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範文(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1.15W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範文(精選6篇)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1

20xx年12月開始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遠端培訓,使這個冬日尤其忙碌.每天上課之餘,我便置身網路學習平臺。雖時值隆冬,而竟不覺冷;每天學習到深夜,卻絲毫不覺累,只感到莫名的充實與快樂。

一、眼界視野更高闊

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過程中,深感專家的專題講座、名師的課題講座,都是理論水平高、立意高遠、立足課堂,既具前瞻性、又密切聯絡實際,使我在觀念得到更新、理論得到提高、知識得到積澱的同時,眼界視野更高闊。在培訓中,我深刻認識到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教育是國家工作中的重點。而資訊科技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為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學習且精通這種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在課堂上要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教師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也是其專業成長的必然要求。教育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爆炸”,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師不但要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理解學習者的言行,瞭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教育教學技能技術,並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從而將辛勤耕耘匯入資訊科技推動教育變革的洪流之中。

二、參與互動更積極

在網路學習參與專家視訊答疑活動、瀏覽簡報、學習同伴優秀作品的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網路平臺功能強大,教育資源豐富,專家名師的水平高,同行之中山外有山。文章和評論,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在這裡,好的講座可反覆收看,並有配套的資源下載供參考;提出的問題,有人助答;同行在關注、評論你的發言,你也自覺不自覺參與互動。雖在現實互不識,網路線上見如故,哪怕在靜靜的深夜,你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三、手段手法更熟練

在培訓的過程中,專家、教授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深入淺出地闡明瞭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的方法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的介紹為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地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經過培訓,我不僅對具體的通用資訊科技, WORD、PPT、PLASH等掌握加深,對用工具處理檔案的技巧(比如圖片、音視訊處理)、素材的蒐集、資源的整合、課件的編寫也更熟練。當然我也體會了在網路平臺中伴隨著經驗值提升是貢獻的增加,有貢獻才能分享。雖然我對 “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尚無能企及,但目前已能自如地利用多媒體與課程融合,使教師、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已經算收穫頗豐。1月17日的專家巡迴指導活動更讓我大開眼界。專家們的現場指導、優秀教師的成功案例、與同伴們們的交流討論讓我對微課的特點與製作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微課作品。它雖顯稚嫩,但畢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相信只要將自己的培訓所得付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我就一定能製作出更多更好的微課作品。

四、實踐運用更自覺

一直以來我知道多媒體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手段,但總以為它離常態化的教學很遠,所以只在上公開課時才不得不調動全力運用。覺得平時像以前的教師一樣用粉筆、黑板上課沒有什麼,一樣可以進行教學。但通過培訓,再加上實踐與反思,我切實感受到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是那麼單調,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具體。往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我發現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當我利用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時,確實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資訊傳達給學生,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嚐到了甜頭的我現在已將資訊科技應用於課堂變成為教學的常態,達到了自覺運用、日臻嫻熟的境界。

五、研修課題更具體

本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評測一體,融入過程”, 研修成果的呈現,無論是資訊科技支援的教學環節優化課程作業,還是校本實踐環節提交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教學反思等),都是立足學校、課程、學生,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協同、個體反思實踐中完成。在培訓中,大家既收穫著知識,又收穫著友誼;既在實踐中反思,又在反思中提升;既在交流中互助,又在爭論中創新……整個培訓過程精彩紛呈、興味盎然。培訓已結束,但我們的以資訊科技推動教育變革的創新之路才剛剛開啟。我堅信我們將帶著夢想,奮力前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收穫!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2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十三位專家(包括領導):袁先瀲、蔡昆、程少波、趙暉、肖凱、肖新國、張浩、彭景、王金濤、彭林、呂立立、孫俊峰、王志兵,他們(她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後,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4、六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受益非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

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3

資訊科技教育是中職學校的必修課,通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次參加第四期繼續教育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項培訓,感覺非常有意義。

資訊科技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一定不能用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和動手,要大膽讓學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熟練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學習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

2、教師應是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

3、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4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情況工作總結 在教育資訊化建設中,縣城邊遠地區中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現狀距離時代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培訓相對於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教師運用教育技術普及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專業發展很成問題。大力推進教育資訊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在我縣,資訊科技的應用普及程度不夠,有很多老師還不會獨立運用,為了提高教師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縮小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我校採取了一系列的培訓措施,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組織機構的管理

1.進一步健全組織結構,加強統一領導。為了更好地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裝置,推進教育資訊化工程,我們把教育資訊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資訊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經常召開會議,商討學校的資訊化教育工作,學校資訊化工作的措施和發展方向。

2.制定和完善資訊化管理的相關制度。為了更好穩步推進學校資訊化工作,學校制定了網路管理制度,由資訊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檢查、驗收。

二、以應用帶促進,著力打造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

面對資訊化的今天,學校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個提高教學的增長點,但要達到使用多媒體教學,必須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

1、從本年度開始,學校重視教師的資訊素養的教育,要求教師能較熟練的掌握多媒體操作,並把它寫入了學校的年度工作計劃。

2、學校資訊科技老師對全體教師進行PPT製作培訓。選用固定的時間為教師講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課件製作知識、網路運用知識。

3、邀請進修校的專職資訊科技都是進行培訓。8月開學的時候,我校校長就與進修校的楊校長進行溝通,對我校的45名任課教師進行電子白板的培訓。進修校為我校安排了為期三天的培訓,由李鵬老師任課。在這三天裡李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如何使用電子白板、課件製作、文字的處理、聲音圖片的插入等等。經過培訓,我校的任課老師都能自己獨立製作PPT課件了,為電子白板的使用做好了前期的培訓工作。

4、送出去培訓。去年11月份省裡組織了資訊科技的培訓,既電子白板的使用。我校先後派出了6名教師參加了培訓活動。這次培訓,我校的這幾名老師對電子白板的使用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由原來的入門到現在的瞭解,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飛躍。這幾名老師回到學校後,把學習的內容進行梳理,分期對全校教師進行二次培訓。

通過這一系列的培訓措施,使得資訊科技在我校得到了進一步推廣。這也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可喜的變化。首先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學生學習習慣的轉變;其次是主動收集教學資訊的老師多了,自覺研究教學的老師多了,自主學習的學生多了;三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研究水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要對老師進行相應的培訓,使他們達到熟練的程度。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5

這次參加“國培計劃”20XX--河南省農村中國小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收穫頗大。 資訊科技教育是中國小的選修課,通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生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而教師通過資訊科技則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 更新了教學理念

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掌握教育資訊化應用能力。通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樹立了 “教育資訊科技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資訊科技和學科整合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研修總結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研修總結。

二、提高了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這次培訓前,先做了網上設定的問卷,網站根據回答的情況建議你選擇你學習的科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所需來學習,極大的調動了老師學習的自覺性。對我而言,提高了蒐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學到了整合和開發教學資源的方法以及傳輸和管理教學資源的方法;提高了資訊科技與國小數學學科的整合能力。這對我今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大有裨益。

三、指明瞭未來努力的方向

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用以指導實際的教學工作,向新課改的目標不斷努力。

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灌輸知識的思想,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幫助學生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與其他學科有效整合,使學生更喜歡、更容易接受、學到更系統、有價值的知識。

資訊科技應用培訓總結6

20xx年7月5日-7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四川省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級專項培訓(中國小校長培訓)”。短短几天的培訓,雲端計算、大資料、MOOC,不斷重新整理我的認知。當今世界,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概念的提出,讓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成為人們基本的能力。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中,讓資訊科技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性成長,成為教育新的探索和發展方向。雖然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但專家們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水平、精彩的語言表達能力、詼諧幽默的講座風格,讓我獲益頗多,回顧培訓,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時代呼喚教師資訊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資訊時代已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既給教育帶來的令人激動的、史無前例的巨大機會,也為教師提高能力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學校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是他們展現才能的舞臺。資訊科技條件下的教師的新角色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學生探索新知識、獲得有效學習方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二、提高教師資訊科技環境下專業發展成為學校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在校園網路即資訊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從資金的分配,還是從培訓的內容來看,都只注重技術層面的培訓,忽視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方法、技術整合等方面的培訓,忽視了營造一個資訊科技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提高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引導教師掌握有關資訊科技的基本理論、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教師運用所學的方法去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學校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網路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是一位既有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應用技術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專業化人員,培訓的方法不能僅僅是教授先進的資訊科技理論,重要的是讓教師通過參與培訓活動,獲得基本素質和技能,能夠運用資訊科技實施教學。從傳統課堂到網路環境下的“互動”課堂,再到課堂中APP的應用,這告訴我們資訊科技的使用要因課制宜,靈活多樣,策略適當,不能利用計算機投影將課本“搬家”,把傳統的“人灌”變為現代的“電灌”。

三、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呼喚教師自我更新

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存在著巨大差異。傳統教學以教師授課為主,網路環境下以教師啟發、引導並與學生共同探討為主;傳統教學基本上是灌輸式教學,資訊化條件下是互動式教學;傳統課堂教學目標單一,注重知識、注重智力;資訊化課堂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智力與非智力並重,注重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教師要適應資訊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變遷,必須應對挑戰,主動進行自我更新。

資訊科技與課程相整合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現代資訊科技手段的簡單運用過程,它必將引發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每個學生各得其所,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把世界引進教室,使課堂成為社會的組成部分,使學生與現實零距離接觸;把資訊化為知識,把知識化為智慧,使有限的課時得到最大的收益。為此,面對資訊化和知識經濟的浪潮,教師應該是資訊、思想及知識的先覺者,更多、更快、更好地傳播最新、最前沿的先進文化資訊。教學不只是傳授語言邏輯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蒐集、分析、加工和運用資訊資源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專業知識的更新。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專業精神,增強專業修養、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

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觀察他人教學的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在理論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要樹立終身學習和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觀念,只有這樣才會從自己的生命體驗中懂得終身學習的價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習慣和能力,真正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理論實踐與文化的統一。

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它呼喚教師的創造,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科研知識與能力,永遠站在學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沒有科研活動,只靠背講義,念講義的教師是不稱職的、落伍的教師。科研能力是高質量教育和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教師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現為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利用資訊化環境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開拓、創新能力。

此次培訓讓我更深層次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運用教育資訊科技,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倡導和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以優化課堂教學,推進教師專業化、資訊化的協調發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而促進學校新的發展,緊跟形勢,與時俱進,在校園資訊化建設工作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