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範文600字

才智咖 人氣:1.8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範文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範文600字

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1

10月22日下午,我們在長江東路國小聆聽了王紀瓊老師做的精彩報告,主題是——為愛出發塑造陽光心態提升職業幸福

王老師從一個約會的故事開始講起,大家可以看到,整個下午,王老師一直是站著為我們做報告的。他講課詼諧、幽默,用一些小事情向我們講明一些大道理。老師們聽課的激情很高,都聽得積極專注,他列舉的事例都是我們身邊的事,所以大家聽得都很入迷,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為了調節會場的氣氛,中間還穿插一些小遊戲,和聽課的老師互動起來,效果很好,使大家聽得既輕鬆又有效果。

在講課的同時,他還把重點語句讓老師們記下來,現摘抄如下:

幸福人生的四大核心詞彙:定位方向專注潛能

在講到“方向”一詞時,王老師向我們講了幸福教師教學教研方向,強調作為一名教師對自己的專業一定要有絕招;人一生當中一定要有三個好朋友:有醫生朋友、營養學朋友和心理學朋友,這樣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在講到“專注”一項內容時,王老師提到每個人要活的有特色,同時作為老師這個神聖的職業,還要做到三方面:1、知識補充。2、輔導技能。3、講課技能。

還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王老師說“一個人一輩子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一定能成功。”

作為一名國小老師,我們面對的是國小生和學生家長,一定要學會與他們溝通,不能光溝不通,學會溝通的技巧;還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是可以遮蔽記憶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靠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靠情緒去解決問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就應該一心一意地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2

這次福州市骨幹班主任培訓,我有幸聆聽了劉曉明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儲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

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3月31日下午,我有幸在82中報告廳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林雅芳博士的講座。講座的主題是:《中國小心理髮展特徵與教育策略》。

講座開始了,先從馬斯洛夫的需求理論開始,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學生所缺少的是: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和尊重需求。對於教師而言我們要儘可能的滿足學生的這些需求,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投入學校學習當中。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求和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對於國小低年級的學生要多提正向要求,並且要學會重複。3-6歲和13-16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階段,表現為愛撒謊、吹牛,對於這一現象不要急於揭穿,要慢慢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三年級及以上學生這時期自尊心較強,應該避免當眾對其進行批評。國中生的機械記憶能力較強,這時就可以對於背誦方面提出較高一點的要求,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不同年齡段注意的穩定性也不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怎麼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呢?1、減少無關干擾;2、課程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3、課程中設定適度大腦休息;4、不斷提問等等。在最後設定的遊戲環節,進一步說明了絕大部分人的記憶範圍都是7加減2個。同時,林博士還向我們簡要介紹了記憶的原則:首要原則、最近原則、組塊原則、記錄原則、聯結原則、重複原則、突出原則。

此次培訓,使我進一步豐富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同時,給我的教學也帶了一定的啟示,使我受益匪淺。

國小教師心理培訓心得體會4

參加了xx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使我有幸與4位心理博士零距離接觸。通過為期6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說,這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4位博士分別就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做出精彩的闡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讓我震驚。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當前,中國小生由於受個體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一些心理異常現象。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說謊、迷戀遊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些心理異常行為長時間得不到引導、矯正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解,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的變化,我們已逐漸意識到學生的有些問題並不全是思想品德問題,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即便是思想品德問題,其解決也有賴於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關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的理論,並持之以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因此我認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要求,對於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它對於我的影響將會久遠而綿長,如陳年老酒,將越釀越香。專家教授們用他們的智慧為我點燃了一盞明燈,激勵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指引我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上路,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的心相約,助學生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