢一些,這樣才能做到認真,寫出的字才漂亮。

二、借檢查讀書情況訓練學生朗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課文語調要自然。讀書語速要慢一些。當老師發現學生朗讀的問題時及時指出,並要求學生立刻糾正,而不是說“以後要注意”這樣的話語。

三、借整體感知,訓練學生逐步學會概括課文,推動學生說大段說話。

四、借精讀課文思考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老師上課提問問題要提的精、提得有價值、有水平,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問題。要求學生不光會讀還要會思考、會寫。這一點對高年級語文教學尤為重要。

五、借總結深化,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六、藉詞句練習,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每一節課堂都應安排學生做練習,既鞏固了當堂的學習內容,瞭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想要為學生節省下時間來做練習,就要求老師要少講廢話,做到精講多練。

七、借課文學習品味語言,學會作者的寫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怎樣讀,就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環節學生首先是初讀課文整天感知,假如老師發現學生標點符號、讀音、長句子讀不到位必須指出,在接下來的精讀課文中,老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通過範讀,重讀個別詞語、有特殊語氣的語句在教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並指導朗讀。學生只有將文章的正確語氣讀出來,才能證明他已經理解了課文。

希望語文教學成為真正讓學生享受語文快樂的課堂,真正讓學生經歷發展的課堂,真正追求實效而不搞花架子的課堂,真正培養學生語文基本功的課堂,真正民主平等的課堂,真正一心為學生的課堂、真正教書育人的課堂。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4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平等對話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裡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比如在教學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時,通過“競選焦作市市長”的情景設計,使學生體會地理學對決策的貢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為學生自主地我想說,我能演。再通過讀書,進一步瞭解煤城焦作。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發散學生思維。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二、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地理、理解地理,同時把學習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地理,感到學習地理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三、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地理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四、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五、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七、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麼,就讓我們給學生一個探究的天空,讓他們用"探究"這一支點去"撬起"整個知識王國吧!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5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務必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程序,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透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透過對教師專業潛質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發奮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國小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完美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十分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透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發奮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發奮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俞敏洪愛情語錄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潛質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情人節qq簽名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貼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到達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用心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用心參加。“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就應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控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發奮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

獲是十分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到達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6

本期暑假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校全體師生進行了新課改學習,大家都學得很認真。我通過學習了洋思中學和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的經驗介紹以後,感觸頗深。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和“設境激疑——研讀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他們的經驗,其實根本在於改變觀念,學習他們的經驗,要實實在在地落到我們自己教學的實處。因此,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學新課改的心得:

一、要真正地做到轉變教學模式。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二、堅定信念,樹立信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每位洋思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們把信念變成信心和行動,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讓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他們的目的是對事業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讓每個學生都滿懷信心地追求進步,追求成功。其實這也正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做到的,我們要充分認識每一名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有著一種良好的態度,樂意學。

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 作為一名教師,要上好一堂課,離不開精深的專業知識水平。因為學生上課還是主要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傳授知識的技巧,才能使學生何既快又輕鬆地掌握。假如說沒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口才再好,也講不出什麼內容,這樣你怎麼把大綱要求的知識傳授給你的學生呢?你怎能把前後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呢?那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起來就不可能很輕鬆,相反會很吃力。

通過學習新課改,我們在以後的實踐工作中,必須不斷地總結反思,適時地改進,充分地完善自我,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7

我是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很高興參加了這次的課改培訓,為即將開始的教學工作做了初步的準備。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對新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體把握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做到.體把握課程目標,.體把握數學的素養和能力,.體.課程內容(如:課程主線和知識結構)等等。作為新教師,對我來說要做到這幾點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畢竟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才能熟練掌握。但經過培訓,我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收穫,有經驗的老師的講解,一線教師的經驗的傳授,使我心裡開朗了許多。

做到.體把握雖說難度大,但對學生來講,教師能不能做到.體把握對他們影響深遠。因為在.體把握中體現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素養能力,只有能做到.體把握的老師,講起課來才能做到有條有.,思路清晰,學生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一定會努力進入狀態,做到.體把握!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行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薰陶作用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的角色轉換是關鍵。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主演加導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數學知識不是獨立於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的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的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慾望,培養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創新性思維

新課改後,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題型,這一反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於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體參與,並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每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極少發言的學生,應多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通過探究,可利用學生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

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鑽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資訊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學習方法,增長智慧。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也必須轉變角色,真正從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徹底改變方案範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起一套新的課堂教學結構。例如,過去上覆習課,老師系統..知識,學生聽完後,完成一些相應的習題,總結一下,就算是複習告終了。現在我們則將知識的脈絡由學生分小組獨立..,練習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設計,交流練習。而且在交流過程中,還允許同學們提出問題,進行答辯,關鍵的環節還要能舉例說明,再加上巧妙的練習設計,使複習課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讓學生們在學習潛力和學習方法上有出色表現。

此外,要積極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敞開思想參與學習活動。學生樂意在遊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我提倡辦好三件事:一是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寬鬆的氣氛,必要時,可以下位,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大聲爭辯;二是.學生,允許學生用自然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學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意識到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8

我是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很高興參加了這次的課改培訓,為即將開始的教學工作做了初步的準備。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對新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整體把握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做到整體把握課程目標,整體把握數學的素養和能力,整體理解課程內容(如:課程主線和知識結構)等等。作為新教師,對我來說要做到這幾點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畢竟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才能熟練掌握。但經過培訓,我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收穫,有經驗的老師的講解,一線教師的經驗的傳授,使我心裡開朗了許多。

做到整體把握雖說難度大,但對學生來講,教師能不能做到整體把握對他們影響深遠。因為在整體把握中體現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素養能力,只有能做到整體把握的老師,講起課來才能做到有條有理,思路清晰,學生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一定會努力進入狀態,做到整體把握!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行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薰陶作用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的角色轉換是關鍵。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主演加導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數學知識不是獨立於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慾望,培養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創新性思維

新課改後,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題型,這一反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於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集體參與,並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每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極少發言的學生,應多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通過探究,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

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鑽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資訊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學習方法,增長智慧。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也必須轉變角色,真正從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徹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起一套新的課堂教學結構。例如,過去上覆習課,老師系統整理知識,學生聽完後,完成一些相應的習題,總結一下,就算是複習告終了。現在我們則將知識的脈絡由學生分小組獨立整理,練習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設計,交流練習。而且在交流過程中,還允許同學們提出問題,進行答辯,關鍵的環節還要能舉例說明,再加上巧妙的練習設計,使複習課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讓學生們在學習潛力和學習方法上有出色表現。

此外,要積極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敞開思想參與學習活動。學生樂意在遊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我提倡辦好三件事:一是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寬鬆的氣氛,必要時,可以下位,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大聲爭辯;二是理解學生,允許學生用自然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學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意識到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9

3月24日,中心校在我校組織了課改課觀課議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改課、小組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一路走來,接受著諸多的衝擊與洗禮。在此期間,我們有過成功的體驗,也有頗多問題的困惑。幾年來,教師的知識觀、質量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轉到注重學生態度、情感、人格、能力的發展,由過分追求學科的嚴密性轉到注重數學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轉到注重學生實踐探索和交流的主動學習。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逐步形成,學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還學會了評價、質疑與反思;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所有的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具體談談課改幾年來的收穫和困惑。

一、課改中的收穫

(一)教師素質整體提高

在課改過程中,教師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並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為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為研究者,設計者。

(二)課堂教學發生可喜變化

教師在課堂上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教室內從以往的“教”堂變成了“學”堂,教師在教學中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喜歡學習數學,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課改前的學生遠不及的。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凸顯。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改中的數學教師為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幾年的課改表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學生們逐漸形成了樂學、愛學、興趣濃厚、善於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並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

二、問題與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新教材資訊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5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是我們值得商榷的問題。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0

通過參加此次新教師培訓,對於目前的二期課改,有幸聆聽了諸多專家、前輩的教誨,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是一次革命,一場對話,一座平臺,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首先,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個人認為其內容表現為:

1、 課改需要加強各校之間的對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資訊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通過教學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等活動,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才能出現“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

2、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 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援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援。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3、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 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

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做到:

1、 堅持體驗性原則 在教學中,努力創設體驗學習的情景、體驗學習的氣氛和體驗學習的契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認識知識,從而使學生主體與學習活動融為一體。

2、 堅持開放性原則 探索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給學生,也不是把教學納入自己的軌道。而是變“牽”為“引”,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質疑,在教師的引導下,生生探索、交流,師生交流、對話,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孕育創新意識。

3、 堅持合作性原則 這主要是通過小組學習、全班交流的方式指導學生合作解決問題,使他們在交流與探討中共同成長。合作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在參與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志的發展。而教師則是幕後英雄,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同學生一起和諧發展。

4、 堅持現實性原則 有一位教育家曾提出,我們的教育應“把人放到人的環境中培養成現實的人”。如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只有將學生置於現實生活的大背景下,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最大限度拓展教材與現實的聯絡,才能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才能體現這個學科的價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現實性的要求還包括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我們要儘可能地提供學習條件,提高學生運用現代技術特別是網路收集、處理、分析資訊的能力,以適應知識經濟、資訊社會的需要。 總之,我們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最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國小領導和教師的共識。

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絡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物件,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參與課改的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嶄新的定位,樹立科研意識。啟動課改以來我們力求通過加強課程改革的研究,達到以科研促進實驗的目的,依據本校特色,將課改工作與“探究——發展”課題相掛鉤,以科研為先導,開展群眾性課題研究。

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廣大教師應增強的科研意識,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專題,進而創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形成一種教科研網路。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抓科研,課改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新層面。 總而言之,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1

從六月下旬開始,我參加了株洲市新課程通知培訓,教師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通過這些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規模、力度大。

“新課標”貫穿了發展的理念。在教學中切實地落實發展的理念,必須建立以下幾種意識。知識意識:教學的“有效知識”是知識與發展的結合點。發展性教學不是提高教學知識的總量,而是提高教學的有效知識量。課程意識:新的課程計劃、標準不是教學惟一的資源;增加了“選修課”“活動課”,取消了教學指導書、參考書。

學生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教學全方位的變化: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的變化,領導、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教師生活、工作、思維方式的變化。要主動適應這些變化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改革。

二、用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創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紀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為。

1、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觀。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各種素養,新課改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並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應編寫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相關教材。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麼,我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麼呢?

(1)真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關注,更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

(2)明確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教師必須把以新課程為依託的教育活動當成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使教學在創造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

(3)思想素質方面,託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師觀。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是著眼於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程序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物件的科研者。

(1)從師生關係看,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為一種生命活動、作為師生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儘快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的共在的雙主體之一的角色(另一主體是學生),發揮出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促進另一共在主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規律基礎上大膽“標新立異”,敢於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每一時期的教學經驗。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為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3、確立“互動主體”的新學習觀。

新課程強調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去構建創新學習觀念,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總是強調學生必須從課本、教師那裡接受現存的知識的學習觀念,大力推行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學習為代表的創新學習方式,通過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方式的應用,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滿足學習需求,體驗學習興趣,發展學習個性,實現學習上的大飛躍。

三、創新教學模式的實驗構建教學的新飛躍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教法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堅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於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在行動上不落實。否則,教學就只會停留在原有的層面上,無法實現質的飛躍。新課改也會是穿新鞋走舊路,有聲勢沒實效,最終只能陷於膚淺。

新課改涉及到諸多複雜關係,需要全方位地協調。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新課改是系統工程,可謂任重道遠。但是,我相信,只要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2

一:學習新課標,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的傾向,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習和應用的領地,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

二:作為人師,要注重師範教育,樹立知識形象,外在美形象,人格形象,基本功形象,勤奮學習形象,幹事創業形象,公道正派形象,熱情服務形象,新課程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學習技巧的傳授者,挖掘資源的嚮導,尋求真知的組織者,獨立學習,對立研究的指導者、促進者,客觀公正的評價者,熱心的社會工作者,課程設計的專家,令人信服的心理醫生。

三: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新課程標準》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排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四:“親其師,信其道”這話很有道理。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課堂,用心與學生交流,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讓他們感覺到師生關係的平等,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師生關係的融洽。所以細細衡量一下,還是放下老師的架子都到孩子們中間去,這樣,才有可能有更多、更精彩的課呈現出來。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多把快樂帶進課堂。在課改的道路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做一個合格的引路人。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

參加高中物理課改培訓後,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崗前課改培訓的重要意義。下面就淺談一下自己學習之後的體會。

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2.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大致內容。

在專家的解讀下,我更深地理解新課程標準的意義、目標、理念,教材的調整。對新舊教材的差別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對新教材深難度的把握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3.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新課改需要我們研究學生,優化教法。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採用適當、合理、有效的物理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物件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根據本班學生情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學起來有興趣,易於接受。上課要有激情和幽默感。對工作有激情,對物理教學有激情,站在學生面前更要有激情。我們的激情能感悟學生,感動學生,甚至影響學生,影響他一生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積極倡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要求老師評價語言多樣化,能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你考慮到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無另外的因素影響呢”,不傷學生自尊心。課堂上,必須自己的生動的語言、精巧的設計來啟用課堂,發揮學生自主發展的潛力。

4.通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物理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通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作為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更系統的把握新課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並且對於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認識。在即將面臨的物理教學中,還應該堅持學習、積極行動、適時反思,也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來參加這種培訓活動,進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新課程改革的成功而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